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
冠脉内旋磨术的配合及护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脉旋磨术(PTCRA)是根据 “差异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 理论,采用呈橄榄形带有钻石颗粒 旋磨头的导管在冠脉血管内用机器 带动8万~22万转/分的高转速,选 择性地去除纤维化或钙化严重的动 脉硬化斑块,而遇有弹性的血管组 织,高速旋转的旋磨头会自动弹开 ,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 正常冠状动脉
PTCRA的适应症
• • • • • • • • 球囊无法扩张的病变(钙化或纤维化) 长弥漫性病变 全堵病变 有/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 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分叉病变 不适合支架术的血管(直径≦ 2.0 mm ) 静脉桥吻合处狭窄病变
PTCRA的禁忌证
• 冠脉内有血栓病变,旋磨可加长血管内血栓,
• 退行性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 栓塞或无复流现象 • 严重的成角病变(大于60°),成角病变的旋 磨甚至引起冠脉穿孔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项目
冠心病的治疗
血管成形 术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项目
冠心病的治疗
支 架 植 入 术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项目
冠状动脉旋磨技术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David Auth发明 1988年初次用于患者的治疗,在一些特殊病 变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几乎是冠脉 成型及支架植入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 少的一种技术 Lille, France (Bertrand) Essen, Germany (Erbel)
• 突出部分仅为 5微米
鞘管
4.3 french O.D.
导丝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项目
旋磨推进器的特性及功能
• 气体连接管
– 输送氮气或压缩空气从主机到涡轮
• 光纤光学转速计
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研究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1.119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研究李智宁,潘志琼,许庆波,黎国德,韩克栋,赖掌朝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广东茂名525000[摘要]目的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进行冠脉内旋磨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病变情况、心功能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更大,病变最重狭窄率显著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径更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
结论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可明显改善后患者的病变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预后。
[关键词]冠脉内旋磨术;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效果[中图分类号]R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6(a)-0119-04Clinical Prognostic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Calcified Lesions in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Intracoronary Rotary MillingLI Zhining, PAN Zhiqiong, XU Qingbo, LI Guode, HAN Kedong, LAI ZhangchaoDepartment Ⅱ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rognostic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rotary mil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ified lesions of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From March 2022 to March 2023, 100 patients with calcified lesions in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dmitted to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l⁃loon dil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coronary rotational mil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surgical time and hospi⁃tal stay, an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Results After surger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mallest lumen diamet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e most severe stenosi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higher,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was narr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longer surgical time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96, P<0.05). Conclusion In⁃[基金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10331104550558)。
冠脉旋磨术致冠脉穿孔一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10月第10卷第28期*马贤骥为本文通讯作者。
筝病例报告筝冠脉旋磨术致冠脉穿孔一例何文锦马贤骥*(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重庆400011)【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冠脉穿孔;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是目前心内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的逐年增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有增长趋势。
研究显示人体在20岁开始冠脉内膜即有钙化结晶,随着年龄越大,冠脉钙化病变也越严重,其中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80%[1]。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修饰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2]。
近年来,在冠脉复杂病变中,如冠脉完全闭塞、开口严重钙化等,在冠脉旋磨术的基础上行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严重冠脉钙化介入治疗的主流方法[3]。
旋磨术可有效地改善血管顺应性,使预扩球囊容易通过狭窄部位,同时提高支架的释放及展开的质量[4]。
当然,旋磨术的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笔者最近收治一例冠脉严重钙化患者在冠脉旋磨术中出现冠脉穿孔的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梁XX,男,6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痛2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入院后完善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冠脉三支血管弥漫性钙化并狭窄。
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0%-90%;回旋支近端可见钙化,狭窄约50%;右冠迂曲,粗大,近段至远段狭窄程度约90%-99%(图1)。
使用7F JR指引导管,送入Sion,Sion blue钢丝均难以通过右冠迂曲狭窄处。
送入XT-R钢丝顺利至远端后,送入XT-A钢丝增加支撑力。
送入1.5mm×15mm球囊难以通过狭窄处,更换1.0mm×9mm球囊顺利通过狭窄处,从远至近以16atm扩张后,送入1.5mm×15mm球囊及2.5mm×20mm球囊分别以18atm扩张狭窄处,复查造影冠脉狭窄改善不明显。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自从1967年Likoff等首先报道了一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历经半个世纪。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首次将此病列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并提出了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研究学组、介入心脏病学组、女性心脏健康学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编写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这是国际上第一部关于CMVD的专家共识。
此后,有关CMVD的国际共识性文件迅速增多。
2018年,国际冠状动脉舒缩障碍研究组提出了1型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即原发性CMVD的国际诊断标准。
2019年,ESC发布了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微血管性心绞痛归纳为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声明,指出微血管性心绞痛、微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可能是MINOCA的重要病因。
2020年,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和ESC联合发布了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的共识性文件,提出CMVD和(或)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痉挛是INOCA 的主要病因。
CMVD的定义、临床分型和流行病学一、定义CMVD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二、临床分型CMVD的流行病学数据多来源于欧美国家人群,部分研究纳入了亚洲人群,目前未见CMVD发病率种族差异的报道。
CMVD发病率在不同的临床类型中差异较大,由于疾病定义和诊断标准的差异,不同研究中发病率从最低的10%至最高的80%不等。
由于随访终点和时程的差异,不同研究中CMVD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亦有较大差别。
13-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操作流程
术中保驾措施:
病变在
优势型右冠状动脉 优势型左回旋支 前降支开口 使用2.25mm以上的旋磨头时
临时起搏
左心室功能明显减退 病变血管供血范围大
IABP
第二版 16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9
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适应证和禁忌证
禁忌症:
5. 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性内膜撕裂, 旋磨可使撕裂加重 6. 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
7.
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22
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操作流程(要点)
旋磨过程:
① 将旋磨导管沿导丝经指引导管送至距靶病变 远端1~2cm的正常血管段处,松开旋磨器控 制手柄的调节锁
② 踩踏脚闸并确认转速达到要求的速度后,缓 慢推进控制手柄,旋磨头即可随之向前移动
③ 旋磨过程中由于旋磨头与病变组织的摩擦, 其转速较无负荷(测试)时略低,但下降幅度不应超过5000rpm ④ 旋磨时旋磨头不可一直放置在同一个位置,而应“前进”与“撤后” 交替,并间断注入少量造影剂,以了解旋磨头的位置及血流情况, 同时可分次冲掉组织碎屑(微颗粒)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冠心病分册
第二版
13
冠状动脉旋磨技术
操作流程
术中用药:
手术开始时给予肝素60u-100u/kg 每小时追加1000u~ 2000u,维持ACT>350秒联合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原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 “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 具有 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 割有弹1•生的组织和正常冠脉。 [适应症]
1. 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 管不 能跨
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 2. 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
3. 严重狭窄病变或CT(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禁忌症] 1. 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
2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
磨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 3・退行丫生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 4. 严重的成角病变(>60°):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
至引起冠脉穿孔; 5. 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性内膜撕裂,
旋磨可使撕裂加重; 6. 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 ;
7. 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 痛、严
重左室功能异常和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用物准备] 1. 操纵控制台(主机);
2. 推进器;
3. 脚踏控制板;
4. 高压气体罐;
5. 旋磨导管;
6. 旋磨导丝;
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 10u〜20u/ml) +异搏 定 5mg (10ug/ml) + 硝酸甘油 2mg (4ug/ml )。
[患者准备] 1 •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 常 规加用 AD受体拮抗剂;
2. 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
3. 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和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 扩张剂
冠脉内旋磨术的配合及护理

冠脉内旋磨术的配合及护理
在心内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常见于老龄化冠心病患者,所谓钙化就是动脉血管壁上有一层蛋壳样的坚硬物质,相当于壁垒一样,严重妨碍冠脉介入器械的通过,常规的球囊、支架扩张技术难以充分扩张病变,从而影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
很多患者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钙化斑块遍布血管,多次支架仍达不到理想效果,而想要对付这些“顽石”就需要一种高难度的技术——冠脉旋磨术。
日前,这项堪称“神奇”的技术在我院心内二科成功开展,这也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再次迈上新台阶。
冠状动脉旋磨术采用的是一枚嵌有钻石颗粒的橄榄形旋磨头,在导丝引导下进入患者冠状动脉,根据“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的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自然弹开,因此不会损伤。
旋磨后往往可获得光滑的血管内腔,如果操作得当,内膜撕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球囊扩张。
旋磨后的斑块被削磨成平均直径为5μm的微小颗粒,可随血流进入毛细血管,最终为肝、脾、肺及内皮-吞噬细胞所吞噬。
近年来,我院心内二科冠脉团队,积极开展IVUS、冠脉旋磨等腔内新技术,极大提高了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显著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造福了广大冠脉复杂病变患者。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标准化护理探讨ppt课件

术前准备--5.转速的选择6.手术计时器
5.转速的选择 1.25mm-2mm的磨头 140.000-160.000rpm 6.手术计时器 单次旋磨最大的事件是15-20秒,然后休息30-60秒 左右以便冲洗液消除旋磨下来的碎片。确保心率和 血压正常之后再继续。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的标准化护理探讨
目录
1
旋磨概况
2
旋磨的标准化护理
3 旋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旋磨的演变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由David Auth等进行研制开发 1988年Bertrand等完成了首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
术 1993年获得FDA批准,此后广泛应用旋磨术历过先
热(POBA时代)--后冷(BMS时代)--再热(DES 时代)的过程 DES时代,旋磨作为斑块修饰的重要工具。有效改 变钙化斑块的顺应性,方便DES的输送和扩张。旋 磨结合DES,能改善远期效果
术前准备--1.设备连接
C..连接主机背面的电源线: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在主机整面 的右下方。 E.连接推进器光纤接头 F.连接推进器空气管 G.将推进器盐水输入管和生理盐水袋连接并加压
术前准备--2.开机后检查3。连接旋磨推进器
2.开机后检查:检查DYAGLIDE功能(绿灯亮) 3.连接耗材配件(推进器+导丝) A.推进器的两根“黑色塑料”光纤给到台下。 B.推进器的透明塑料长管应连接在主机的前面板接 口上(在脚阀的粉色管接口的右侧)。 C.含“鸡尾酒”配方的盐水袋(500ml),通过连接管 连接到推进器手柄位置的短的盐水皮管接口上。
旋磨并发症
旋磨并发症
无复流 痉挛
夹层
磨头嵌顿 导丝断裂 穿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1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 RA)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研制及开发的[1],1988年Fourrier等[2]完成了首例RA。
1993年,RA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此后,RA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RA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历过一个先热[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时代]—后冷[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时代]—再热[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时代])的过程。
在早期POBA时代,RA是POBA 之外不可替代的斑块消蚀(debulking)技术,可减少术后斑块的弹性回缩。
进入BMS时代,由于无法解决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RA也一度被忽视。
随着DES的发展,RA被重新定义为斑块修饰(plaque modification)的重要工具。
斑块修饰强调通过旋磨头打磨钙化斑块之后形成新的通道。
一方面RA开通的管腔方便后续治疗器械通过;另一方面RA能有效修饰钙化病变,有利于支架扩张和贴壁,减少钙化病变对DES 上药物的剐蹭。
RA有效改变钙化斑块的顺应性,从而方便支架的输送和扩张,结合DES,可改善远期预后[3]。
近些年,随着国内PCI手术量的逐年增加,需要处理的复杂病例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比例随之升高,更多的钙化病变或一些复杂病变需要通过RA才能完成PCI。
因此,RA也逐渐成为PCI术者所关注的技术。
本文在2014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基础上,结合中国专家的临床实践和共识,阐述RA的适应证、操作技术要点以及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以期指导及规范中国心血管介入医师在DES时代RA的临床应用。
2 R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RA适应证:(1)血管内膜严重钙化病变;(2)球囊无法通过或无法充分扩张病变。
RA禁忌证:(1)旋磨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2)明显富含血栓的病变;(3)静脉桥血管病变;(4)大于90°的成角病变;(5)严重螺旋性夹层。
3 RA操作技术要点3.1 血管入径的选择RA时根据旋磨头的大小选择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入径,对大部分患者通过1.25 mm或1.5 mm旋磨头旋磨以后可顺利完成DES的置入,因此采用经桡动脉入径可满足RA的需要。
3.2 指引导管的选择大部分RA可以通过6 F指引导管完成,因为6 F指引导管可最大通过1.75 mm的旋磨头。
需要更大的旋磨头时,建议使用股动脉入径并选用更大腔径的指引导管。
指引导管弯型的选择有助于在旋磨中提供更好的支撑力。
目前,RA时大多会使用弯折较少的单弯指引导管(如EBU、XB 等),可以减少旋磨头在推送时的阻力,并提供较好的支撑力,避免在旋磨时由于向前推送旋磨头将指引导管弹出冠状动脉口部。
当然,在选用这些强支撑弯型的指引导管时,需要避免指引导管深插。
另外,指引导管头端和冠状动脉开口的同轴性非常重要,指引导管的不同轴会带来旋磨导丝偏倚,导致旋磨头顺着旋磨导丝旋磨时偏向一侧,存在夹层和穿孔的风险。
指引导管选择、是否需要侧孔、弯折程度等需根据具体病变的情况而决定,还需要考虑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支撑力大小等情况。
3.3 冲刷液的配置和快速冲刷旋磨过程中需要用冲刷液持续冲刷,可以冷却和润滑旋磨头、冷却旋磨推进器气动涡轮、防止冠状动脉痉挛和起到冲刷旋磨下来的病变碎屑的作用,配置好的冲刷液需要放置在高压盐水袋中持续快速滴注。
建议配方: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500~5000 U肝素和1~5 mg硝酸甘油。
另外,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如有无心功能不全、有无低血压等)酌情考虑是否加入适量维拉帕米(2.5~5 mg)。
加压袋压力需大于患者收缩压,建议在20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
3.4 旋磨头的选择目前,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Boston Scientific)生产的旋磨头有以下几种直径:1.25 mm、1.5 mm、1.75 mm、2.0 mm、2.15 mm、2.25 mm、2.38 mm及2.5 mm。
国内常用前三种。
在确定进行RA时,旋磨头的选择既要考虑血管入径,也要考虑使用斑块消蚀策略还是斑块修饰策略。
斑块消蚀策略需要的旋磨头/血管直径比为0.6~0.8,在没有DES的时期被用来替代球囊,更偏向于此策略。
现今斑块修饰策略被更多地作为开通管腔的方式,方便后续器械通过,旋磨头/血管直径比基本小于0.6。
3.5 旋磨导丝的使用绝大多数RA使用Rotawire Floppy Wire(旋磨导丝)即可,但部分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使导丝先通过病变,然后用微导管交换旋磨导丝,将旋磨导丝通过病变后放置在需要旋磨的主支血管远端并远离病变,尽量避免放置在分支血管或主支血管最远端的小血管中,以减少旋磨导丝被血管抱死或出现血管痉挛的状况。
旋磨导丝如果在最远端的小血管中,旋磨时会出现导丝嵌入心肌,存在血管穿孔或导丝断裂的风险。
此外,应避免旋磨头磨到旋磨导丝的远端2.2 cm缠绕线圈显影段,否则存在旋磨导丝头端变形或磨断的风险。
3.6 旋磨头体外测试旋磨头进入指引导管之前需要在体外进行测试,如果旋磨头转速不对、旋磨头声响异常等需要重新调试、排除故障,直至转速、声响正常。
3.7 旋磨头的进入及退出在通过指引导管进入冠状动脉的过程中一般缓慢推送旋磨头即可,使旋磨导丝保持拉直状态。
如果血管扭曲,在指引导管内推送旋磨头有阻力,可以低速旋转将旋磨头通过扭曲段;旋磨结束后退出旋磨头时,采用X线透视下低速旋转将旋磨头退出指引导管。
3.8 旋磨转速与速度下降旋磨转速一直是RA术者难以统一的热点话题。
在2015年《欧洲专家旋磨术共识》[5]中推荐13.5~18万r/min的转速范围。
有研究表明,相对较低的转速能降低旋磨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中温度的升高;另一方面,旋磨转速较低时每次研磨下来的组织较少,因此常需要术者耐心地多次来回推送和回撤旋磨头,磨通血管时间更长[6]。
目前建议,起始旋磨选择转速:13.5~18万r/min,术者缓慢推送旋磨头接触病变并使旋磨头在病变处作用2~3 s,随后快速回撤旋磨头至病变近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以便冲刷旋磨下的碎屑并促使心肌恢复灌注,减少心肌缺血,稍后再重复。
如果重复数次之后旋磨头无法完全通过狭窄处,则可适当提高转速以方便旋磨头磨通管腔,建议最高转速不要超过22万r/min。
旋磨头磨到病变时会有转速下降,通常可接受的速度下降范围为5000~10000 r/min,如果速度下降过快,超过了这个范围,可能是术者在操作时推送旋磨头用力过猛,极易发生旋磨头嵌顿。
如果反复高速旋磨数次后(转速已达22万r/min)旋磨头仍然未通过钙化部位,并且未见旋磨过程中有转速下降的情况,需要警惕旋磨头损耗的可能,建议更换新的旋磨头继续旋磨。
3.9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旋磨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时,为了预防房室传导阻滞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通常会使用临时起搏器。
现今,有经验的术者在RA时,使用直径较小旋磨头且旋磨转速较低的情况下,较少发生心动过缓,因此很少植入临时起搏器,这样可以防止因植入临时起搏器而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如果RA后出现心动过缓,可以嘱患者用力咳嗽或静脉推注阿托品。
在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优势血管旋磨时,可备好临时起搏器或RA前给予阿托品,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
3.10 RA终点确认通过RA进行斑块修饰后,如果球囊可充分扩张,可完成DES置入。
另外,要注意RA后球囊的选择不宜过小。
3.11 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在RA中的辅助作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根据病理解剖位置分为内膜、中膜、外膜或混合性钙化(如按照腔内影像学标准则分为表浅、深层和混合性钙化)。
单纯的中膜及外膜钙化大多对介入治疗的影响不大,可按常规操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内膜面钙化直接影响器械的通过。
一般认为,IVUS发现360°环形钙化或钙化病变弧度超过270°,无法通过球囊扩张来达到足够的管腔,应首选RA。
但是达不到270°的钙化病变有时也会造成球囊难以充分扩张及支架通过困难、支架无法贴壁、支架释放后膨胀不全或呈不规则形,可能会影响远期预后。
临床上以下两种情况可选择RA:(1)表面散状钙化。
如果IVUS观察下钙化分散在2条以上的钙化带,从血管长轴看,钙化带是2条以上,即便从横断面看不是270°以上,RA照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钙化体积,预处理血管病变。
对于这种病变尤其是分叉部位,RA非常适合。
如果有分支,不旋磨钙化斑块可能导致支架置入的后续问题,比如斑块移动、分叉嵴部移位、分支闭塞。
(2)偏心型钙化。
这种类型的钙化病变是球囊扩张夹层和支架穿孔的最高风险因素,建议采用RA,但斑块修饰的有效取决于导丝偏移方位。
如果导丝偏移在病变处,即正常血管对侧,旋磨修饰钙化斑块是非常有效的,旋磨头必须缓慢推送。
另外,IVUS 能够精确测量参考血管直径,指导选择旋磨头大小(旋磨头/血管直径比<0.6),评估球囊预扩张效果,指导支架大小选择,评估支架膨胀及贴壁情况。
4 RA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4.1 并发症概述若术者操作不当,RA易引起并发症。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RA并发症发生率为3%~8%[7-9]。
常见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痉挛、慢血流/无复流、夹层、旋磨头嵌顿、导丝断裂及穿孔等。
4.2 冠状动脉痉挛的处理冠状动脉痉挛多因RA刺激所致,常见于冠状动脉的远端。
一旦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应于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
必要时可经冠状动脉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艹卓,但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避免发生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预防措施包括:(1)RA前/中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根据临床情况在加压冲刷液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硝酸甘油和(或)维拉帕米;(3)RA时从直径较小的旋磨头开始;(4)单次旋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少于20 s。
4.3 慢血流/无复流的处理RA术中慢血流/无复流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夹层、微循环栓塞、血栓形成、远端冠状动脉痉挛、合并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
一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必须立即停止RA,检查旋磨冲刷液是否在高压状态下冲刷(200 mmHg以上),并处于打开状态。
可以稍等片刻,待血流情况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继续实施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