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和单体干预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近年来,中药复方在抗肿瘤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抗肿瘤的潜力,并且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作为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一、中药复方的定义及特点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相比于单一中药的治疗,中药复方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二、中药复方抗肿瘤机制的研究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中药复方中的许多成分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例如,黄芪、山楂和地黄等中药成分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促凋亡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药复方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当连翘、紫草和三七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离不开新生血管的生成。

中药复方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例如,当黄芪和白芍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供血。

4. 调节免疫功能中药复方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一些中药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

例如,当党参、人参和川芎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三、中药复方抗肿瘤的临床应用1. 化疗辅助治疗目前,中药复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疗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例如,参芪口服液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应用,能够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2. 实体瘤治疗中药复方在实体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

例如,四物汤联合放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进展,延缓肿瘤转移。

中药成分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成分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成分动物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1刘华钢,刘丽敏,杨斌,黄慧学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南宁(530021)E-mail:hgliu@摘要: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中药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是新药开发的必要途径。

本文对近年来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动物实验的实验模型、实验方法、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动物实验中图分类号: R285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可分为细胞水平、动物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

很多在进行体外的肿瘤细胞敏感性实验有效的药物成分,在体内不一定具有抗肿瘤效应。

而荷瘤动物模型对抗肿瘤药的反应与临床反应基本平行,比体外实验有更高的可靠性。

因此,抗人体肿瘤动物实验研究成为新药开发临床前的必需试验。

中药抗肿瘤活性物质与纯人工合成化合物相比,其结构明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需要在动物体内实验证实其抗肿瘤作用和研究其作用机制。

正确选用动物体内实验的实验模型、实验方法、疗效评价、机制研究是新药开发的前提,更是判断中药成分抗肿瘤作用的保障。

1. 实验动物用于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体内实验研究的动物种类很多,目前最常用和用量最大的是小鼠、大鼠[1-2]。

1.1小鼠(Mouse)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

常用的有昆明种小鼠(KM)、津白2号(TA2)、C57BL、BALB/c、DBA/2、AKR、C3H、裸小鼠(Nude小鼠)、Scid小鼠等品种。

小鼠广泛应用于癌、肉瘤、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研究。

小鼠肿瘤发生与人类肿瘤相近,为研究各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例如:AKR小鼠白血病发生率可达90%,C3H小鼠自发乳腺癌发病率高达90%。

另外,小鼠对致癌物敏感,可诱发各种供研究用的肿瘤模型。

如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小鼠肺癌,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

大量实验采用KM小鼠、BALB/c小鼠等建立移植性肿瘤(实体瘤或腹水瘤)[3-6]。

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信号通路的进展及机制-谷丽艳

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信号通路的进展及机制-谷丽艳

63第17卷 第12期 2015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12 Dec .,2015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进展及机制谷丽艳1,张明雪2,张立德1,李佳奕1,解静茹1,刘齐1(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0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847)摘 要:该文对解毒胶囊治疗乳腺癌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阿霉素耐药PTEN-PI3K/AKT 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探讨,综述了解毒胶囊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的近况以及研究进展,说明了解毒胶囊干预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解毒胶囊;乳腺癌;阿霉素耐药;PTEN-PI3K/AKT 通路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12- 0063- 03收稿日期:2015-04-01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2014001021)作者简介:谷丽艳(1979-),女,辽宁朝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

通讯作者:张明雪(1962-),女,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两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Study on Jiedu Capsule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AdriamycinResistant PTEN-PI3K/AKT Signal PathwayGU Liyan 1,ZHANG Mingxue 2,ZHANG Lide 1,LI Jiayi 1,XIE Jingru 1,LIU Qi 1(1.Key Laboratory of Theoretical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00847,Liaoning,China;2.Affialated Hospital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mechanism of Jiedu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has beenstudied,mainl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discussion from adriamycin resistant PTEN-PI3K/AKT signal pathway,reviewed the progress in the status of Jiedu capsule on breast cancer with adriamycin resistance and research,explained the detoxification capsule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to doxorubicin has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 words:Jiedu c apsule;breast cancer;adriamycin resistant;PTEN-PI3K/AKT pathway 一步研发,分子标记等 DNA 水平的鉴定,可将特定的DNA 序列作为探针制成基因芯片,迅速准确对木瓜品种鉴定,相信对木瓜属植物鉴别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在低氧下促进-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研究》

《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在低氧下促进-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研究》

《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在低氧下促进-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在低氧下促进-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一、引言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治疗抵抗性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其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TNBC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近年来,天然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作为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特别是在低氧环境下,白藜芦醇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在低氧环境下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细胞株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白藜芦醇购自XX 公司。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均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的培养基中培养,并设置低氧组(模拟肿瘤微环境)。

(2)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

(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4)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增殖及低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三、结果1. 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低氧环境下,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加,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

其中,高剂量白藜芦醇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2. 白藜芦醇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环境下,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

高剂量白藜芦醇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3. 白藜芦醇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环境下,白藜芦醇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如Caspase-3、Caspase-9等)表达增加,而增殖相关蛋白(如PCNA、Cyclin D1等)表达降低。

白头翁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白头翁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白头翁皂苷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系统的研究了白头翁的化学成分, 发现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类成分(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

白头翁皂苷类成分药理活性明显, 其中抗肿瘤效果最为显著。

本文针对白头翁的抗肿瘤的药效学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白头翁;抗肿瘤;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04-01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别名为老公花、毛姑朵花等。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

不同种类的白头翁因所含成分有所差异,药效也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凉血、止痢,降泄、清热解毒等功效均具有。

主要用于阴痒带下,热毒血痛及抗肿瘤[1-2]。

白头翁抗癌效果显著,近年来研究表明,白头翁皂苷类化合物对肝癌、肠癌、胰腺癌和肾癌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1.中药白头翁在抗肿瘤上的药效学作用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癌症治疗费用昂贵,给病人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生活质量。

经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肿瘤新发病例人数为358.6 万例。

2012年全国因肿瘤死亡人数为218.7 万例 [3]。

白头翁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书中记载其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金疮等。

“症瘕积聚”在现代医学上讲属于肿瘤的范畴,这表明早在古代医生已经将白头翁用于肿瘤的治疗[4]。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对白头翁进行了系统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徐坤、岳文华等检测观察了白头翁皂苷D(白头翁的单体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效果。

他们用白头皂苷D处理人肝癌细胞BEL-7402,采用MTT法分析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D均有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5,6]。

罗颖颖等采用MTT法考察了白头翁皂苷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殖、生长、发展的影响,通过比较各组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发现,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对HT29细胞增殖均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白头翁皂苷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逐渐加强[7]。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乃至世界药物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药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其中包括癌症。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中药在其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本文将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探讨。

一、中药在抗癌理论中的地位 中药一直都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治疗疾病的药效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自古以来,中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运用广泛,包括中药治疗肿瘤。中药具有多样性、多目标、多通道的治疗特性,与单一化合物相比,中药药效更为稳定,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目前,对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到了深入阶段。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和它们的活性成分,如黄芪、三七、骨碎补、西洋参、石斛、板蓝根等,具有抗肿瘤和免疫增强的作用。

二、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子机制 1. 抗肿瘤作用与中药的化学成分 一些中药中含有化学成分,如多糖、生物碱、酚酸和黄酮等,这些成分能够干扰癌细胞的正常生理和生化过程,促使癌细胞凋亡,降低肿瘤扩散的风险,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2. 抗肿瘤作用与中药药物的免疫调节 中药药物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降低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抵抗,如板蓝根、田七、黄芪和玄参等药物在体内可以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3. 抗肿瘤作用与中药中的天然抗氧化剂 中药中许多成分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的活性,如维生素C、维生素E、卵磷脂、丹参素等,这些成分可以降低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癌细胞损伤,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三、中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1. 中药的作用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在肿瘤治疗中应用中药,具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中药的使用能够减轻患者的副作用,延长患者的生命,促进身体的康复。

在中国,肝癌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很高,而中药治疗肝癌已被证实有效。实际上,中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更有利于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如半夏、连翘、夏枯草、田七等药物可与现代医学中的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对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等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有良好的协议。

《青龙衣化学成分及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青龙衣化学成分及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青龙衣化学成分及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一、引言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治疗的研究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寻找新的、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重点。

青龙衣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青龙衣的化学成分青龙衣是一种具有丰富化学成分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生物碱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另外,研究还发现,青龙衣中还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三、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小鼠肿瘤模型,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给予青龙衣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同时,采用一系列的实验手段,如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等,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发现,青龙衣提取物对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给药后的小鼠中,肿瘤组织的生长明显减缓,肿瘤细胞凋亡增加,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此外,通过对小鼠免疫系统的检测发现,青龙衣提取物还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四、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人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龙衣提取物,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手段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

2.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青龙衣提取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加入青龙衣提取物的条件下,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

此外,通过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发现,青龙衣提取物能够激活肿瘤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五、结论通过对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我们发现青龙衣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良方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疗效

抗肿瘤良方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疗效

抗肿瘤良方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疗效抗肿瘤中药是指那些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药物,它们通常由中药材提取而成,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抗肿瘤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疗效,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

一、中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中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环节和分子靶点。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通过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减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这些作用机制为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常用的抗肿瘤中药1.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中。

其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 乳香、没药:乳香和没药具有活血化瘀、破血通络的作用,在乳腺癌、宫颈癌等肿瘤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它们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青蒿素:青蒿素作为抗疟疾药物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发现其对癌细胞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青蒿素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来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4. 当地植物薏苡仁:薏苡仁具有清利湿热、健脾解毒的作用,在肝癌、胃癌等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三、中药在不同类型癌症治疗中的疗效1. 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药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中药可以调节女性激素水平,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同时,中药还可以缓解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2. 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药在肺癌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中药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个研究证实不同中药单体均对乳腺癌细胞株 (MCF-7)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张美侠等[1] 发现 葫芦素 B 对 MCF-7 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 量依赖性,随着葫芦素 B 浓度增高,处于 S 期和
G2/M 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同时伴随 G0/G1 期细 胞的减少以及细胞凋亡率的逐渐升高。尹春萍等[2] 发 现红三叶总异黄酮低质量浓度(红三叶总异黄酮 < 25.0 g/mL) 对 MCF-7 细 胞 表 现 出 轻 微 促 增 殖 作 用,高质量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阻滞细胞于 G2/M 期,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 高呈明显的量-效关系。Kim DY 等[3] 用大蓟甲醇提 取物作用于 MCF-7 细胞株,发现其能抑制细胞增 殖,并能影响线粒体凋亡、诱导细胞凋亡,出现生理或病理条件或外界因素 作用下,启动自身内部机制,经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调控的一种自主性、程序性死亡过程。
Bcl-2 家族成员通过调节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和 完整性起重要调控作用,Bcl-2 家族可以分为两类: Bcl-2 类 是 凋 亡 抑 制 因 子 , 包 括 Bcl-2,Bc1-x1 等。Bax 是凋亡促进因子,包括 Bax、Bak、Bid 和 Bad 等。韦达等[8] 发现姜黄素对 MCF-7 细胞生长有 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FCM 结果 显 示 姜 黄 素 能 使 MCF-7 细 胞 阻 滞 在 G1/ S 期 ; Annexin V/ PI 双染法验证姜黄素可以诱导细胞调 亡;RT-PCR 结果显示 BaxmRNA 水平明显上调, 而 Bcl-2mRNA 表 达 水 平 降 低 。 提 示 姜 黄 素 诱 导 MCF-7 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 bax 基因 表达水平的同时,下调 Bcl-2 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Jun SY等[9] 发现毛梗豨莶(SG)能诱导 MCF-7 细胞 和 MDA-MB-231 细 胞 凋 亡 ; MCF-7 细 胞 Bcl-2 mRNA 表 达 降 低 , Bax mRNA、 procaspase-9 、 procaspase-3、 poly(ADP-ribose)和 PARP 表达升 高;MDA-MB-231 细胞内 procaspase-8、procaspase -3 和 PARP 表 达 升 高 , 而 Bcl-2 mRNA 、 Bax mRNA 未明显改变,提示 SG 诱导 MCF-7 细胞和 MDA-MB-231-细胞凋亡是通过不同的路径。
1 细胞周期调控及相关基因和蛋白
细胞周期的运行,取决于 3 个重要的调控点: G0/G1,G1/S,G2/M。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主要由 细 胞 周 期 素 ( cyclin) 、 细 胞 周 期 素 依 赖 激 酶 (CDK)和 CDK 抑制物(CKI)三大类家族蛋白组 成;另外尚有细胞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参与 细胞周期调控。
〔收稿日期〕 2011 - 10 - 11 〔作者简介〕 徐金印(1985-),男,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肿瘤。 〔※通讯作者〕 E-mail: matedameng@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年 12 月 第 21 卷 第 6 期
·381·
Wang X[6] 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 MCF-7 的凋亡,增加 p21 和 p27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mRNA 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单独敲除 p21 或 p27 不改变三 氧化二砷诱导 MCF-7 细胞凋亡的作用,若同时敲除 p21 and p27 则出现 G1、G2/M 周期阻滞减弱,细胞 凋亡减少。陈昌杰等[7] 发现葡萄籽提取物通过调控与 Survivin 核心启动子活性相关的转录因子的活性,进 而降低 Survivin 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细胞周期停滞 于 S 期,从而抑制 MCF-7 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单体;乳腺癌细胞株
〔中图分类号〕 R737.9; R242
〔文献标识码〕 A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 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乳 腺癌药物,是提高其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从中 药中筛选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 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抗癌有效成分被分离出来,并 在不同水平上对它们的抗乳腺癌细胞的机理进行了 研究,现综述如下。
徐金印 陈培丰*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
〔摘 要〕 对近年来从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和单体干预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单
体可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改善多药耐药、抑制癌细胞浸润及其他如雌激素样等作用,发挥其抗癌效
应。目前研究主要以体外实验为主,其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80·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ecember 2011 Vol. 21. No.6

〔文章编号 1007 - 0893(2011 ) 06 - 0380 - 03
中药有效成分和单体干预 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ERJT-12 是以中药丹参中的木脂素化合物为先 导化合物,通过对侧链基团进行结构修饰而全新合 成的。杨华等[4] 发现 ERJT-12 对 MCF-7 细胞有生长 抑制作用,下调 CyclinBl 蛋白表达,下降 Cdc25c 和 CDKI 的活性,从而干扰 CyclinBl/CDK1 复合物的活 化,导致细胞阻滞于 G2/M 期。Dong Woo Kang 等[5] 发现雷公藤内酯醇通过阻滞 NFкB 的激活而抑制磷 脂酶 D(PLD)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 MB-231 细胞增殖。
3 肿瘤的侵袭、浸润和转移
肿瘤细胞的侵袭、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构成肿 瘤播散的全部内涵。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和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