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言语交际原则
言语交际原则

言语交际原则(一)合作原则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这就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 P. 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则”以及利奇(G. N. 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
格赖斯(H.P.Grice)认为,言语交际总是要相互合作的,通过合作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合作原则内部有四条准则,即适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1、适量准则适量准则指信息量要适度,以实际需要为标准:⑴言语交际时说出的话应当包含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⑵话语信息量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量少于交际目的所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含糊、晦涩,形成理解困难。
例如下面的例子里回答者就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例1问:昨天一天你去哪儿了?答:上午去学校上课。
只回答了“上午”做什么了,没有回答其他时间都做什么了。
所以,信息不完全。
例2信息量超出交际目的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重复、罗嗦,使人厌烦。
例如马季的相声《打电话》中的“罗嗦”先生。
例3:(假如你最近遇到了一件烦恼事儿,正巧在路上碰到一位朋友,他正有急事出去。
)他跟你打招呼:——“很久没见面了,你好吧!”如果回答:——“还好。
”这样模糊地回答,符合当时情境下对方的话语意图,属于正常的交际行为;如果回答:——“好什么呀,最近倒霉透了。
”这种情况下,他就要停下来表示关心地询问你。
这实际上违背了对方“打招呼”的交际目的。
因此,信息量的适量与否,要根据语言应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不仅取决于发话人提供的信息,而且也取决于受话人的信息期待和需要。
另外,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可能有意识地增加多余信息。
例如:火车上乘务员反复报站名,就是为了给乘客提供需要的主要信息。
2、质量准则质量准则指发话人保证发出信息的真实性:⑴发出的信息不虚假。
⑵信息有足够的证据。
诚实是一种美德,言语交际也不例外。
在交际时,不能把虚假的话当作真实的话说,否则就是欺骗。
言语交际的原则

1.合作原则.①尽量提供对方所需的信息,但不提供非所需的信息.②努力使话语真实.③努力使话语和正在进行的会话有关系.④努力使话语清楚,尽量避免话语含混不清、颠三倒四和产生歧义。
2.礼貌原则.①尽量少表示有损于他人的意见或态度,尽量多地表示使他人受益的意见或态度.②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③尽量避免贬损他人,多称赞他人.④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不一致性.⑤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厌恶,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3.现实原则.在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不顾现实情况而随便断章取义,那么有许多话语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各种解释,其中除说话人原意以外的解释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
言语交际的原则

言语交际的原则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谐,减少误解,增进友谊。
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是:诚实,尊重,友好,准时,醒目,及时,遵守礼仪。
诚实是言语交际的最基本原则。
交际时,双方要诚实相待,不可做出虚假的言语或行为。
例如,如果你发现对方的言论和观点有误,应该及时指出,而不去说谎或者撒谎以避免麻烦。
诚实相处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合作,而欺骗终将会带来负面后果。
尊重是言语交际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在交流中,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意见,避免冒犯他人。
尊重别人的言论意味着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他们的价值观,不会说攻击性的言语,不会贬低他人,也不会嘲笑他人。
友好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原则,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要友好和睦相处,不要因一时的小事而争吵、吵闹,不要对对方的言论大加质疑,也不要瞧不起对方,这样会给双方的沟通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准时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准时参加每一次交际,不应该迟到或提前离开,并且要注意形式,比如不要在交流中打断对方,也不要张口结舌,让对方无法表达,也不要一口气说完话,而是给对方有时间表达的机会。
醒目的言辞和及时的回应是言语交际中重要的原则,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才能真正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
使用醒目的言辞要有技巧,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观点,并及时准确地回应。
最后,还有遵守礼仪这个言语交际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这样不仅能表现出尊重,也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尊重。
例如在交际中要用礼貌的语言,避免不文明、粗鲁的语言,也不要过多地批判他人,否则会伤害他人的感情,属于不礼貌行为。
综上,言语交际是双方沟通、了解,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只有遵守传统的言语交际原则,才能增进双方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言语交际原则

• 要求:1、信息量不能太少。 • 2、信息量不能太多。 • 例甲: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 乙:还早呢?
• 丙:下个星期五,就是世界杯开赛的那一 天。
数量原则虽然是作为保障交际成功的准 则提出的,但是违背数量原则的现象并不少 见,这要看主体对这次交际的态度。
• 小明:小华,我们一块出去打游戏机吧。 • 母亲:小明,你的作业做完了没有?
• 警察:你知道吗,本市昨晚发生了一起抢 劫案。
• 嫌疑犯:我这两天一直在跟朋友打牌。
(四)方式准则(针对交谈中话语的表达方 式)
要求:1、避免晦涩的词语。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要。4、说话要有条理。
例子: 这不是问题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 是问题,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而另 外一个问题的问题,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才是最重要问题的问题。
• (四)方式安全准则 • 1、对交际内容采取加密措施 • 2、对信息传递手段采取加密措施
第三节 话语规则
• 一、规范原则 (一)语言规范准则 • 1、语音规范 • 2、词语规范 • 3、语法规范 • 4、书写规范 • 5、外语使用规范
• (二)话语规范准则
• 1、话语要连贯:包括话题集中、语义连贯 (话语的意义应当符合事理与逻辑)
第二,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注意:说话人只要说出了自己所掌握的真实 情况,就算是没有违背质量准则。因此, 质量准则只是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 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在这一点上,区别与诚实准则。诚实准则 要求话语尽可能符合事实,可以说是要达到 一种客观真实;而质量准则则要求话语符合 说话人的思想,达到的是一种主观真实。• 《围Fra bibliotek》节选•
浅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言语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里简单谈一下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一、学会与人相处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首先是由美国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的。
他提出,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必须合作,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
有了这条准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如果有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一种情况下,另一方没有意识到说话者违背合作原则,就会形成虚假信息;另一种情况下,听话者明白说话者是为了出于礼貌为有意为之,就会用心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思不会造成误解。
具体来说,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基本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1、数量准则数量准则包含两方面要求:(1)使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目的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少或者说不能苟简。
(2)使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的目的要求,即信息量不能太多或者说不能繁冗。
例如前天我陪同学打网球,之前有这样对话:我:你的网球线穿好没?他:好了,早就穿好了,今天早上拿到的。
穿的是子母线,拍球手感很好,不震手,看线的样子好像很耐打。
以后你要打断线建议你也穿这种~~~~~ 这位同学的回答显然有点画蛇添足,违反数量原则。
2、质量原则质量原则针对交谈双方说话的真实程度。
要求不说假话。
这里强调一下,质量准则只要求说话人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一定强求他说的必须是真理。
质量准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我们可以谈一下新闻媒体中的言语诚信度问题。
比如说,曾经在校内网上看到这样的转帖,作者将几张报纸标题截图后拼接在一起,从上而下依次是:“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新闻媒体没有经过考察而草率做出论断,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质量准则。
论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

论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参与者需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恰当原则。
首先,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之一是尊重。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和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和想法,不加以歧视或侮辱。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表达空间和注意力,不打断或干扰对方的发言,尽量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观点。
其次,恰当的言语交际需要倾听和理解。
倾听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和态度,对有效的交流至关重要。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倾听时间,试图真正理解他们的意图和感受。
不仅要关注对方言语的表面含义,还要关注其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同时,我们也要展示出理解和共情的姿态,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沟通的基础。
第三,准确和清晰地表达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之一、为了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或引起误解的表述。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语速和音量的控制,确保我们的发言清晰可懂,并与对方保持良好的语言交流。
第四,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还包括自我表达和自我调节。
自我表达是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需求。
在交流中,我们应该勇于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退缩或回避。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根据情境和对方的需求,适度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态度。
这需要我们灵活应对不同情况,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融洽的关系。
最后,恰当的言语交际还需要关注非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姿势、眼神接触等也可以传递信息和意图。
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理解这些非语言信号,以更好地理解交流对象的真实意图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确保它与我们的言语表达一致。
总结起来,言语交际的恰当原则包括尊重、倾听和理解、准确和清晰地表达、自我表达和自我调节,以及关注非语言因素。
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互动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浅析言语交际的原则

浅析言语交际的原则摘要:言语交际是人们的一项基本社会活动。
把握言语交际的规律和原则有利于交际目的地顺利达成。
本文把言语交际的原则划分为目的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角色关系原则三个方面,并详细阐述如何利用这三个原则使言语交际获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字:言语交际原则前言世界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办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其深层次的规则和规律。
无规律而想办好事情,无异于鲁迅曾经嘲笑过的,抓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地球。
言语交际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交际效果必然要在一定原则指导下才会实现,倘若违背这些原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交际效果,甚至导致交际失败,产生相反的效果。
本文阐明了三项言语交际的原则,熟悉并自觉运用这些原则和标准会有助于我们实现交际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使我们在提高言语交际水平的过程中尽可能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一目的性原则——言随旨潜,主动调控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书中写道:“可以说,语言是我们用来进行宣传的工具,或武器。
我们倘若用武器来做譬喻,便也可说修辞是放射力、爆炸力的制造,即普通所谓有力性动人性的调整,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同立言的意旨无关的。
”可见一切语言形式都是围绕着交际目的展开的,为实现交际目的而服务的。
所以我们把言语交际目的作为言语交际的第一原则。
刘焕辉在《言语交际学》中说:“言语表达的目的性,是说、写者依据自我因素来进行话语组织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难设想,想表达的目的都违背了,还谈什么交际效果呢!”1 明确交际目的据研究,人们言语交际的目的可大致归为以下五种:(一)传递信息或知识,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现场报道等。
(二)引起注意或兴趣,此类言语是出于社交目的,或为了接触,或为了沟通,或为了表明自身存在,或为了取悦于人,如打招呼、应酬、寒暄拜访、主持人讲话等。
(三)争取了解和信任,如交谈、叙旧、拉家常、谈恋爱等往往意在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密切交往。
浅谈言语交际的原则

浅谈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2003级教育硕士李云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
它具体研究言语交际的过程、言语交际的原则、言语行为、语言环境、话语表达、话语理解、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等等方面的问题。
“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提出来的。
1938年,他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把符号学分为三部分:语形学(即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他指出,语形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此后,奥地利哲学家卡尔纳普和巴尔-希勒尔对语用学理论有所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对象。
但语用学正式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是到本世纪70年代才确认的。
言语交际是说话人(或写作者)通过话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话人(或读者),听话人通过话语来理解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并作出某种反应。
依现代的观点,言语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和反馈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其中既有心理的活动,也有生理、物理的活动。
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本文将就合作原则分析相关语料,进行讨论。
(一)合作原则1.合作原则的内容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必须采取互相合作的态度,尽可能简明清楚地为对方提供真实的适量的有关的信息,即遵守所谓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它包括四条准则,每条准则下面又包含一些次准则。
⑴量的准则量的准则是指要为对方提供适量的信息。
它包含两条次准则:A、所说的话应包含对方所需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少于或超出对方所需的信息。
如果话语中没有包含对方所需的信息,或少于、超出对方所需的信息,都是对量的准则的违反。
例如,甲问乙“你今天一天干什么去了?”假设乙作出下面三种不同的回答:(1)上午上了四节课,下午去新世界逛街去了。
(2)上午上了四节课。
(3)上午上了四节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方式安全准则 • 1、对交际内容采取加密措施 • 2、对信息传递手段采取加密措施
第三节 话语规则
• 一、规范原则 (一)语言规范准则 • 1、语音规范 • 2、词语规范 • 3、语法规范 • 4、书写规范 • 5、外语使用规范
• (二)话语规范准则 • 1、话语要连贯:包括话题集中、语义连贯 (话语的意义应当符合事理与逻辑) • 例:英法帝国主义者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 郊的名园。(应洗劫前置) • 2、话语要简明(克服容易造成意义不明了 的两种毛病:歧义和苟简) • 歧义和苟简都会造成句子具有两种或两种 以上解释
• 例:1、苏联边防军开枪射击在自己的土地 上从事正常劳动的中国公民。 • 2、1954年国庆前夕,某机关的游行筹备组 开会,筹备小组里的一位女同志宣布: “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 (吕叔湘《歧义类例》
• 苟简指说话人不考虑话语的意义明确与结 构完整而一味求简。 • 3、“西红柿多少钱一斤?”“一块(一 堆)” • “昨天不是卖五毛的吗?”“爱买不买!” (苟简)
(一)数量准则 • 针对交谈中话语内容的详尽程度(所包含 的信息量)。 • 要求:1、信息量不能太少。 • 2、信息量不能太多。 • 例甲: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 乙:还早呢? • 丙:下个星期五,就是世界杯开赛的那一 天。
数量原则虽然是作为保障交际成功的准 则提出的,但是违背数量原则的现象并不少 见,这要看主体对这次交际的态度。 如:1、新闻发布会的“无可奉告” 2、妈妈:“晚上吃什么?” 儿子:“随便!”
特殊情况:说话人有时看似违背了关联准则, 却未必就是对交际持不合作的态度。 如甲:今晚咱们看电影去吧? 乙:我明天要考试。
• 小明:小华,我们一块出去打游戏机吧。 • 母亲:小明,你的作业做完了没有? • 警察:你知道吗,本市昨晚发生了一起抢 劫案。 • 嫌疑犯:我这两天一直在跟朋友打牌。
(四)方式准则(针对交谈中话语的表达方 式) 要求:1、避免晦涩的词语。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要。4、说话要有条理。 例子: 这不是问题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 是问题,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而另 外一个问题的问题,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才是最重要问题的问题。
• 四、礼貌原则: • 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应遵守的社会礼貌规范。 • 礼貌原则是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人继格赖斯的 合作原则之后提出来的,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和完善。 •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礼貌原则分为六项准则: 策略(得体)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逊 准则、赞同(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 中国学者则将其归纳起来提出有关“礼貌原则” 的三方面要求:少损人利己、少贬人扬己和多 赞同他人。
•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中刘表长子刘琦与诸葛亮 的对话。 • 表(刘表)长子琦(刘琦),亦深器亮(器重 诸葛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刘琮), 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总是) 拒塞(拒绝、搪塞),未与处画(谋划)。琦乃 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 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 席中,汪太太拍手道!“好了,好了。方先生愿意了。 这两位小姐是谁,天机还不可泄露。处厚不要说出 来”。 • 汪先生蒙太太这样密切地吩咐,说:“你们明天 来了,自然会知道。别看得太严重,借此大家叙叙。 假如两位毫无意思,同吃顿饭有什么关系,对方总不 会不这个作为把柄上公堂起诉,哈哈。我倒有句忠言 奉劝,这战争看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要好好拖下去 呢!等和平了再结婚,两位自己的青春都跟着蹉跎了。 莫遣佳期更后期.,这话很有道理。两位结了婚,公私 全有好处。我们这学校大有前途,可是一时请人不容 易,像两位这样的人物我不是常和你讲他们两位的, 肯定屈就,学校决不放你们走。在这儿结婚成家,就 安定下来,走不了,学校借光不少。我兄弟呢,这话 别说出去,下学期也许负责文学院,教育系要从文学 院分出去变成师范学院,现在教育系主任当然不能当 文学院长了。兄弟为个人打算,也愿意千方百计扣住 你们,并且家眷也在学校做事,夫妇两个人的收入, 生活负担并不会增加……”
• (一)话题安全准则 • 要求在言语交际中少涉及给自己、他人或 社会带来意外的话题。 • 1、针对个人的话题安全 • 2、针对社会的话题安全
• (二)对象安全准则 • 指向传播范围和交谈对象。
• (三)地点安全准则 • 在谈论对自己、他人或社会、国家的安全容易造 成威胁的话题,要特别注意交际地点的选择。
• (一)角色条件准则:是指要成功实施某 一言外行为,交际主体的社会角色或交际 角色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 1、宣告类言外行为的角色条件 • 宣告类言外行为,包括宣布、宣判、宣告、 任命等,实施目的是使某一事态按照一定 的程序出现、发生、改变或结束,其角色 条件有一定之规。
• 2、命令行为的角色条件: • 命令行为要求主体与交际对象之间是一种 隶属关系,而且主体应在这种关系中扮演 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 • (二)角色风格准则: 是指主体的言语行 为应符合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 如:马寅初任北大校长,开会说:“兄弟 我…”(不符合角色风格) • 在交际主体扮演的角色中,与语言风格相 关的主要是主体的经常性角色
• • •
•
(一)少损人利己准则 该准则涵盖了“策略准则”与“宽宏准 则”。 策略(得体)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有 损于别人的观点,尽量增加有益于别人的 观点,也就是要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 别人获益。 宽宏准则则是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使自 己多吃亏少受益。
• 例如下面老头儿劝架的技巧就符合策略宽 宏准则: • 老头早晨出来碰到一对老夫妻在门口 吵架,男的骂女的是尼秃子,女的骂男的 是老滑头。对门的老头儿劝架了:“别骂 啦,你们的水平比我差得远哩!”老头儿把帽 子一脱,头上连一根毛都没有,油光光的。
第七章
言语交际原则
第一节 主体规则
• 一、诚信原则 • “诚”指诚实,它指向过去和现在, 是说言语表达要符合事实;“信”即 信用,它指向未来,是指要信守承诺。 • 奥斯汀把话语分为:言有所述的话语 (诚)和言有所为的话语(信)。 • 诚信原则可分为:诚实准则和信用准 则
• (一)诚实准则:规范交际主体的陈述行 为,要求他对事物或现象的描述要尽可能 符合过去或现在所发生的事实,不得无中 生有、夸大其词、文过饰非、隐瞒真相。
•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晚年生活在台湾, 常到一个叫“渔家庄”的饭店请客、用餐。 有一天,他请的客人不喝酒,梁实秋告诉 服务员饭和菜可以同时上来。可菜上齐了, 迟迟不见米饭端上来。梁实秋招呼服务员: “小姐,是不是稻子还没有收割呀?”服 务员立刻明白了意思,笑着回答:“您稍 等,正在插秧呢!”
• 《围城》节选
• • • •
妈妈:小明,急匆匆得去哪里? 儿子:(头也不回)“少管”。 妈妈(追出去):“天冷多加件衣……” (只听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二)质量准则 • 针对交谈中话语内容的真实程度。 • 要求: 第一,不说自己明知是不真实的话; 第二,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注意:说话人只要说出了自己所掌握的真实 情况,就算是没有违背质量准则。因此, 质量准则只是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 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
• • • • •
三、合作原则 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中指出: “要想言语交际成功进行,参与交际 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方向。 有了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参与交际的人在 说话时就会形成一种默契,遵守一种原 则。”这种参与交际的人所共同遵守的原 则,格赖斯称之为“合作原则”。 • 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是:数量准则、质量 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 (二)信用准则:规范交际主体的承诺类 言外行为
• 二、角色原则 • 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 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 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 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关系的基 础。”
• 交际角色:言语交际主体在进行具体的 言语交际活动时所扮演的活跃性角色。
在这一点上,区别与诚实准则。诚实准则 要求话语尽可能符合事实,可以说是要达到 一种客观真实;而质量准则则要求话语符合 说话人的思想,达到的是一种主观真实。
(三)关联准则 • 针对交谈中话语的内容是否切题。 • 要求:说话人紧扣交际目标,不说与当前 交谈第几? 儿子:爸爸,老师说下个星期要组织我们出 去参观呢!
• •
• • •
(二)少贬人扬己准则 少贬人扬己包含赞誉准则与谦逊准则。赞 誉准则是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对别人 少贬低多赞誉。谦逊准则则是减少对自己 的表扬,对自己多贬低少赞誉。 例甲:你儿子真聪明! 乙:别提了,淘气死了。 分析:符合少贬人扬己准则,违反质量准 则。
• •
(三)多赞同他人准则 多赞同他人又包含了赞同准则与同情准则。 赞同(一致)准则是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 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增加一致性。同情准 则则是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尽量增加同情。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解 万岁。
第二节 语境规则
• 一、道德原则 (一)公共道德准则 要求:1、讲求语言文明(不讲脏话、杜绝暴 力倾向) 2、杜绝语言歧视 3、阻止流言扩散 (二)职业道德准则 (三)家庭道德准则
• 二、安全原则 • 言语交际中的安全原则,是要求交际主体 不因为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给自己、他人 或社会带来意外的损失或威胁。 • 安全原则不在于少说话,更应该考虑的是 “说什么?”“跟谁说?”“在什么地方 说?”“用什么方式说?”
• 大学毕业后,你在某公司做人事主管,一 位从小就懒散的中学同学一个月前就曾托 你帮他在公司里谋职,而你所在的公司已 不缺人。现在他又打电话给你,说:“老 同学,快帮帮忙,我又让人炒鱿鱼了。” 那么,你该怎样回答他才是既考虑到他的 心理承受能力,又拒绝了他的请求?
• 二、审美原则 • 审美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美 上,要求话语做到含蓄和幽默;在形 式美上,主张话语要均衡。 • (一)含蓄准则: • 含蓄的形式:1、言有尽而意未尽 • 2、言未尽意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