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社会运行有规律可循,现实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这就要求有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这就是城市社会学

2.城市化优势:对土地需求减少,生产和消费集中,节省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费用,更大的减少机动车的潜力,城市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经济发达。

3.城市产生: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4.城市社会学应用领域

1)面向社会发展的城市规划2)城市社会隔离研究3)城市社会整合4)城市社会建设与管理5)城市更新6)规划的公众参与7)城市管治

5.古典城市社会学思想

奠基人:1)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阶级观点);2)杜尔凯姆,无机团结与有机团结;3)韦伯,城市社会分层城市当中很多情况是匿名的

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

思想:紧张、迅速、理性、货币占支配地位;钟表生活:傲慢、冷淡、冷漠、矜持斯宾格勒,讴歌城市文明(政治、宗教、政府和国家都来自于城市)

6.帕克的城市生态学

芝加哥学派:重视经验研究、社会问题的研究。其思想:研究的是空间的秩序、土地使用方式的系统关系,其理论、:竞争、冲突、适应、同化、一步一步向前走(移民)

7.四大流派的主要思想

1)决定论,帕克及其弟子

认为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城市内部的团结减弱,人与人之间相互冷漠、犯罪率高等城市生活特征

2)成分论

强调城市和农村有区别是因为城市人口的构成很农村不同,强调小圈子,强调小群体3)子文化论

一方面赞同成分论,认为小群体很重要;另一方面赞同决定论,认为城市规模大确实产生了影响

4)新城市社会学

8.中国与西方城市形态对比

中国最早的城市:郑州商城,商汤国都毫,邑(指王赐予的封地)封建制度

欧洲中世纪晚期城市兴起:领主和农奴为特征的封建社会,领地和农庄成为当时主导的居住地和生活方式,衰微的城市由教会守护,当时城镇只有教会和集市两个功能。

西方的行会:商人阶层推动了西方城市再复兴,分行商和坐商,行会没有同乡色彩。

中国的同乡会:中国人向城市移动是集体行为,是经过策划的;城镇中的民间社团通常带有十足的同乡色彩。

中西对比:中国的城镇里面都是籍贯相同的人组成的团体,中国城镇的权力从来没有出现过真空。

区别:中国的同乡色彩,而西方行会不流动互相不认识;西方中世纪后出现自治。

9.城市大了好还是小了好,为什么

超大型超市的优势与难题:超大型城市必须有自己的骨架,但是交通、给排水、治污系

统等难处理。

小城镇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小民族当中一个人可以拥有自己民族产生的全部文化,可以和自己民族当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人交往,比如雅典,可以更安静些、更舒适。

劣势:很难留住人才。

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很多一流的人才愿意待在小城的情形越来越多,小城市要质量的发展,大城市的出路是多元化,一个大国的城市化道路只能是大中小城市并举,单靠小城市或大城市是行不通的。

10.美国城市化的特征以及城市人口向郊区化分散的原因

特征:1.没有环绕城市的围墙或要塞;2.房地产开发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3.利己主义的意识形态,它限制了政府的角色而强调了个体的成就作为社会的基础4.城市内大规模的外国移民和大量的人口周转5.大都市的区域分散

郊区化分散原因:1.汽车的普及,促进了人口的郊区化。2.二战后,由于州际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私人汽车的普及,人们的活动空间迅速扩大,美国人口大规模郊区化成为可能。3.交通运输技术改善,促进工业区位向郊区转移。4.联邦政府实施了有利于郊区化的政策。

11.美国城市扩张因素:经济力量,交通,建造和通讯技术,政治变化,移民政策。

12.美国城市成长的四个阶段:1.殖民时期,商业资本主义2.工业时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3.大都市时期,垄断资本主义4.在多中心的大都市区域内定居空间的分散和重构,全球资本主义。

13.日本城市化的特征(和美国,欧洲的不同?)

1.日本城市在16和17世纪的时候发展贸易和商业中心,二战后开始出口的工业化计划,奠定了日本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力量。

2.日本城市尚未经历在美国城市观察到的分散化,也未经历向服务业的转变。

3.出口导向及时存调节,寻找廉价劳动力,外国贸易利润

4.由于投资和人口的全球流动使得太平洋圈的国家一体化,非法移民正逐渐引人注意

5.极度的住房和空间短缺仍然影响着城市居民

6.日本传统中心继续成长的同时,新的空间已被创造出来以接纳“知识产业”。

14.欧洲国家出现的城市化问题和美国出现的城市化问题一样吗?

工业向高技术转变,制作业的衰退以及服务部门的成长对美国和欧洲来说是共同的。还存在其他的相似性:生活在城市中的群体间日益增长的不平等,它产生于高薪酬的专业人员和低薪水的服务工人之间;来自以前殖民地的移民社区的成长,以及难以对付的贫困人口问题,它产生于制造业岗位的减少,隔离和社会排斥,以及更近的,社会福利的削减等诸多因素结合。

15.根据城市化的四个标准: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的数量、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百分比、生活在100万人口城市或更多人口的区域的人口百分比,以及生活在最大城市的人口百分比。

比利时、德国和英国拥有大约90%或更多的人口在城市区域,没有一个东欧国家在城市区域拥有75%以上的人口。但希腊和意大利拥有低得多的城市化程度;相当少的人生活在100万人口的城市地区;德国超过41%的人生活在大城市;莫斯科作为欧洲最大的大都市区域出现;在欧洲最大的20座城市中,10座位于东欧国家。

16.第三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1.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陷入过度城市化-未充分城市化的恶性循环

2.棚户镇正快速增长对持续的人口扩张做出反应

3.第三世界政府没有为他们的市民实现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17.社会分层:是以财富、权利、声望的获取机会为标准的社会地位的排列模式。

社会隔离:指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居住区隔离。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围绕某种相互作用模式而由多个群体组合而成的实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