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态心电图简介及操作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简介及操作ppt课件

DCG特点
非创伤性检查 动态的、常态下 长时间的连续记录 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高
DCG的发展
1961年应用于临床 导联记录系统:单导——3导——12导——18 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24小时——48小时—— 72小时——1.5-2年 记录方式:磁带——固态——大容量数字记录 软件分析功能:单纯心率、节律分析——ST 段分析——HRV、起搏通道分析等
适应症:
怀疑或临床诊断的冠心病病人。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 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诊治前后。 冠脉造影前后 需要做运动负荷试验,但不能或不宜进行 试验者。
4、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及适应症
协助决定和选择起搏器治疗的适应症、适 用起搏器类型、评定起搏器功能及监测起 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适应症:
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需安装心脏起 搏器治疗者;
若遇酒精过敏者,可改用清水擦拭。
2、电极的安放位置
安装内存卡时,请将内存卡完全推至 卡槽内,避免内存卡安放不当导致信息不 能录入。
患者佩戴后注意事项
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后: 请勿从事剧烈活动及繁杂家务如跑步、打球、 跳舞、做操、驾(骑)车、带小孩、护理病人 等,避免身体过度摆动造成干扰。 请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过多出汗造成的电极脱 落,导致信号的丢失 请尽量少接打电话,不再进行其他各项检查, 远离电场、磁场如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等, 以避免心电信号的干扰和失真。 休息时请平卧或右侧卧位,以避免姿势不当或 用力揉搓造成的信号干扰及电极脱落。 若有不适症状,请记录下不适症状、发作及持 续时间、正在从事的活动,次日摘除记录盒时 告知医师,以便分析信息时加以重点关注。
动态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机的组成部分
由随身佩戴的小型记录仪 及回放分析系统两部分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2) 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2)  ppt课件

14
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之前常有
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可能依靠DCG才更易
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
型或扩张型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
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
措施。
ppt课件
15
ppt课件
27
动态心电图的阅读

动态心电图检查时,不管是安静状态下自发性的或运
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D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
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
依据。
ppt课件
8
临床意义
ppt课件
9
心律失常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 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
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了解心律 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 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ppt课件
12
心律失常
•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 义: 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 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ppt课件
13
心律失常
•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DCG是研究和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 指标。
ppt课件
ppt课件
20
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
• 尽管HRV在临床科研中被应用,但目前认为 在临床上仅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后的猝死及糖 尿病并发神经变性均有预测价值。
ppt课件
21
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的干扰及排除方法教学课件

动态心电图的干扰及排除方法教学课件
电磁干扰是动态心电图中常见的一种 干扰,主要来源于周围环境中电磁场 的变化。
电磁干扰的特点
尽量选择远离电磁场的环境进行动态 心电图检查,同时采用电磁屏蔽技术 降低干扰。
详细描述
电磁干扰可由各种电子设备、电器、 高压线路等产生,影响心电信号的采 集和记录。
排除方法
通常表现为心电信号上叠加的噪声或 毛刺,严重时可掩盖或扭曲正常的心 电波形。
常用的软件滤波方法包括滑动平均滤 波、中值滤波和自适应滤波等,可以 根据不同的干扰类型选择合适的滤波 算法。
信号平均叠加技术
信号平均叠加技术是通过将多个相同的心电图信号进行叠加,以减少随机噪声和 偶然干扰对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常用的信号平均叠加技术包括定常叠加和随机叠加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动态心电 图的信噪比和准确度。
避免运动伪差
在记录心电图时,应尽量 减少患者的肢体运动,避 免运动伪差对数据的影响 。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心 电图机的使用和数据的采 集、分析,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体位和动态心电图机的要 求,正确放置电极,确保电极与皮肤 紧密接触,减少信号失真和干扰。同 时,注意避开纹身、疤痕、毛发等区 域,以减少信号噪声。
保持仪器干燥、清洁
总结词
保持仪器干燥、清洁是动态心电图干扰排除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定期检查动态心电图机的干燥和清洁状况,避免仪器受潮、污垢或灰尘影响信号传输。对于仪器内部的灰尘和污 垢,应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擦拭,并确保仪器在使用前已经彻底干燥。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潮湿或高温环境 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机。
05
动态心电图干扰排除的注意 事项
注意安全问题

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PPT课件
延长常见于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力衰竭、低血钙、低血钾、冠心病等。
动态心电图产生的背景
普通心电图是用电极记录患者 在极短时间内的一段心电波形,一 般来说是两三分钟,但是有些患者 的心电图波形只是在某些时刻出现 异常,所以如果让这样的患者做普 通心电图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
动态心电图仪
❖ 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 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 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 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 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 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患者症状的发生时间、数量及分布 状态,对各种症状进行鉴别诊断,这对临床医生作出正 确诊断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临床意义
1、心律失常
检出隐匿性心率失常 :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 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 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 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 靠的临床指标。
5、检测人工心脏起搏器
DCG可监测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的起搏心电图变化,了解 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以及有无心率失常的发生。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除极)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 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心电图波形如下:
心脏传导路线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心室
波形简析
P波——最早出现,较小的波,心房除 极波。
P-R段——心房开始复极,到心室开始 除极。 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 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S-T段——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 一条直线,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 T波——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 的全过程。

2020年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PPT课件)

2020年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4
装机后需告知病人的事项
避免剧烈活动,出汗过多 防止静电,远离电磁场:要求患者穿着棉织品内衣,以
免产生静电,避免到强电磁场处,以免造成干扰伪差影 响心电图分析
务必不要做影响胸部电极的检查项目 请患者爱护记录器:注意防水、防震、防挤压、防磕碰,
不要擅自将记录盒从背套中取出
请患者按规定时间拆除记录盒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5
Dr.Feng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6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7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ng
1
三通道Holter电极片贴放位置
(相当于Ⅰ导联) (相当于Ⅱ导联) (相当于V1导联)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2
三通道Holter电极片贴放位置
动态心电图佩戴方法
3
三通道Holter记录器操作要点
按钮按下→显示:时间 再按下→显示:ID 再按下→显示: Ⅰ通道图形 再按下→显示: Ⅱ通道图形 再按下→显示: Ⅲ通道图形 再按下→显示:时间 长按3秒→显示:R+时间(如:R 9:30)记录器才开始记录,提示操作完成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PPT医学课件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PPT医学课件
. 15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LOREM IPSUM DOLOR
.
16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心率
有明显的昼夜间变化
35bpm~190bpm 通常最低心率出现在深夜3am~5am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育锻炼、神经调 节等
.
17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异位搏动:
孤立的无症状室上性异位搏动见于64%健康
心率的数量都有影响。
.
8
房早未下传、房早伴差传 . 9
.
10
DCG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电极、安装 指导病人(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避免接触电 磁场、避免电极和导线的脱落) 正常波形的辨认、伪差识别 体位影响 指导病人记录日志
. 11
电极安装示意图
.
12
体位对ST段和T波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1
动态心电图发展史
1957年Holter博士发明
1961年应用于临床
1976年中国引进动态心电图
1986年前两个导联
1986年后三个导联 2000年以后十二导联
.
2
发展历程
导联系统:单导-→3导-→12导-→18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24h-→48h-→72h -→1.5~2年(植入式) 记录方式:磁带-→闪光卡-→SD卡 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ST段分 析-→HRV、起搏通道、QT、晚电位分析等
.
3
各种DCG
.
4
.
5
概 述
动态心电图(DCG)连续长时间(24~48小时) 记录患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是 普通体表心电图的发展与延伸。
特点:无创伤、动态的、常态下长时间连续 记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最新动态心电图ppt课件ppt课件

最新动态心电图ppt课件ppt课件

DCG检测的心肌缺血更为严重,即 当患者运动试验阳性,DCG也阳性 时,比单纯运动试验阳性者严重。
运动试验阳性者,DCG检测只有2530% 阳性。
能检测出更多的心肌缺血事件,尤其是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999年,ACC/AHA动态心电图工作 指南中指出:如果不应用Holter进行检 测和评估,大约80%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的无症状缺血事件不能被检出和诊断。
诊断心肌缺血,是DCG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 一,有特殊价值。
对临床应用价值的大小,尚有争议,因为影响因 素多:
设备因素:导联体系、电极质量、记录技术及软件 分析功能等。目前,已基本解决。
日常生活状态:活动、体位、吸烟、进食、过度换 气、屏气、情绪变化等。
心脏因素: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室内阻滞等。
1、心率:
成人24h平均心率:60(59)-87bpm
最高心率:活动时可达180bpm,随年龄
增加而降低。
最低心率:睡眠中多>40bpm,运动员可
更低,约38bpm,甚至26bpm。
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标准: (1)一过性窦缓:某一时间内
HR<60bpm (2)持续性窦缓:24h总心搏数<86400
适应症:
各种心血管疾病需要了解心脏自主神 经功能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脏移 植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颈 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者。
6.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正常人DCG表现:
尚无统一标准,变异大,影响因素多,应 综合分析。
张开滋等《心电信息学》和沈文锦主编 《现代心功能学》中,正常人DCG表现:
非心性因素:药物、电解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分析PPT课件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分析PPT课件
适应症:
• • • • •
怀疑或临床诊断的冠心病病人。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 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诊治前后 冠脉造影前后 需要做运动负荷试验,但不能或不宜进
行运动者。
4.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 协助决定和选择起搏器治疗的适应 症、适用起搏器类型、评定起搏器功能 及监测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适应症: • 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需安装心 脏起搏器治疗者; • 已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病人,随访起 搏器功能和疗效者; • 安装起搏器,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者。
-→1.5-2年 • 记录方式:磁带-→固态-→大容量数字记 录 • 软件分析功能:单纯心率、节律分析 -→ST段分析-→HRV、起搏通道、 Q-T、晚电位分析等
临床应用: ------捕捉一过性心脏病变,做定
性和定量分析
四大功能: • 心律失常分析 • 心肌缺血分析 • 心率变异性分析 • 起搏信号分析
5.根据心率变异性变化判断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状态。

协助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判断预后;
• 协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
症;
• 了解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等对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适应症: •各种心血管疾病需要了解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 死、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 脏移植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 颈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 常者。 6.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A、室早减少≥70%; B、成对室早减少≥80%;
C、短阵室速减少≥90%,连续15次以上的
室速及运动时连续5次以上的室速消失。
(等将用药后心律失常恶化定义为: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Velebit 平均每小时的室早数较用药前 增加4倍; –成对室早或/和室速较用药前增加10倍; –用药后新出现的持续性室速; –原有的室速心率明显加快且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为三或十二导联体系; • 2)、全信息记录,容量大,不失
真。 5.植入式Holter: • 一个导联,记录时间长达数月,
费用昂贵, 只有国外有。
编辑版ppt
11
四.回放系统:
• 通过24小时全信息心电图记录后, 要把记录器内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 回放处理,再通过专业人员的进一步 分析、打印,最后得出一份完整的动 态心电图报告。
如对频繁发生II度—III度AVB或出 现窦停的患者进行Holter监测可决定是 否需要安装起搏器。另外现在的Holter 系统已有专门的起搏器记录盒和起搏器 软件分析功能,可对患者佩带的起搏器 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出现故障进行判 定。
编辑版ppt
24
总之,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就 在于: • 1、它可发现并记录常规心电图检 查中不易发现的发生于自然状态中的 心电图改变; • 2、为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重要 的心电信息和依据。
二.导联:
1.双导联体系: • 1)、有5个电极组成; • 2)、DCG上为双通道; • 3)、代表导联:V1+V3、 V5+V1、
V5+AVF、 V5+V3、 V3+AVF; • 4)、导联少、不能定位、少用。
编辑版ppt个电极组成; • 2)、DCG上为三通道; • 3)、代表导联:V5+V3+V1、
动态心电图(DCG)
编辑版ppt
1
一.慨念:
• 何谓DCG?DCG是一种在自然活动 情况下,用随身携带的微型心电记录仪 连续24小时—72小时将心脏产生的电位 变化全部记录下来,输入计算机分析处 理的方法。它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 可靠的依据。
编辑版ppt
2
•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现在在 各大、中、小型医院及诊所里已是一 项比较常见、普通的检查项目,只要 病人就诊时自述有心慌、胸闷、胸痛 等心脏不适的症状,心电图是必做无 疑的,然而常规心电图检查在某些方 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编辑版ppt
25
六.正常动态心电图:
• 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在静息平卧状态 下记录的,心电波形变化较小,心率相 对稳定,而动态心电图是在不同状态下 记录的,因此,心率和心电波形变化较 大成其为突出特点。
编辑版ppt
16
• 2.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出现高级 别的室早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 3.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出现的室速 不论是否伴有症状,都具有较高的危险 性。所以进行Holter监测是非常重要 的。
编辑版ppt
17
• 4.风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率高于其它心脏病组,常见的心律失 常为房早、房颤合并心室长间歇。 • 5.病窦综合征:Holter监测具有 重要意义,可发现较重要的心律失 常,如停搏等,可协助临床诊断。
• 2)、兼有记录和分析功能,不能 完全记录下全部心电信息, 心电波形失真,误判率高, 目前多不用。
编辑版ppt
9
3.磁卡式记录器:(大容量闪光卡)
• 1)、为三或十二导联体系;
• 2)、全信息记录,容量大,不失 真,盒子小巧,轻便,目前 多采用。
编辑版ppt
10
4.电子硬盘式记录器(集成芯片 式):
编辑版ppt
3
1)、有的病人的症状是在活动 状态下或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生,而到 医院里进行心电图检查时症状已消 失,ECG可能是正常。2)、常规心 电图检查是在安静状态下、几分钟内 就可完成的检查,那么检查结果只表 明睡在床上那几分钟心脏心电活动的 情况,而全天心电活动情况则不知 道。
编辑版ppt
4
少次,有无成对、连续出现,是否构
成联律。
编辑版ppt
22
(五)抗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药物 的疗效评价:
应用DCG评价抗心律失常、心肌缺 血药物的疗效,主要是分析心律失常频 率的减少,ST段下移程度的减轻,患者 自觉症状的改善或消失。疗效评价必须 是治疗前后的对比。
编辑版ppt
23
(六)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症和 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编辑版ppt
18
• 6.预激综合征:常发生阵发性心 动过速,Holter检查可确定心动过速的 性质。 • 7.Q-T间期延长综合征:大约70% 死于心律失常。晕厥发作时Holter检查 多显示扭转室性心动过速等。
编辑版ppt
19
(三)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 对的定位诊断:
• Holter监测可了解ST段改变的程 度、发作和持续的时间,有助于临床诊 断和治疗。
缺血、损伤、坏死的图形变化,对心
律失常的发源部位、传导情况、诊断
与鉴别诊断有极大编辑帮版ppt 助。
7
三.记录器:
1.磁带盒式记录器: • 1)、为二或三导联体系;
• 2)、为全信息记录,可永久保留 原始DCG资料,波形不失 真,目前仍有用。
编辑版ppt
8
2.固态式记录器: • 1)、为二或三导联体系;
1)、心脏停搏,2)、高度或 AVB,3)、室速。
编辑版ppt
14
它是DCG最重要且应用最广泛的情 况之一,也就是确定病人的心悸、胸 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 关。
编辑版ppt
15
(二)评价有或无心律失常患者的 危险性:
• 1.冠心病但无心肌梗塞的患者: 有严重心律失常但为频发者,具有较 高的危险性,如再伴有心功能不全, 危险性将增加。
编辑版ppt
20
• Holter判定ST段改变得3个1标准: 1、ST段水平型、下垂型下移> 1mm, 2、持续时间>1分钟,3、两阵次 之间相隔>1分钟。
编辑版ppt
21
(四)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Holter监测可确定心律失常的类
别,如有早搏,是室上性的、还是室
性的,是否为多源,24小时共发生多
• 回放系统包括:计算机、回放器、 显示器、打印机。
编辑版ppt
12
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编辑版ppt
13
(一)心悸、胸痛、头昏、晕厥 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DCG上表现有: 1)、多为早搏:房早、室早、以及
其构成的心动过速,2)、SAB,3)、 AVB,4)、Af、AF。 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眩晕、头昏 DCG上表现有:
V5+V2+AVF(常 用)、 V1+V2+V3、V5+V2+V3; • 4)、可相对定位。
编辑版ppt
6
3.十二导联体系:
• 1)、由5个电极或7个电极推延出
的十二导联DCG,具有失真性,一般
不采用;
• 2)、由10个电极组成,DCG上为
12通道,和ECG一样为同步十二导联
DCG;它可以反映出不同部位的心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