济公诗词选录

合集下载

道济

道济

道济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

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作品集
舟至八闸为友人作画
舟行将八闸,湖水荡无涯。

渔艇千家岸,芦花一色沙。

临清过闸口号
地倾水泻须凭闸,千里雷车信怒嗥。

卷浪抛开珠散彩,崩空舞碎雪分涛。

七十二门向北牢,东归此去渐凭高。

锦云旋绕织秋袍,仙障中分虎势绦。

鸣锣击鼓壮滔滔,行人驻看跃渊艚。

飞帆拥簇驾图旄,推窗卷幔得挥毫。

故城河口号
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

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

济公诗句七绝

济公诗句七绝

济公诗句七绝以下是 9 条关于济公的诗句七绝及例子:1. 《济公乐逍遥》“疯癫和尚乐无穷,酒肉穿肠意自融。

”例子:你看那济公,整天疯疯癫癫的,却能这般乐逍遥,咱普通人能做到吗?2. 《济公济世情》“手摇破扇施仁爱,救苦扶危暖众心。

”例子:他就拿着那把破扇子,到处救人解难,这济世的情怀难道不令人敬佩吗?3. 《济公佯狂》“佯狂未必真无道,自在心间任我游。

”例子:别觉得济公只是佯狂啊,他心中可是有大自在呢,这多厉害呀!4. 《济公妙法》“神通广大济公有,妙法奇招解万愁。

”例子:遇到难题的时候,还真想济公能出现,用他的妙法来帮咱解决呢,是不是?5. 《济公洒脱》“一身洒脱无拘束,笑对人间烦恼多。

”例子:瞧瞧济公那一身的洒脱劲,咱啥时候能像他那样不受拘束地笑对一切呀!6. 《济公传奇》“传奇故事传千古,济公美名久不衰。

”例子:这济公的传奇呀,那可是流传了千百年,咋就这么让人着迷呢?7. 《济公慈悲》“心怀慈悲如佛陀,度化众生不停歇。

”例子:他的慈悲就如同佛陀一般,一直不停地在度化众生呢,这是多么伟大呀!8. 《济公智慧》“看似疯癫藏智慧,点醒世人心头迷。

”例子:可别小看济公疯疯癫癫的样子,他里面可是藏着大智慧呢,能把人心里的迷糊都点醒了呢!9. 《济公自在行》“破衣烂帽自在行,天地之间任纵横。

”例子:穿着破衣烂帽又怎样,人家济公就能自在地行走在天地间,多牛啊!我的观点结论:济公真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形象和事迹让人印象深刻,十分值得我们去传颂和敬仰。

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

第001回李节度拜佛求子真罗汉降世投胎话说南宋自南渡以来,迁都临安,高宗皇帝建炎天于四年,改为绍兴元年。

在朝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

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修桥补路,扶危济困,冬施棉衣,夏施汤药。

这李大人在街市闲游,人都呼之为李善人。

内中就有人说:“李善人不是真善人,要是真善人,怎么会没儿子?”这话李大人正听见,自己回至家中,闷闷不乐。

夫人王氏见大人回来,闷闷不乐。

可就问大人因何不乐?大人说:“我在街市闲游,人都称我为李善人,内中就有人暗中说,被我听见。

他说我惩恶扬善,又说善人不是真心,要是真心为善,不能没儿子。

我想上天有眼,神佛有灵,当教你我有儿子才是。

”夫人劝大人纳宠,买两侍妾,也可以生儿养女。

大人说:“夫人此言差矣,吾岂肯作那不才之事?夫人年近四旬,尚可以生养儿女。

你我斋戒沐浴三天,同到永宁村北天台山国清寺拜佛求子。

倘使上天有眼,你我夫妻也可生子。

”王氏夫人说:“甚好。

”李茂春择了日期,带着僮仆人等,夫人坐轿,员外乘马,到了天台山下。

只见此山高耸天际,山峰直立,树木森森,国清寺在半山之上。

到了山门以外,只见山门高大,里面钟鼓二楼,前至后五层大殿,后有斋堂客舍,经堂戒堂,二十五间藏经楼。

员外下马,里面僧人出来迎接,到客堂奉茶。

老方丈性空长老,知道是李员外降香,亲身出来接见,带着往各处拈香。

夫妻先至大雄宝殿拈香,叩求神佛保佑:“千万教我得子,接续香烟。

如佛祖显灵,我等重修古庙,再塑金身。

”祷告已毕,又至各处拈香。

到了罗汉堂拈香,方烧至四尊罗汉,忽见神像由莲台坠地。

性空长老说:“善哉善哉,员外定生贵子,过日我给员外道喜。

”李员外回到家中,不知不觉夫人有喜。

过了数个月,生了一个公子。

临生之时,红光罩院,异香扑鼻,员外甚喜。

这孩自生落之后,就哭声不止,直至三朝。

这日正有亲友邻里来庆贺,外面家人来回话,说有国清寺方丈性空,给员外送来一份厚礼,亲来贺喜。

古诗偶题·几度西湖独上船翻译赏析

古诗偶题·几度西湖独上船翻译赏析

古诗偶题·几度西湖独上船翻译赏析
《偶题·几度西湖独上船》作者为宋朝诗人道济。

其古诗全文如下: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注释】①篙师:使篙撑船的人,即船夫。

论钱:算钱,收钱。

②“一声”句:谓天地一片幽寂,一声鸟啼,打破了这种寂静。

暗用唐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诗意。

③落照:落日。

【鉴赏】道济(民间称济公)本寺为灵隐,晚年徙居净慈。

灵隐寺在西湖正西,净慈寺在西湖东南。

济公往返两寺之间,往往须涉溪过湖,自然要乘船过渡,于是方有此诗之作。

这首诗极其生动形象地记叙了济公某次乘船过渡时的情景:在鸟儿啼鸣,日将西落之际渡过西湖,船夫是那么友好。

这一切都给济公带来了好的心境,好的情绪,使济公能写出这么灵秀,这么欢乐的诗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诗词赏析——读懂这10首古诗词,你的人生将会收获许多许多!

诗词赏析——读懂这10首古诗词,你的人生将会收获许多许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济公圣训——精选推荐

济公圣训——精选推荐

【济公活佛圣训】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谗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1)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2)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避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3)种麻还得麻,种豆还得豆;报应本无私,作了还自受。

(4)若问前世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作者是。

(5)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8)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9)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10)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11)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12)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13)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14)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5)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1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济公的四首禅诗

济公的四首禅诗

济公的四首禅诗《济公的四首禅诗赏析》一、原文1. 《饮酒》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

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2. 《临江仙》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

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

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

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3. 《颂》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4. 《题墨竹》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二、衍生注释1. 在《饮酒》中,“潇湘”是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常被视为风景秀丽之地。

这里济公表达不需要像潇湘那般胜景,只愿西湖化为酒。

2. 《临江仙》里的“皮袋”是佛教用语,指代人的身体。

“衲僧”是指和尚。

3. 《颂》中的“狼藉”可理解为济公过往生活的随性、不羁,四处漂泊的状态。

“东壁打到西壁”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动荡不安。

4. 《题墨竹》中“葛陂龙”是一个典故,传说东汉费长房遇到仙人壶公,壶公让他骑竹杖归家,竹杖到葛陂就化为龙。

这里用来说竹的不凡。

三、赏析1. 《饮酒》- 主题:表达了济公对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 情感: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情绪,他不在乎常规意义上的美景,而是有着奇特的想象,想要西湖化为酒,自己躺湖边饮酒,这种想法非常超脱。

- 表现手法: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西湖想象成酒,极具想象力。

2. 《临江仙》- 主题:对尘世中人们执着于身体需求(饮食等)的一种看破。

- 情感:带有一种诙谐与超脱之情,觉得人们不断满足身体需求的行为是无知的,而和尚则可以更加超脱。

- 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把凡人对身体需求的执着和衲僧的超脱进行对比。

3. 《颂》- 主题:表达了济公对自己过往生活的总结和回归自在境界的感悟。

- 情感:有一种经历沧桑后的淡然,尽管过去狼藉、动荡,但如今回归到一种宁静的心境。

- 表现手法:采用直叙的方式,简洁地叙述过去和现在的状态。

4. 《题墨竹》- 主题:通过对墨竹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道济禅师(济公)戒淫诗

道济禅师(济公)戒淫诗

道济禅师(济公)戒淫诗
道济禅师(济公)戒淫诗
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败己德,?夭寿折福殃儿孙,皆有显明来报应。

?劝人竭力保守身,当视自身如白玉,?一失手时即玉碎,事后知错补也难。

?视色视淫如鸩毒,须臾坚忍守自身,?一念之差万劫生,劝汝保守终身用。

?世间人人皆怕鬼,不怕家中粉妆鬼,?钩人神魂摄人魄。

世间人人都怕虎,?不怕同床胭脂虎,吃人骨髓自然枯。

?世间人人都怕蛇,不怕衾中缠人蛇,?吸人血气死无差。

世间人人都怕贼,?不怕夜来盗阳贼,盗人精血自然绝。

?色之害人人不知,戒之又犯将何如。

?不思斗中皆有垢,自己目中亦多眵,?鼻中有涕流不尽,口中之涎多不洁,?腹中屎尿有臭气,阴中浓血腥臭秽,?身中处处多不洁,含瞋巧眉作为亲,?原来狠毒愚无知,愚人为之醉心迷,?只图片时多快乐,不知百骸骨髓枯。

?败德损身害最大,应早修身远避离。

?色盗人精竭者死,要知精力有限时,?不节色欲定夭折,人虽未老身先衰。

?银钱人人多吝惜,不晓吝惜精力身。

?不爱自身骨髓液,反爱银钱斗死生。

?天律淫罪最严厉,人祸淫为最惨凄,?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奉劝世人当自省,色淫两件深戒之,?道德善书常阅读,百病顿消大丈夫。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公诗词选录济公天性好动,不喜念经,难耐打坐,经常和那些顽童斯混在一起,作呼洞猿、斗蟋蟀的游戏。

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众告到方丈室,慧远却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颠僧!”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作“颠僧”。

慧远圆寂,他失去庇护人,被迫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

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

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

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

”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

从外表看,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

他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文词隽永。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对他的四首《西湖》绝句和临终偈语尤其赞赏,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则已臻禅境之极诣。

略举其一:“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

”画面色彩鲜明,动静谐合;情趣内蕴,用笔精细而又不失自然。

末句尤有神韵。

他每有疏状新出,临安城更是争相哄传,名闻遐迩。

名宦富室慕名,竞相订交。

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

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

净慈寺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

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

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颠',尊之为 '济公活佛'。

临江仙粥去饭来何日了?都缘皮袋难医。

这般躯壳好无知,入喉才到腹,转眼又还饥。

唯有衲僧浑不管,且须慢饮三杯。

冬来犹挂夏天衣,虽然形丑陋,心孔未尝迷。

酒怀朝也吃,暮也吃。

吃得喉咙滑似漆,吃得肚皮壁立直,吃得眼睛瞪做白,吃得鼻头糟成赤。

有时汝阳三斗,有时淳于一石;有时鲸吞,有时龙吸;有时效篱下之陶,有时学瓮旁之毕。

吃得快,有如月赶流星;吃得久,有如川流不息;吃得干,有如东海飞星;吃得满,有如黄河水溢。

其色美,珍珠琥珀;其味醇,琼浆玉液。

问相如,曲糵最亲;论朋友,糟邱莫逆。

一上唇,五脏欣随;未到口,涎流三尺。

只思量他人请,解我之馋;并未曾我做主,还人之席。

倒于街,卧于巷,似失僧规;醉了醒,醒了醉,全亏佛力。

贵王侯,要我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沽将来,任我杯盘狼藉。

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沉沉然,何尝醒了半日。

借此通笑骂之禅,赖斯混风颠之迹。

想一想,菩提心总是徒劳;算一算,观音力于人何益?任世间,只管胡缠;倒不如,早须圆寂。

虽说是死不如生,到底是动虚静实。

收拾起油嘴一张;放下了空拳两只。

花落鸟啼,若不自知机;酒阑客散,必遭人面叱。

谩说射洪春色,莫论其微;兰陵清酝,休夸无匹。

纵美于打辣酥,即甜如波罗蜜,再若尝时,何异于曹溪一滴。

饮酒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

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醉傲醉傲风颠卒未休,杖头明月冠南州。

转身移步谁能解,雪履芦花十二楼。

赠明颠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

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

临江仙·雪凛冽彤云生远浦,长空碎玉珊珊,梨花满目泛波澜。

水深鳌背冷,方丈老僧寒。

渡口行人嗟此境,金山变作银山。

琼楼玉殿水晶盘,王维饶善画,下笔也应难。

西湖(四首)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阑。

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

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叶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湖山有感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颜色;花如笑,鸟如歌,时展才子风流。

虽有情牵绊人,而水绿山青,依然自在。

即无意断送我,如鸟啼花落,去也难留。

阅历过许多香车宝马,消磨了无数公子王孙。

画舫笙歌,何异浮云过眼;红楼舞袖,无非水上浮鸥。

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暂来,兴复不浅。

你既丢开,我又何须。

立在此,只道身闲;看将去,早已眼倦。

咦!非老僧爱山水。

盖为看于见,不如看于不见。

游洞霄宫平明发余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径穿林丘。

奇峰耸天柱,九锁岩谷幽。

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

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

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

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

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

坡翁昔赋诗,刻石纪旧游。

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

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

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

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处通龙湫。

方期过东洞,红日惊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鹤愁。

赠赵太守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河千载茂,独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见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白石磷磷积翠岚,翠岚深处结茅庵。

煮茶迎客月当户,采药出门云满篮。

花被鸟拈疑佛笑,琴为风拂宛禅谈。

今朝偶识东坡老,四大皆空不用参。

赠冯太尉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

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

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

语录裂网掀翻出爱缠,金田得人效金仙。

发随刀落尘根净,衣逐云飞顶相圆。

悟处脱离烦恼海,定时超出死生关。

佛恩迁德俱酬足,一朵争开火里莲。

下棋无为堂上,敌手相逢。

移来一座水晶盘,倾下两行碧玉子。

聚三掣五,夺角争先。

静悄悄向竹坞松轩,冷静静对茅亭菊槛。

排成形势,黑丛丛万里干戈;摆定机关,白皎皎一天星象。

休言国手,谩说神仙。

遍九州夺利于蝇头,布三路图名于蜗角。

纵横在我,敲磕由他。

个中诀破着精神,要使英雄满天下。

咦!除非有个神仙路,冲破从来七九关。

雨伞一竿翠竹,独力支撑。

几幅油皮,四围遮盖。

摩破时,条条有眼;联络处,节节皆穿。

虽曰假合,不异生成。

漫道打开有时,放下担当云雨。

饶他瓮泻盆倾下,别造晴乾,借此权为不漏天。

嘲灵隐寺印铁牛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

蹄中有漏难耕种,鼻孔撩天不受穿。

道眼何如驴眼瞎,寺门常似狱门关。

冷泉有水无鸥鹭,空使留名在世间。

神子赞远看不是,近看不像,费尽许多功夫,画出这般模样。

两只帚眉,但能扫愁;一张大口,只贪吃酒。

不怕冷,常作赤脚;未曾老,渐渐白头。

有色无心,有染无著。

睡眠不管江海波,浑身褴褛害风魔。

桃花柳叶无心恋,月白风清笑与歌。

有一日倒骑驴子归天岭,钓月耕云自琢磨。

鹧鸪天·瘗促织促织儿,王彦章,一根须短一根长。

只因全胜三十六,人总呼为王铁枪。

休烦恼,莫悲伤,世间万物有无常。

昨宵忽值严霜降,好似南柯梦一场。

把火文这妖魔本是微物,只窝在石岩泥穴。

当夜静更深,叫彻风清月白。

直聒得天涯游子伤心,寡妇房中泪血。

不住地只顾催人织,空费尽许多闲气力。

又非是争夺田园,何故乃尽心抵敌?相见便怒尾张牙,扬须鼓翼。

斗过数交,赶得紧急。

赢者扇翅高声,输者走之不及。

财物被人将去,只落得些儿食吃。

纵有金玉雕笼,都是世情虚色。

倏忽天降严霜,彦章也熬不得。

今朝归化时临,毕竟有何奇特。

仗此无明烈火,要判本来面目。

咦!托生在功德池边,却相伴阿弥陀佛。

撒骨文一夜青娥降晓霜,东篱菊蕊似金妆。

昨宵稳贴庄周梦,不听虫吟到耳旁。

大众万物有生皆有死,鸟雀昆虫亦如此。

今朝促织已身亡,火内焚尸无些子。

平生健斗势齐休,彻夜豪吟还且住。

将来撒在五湖中,听取山僧吩咐汝:冤与孽,皆消灭。

咦!一轮明月浸波中,万里碧天光皎洁。

与安抚苏东坡说起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

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两竿,清风自然足。

秦少游说道: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

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黄鲁直说道: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

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禅师后说道: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

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

化盐菜疏伏以世人所急,最是饥寒,性命所关,无非衣食。

有一丝挂体,尚可经年;无数粒充肠,难挨半日。

若无施主慈悲,五脏庙便东坍西倒;倘乏檀那慷慨,方寸地必忍饿吞饥。

持斋淡薄,但求些咸味尝尝;念佛饥肠,只望些酸韭嗒嗒。

欲休难忍,要买无钱。

用是敬持短疏,遍叩高门。

不求施舍衣粮,但只化些盐菜。

若肯随缘,虽黄折亦是菩提;倘能喜舍,纵苦水莫非甘露。

莫道有限篱蔬,不成善果;要知无边海水,尽是福田。

若念和尚苦恼子,早发宰官欢喜心。

总算来,一日三十贯财,供人常住。

远看去,终须有无量福,遍满十方。

非是妄言,须当着力。

谨疏。

净慈寺募疏伏以佛日永辉,法轮常转。

唯永辉虽中天者,有时而暂转。

故比此者,无旧不重新。

窃见南屏山净慈寺,承东土之禅宗,禀西湖之灵秀。

从来殿阁轩昂,增巍峨气象;况是门墙高敞,见轮奂风光。

近因藏殿倾颓,无处存寿山福海。

是以空门寥落,全不见财主贵人。

因思法轮不转,食轮怎得流通;倘能佛日生辉,僧日自然好度。

弘慈愿力,仰仗慈悲,施恩须是大圣人,计工必得三千贯。

舍得喜欢,人天踊跃;成之容易,今古仰瞻。

有灵在上,感必能通;无漏随身,施还自受。

莫道非诚,此心可信;休言是诳,我佛证盟。

募缘化主书记僧道济谨疏。

重建净慈寺疏文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

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助三味之威。

扫法相,还太虚,毁金碧,成焦土。

遂令东土凡愚,不知西来微妙。

断绝皈依路,岂独减湖上之十方;不开方便门,实已缺域中之一教。

即人心有佛,不碍真修;而俗眼无珠,必须见像。

是以重思积累,造宝塔于九层;再想修为,塑金身于丈六。

况遗基尚在,非比开创之难;大众犹存,不费招寻之力。

倘邀天之幸,自不日而成。

然工兴土木,非布施金钱不可;力在布施,必如大檀越方成。

故今下求众姓,盖思感动人心;上叩九阍,直欲叫通天耳。

希一人发心,冀万民效力。

财聚如恒河之沙,功成如法轮之转。

则钟磬复震于虚空,香火重光于先帝。

自此亿万千年,庄严不朽,如金刚天人,神鬼功德,记于铁塔。

谨榜。

致少林长老书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开创补天,方称圣手。

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

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

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般若声中,宗风冷落。

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人出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断之云。

鼓声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

欲再成庄严胜地,须仰仗本色高人。

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铃鎚,展僧人之鼻孔。

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

敬致一函,求作禅林之主。

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辉;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

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近远悉舟车,休辞一水之劳。

慧日峰前,识破山佥崖之句;南屏山畔,愿金灵隐之光。

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寄少林和尚愚徒道济稽首焚香致书于少林大和尚法坐下:窃以水流云散,容易别离;路远途遥,急难会面。

嗟世事之无常,痛人生之莫定。

然大地尚全,寸心不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