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1

教学完《抽屉原理》这节课后,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数学广角》的教学要适当把握教学的要求。

本内容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过于追求说理的“严密”性。而我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了,不仅要求他们能说理还要求他们的语言准确严密。在例1后的做一做中,有学生描述结论时说“至少有一个鸽舍会飞进2个鸽子”。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是“至少一个鸽舍”,而是“至少2只鸽子”,于是我错误地判断学生还没有理解,就揪住这一点不放,在文字上和学生纠缠不清。其实通过之前学生对例题1的证明、说理过程和对做一做的说理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理解了抽屉原理中假设法的核心“平均分”,这里学生只是表述结论时不够严密。由于我对文字的纠缠让本来思维清晰的学生反而不清了,也影响了例2 的教学,临时改变例2的教学设计,又让学生动手操作了一次。

2、对原理的探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消化理解。

例1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充分的操作,让学生理解“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这句话。本节课中,学生很快将4支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的所有情况一一罗列出来了,也很快根据所有的情况证明了结论应该是“至少2只”,而不是“至少1只”。这时我就直接抛出了问题“不用一一列举,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这里进行的太快了。虽然部分学生很顺利地罗列了所以的情况,也证明了结论,但是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达到了同步。大多数学生此时只是刚刚理解“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放进2支铅笔”这句话。对于“总有一个文具盒”和“至少2只”的理解应该再充分利用“一一列举”图示,加以解释理解。这个重要的环节,我没有落实到位,一带而过,造成了学生对“总有一个文具盒”的理解不到位,也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制造了障碍。

3、问题面对的是全体而不是个体,应给大多数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每个具体问题的说理证明过程中,老师操之过急。问题提出后就马上指名回答,没有给大多数同学思考的时间,变成了点对点式的教学,没有做到点对面。

4、挖掘数学背景知识,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流于形式。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围绕教学内容,与之紧密联系。本节课中,在总结规律后,向学生介绍了抽屉原理的发现者,数学家狄里克雷。但是仅仅停留在学生阅读资料的程度上,没有充分利用这个资料与本节课中的“做一做”联系,来说明抽屉原理为什么又叫做“鸽巢原理”,流于形式,与“高效课堂”是相悖的。

《数学广角》这个内容,我教学实践了几次,每次教学中学生反映的情况都不同,有的教学下来感觉不错,有的教学下来遗憾多多。特别是这节课,虽然开始还不错,但是由于中间对学生出现情况的错误处理,导致后面例2的教学完全改变了原来设计。

静下心来想,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要充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得站得更高,不是只着眼于教学流程的设计,必须充分解读文本。从《新课标》的角度解读文本,掌握标准;从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编排的意图;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做到充分的预设。这样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不管在教学中碰到什么情况,都能围绕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处理,将被动化为主动。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好研网]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2

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何国锋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原本在奥数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的数学思维训练内容也加入到数学教材中,以“数学广角”单元的形式出现。“抽屉原理”是六年级下册内容,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

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对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通过课堂实践,感受颇深,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几点可取之处: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开始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抢椅子”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建立模型——本节课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恰当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设计中,我着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支笔放进3个笔筒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在此基础上,我又主动提问:7只鸽子飞回5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让学生自主的想到:鸽子只数比鸽笼数多2或其它数会怎么样?来继续开展探究活动,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方法。

3、解释应用__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应用原理解决问题”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

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对简单的“抽屉原理”本质理解的很透彻,每个同学都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和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总觉得课堂上,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老师提示性的语言,学生能用“总有……至少……”这样的关联词语得出那样的结论吗?数学语言要求精简,通俗易懂,但教材中语言饶口,难理解,好多老师在理解的时候都存在歧义。成年人都会出现理解错误,何况学生。教学时,怎样才能更好克服语言歧义呢?能否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教材语言做适当的改正呢?我还在寻找好的方法。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免出现一些干扰教学进程的不利环节。在教学平均分的方法时,我的事先设计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我下去巡视了解情况,做一些必要的指点,然后让会摆放的小组上去展示。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因自己的引导不够,学生胆怯不肯上去,所以在自己心里没底细的情况下请其他的学生上去,造成了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位学生上去只是说自己发现的结论,没有说怎么平均分,在我的引导下最后竟说出了“5÷4=1……1,至少数=商+余数”的结论。于是我及时利用他的列式引出平均分的方法。至于他提出的“至少数=商+余数”可以说这节课的一个亮点,也是学生很容易与“至少数=商+余数”混淆的一点,所以我先保留该结论,然后围绕的该结论往下教学。教学进程也顺利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