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试卷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纯剪应变: 是一种均匀变形。应变椭球体中两个主轴X Z轴的质点线在在变形过程中没有发生旋转。纯剪应变又称无旋转应变

单剪应变: 是一种恒体积均匀变形, 应变椭球体中的两个主轴X Z 轴的质点线方位, 在变形前后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 变形过程中, 沿应变主方向的质点线发生了旋转。因此, 单剪应变又称为旋转应变。

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造成地层的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相常常有很大差异;生物演化具有不连续性;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沉积间断或从未沉积,或沉积后剥蚀;不整合面上常常有因长期风化形成的底砾岩和一些特殊的矿产(铝土矿等);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上覆岩层的底部层位覆盖在下伏岩层的不同层位上;上下两套地层经历了不同的演化历史。角度不整合形成历史包括下降、沉积→褶皱等变形、变质、岩浆侵入、隆起、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积。理论意义:反映上、下地层空间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展顺;构造层划分的重要标志;岩石地层单元划分的重要参考;古地理,古构造演变的研究。实际意义:不整合面与矿产关系密切——铁、锰、磷、铝土矿,岩浆热液型矿床,石油、天然气。

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答:(1)斜层理:每组细层理与层系顶部主层面呈截交关系,而与层系底部主层面呈收敛变缓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也即“上截下切”;(2)粒级层序:又叫递变层理,在一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变细递变,其厚度可由几厘米到几米。两相邻粒级层之间的下层面常受到冲刷,海退层位往往保存不完整。但也有海退层位保存完整者,即由底到顶由细到组;(3)波痕:可指示顶底面的波痕主要是对称型浪成波痕。这种波痕不论是原型还是其印模,都是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形则是波谷凹向底面;(4)泥裂:又称干裂或示底构造,剖面上呈“V”字型,其尖端指向底。除此而外还有雨痕、冰雹痕及其印模,冲刷痕等,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如叠层石凸出方向往往指向岩层的顶。

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地层古生物标志如果两套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时代有大的间隔,反映了生物演化过程的中断,说明可能存在不整合。

沉积侵蚀标志上、下两套地层在岩性和岩相上截然不同,两套地层之间如果存在古侵蚀面、古土壤以及与其有关的残积矿床(铁矿、铝土矿、磷矿、金矿等)、底砾岩等,说明上覆地层形成前,曾一度发生隆起、侵蚀和风化等作用,表明存在不整合。

构造标志如果上、下两套地层的变形差异明显,如产状不同,构造线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各异,断层类型、产状和强度明显不同,而且下伏地层中的断层被上覆地层截切,说明存在角度不整合。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标志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及其构造是在不同时期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因此往往各自伴生不同时期和不同特点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并各有不同类型的矿床。如果两套地层变质程度有明显差异,而且直接接触,并可说明其间并非断层接触,则可确定为不整合接

触。

接触关系是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及断层接触三种。不整合接触还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是地层缺失,但是地层的产状相当,角度不整合接触是地层缺失,地层产状的倾角相差比较大。平行角度不整合接触是地层缺失,地层走向(倾向)相当,但是地层倾角相差大。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规律的褶皱的总体样式, 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

褶皱的组合型式:平面上:(1)平行型;(2)斜列型(雁行)褶皱;(3)弧型;(4)帚状;剖面上:(1)穹窿和构造盆地;(2)复背斜和复向斜(阿尔卑斯型)

;(3)隔档式和隔槽式(侏罗山式)

里卡德(Richard)褶皱位态分类的原则、划分哪几种褶皱类型、各种类型由什么特点?(10分)

Richard(1971)根据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侧伏角三个变量绘制出一个类似岩石命名分区图的三角投影网图,并根据三角网图内各项数据的规律变化,将三角投影网图划分为七个区,分别代表七种特征的褶皱类型。

Ⅰ. 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

Ⅱ.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80°。

Ⅲ.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近直立,倾角和倾伏角均为80°-90°。

Ⅳ.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 °–8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

Ⅴ.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水平,倾角和倾伏角0°-10°。

Ⅵ. 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80°),枢纽倾伏(倾伏角10°-80°)。

Ⅶ斜卧褶皱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均为10°-80°,倾向和倾伏向一致,倾角和倾伏角大致相等,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为80°-90°。

以上七类褶皱反映了轴面和枢纽产状的连续变化系列,因此包含了自然界可以出现的各种产状的褶皱。三角投影网图上所划分的七个区,分别代表七大类型褶皱产状的变化范围。图内各区范围的大小也大致反映出该类褶皱在自然界出现的几率大小及其过渡类型的一般变化规律,其中Ⅵ区范围最大,表明斜歪倾伏褶皱在地壳中最常见,它是产状变化最大的一类褶皱。

这一分类使对褶皱形态的研究从定性描述提高到半定量的水平,为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褶皱形态和产状特征提供

了条件。

、简述兰姆赛的褶皱几何分类。

兰姆赛依据褶皱横截面上褶皱层的等倾斜线型式和厚度变化参数所反映的相邻褶皱面的曲率关系对褶皱进行

几何分类,划分为三类五型。

Ⅰ类:褶皱的等倾斜线向内弧呈收敛状,内弧曲率大于外弧曲率。并根据等倾斜线的收敛程度细分为三个亚类:ⅠA型:等倾斜线向内弧强烈收敛,各线长短差别极大,内弧曲率远比外弧大,为典型的顶薄褶皱;

ⅠB:等倾斜线也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真厚度不变,内弧曲率仍比外弧大,为典型的平行褶皱;

ⅠC:等倾斜线也向内弧轻微收敛,转折端等倾斜线比两翼附近的略长,反映两翼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内弧曲

率略大于外弧,这是平行褶皱向的平行褶皱向Ⅱ类相似褶皱过渡的型式;

Ⅱ类:等倾斜线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

Ⅲ类: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形,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为典型的顶厚褶皱。

兰姆赛的三类五型对研究褶皱的形成机制有一定意义。

纵弯褶皱作用形成机制

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为纵弯褶皱作用,地壳中大多数褶皱是纵弯褶皱作用形成的。

(1)单层或彼此粘结很牢的一套岩层的纵弯褶皱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