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脑血管畸形影像诊断PPT课件

脑血管畸形影像诊断PPT课件
总结词
罕见脑血管畸形,诊断需谨慎
详细描述
患者因颅内出血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脑静脉畸形,经过紧急手术和后续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但仍 需长期随访。
05
脑血管畸形影像诊断的挑战 与展望
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影像技术的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MRI、CTA、MRA等, 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畸形的形态、位置和范围,提高 诊断的准确性。
总结词
典型病例,诊断明确
详细描述
患者因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动静脉畸形,通过手术成功切 除病灶,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二: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影像诊断
总结词
影像学表查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经过综合评估,采取保守治疗,患者病情稳定。
病例三:脑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对影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精准医学理念的应用
01
基于精准医学理念,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征,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联合应用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或外
图像分析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 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鉴别诊 断,明确病变的性质。
报告撰写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影像学诊断报告,包 括病变描述、诊断意见和后续建议等。
04
脑血管畸形影像诊断病例分 享
病例一: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形态,脑血管畸 形可分为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 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类型。

脑血管畸形的 MRI 诊断--与CT、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脑血管畸形的 MRI 诊断--与CT、脑血管造影对比分析
3 讨论
7 2例 中男 4 3例 , 女2 9例 , 年 龄 7~ 6 7岁 , 平均 2 9 . 7岁 。临 床 表现 : 头痛 3 2例 , 抽搐 2 3例 , 肢体 活动 障碍 、 偏瘫 、 失 语等 中枢神 经 损伤 症 状 1 4例 , 智 力 减 退 或 发 育 落 后 2例 , 其 他 1例 。其 中 脑 A V M 6 4例 , 3 1 例 经 于术证 实 , 1 1 例经血 管造 影证 实 , 2 2例 通 过典 型 M R I 征象 结 合 临床 资 料 做 出诊 断 ; 脑 海绵 状 血 管瘤 8例 , 5例 经 手
脑 m管 畸形是 指颅 内血 管 的先 天 性病 变 , 致 颅 内某 一 区 域形
成 异常 血管 团 。可 以分 为 以下几 型 : ① 动静 脉 畸形 ( A V M) ; ② 毛细
血 管扩 张 ; ③ 海绵 状血 管畸 形 ; ④ 静脉 畸形 。脑 A V M是其 中最 常见
的一种 畸形 。过 去脑 血管 畸形 主要依 靠脑 血管 造影确 定诊 断 , 磁共
振 成像 ( MR I ) 的临 床应 用 使脑 血 管 畸形 , 尤 其是 脑 A V M 的发 现 率 和确诊 卒 有 了明显 的提 高 。1 9 8 9年 5月 ~ 1 9 9 3年 1 月 中 国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 二医 院和 同济 医科大 学附属 协 和医 院应用 M R I 诊断 了 7 2 例 脑血 管 畸形 , 现将材 料 总结 如下 。
2 0 1 4年第 2期
脑 血 管 畸形 的 MR I 诊 断
— —
与C T 、 脑血 管造影对 比分析
裴 瑞 兵 张祖 平 ( 山西省晋 中市榆社县人 民N _ - 院 山西 晋 中 0 3 1 8 0 0 )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目录:1.脑部疾病影像学诊断1.1 脑卒中1.1.1 缺血性脑卒中1.1.2 出血性脑卒中1.2 脑肿瘤1.2.1 胶质瘤1.2.2 脑膜瘤1.3 脑血管畸形1.3.1 动静脉畸形1.3.2 动脉瘤2.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2.1 肺部炎症2.1.1 肺炎2.1.2 支气管炎2.2 胸腔积液2.2.1 肺水肿2.2.2 胸腔积液2.3 胸部肿瘤2.3.1 肺癌2.3.2 食管癌附件:1.图片1:脑卒中影像示例2.图片2:胶质瘤影像示例3.图片3:动静脉畸形影像示例4.图片4:肺炎影像示例5.图片5:肺癌影像示例注释:1.脑卒中: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流障碍引起的短时间内发生的脑功能异常症状。

2.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所致的脑卒中。

3.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的脑卒中。

4.胶质瘤:一类源于胶质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5.脑膜瘤:在脑膜组织中形成的肿瘤。

6.动静脉畸形:动脉和静脉之间异常的血管相互连接,导致血流异常。

7.动脉瘤:动脉壁局部血管扩张性病变,常见于脑动脉。

8.肺炎:指肺实质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9.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和黏液腺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10.肺水肿:指因肺泡间负压减小或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肺泡内液体渗出所引起肺部病变。

11.胸腔积液:胸腔内液体积聚所引起的病变。

12.肺癌: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13.食管癌: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

本文档涉及附件:见附件1-5。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对原创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

2.专利:对新发明、新型和功用性设计享有的独占权。

3.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符号。

4.法律责任:因违反法律规定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5.侵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脑血管畸形的MRI诊断_0

脑血管畸形的MRI诊断_0

脑血管畸形的MRI诊断脑血管畸形是指颅内血管的先天性病变,致颅内某一区域形成异常血管团。

可以分为以下几型:①动静脉畸形(A VM);②毛细血管扩张;③海绵状血管畸形;④静脉畸形。

脑A VM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

过去脑血管畸形主要依靠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使脑血管畸形,尤其是脑A VM的发现率和确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1989年5月~199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MRI诊断了72例脑血管畸形,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72例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7~67岁,平均29.7岁。

临床表现:头痛32例,抽搐23例,肢体活动障碍、偏瘫、失语等中枢神经损伤症状14例,智力减退或发育落后2例,其他1例。

其中脑A VM64例,31例经手术证实,11例经血管造影证实,22例通过典型MRI征象结合临床资料做出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5例经手术证实,3例为MR、CT、DSA综合影像诊断。

64例脑A VM中53例有CT资料,21例有脑血管造影或DSA资料;海绵状血管瘤均有CT和DSA资料。

所用设备为Diasonics公司生产的0.35T和Philips公司生产的0.5T超导型MRI系统。

常规做横断面T1、T2加权像和矢状面T1加权像。

使用头部线圈,采用SE序列扫描,TR/TE为500/25ms,2 700/30、80ms和480/20ms,2 700/20、80ms。

层厚为5mm或10mm,1或2次激励,连续扫描。

2结果2.1 脑A VM的影像学表现2.1.1 MRI征象①A VM病灶的直接征象:64例的MRI分别表现有不同形态的流空信号,其中蜂窝状34例,弧线形或蚯蚓状21例,小圆形9例。

29例见到粗大的供应动脉或(和)引流静脉,14例见到扩大的静脉窦,并有引流静脉导入。

本组中发生于大脑脑叶内52例,小脑内4例,胼胝体和丘脑各2例,小脑天幕和大脑动脉环各1例,病变广泛累及一侧大脑半球2例,其中1例有大面积的面部血管瘤。

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颅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编辑ppt
颅 内 动 脉 瘤 破 裂 平 扫 及 增 强 扫 描 F/6编5辑ppt
3D重建
编辑ppt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编辑ppt
编辑ppt
二、颅内动静脉畸形(AVM)
颅内血管畸形是颅内血管床的先天发育 畸形。表现为颅内某一区域血管的异常增多和 形态畸变。以大脑中动脉系统发生率最高。次 为大脑前动脉,主要累及皮质。也可见于侧脑 室、硬脑膜、软脑膜、脑干、小脑幕上占70~ 93%
发生于任何年龄,72%40岁前起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占8.6%。
编辑ppt
畸形血管呈粗细不等的团块状,其中有血管极 度扩张、扭曲,管壁薄,有时可见动脉与静脉直 接相通。
血管造影表现 1、显示畸形血管。 2、供养动脉和引流静脉异常粗大伴局部循环加快。 3、盗血现象。 4、血肿的征象。
编辑ppt
编辑ppt
硬膜下血肿影像学表现
1、平片表现:可无异常;在颅内压 增高时可出现颅内钙斑的移位。
编辑ppt
2、CT表现:
①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内):表现为颅骨 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跨越颅缝。50% 的病人可合并脑挫裂伤,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 脑疝亦较常见。额底及颞底部的血肿因部分容 积效应而显示不满意,需作冠状或矢状扫描。
编辑ppt
急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编辑ppt
急性硬膜下血肿占位效应(术前和术后对比)
编辑ppt
②亚急性硬膜下血肿(4天—3周): 是急性硬膜下血肿向慢性发展的阶段,其形态 和密度呈多样性,可为新月形、半月形,高密 度、等密度、混杂密度或(个别)低密度。
编辑ppt
③慢性硬膜下血 肿(3周以后):慢 性期第一周多为混杂 密度、等密度。外伤 1—2月中期为双凸形 混杂密度、等密度。 两个月以后为新月形 低密度。

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影像诊断

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影像诊断

影像学表现
后交通巨大动 脉瘤CT增强 示“靶征”。
影像学表现
❖ 3.完全血栓动脉瘤 ❖ CT平扫为等密度,其内可有点状钙化,瘤壁可见蛋壳
样弧形钙化。增强扫描仅有囊壁环状强化,其内血栓 无强化。
右侧颈内动脉末 端动脉瘤,CT平 扫示动脉瘤腔内 血栓,动脉瘤壁 “蛋壳样”钙化。
影像学表现
❖ C TA 和 M R A
治疗
❖1.手术治疗: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是最合理 、最有效治疗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2.血管内栓塞术(介入) ❖3.非手术治疗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一般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 1 . 动 静 脉 畸 形 AV M ( a r t e r i o ve n o u s
❖ CT增强扫描动脉瘤呈圆形、梭形均匀强化影像。动脉瘤腔内形 成血栓时,增强扫描所见动脉瘤体形态不规则,但根据其与颅底 动脉的解剖关系不难确定诊断。动脉瘤体壁发生钙化,其形态与 瘤体一致。平扫时发现动脉瘤好发部位出现弧形钙化应高度警惕 动脉瘤存在的可能性。
影像学表现
❖ MRI显示动脉瘤与其血流、血栓、钙化和含铁血黄素 沉积有关。较大的动脉瘤,由于动脉瘤内血流速度不 一,血流快的部分出现“流空效应”,血流慢的部分 在T1WI图像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动脉瘤内血栓,MRI可为高、低、等或混杂信号。增 强扫描动脉瘤腔强化,血栓无明显强化。钙化和“流 空”的鉴别可根据其位置,前者位于周边,后者位于 中央,同时钙化的信号稍高于“流空”。
影像学表现
❖ 1.无血栓动脉瘤:表现为圆形等或略高密度影,边缘 清楚,病灶周围无或轻度水肿。增强有均匀强化。 T1WI与T2WI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大脑动静脉畸形影像表现

大脑动静脉畸形影像表现

CT脑组织窗
CT骨窗
T1WI
T1WI
T2WI
T2WI
T1WI矢状位
FLAIR
FLAIR
T1增强(轴位)
T1增强(矢状位)
T1增强(冠状位)
DWI
ADC
SWI
MRA
MRA
鉴别诊断——脑挫裂伤 CT:平扫上急性期显示脑内低密度病灶,伴有点片状高 密度出血及明显占位征象,后期显示脑内局灶软化灶 伴有脑萎缩征枕 叶 动 静 脉 畸 形
男,34岁,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
A图:CT平扫见右顶部有一边缘不清的片状及纡曲条状高密度影 B图:CT增强见区域内斑点状及条状强化,边缘不清,无占位性 C图:MRA造影:脑右侧动脉的顶后支及脑后动脉的顶枕支增粗, 并于两支血管吻合处见一畸形血管团
病变中畸形的血管粗细不等呈团块状,其中有的血管 极度扩张、扭曲,管壁极薄(有些血管壁仅有一层内 皮细胞),容易破裂出血
血管区夹杂着与其相邻的脑组织,常有神经元变性和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继发脑萎缩
有些部位还可以有脑水肿、梗死、钙化
病理
临床表现
出血:病人常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脑内血肿 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占52%-70% 缺血:见于巨型病变,多因长期大盗血而引起全脑 性萎缩导致智力障碍,有时表现为进行性轻度偏瘫 等脑功能障碍 癫痫:是浅表的AVM仅次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其发生率为28%-64%,与AVM的部位和大小有关 头痛:约60%的病人平时有血管性头痛,可能由于 血管扩张所引起
临床资料 男,29岁,病历号137344
主诉:晕厥、头外伤后头晕2小时,伴短暂意识不清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2小时突发昏厥,头部外伤,伤 后意识不清,持续时间不详,醒后有头晕,呈持续性 ,不伴恶心呕吐,对受伤经历不能回忆,头部出血来 我院急诊清创缝合。患者伤后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抽 搐,无口角偏斜,无视物不清,无大小便失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畸形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大多是 感觉不出来的,以往在发病以前很少能得到 诊断。由于畸形使得正常的血管出现了薄弱 环节,在情绪激动或其他刺激使血压突然升 高的时候,病变处血管由于不能承受而破损 ,引起出血。这时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昏迷 等症状。如果出血不多,及时送医,还能救 治,否则就有生命危险,或成植物人。
脑动静脉畸形(AVM)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一团发育异 常的病态脑血管.其体积可随人体发育而 生长。由一支或几支弯曲扩张的动脉供血 和静脉引流而形成的一个血管团,小的直 径不及1cm,大的可达10cm。畸形血管团内 有脑组织,其周围脑组织固缺血而萎缩, 呈胶质增生带,有时伴陈旧性出血。
CTA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头颅的冠状面常用 于鞍区病变的显示 ,在垂体层面中线 区由上向下可见大 脑镰、胼胝体、两 侧侧脑室、视交叉 、垂体柄和垂体, 下为蝶窦和后鼻孔 。丘脑外侧可见内 囊和豆状核等。
脑血管畸形定义
脑血管畸形是一种脑血管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 瘤性发育异常。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 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 常脑血流产生影响。其破裂出血表现为脑 内出血或血肿。
垂体窝
前床突 颞叶 鞍背
桥小脑角池
四脑室
枕骨
前纵裂池
侧颞池 鞍上池
脚间池
环池
四叠体池
内囊前肢
胼胝体膝部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内囊后肢 丘脑
侧裂池
侧脑室 三角区
豆状核
额叶
侧脑室体部
尾状核体部
脉络丛
枕叶
额叶
放射冠
顶叶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1.颅底层面:从前向 后包括额窦与筛 窦、眼眶、蝶鞍 、中颅窝、枕大 孔与后颅窝等颅 底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5.三脑室后部层面 :可见三脑室后部及 其后方的松果体,此 层面是观察三脑室与 松果体区病变的重要 层面。三脑室前部可 见两侧的侧脑室前角 。 6.基底节层面:此层 面重要的结构是两侧 的内囊、基底节区和 丘脑,该区是脑卒中 的好发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7.侧脑室体部层面 :可见双侧侧脑室 体部,脑皮质、髓 质和大脑纵裂,脑 皮质包绕的髓质区 称为半卵圆中心。
AVM伴A-V瘘、动脉瘤
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细血管扩张症占颅内血管畸形的 16%~20%,由于其属于隐匿性血管性畸形 ,血管造影难以发现病灶。目前随着MRI的 广泛应用,其影像表现越来越被认识。

显微镜下表现为正常的组织结构中有无数 壁较薄的扩张毛细血管,其邻近的脑组织 相对正常,很少有神经胶质增生及钙化, 由于不易出血,无陈旧性出血后含铁血黄 素沉积。这易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8.脑室上层面:可 见双侧额、顶叶的 脑沟、皮质、髓质 和大脑纵裂。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矢状面也是头颅MRI 的常用检查层面,可 显示中线结构的形态 及其毗邻关系,明确 幕上和幕下结构。在 正中矢状面上,可见 中间的胼胝体,由前 向后分为膝部、体部 和压部,脑干从上向 下依次可识别中脑、 脑桥和延髓。
脑血管畸形的分类 (McCormick)

动静脉畸形(AVM) 毛细血管扩张症 海绵状血管畸形 静脉性血管畸形 血管曲张
◆ ◆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的诊断

MRI、MRA正确率几乎达100% CT、CTA DSA


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 约11%病人不为DSA所发现

多为小型或隐匿形AVM 血肿所破坏或血栓所闭塞
静脉动性畸形

静脉性血管瘤 Galen静脉瘤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 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 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 与发展有关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 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CTA
DSA
大脑前动脉 合并出血
大脑前动 脉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影像学诊断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额窦
颅骨正位片
冠状缝 额骨 顶骨
血管压迹
枕骨
颅骨侧位片
蝶鞍
乳突 气房
人字缝
大脑前 动脉
大脑中 动脉
眼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颈内 脉脉
大脑中 动脉
大脑前 动脉
颈内 脉脉
小脑上动脉 基底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外耳道 延髓 小脑半球
海绵状血管瘤

简称CM,是脑血管畸形的类型,一般 DSA较难发现,故又称隐匿性血管畸形。 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但幕上多于幕下 ,最常见于幕上皮质的深部白质,占64%~ 86% 。

病理表现为由不规则窦状或直径在1mm 以上蜂窝状血管腔隙形成,并有血栓形成 及胶质组织形成。
静脉性血管畸形
海绵窦漏
谢 谢!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2.蝶鞍层面:此层面 前可见额叶底部 、眼眶顶壁,向 后可见垂体窝、 岩锥,并可见中 颅窝和后颅窝的 脑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3.鞍上池层面:可见六 角或五角星形水样信 号的鞍上池,其后为 中脑,再后可见四脑 室。
中枢神经系统的MR影像解剖
4.三脑室前部层面: 三脑室为双侧丘脑 与下丘脑结构间的 窄带状缝隙,内含 脑脊液,呈水样信 号,此层面位置稍 低,可见三脑室的 前部,于中脑后部 可见四叠体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