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

合集下载

斑马鱼的习性

斑马鱼的习性
斑马鱼的习性
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 不停地游动。易饲养,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 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 水质的要求不高。日常饲养时,在水族箱底部放些 鹅卵石,使水质清澈。
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不论是天然的饵料,还 是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性成熟,繁殖力强,不分季 节,当水温达22℃时即可开始繁殖,要选体长4厘米以上, 虽然4月龄即可繁殖,但还是以6月龄以上的为好,另外亲鱼 要体质健壮、无病、有活力。亲鱼选好后,要为它们创造良 好的生长环境,保持水质清新,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如红 虫、水蚯蚓等,搭配适量人工饲料。 斑马鱼有吞食鱼卵 的习惯,所以要在鱼缸底部铺放一层卵石以防止亲鱼吞食鱼
卵。

斑马鱼生长指标

斑马鱼生长指标

斑马鱼是一种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小型鱼类,其生长指标因品种、养殖条件等因素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斑马鱼生长指标:
体长:斑马鱼成鱼体长一般在3~4厘米之间,但也有部分品种的体长可以达到6~7厘米。

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斑马鱼每月大约可以增长1~2厘米。

体重:斑马鱼的体重因其体型而异,通常不会长得特别重。

生长速度:斑马鱼的生长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质、饲料等。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斑马鱼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

寿命:斑马鱼的寿命通常在2~5年之间,具体年龄因品种、养殖条件等因素而异。

为了确保斑马鱼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充足的饲料和足够的空间。

此外,养殖者还应注意定期检查斑马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完整版)斑马鱼动物模型的应用介绍

(完整版)斑马鱼动物模型的应用介绍

斑马鱼动物模型的应用斑马鱼(Danio rerio)属于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鲤科(Cyprinidae)短担尼鱼属(Danio)的一种硬骨鱼,原产于南亚,是一种常见的热带观赏鱼,因其体侧具有斑马一样暗蓝与银色相间的纹条而得名。

斑马鱼个体小,易于饲养,成体长4-5cm,雄鱼体修长,雌鱼体肥大。

可在有限空间里养殖相当大的群体,可满足样本需求量大的研究。

斑马鱼发育迅速,在28.5℃培养条件下受精后约40min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大约每隔15min分裂一次,24h后主要器官原基形成,相当于28d的人类胚胎,幼鱼孵出后约3个月达到性成熟。

雌雄鱼通过调控光周期控制14:10(光照:黑暗)产卵时间,成熟鱼每周可产卵一次,一尾雌鱼每次可产卵100-300枚。

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易于观察。

受精卵直径约1mm,易于进行显微注射和细胞移植等操作。

一、斑马鱼的品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应用和系统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品系,斑马鱼基因数据库-ZFIN (http://zfin/org)里有相关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

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斑马鱼野生型品系主要为AB 品系、Tuebingen(Tu)品系、WIK 品系,斑马鱼基因组计划所用品系是Tu。

AB 品系是实验室常用的斑马鱼品系,由单倍体细胞经早期加压法获得。

Tu品系斑马鱼具有胚胎致死突变基因,用于基因组测序前敲除该致死突变基因。

WIK品系较Tu品系具有更多的形态多样性。

此外,还保存有3000多个突变品系和100多个转基因品系。

这些品系资源对于利用斑马鱼开展各种科学研究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斑马鱼突变品系的筛选斑马鱼突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已基亚硝脲(ENU)化学诱导、γ或χ射线照射和插入诱变。

ENU是一种DNA烃基化试剂,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前诱导碱基对的替换,诱导产生的突变率为0.1%-0.2%,涉及单个基因的突变。

射线照射导致染色体大片段的缺失或染色体重排,产生突变率达1%。

热带鱼斑马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热带鱼斑马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热带鱼斑马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鱼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斑马鱼的养殖哈。

一、养殖方法。

1. 鱼缸选择。

斑马鱼小小的,不过也别给它住太小的房子哦。

一个20 - 30厘米长的小鱼缸就可以养几条斑马鱼啦。

鱼缸最好是长方形的,这样它们游起来比较畅快。

而且要有个盖子,斑马鱼可是很调皮的,万一蹦出来就不好玩啦。

2. 水质要求。

斑马鱼对水质要求不是特别苛刻,但也不能太随便啦。

水温保持在20 - 25摄氏度就很舒服,就像咱们人在春天的感觉一样。

水呢,最好是弱酸性到中性的,pH值在6.5 - 7.5之间。

可以用自来水,不过要先把自来水放在太阳下晒个一两天,把里面的氯气去掉,不然会把小鱼鱼呛到的。

3. 喂食。

这小家伙不挑食,可好养活了。

丰年虾、线虫、小型颗粒饲料,它都爱吃。

一天喂个两三次就行,每次别喂太多,就像咱们吃饭一样,七八分饱就够啦。

要是喂太多,它们吃不完,剩的食物在水里会坏水的,那就像在它们的小家里放了垃圾一样。

4. 混养。

斑马鱼性格很温和的,可以和一些同样温和的小鱼混养,像孔雀鱼、红绿灯鱼之类的。

它们在一起就像一群小伙伴,在鱼缸里热热闹闹的。

二、注意事项。

1. 疾病预防。

虽然斑马鱼比较皮实,但也要注意防病。

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状态,如果发现有鱼游得不正常,或者身上有白点、白毛之类的,那可能就是生病了。

这时候可以先把生病的鱼单独捞出来,放到一个小隔离缸里,然后去鱼店买点药来治。

平时也要保持水质清洁,这就像咱们人要经常打扫房间一样,干净的环境才不容易生病。

2. 繁殖。

要是想让斑马鱼繁殖,那就更有趣啦。

可以在鱼缸里放一些水草或者小瓦片,给它们当产房。

繁殖的时候,公鱼会追着母鱼跑,然后母鱼就会产卵。

产卵之后,要把大鱼捞出来,不然它们可能会把鱼卵吃掉,就像不懂事的大人抢小孩子的糖一样。

鱼卵大概两三天就会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特别小,要喂它们一些丰年虾的幼虫或者专门的幼鱼饲料。

3. 光照。

斑马鱼也需要光照的,但是不能太强啦。

斑马鱼

斑马鱼

中文名:斑马鱼(zebra fish),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Brachydanio rerio),属于鲤形科目。

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

斑马鱼(B. rerio),是淡水水族箱观赏鱼,原产於亚洲,体长约4公分(1.5吋),具暗蓝与银色纵条纹,蓑鮋属鱼类是海水水族箱观赏鱼,鳍棘有剧毒,体具色彩丰富的垂直条纹。

有些种类称为蓑鮋(lion-fish)或称狮子鱼、火鸡鱼。

由于其基因与人类87%相似,因此广泛应用与生命科学的研究,2009年研究表明,它可能为盲人和耳聋带来福音。

背部橄榄色,体侧从鳃盖后直伸到尾未有数条银蓝色纵纹,臀鳍部也有与体色相似的纵纹,尾鳍长而呈叉形。

雄鱼柠檬色纵纹;雌鱼的蓝色纵纹加银灰色纵纹。

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

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

生活习性: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

易饲养,
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

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日常饲养时,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使水质清澈。

易得的病:
1、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烂鳍病/病尾病: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2、寄生虫寄生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烂鳃病。

3、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

4、水温温差引起的白毛病。

5、体内虫或肠炎病:这种病是因为吃不了干净的食物或投喂食物没有定时定量导致的。

斑马鱼喜欢吃什么

斑马鱼喜欢吃什么

斑马鱼喜欢吃什么斑马鱼吃什么斑马鱼吃有鱼虫、水蚯蚓、纤虫、黄粉虫、小活鱼、颗粒饲料等,属于杂食性的观赏鱼,能够吃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在饲养的时候饮食健康非常重要。

在斑马鱼饲养过程中,喂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最安全的食物就是饲料,饲料最好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不可受潮。

斑马鱼寿命因每个人饲养情况不同而不同,最久的寿命则是2-3年,期间也伴随这成长,大概可以长到6厘米左右。

斑马鱼食物:多数人工饲养的斑马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也可以人工驯化以颗粒饲料为主,但是斑马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却很少。

斑马鱼的食性相当的简单,不论是天然的饵料,还是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豹纹斑马鱼也都会摄食。

斑马鱼的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它不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斑马鱼的饵料有鱼虫、水蚯蚓、纤虫、黄粉虫、小活鱼、颗粒饲料等。

斑马鱼品种繁多,大小悬殊,因此不同品种斑马鱼的饵料选择也不同。

对于体长在3—12厘米的斑马鱼,其饵料主要以龟虫为主,以水蚯蚓、红虫、黄粉虫为辅。

对于体长在12厘米以上的斑马鱼,龟虫个体小,适口性差,应选择个体略大的饵料,主要有红虫、水蚯蚓、黄粉虫、小活鱼等。

在饲养斑马鱼的时候,保证有着一个健康的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蓝斑马鱼吃什么蓝斑马鱼可以吃草履虫、小鱼虫,还有一些活饵料以及人工饲料也都是可以吃的,它们可以吃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斑马鱼体长为4~6cm,身体比较细长,尾部稍侧扁从微尖,臀鳍比较长,尾鳍成分叉形,因为体侧象斑马一样的纵向条纹,所以得名斑马鱼。

斑马鱼是比较容易饲养的,对水质的要求也不高,它的耐热和耐寒性都很好,在10℃以上都可以很好的生长哦,属于低温低氧的鱼类哦。

活泼玲珑,性格又温和的斑马鱼,几乎终日都在水里不停地游来游去。

爱在的上层活动。

非常适合群居饲养,一般和红绿灯,红鼻子,宝莲灯黑裙等一起混养。

小斑马鱼脱离挂壁起飞6小时后即可进食,此时应用洄水或蛋黄水。

有条件备些稻草,剪成寸段煮水,然后把煮的水在太阳下晒7-10天,可产生洄水备用。

斑马鱼好养吗

斑马鱼好养吗

斑马鱼好养吗
斑马鱼的饲养难度并不大,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适应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相对于其它的热带鱼来说,算是饲养难度较低的一种。

人工饲养的时候,只要能保证它们生活的水温和水质稳定,它们就可以存活。

1、空间:养殖斑马鱼的时候,首先得注意空间。

斑马鱼算是一种体型比较小的鱼,所以在鱼缸中养殖的数量可以比较多。

但不能没有节制,不能太密集,不然氧气和空间可能会不足。

2、水温:然后就是注意水温。

斑马鱼对于周围的温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敏感的,一定要注意调节水温。

一般来说,水温处于16-28度之间都是比较合适的。

不要低于16度,在冬季的时候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必要的话可以用加热棒。

3、喂食:再者需要做到的就是喂食,尽量能每天都喂一下。

斑马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可吃的食物很多,但最好的选择还是一些活体的动物,比如丰年虾、草履虫等等。

另外,还可以同时喂一些颗粒状的饲料,以及一些蛋黄水等等。

4、换水:再者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质问题,必须保证水质干净。

若是一直不换水,导致鱼缸中的水非常混浊的
话,斑马鱼很有可能因此而死亡。

具体来说,至少得一周换一次,若是有时间的话可以每周换两次,但每次换水的量不需太多。

斑马鱼性腺促熟及早期发育模式

斑马鱼性腺促熟及早期发育模式

斑马鱼性腺促熟和早期发育模式XXX,YYY,ZZZ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斑马鱼性腺促熟和产卵调控技术。

2、加深硬骨鱼早期形态发育模式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一)斑马鱼性腺促熟和产卵调控。

1、斑马鱼特性:斑马鱼一般4月龄性成熟,5月龄鱼繁殖较好;繁殖周期短,一般7天左右。

雌雄分辨:雌性(偏银灰色,体形丰满,腹部膨大、松软,仰腹可见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手摸富有弹性);雄性(偏柠檬色,腹部扁平,身材显得修长)。

【如图一、图二】图一:雄鱼图二:雌鱼精、卵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且速度快。

发育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25℃的培养条件下,从受精卵到孵化约需36h;在28℃的培养条件下,从受精卵到孵化约需24h,即胚胎发育成熟。

2、斑马鱼繁殖准备:将亲鱼雌、雄分开饲喂2~3天(要在饲养箱中加一玻璃隔板,将雌、雄分开,但同时相互之间又要能够看到),繁殖时将雌、雄按1:1或2∶1比例放入产卵池中进行产卵受精。

在此过程中一般采用10h光照,14h黑暗的光周期。

斑马鱼一般在混合的次日凌晨产卵,为防止亲鱼吞噬鱼卵,可用网孔2~3mm的网将亲鱼限制在产卵池的上半部活动,以防止亲鱼吞吃鱼卵。

每条雌鱼可产卵300~1000粒。

(二)斑马鱼早期发育观察: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主要有以下七个时期(附有相应的时间):(1)合子期Zygote Period(0-0.75h)(2)卵裂期Cleavage Period(0.75-2.2h)(3)囊胚期Blastula Period(2.25-5.25h)(4)原肠胚期Gastrula Period(5.3-10h)(5)体节期Segmentation Period(10-24h)(6)咽期Pharyngula Period(24-48h)(7)孵化期Hatching Period(48-72h)斑马鱼各时期的特征及图片如下:(1)合子期:特征:卵质由植物极向动物极一端流动,最后在卵的动物端形成一个充满卵质的“帽子”这标志着胚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Engeszer等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证明,
斑马鱼的群聚行为由视觉信号介导,即正常情况 下会选择与自己体型、条纹相似的个体作为自己 的同伴或者伴侣。而这种视觉选择是由幼年的社 会经历所决定:如果幼年时与条纹不同的个体一 起饲养,成年后斑马鱼则更喜欢和幼时一起长大 的个体呆在一起,而不是外形上和它本身更像的 个体。 对斑马鱼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些人 类社会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
左图. 腔化形成神经管。 Nomarski左侧观(AP轴第9 体节水平)聚焦于中线,背 侧朝上,前侧居左。发育中 的脊髓的底板(f)紧邻脊 索(n)背侧,也在底索(h )背侧。A:开始于18-( 18h)的神经杆腔化底板形 成显著的背侧边界;B:中 央管(c)迅速出现于这一 位置,21-(19.5h)。注意 到同时脊索细胞内空泡的增 大。图34C显示了它们在随 后一个分期的发育。比例尺 =50μm
最近Yu等运用条件性空间偏好以及条件性
空间逃避行为的范式,证明了这两种学习记 忆的能力随着斑马鱼老年化而下降:幼年斑 马鱼中,易于形成稳定的学习记忆,而老年 斑马鱼的这种记忆则极易丢失。 此研究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运用斑马鱼强大 的分子遗传操作方法,探寻与年龄相关的认 知衰退的神经机制以及治疗对策。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A、B为受精后30小时后 的斑马鱼胚胎,黄色箭头 为背大动脉,红色箭头为 尾静脉。
A为对照胚胎,白色箭头 指示的为节间血管。
B为经过药物过夜处理的 胚胎。看不见任何节间血 管。
最新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相关研究 空间相关的学习记忆 左右脑不对称性行为 社会行为
肖远 研究举例................... 安洪强 董银松 徐俊 波 斑马鱼的研究现状 林志滨 刘健南 想法 参考
第一部分
70年代早期,斑马鱼仅在一个研究中心被详
细研究:在位于Eugene 的 俄勒冈大学, Charles Kimmel 及其同事开始将斑马鱼作为 研究发育的动物模型,并探索其作用。

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科学家Levir等人通过对斑马鱼潜水行为的
研究建立了斑马鱼焦虑模型,幵发现尼古丁 具有一定抗焦虑的作用,这对于戒烟和抗焦 虑的临床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了一个高效平 台。 利用抗成瘾突变体以及药理学方法,结合在 体成像技术和电生理方法,为探寻药物成瘾 的具体神经机制提供了可能。
贫血、耳聋、视网膜变性、心血管疾病、肌无力 症、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从而 找到治愈这些疾病的方法。 因斑马鱼的鳍、鳞和部分心脏都可以再生,德国 科学家宣布,他们对斑马鱼的研究成功解开了动 物肢体再生之谜,对人类截肢再生治疗意义重大 台湾科学家开发出“肥胖”斑马鱼,未来可用作 减肥药物的前期试验。 在杭州,斑马鱼被投放进饮用水源地, 以便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
斑马鱼胚胎早al Haffter et al. Development, 1996, 123, 1-36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可分为7个阶段。 合子期; 分裂期; 囊胚期; 原肠胚期; 体节期; 咽囊期; 孵化期。
目前斑马鱼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脑左右不对
称的研究中。在发育上,对于斑马鱼上丘脑不对 称性的形成及相关信号通路已有一系列的研究; 在功能上,也有一些研究表明斑马鱼在学习 与记忆上具有左右脑不 对称性。斑马鱼的左右 眼视野交叉较少,因此 成为研究左右脑功能不 对称的一个理想模型。
迄今已发现的数千种斑马鱼突变体,可模拟人类

始于4、5年前
南北两个中心 北方服务中心依托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侧重于自 创、 收集和提供与早期胚胎发育、心血管发育和疾病相 关的转基因品系和突变体库; 南方服务中心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侧重于自创、收集和提供与神经系统发育、血液发生、免 疫系统发育和疾病相关的斑马鱼转基因品系和突变体库。 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及研究所
过氧化氢在伤口愈合中的重要作用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背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的Timothy Mitchison教授等利用斑
马鱼作为模型,通过一种可以检测到微量过氧化氢的感受器揭示了过 氧化氢在伤口位置的检测中的作用。他们观察到,一旦斑马鱼的尾鳍 受到损伤,伤口周围的过氧化氢浓度会立即持续增高。幵且,相对伤 口越远的位置过氧化氢浓度相对较低,从而在空间上呈现出梯度分布 。作者进而利用药理学和遗传学的方法发现,伤口周围的过氧化氢浓 度梯度的产生依赖于双氧化酶,。有趣的是,当通过抑制双氧化酶的活 性破坏伤口处的过氧化氢浓度梯度后,白细胞就不能被招募到伤口的 周围。因此,过氧化氢的浓度梯度很可能起到了“导航员”的作用, 将白细胞“引领”到伤口的位置。这一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过氧化氢 不仅具有人们所熟知的杀菌作用,对于白细胞检测到机体的损伤位置 也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Philipp Niethammer, Clemens Grabher, A. Thomas Look, Timothy J. Mitchison. A tissue-scale gradient of hydrogen peroxide mediates rapid wound detection in zebrafish. Nature, 2009; 459 (7247) DOI: 10.1038/nature08119 斑马鱼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命科学 2007;19:382-386 The zebrafish book. Loss of eyes in zebrafish caused by mutation of chokh/rx3. EMBO reports 2003; 4:894-899 MicroRNA Expression in Zebrafish Embryonic Development. Science 2005; 309: 310-311 国家斑马鱼研究中心 /view/43604a808762caaedd33d4ea.html
原理:研究人员插入了一个基因,该基因在过氧化氢存在的 条件下会改变颜色。 方法: 他们将该基因插入斑马鱼的胚胎中,当胚胎成为幼鱼时, 这种合成基因就会遍布全身,从而方便识别身体任何部位 的微量过氧化氢。因为早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会自发产生 过氧化氢,因此研究人员就故意在斑马鱼身上制造损伤, 然后采用显微镜观察过氧化氢和白细胞的聚集情况。出乎 研究者的意料之外,他们发现过氧化氢早在白细胞出现之 前就已在伤口处聚集起来,幵迅速地扩散到周边组织。
伤口边缘的斑马鱼幼虫的过氧化氢生产。 (a)实验程序。 (b)超成像中受伤的斑马鱼幼虫。 [H2O2], 推断的超从YFP500/YFP420励磁比率。灰度缩放调整,以提高对比度。 (三)时间[H2O2]在〜10-30微米 的广大区域沿伤口边缘的利益的档案。伤口在到达的第一白细胞(红色实线)±SD(红色虚线)。 (四) [H2O2]正常的伤口边缘的线条轮廓。 (五)成像的白细胞招募和[H2O2]在的lysC:: DsRED210的鱼线。彩 色线叠加白细胞的轨道。比例尺:100微米
区分。 性情温和,对水温水质要求不高,易饲养。 属卵生鱼类 ,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繁殖期 约7天左右。产卵量高,繁殖力很强 。 体外受精,胚胎透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 成形, 2~3天孵出仔鱼 。
The
scientific value of the zebrafish lies in its position on the evolutionary ladder. As a vertebrate, the zebrafish is several rungs closer to humans than are fruit flies (Drosophila) or worms (Caenorhabditis elegans), yet the fish is also much more malleable than most mammalian animal models. hardiness, small size, and brief life span zebrafish eggs are transparent ——allowing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embryo. A single fish lays hundreds of eggs at a time, providing ample resources for “forward genetic screens”
Chuck Kimmel

Christiane Nü sslein-Volhard 1995 诺贝尔奖获得者
Wolfgang Driever
was able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a small number of genes that are of key importance in determining the body plan and the formation of body segments, turned eyes to fish and find a wide range of mutations

在2006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设立
“发育研究的模式动物平台”项目。在规划 中指出“依托现有的斑马鱼研究设施,完善 共享的斑马鱼资源和技术平台,建立与发育、 生殖研究相关的突变体库,完善相关研究技 术,为国内同行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
产于热带印度,孟加拉国。
成鱼体长4~6厘米。体呈纺锤形。雌雄易
Use Zebrafish AS A Model Organism
生信一班第二组
组长:
豆荣昆 成员:肖远 刘哲 安洪强 林志滨 刘健男 董银松 徐俊波
斑马鱼概况 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刘哲 胚胎发育.................................豆荣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