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

摘要21世纪的今天,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在网络上,各种网络功能日趋丰富,使得人们得到消息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远程网络的通讯也已经发展到跨部门、跨地区的网络通信阶段,而这也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在本部门使用的局域网,有跨地区的广域网,而且在网络上,还有电子邮件、网络下载、个人网站等等各种各样的功能,使得信息的交流是更加的便捷高效。而现在的网络媒体也将开放的门槛降的很多,便于更多的人上网浏览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新的信息,网络的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共信息的及时沟通具有其自身强大的功能。

关键词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体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要想让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原理与构成,以便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

1 远程网络通信的特点以及优点

首先,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就是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传递,因此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用到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就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普及,才让数字通信成为广泛应用的通信方法。所谓通信,其实字面意思就是信息沟通、信息传递,也就是把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1]。

事实上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只不过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比较古老,相应的军队的集合号、飞鸽传书也是信息传递的比较古老的方式。当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信息传递的方式就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了,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类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远距离即时通信技术产生了,这时候采用的技术是用电流的变化模拟声音的变化,然后在接收端将电流的变化再转化为声音的变化,这就是模拟信号。事实上,模拟信号的缺点非常明显,抗干扰能力弱、通讯质量低等等。而数字通信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质量,所以才能成为当今通信技术的主流。其次,从20世纪中期开始,数字通信(网络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数字通信代替模拟通信的趋势。现阶段,不论是数字通信还是模拟通信的技术都已经十分成熟了。不论选用哪种方式都可以和远在万里的亲朋好友实时通信。这其中数字通信发展较快,除了本身信号特点之外,抗干扰能力也尤为重要。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

家用电器智能(远程)红外遥控器 原文来自ELECTRONICS, VOL. 14, NO. 2, DECEMBER 2010 Infrared Transceiver for Home Automation 摘要:大多数家用电器都具有内置红外接收装置,当试图将家中所有的此类设备整合到一个控制系统中时,我们需要用另一个智能红外遥控器替代原有的遥控器,本文提出了一种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解决方案,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红外通讯,远程控制,智能家居 I. 引入 智能家居是指将家中所有的或部分的设备用一个独特的系统连接起来,并提供对每个设备进行自动智能控制的家居系统。实现智能家居的初衷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财产安全,节能环保,无人时设备控制等等,其原始出发点是处于安全的考虑,因此报警装置,拨打指定电话,模拟家中有人(如:百叶窗定时升起或落下,灯光,音响,视频设备指定

时间的开启或关闭)被开发出来。而如今,又增加了空调的控制,自动浇花功能,宠物喂食功能,车库门的自动控制,入户门的自动开启。所有这些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解决。 大多数家用电器中均内置红外远程接收器,因此,可通过简易整合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用一个USB接口的智能红外遥控器,该设备分成接收和发射两部分,接收部分记录并处理原遥控器的指令,发射部分代替原来的控制器,向家用电器发出来自计算机或者远程网络的指令,解决了家中无人时对设备简单有效的控制。 II.遥控设备的红外通讯 红外通讯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需要通讯双方具有光可视性,即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没有障碍物阻隔,具有可视性。这种通讯技术,常在较短距离范围内适用,特别是在一个房间内比较适合。家电设备的开发商们开发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红外通讯和远程控制协议。所有的红外通讯和远程控制协议均使用数字化调制方式,信号载波频率不同,但多数(90%)的频率为38KHz。 对家庭音视频设备而言,大多数红外通讯协议是采用Philips RC-5 (欧美) and NEC协议(日本),Philips RC-5协

求智能电话远程广播控制器(MT8888)

智能电话远程广播控制器(MT8888) 智能电话远程广播控制器可以利用普通的电话线路,自动开启广播室的扩音机电源,自动切入扩音机的话筒回路实现远程广播功能。我们的产品还不会影响广播室电话的通话功能,而且只有掌握操作密码的人才可以实现远程电话广播。 我们的产品可以在农村广播系统广泛推广应用,农村广播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实时完成新闻联播等重要内容的广播;其二是农村的紧急通知或者下达工作任务。 农村广播系统一般都是兼职管理,并并非时刻都有人职守。但是有些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广播时村干部只能亲自跑到广播室去下达通知,既费时又费力非常不方便,有了我们的产品只要身边有电话或者手机就能随时进行紧急通知,这对应付突发自然灾害、紧急寻人、处理突发事件时可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将我们的控制器并联在广播室的电话线路上,当有电话拨入振铃达到设定的次数时控制器会自动摘机,发出提示音提示输入开启广播设备的密码,只有输入正确密码后,才会自动开启广播室的扩音机电源,自动切入扩音机的话筒回路,这时就可以对着电话或者手机的话筒进行喊话广播,当喊话结束后,电话机挂机,这时我们的控制器就能自动判断并恢复本地话筒工作状态和关闭广播机的电源。 第一章总体设计 电话智能遥控器由单片机构成主控部分,进行主要的信息处理,接收外部操作指令形成各种控制信号,并完成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录;接口电路提供单片机与电话外线的接口。其中包括铃流检测、摘挂机控制、忙音检测、双音频DTMF识别,及语音提示电路。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语音提示电路是该作品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本装置的造价,作品的提示音使用程序产生。语音提示电路受单片机的控制产生相应的提示音提示,并通过反馈电路反馈至电话外线。从而使操作者对电器的操作达到交互式,并能即时了解有关的信息;显示电路用于状态设置时的显示;控制部分即受控的终端,如前所述,可通过接驳不同的终端并对电话进行必要的改动从而达到功能的扩展。这一点,可使产品达到系列化。 本系统的每一个接口电路(振铃检测、模拟摘挂机、语音反馈、双音频解码等)都已经经过实际的交换机在线实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系统使用最简单的电路、最便宜的电路芯片实现了完善的功能。本系统还有许多可以添加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市场前景。 本装置并联于电话机的两端,不会影响到电话机的正常使用。用户通过异地的电话机拨通本装置所连接外线的电话号码,通过市局交换机向电话机发出振铃信号。本装置如果检测到振铃五次,即五次响铃后无人接,自动摘机,进入密码检测,输入正确后选择被控制电器,然后输入开或关进行遥控电器,完成后返回。 第二章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2.1 总体设计分析 根据电话远程智能遥控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 ⑴通过电话网对异地的电器实现控制(开/关); ⑵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模拟摘挂机; ⑶控制器设置密码校验; 我设计此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单元功能模块: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答案

第一章 按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广播通信信道子网的拓扑与点到点通信子网的拓扑. 一个计算机网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 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第二章 2.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性?如何选择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有传输输率(和带宽有关)、传输距离(和衰减有关)、抗干扰能力以及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的高低等几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考虑。如要求传输速率高,可选用电缆;要求价钱便宜,可选用双绞线;要求在不适宜铺设电缆的场合通信,可选用无线传输等。下述的特性比较可以总结出每种传输介质的特点,便于在实际中选择使用。典型的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 ,同轴电缆10Mbps ,屏蔽双绞线 16Mbps ,双绞线10Mbps ,无线介质小于10Mbps 。传输距离:光缆几千米,同轴粗缆500 米,同轴细缆185 米,双绞线100 米,无线介质也可达几千米。抗干扰能力:有线介质中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好,非屏蔽双绞线最差。无线传输介质受外界影响较大,一般抗干扰能力较差。安装:光缆安装最困难,非屏蔽双绞线安装最简单。费用:对有线传输介质,其费用的高低依次为光缆、粗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无线传输介质中,卫星传输最昂贵。 4.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2)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的某一电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 平的电压表示何意4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试题

. . . 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使用班级:电商、信管、会计、文化09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在Internet与局域网之间,可以架设负责检查网络服务连接的安全性及合法性。 A、防火墙 B、协议 C、杀毒程序服务器 D、局域网终端 2. 在地址结构ftp://192.168.22.224:27中,27代表。 A)IP地址的指定选项参数 B)IP地址的长度 C)FTP服务的端口地址 D)FTP服务指定的文件长度 3.相同功能的网桥及交换机等设备可以实现服务。 A、过滤木马数据 B、防火墙 C、物理端口的数据转发 D、按网络号隔离冲突 4.VLAN技术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纳入到同一个网段中,但是要求计算机需满足。 A、IP地址设置在同一个网段,并连接在同一台物理交换机下; B、IP地址可任意设定,但必须连接在同一台物理交换机下; C、IP地址设置于同一个网段,可不必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下; D、IP地址可任意设定,也可不必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下; 5.O SI参考模型中,直接参与通讯传输的层次是。 A)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 B)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C)传输层、物理层、网络接口层 D)应用层、传输层 6. SMTP协议主要用于日常的行为,常与之配套使用的协议是。 A)发送电子 POP3 B)文件传输、FTP .. ..

C)计算机管理 SNMP D)浏览指定、HTTPS 7.下面关于Cable Modem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电缆调制解调设备 B、拨号后可用于登陆Internet C、可用于连接有线电视网 D、用于解决接收电视和上网两个功能 8. 对网络数据的数字和模拟信号处理中,“编码”针对,“解调”针对。A.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C.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D.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9.TCP/IP体系中的IP协议功能主要向提供服务。 A、物理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链路层 10. 在FTP服务中,如果学生想要上传作业,需对FTP文件夹目录添加_________权限。 A、Read权限 B、Delete权限 C、Write权限 D、Add权限 11.如果某设备传输的比特率为10Mb/s,那么发送1000位数据,需要时间。 A、100μs B、1μs C、10μs D、1ms 12.为了防止发送方的数据源被假冒,最有效的加密机制是。 A、消息认证 B、对称加密 C、数字签名 D、防火墙保护 13.全双工通信的传输模式是指。 A、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B、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一时刻双向传输 C、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 D、两个方向的信号交替使用链路带宽 14.使用光纤介质通信时,由于光传输的单向性,接收端需要。 A、输入输出两条光纤 B、增加光电转换器 C、限制光纤使用 D、取消光纤模块

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SMS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1) 关键字:SMS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1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家居的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和便 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出现的新事物,正朝着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如今手机已经十分普及,如何让普通百姓只 需要增加少量投入便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遥控自己家中的电器设备,远程查看设备或安防系 统状况。同时,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安全事故时能够立即获知警报,及时处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MS和Atmega128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由CP U模块、短信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LCD显示模块、键盘模块、驱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检测模块等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手机将控制或查询命令以短信的形式通过GSM网发送到短信收发模块,CPU再通过串口将短信读入内存,然后对命令分析处理后作出响应,控制相 应电器的开通或关断,实现了家电的远程控制。CPU定时检测烟感传感器、CO传感器、门禁系统的信号,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险情时,系统立即切断电源、蜂鸣 器警报并向指定的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实现了家居的远程监视。为了达到更人性化的设计,当用户在家时可通过手持无线遥控器控制各个家电的通断,通过自带的小键盘设定授权手 机号码、权限和设定系统的精确时间等参数。LCD用来实时显示各电器状态和各个传感器 的状态。 图1系统结构框图 3硬件系统设计

CPU选用Atmega128单片机,它是基于AVR RISC结构的8位低功耗CMOS微处理器,具 有性价比高、功耗小、可靠性高等特点。短信收发模块选择厦门桑荣公司的Saro310GSM Modem.传感器选择香港嘉永公司的SS-168烟感探测报警器、HD-111家用CO探测报警器。它们在检测到危险信号时输出开关量信号,能及时准确地向CPU发出报警信号。LCD显示 模块选用LCD12864带中文字符型液晶显示屏,它自带汉字字库,只用查询中文字库表便 能实现LCD的中文显示,占用CPU管脚少,只需三个管脚便能完成通讯和控制。 图2系统主要模块原理图。 键盘模块采用了一个4×4的小键盘。开关驱动模块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因为本系 统中有较大功率电器,在启动时电流会较大,可能会达到10A,因此采用了2JB0.5-1型固 态继电器。时钟模块选用DS1302时钟芯片,为CPU提供实时时钟。它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可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并且可以关闭充电功能,编程简单,功耗小。无线收发模块选用超外差双向无线接收模块JL-RT01A.电源模块由插头引入220V交流电源,

20202021石大远程在线考试——《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在线考试主观题参考资料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作业说明 1.目的:本大作业的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将课程上教授的理论内容在自 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加以印证,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基本内容即可。 2.方法: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情况,观察所在单位(或家庭、网吧等有网 络规划的地方)的网络设计情况。具体内容有:1、要搞清楚所观察对象(单位、家庭或网吧等)的网络能够实现什么功能?这个也就就是第二章需求分析的内容。2、然后理解网络就是怎么连接起来的,即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的内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作业 题目: (四号宋体居中,2倍行距,下同)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年月

目录 第一章综述(分数占比10%) (4) 1、1网络设计背景分析 (4) 1、2网络设计采用的方法与原则 (4) 第二章用户需求分析(分数占比30%) (5) 2、1网络功能性需求分析 (5) 2、2网络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 2、2、1网络拓扑结构需求分析 (5) 2、2、2网络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5) 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分数占比20%) (6) 3、1网络拓扑结构 (6) 3、2网络硬件结构 (6) 3、3网络地址规划 (6) 第四章网络物理设计(分数占比20%) (7) 4、1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 (7) 4、2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7) 第五章网络其她设计(选做,分数占比15%) (8) 5、1网络性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网络安全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网络可靠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分数占比5%)参考文献 .. (9)

智能电话远程控制器的设计

智能电话远程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主要实现固定电话或手机对远程电器设备的控制,采用双音多频解码(dtmf)技术并具有语音操作提示、密码验证技术功能,可实现8路电器设备的控制。系统由双音多频解码电路(mt8870)、单片机系统(c8051f410)、语音播放电路(isd25120)和输出控制电路等构成。 【关键词】单片机;双音多频(dtmf);远程控制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phone remote control system cheng li-min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kind of telephone remote control method which base on the c8051f410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he mt8870 double sound multi-frequency decoding chip. user can use the fixed-line telephone or the handset on the existing pstn or gsm network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me appliances remote control. 【key words】mcu;dtmf;remote control 0 引言 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和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覆盖面广,可靠性高,为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智能电话远程控制器可以在任何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覆盖的区域利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1)以单台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乘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机互联,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3.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因特网是在原有ARPAnet技术上经过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 对任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循TCP/IP 的标准并申请到IP地址,就可以通过信道接入Internet。TCP/IP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 5.电话、有线电视和数据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三网合一) 6.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 计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相互联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 7.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概念上讲) 8.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9.分类: a、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网型) b、按分布距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c、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 10.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 12.带宽:“高数据率”的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道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14.误码率=传错位数/传输总位数 15.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 三要素: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层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1层使用n层提供的服务。 17.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 (3)网络层单位:分组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选择问题 (4)传输层单位:报文 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5)会话层(6)表示层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基础知识(复习用)

js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谢雨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第二章 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计算机网络远程登录

计算机网络自主研究式学习专题 远程登录 班级: 学号和姓名:

远程登录(Telnet)是当前因特网上最广泛的应用之一,它起源于1969年的ARPANET。Telnet是“电信网络协议”(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的英文缩写。使用远程登录,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登录到一台主机上并使用该主机资源(当然必须有登录帐号)。 Telnet是标准的提供远程登录功能的应用,几乎每个TCP/IP的实现都提供这个功能。Telnet可以运行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机之间。Telnet通过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之间的选项协商机制,来确定通信双方可以提供的功能特征。一、远程登录的优点 远程登录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远程办公上,人们更多的关注于远程登录能给他们的工作提供什么样的便利条件,给他们繁重的工作减轻什么负担。 据此,我们总结出远程登录的优点,如下: (1)它可以让你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Internet网络登录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可以在隔壁的房间里,也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 (2)当你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你的电脑就仿佛是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纵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力。 (3)远程登录还可以让你在远程计算机启动一个交互式程序,可以检索远程计算机的某个数据库,可以利用远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对某个方程式求解。 (4)提高了本地计算机的功能,由于通过登录计算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的资源,因此,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不能完成的复杂处理都可以通过登录到可以进行该处理的计算机上去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地计算机的处理功能。 (5)扩大了计算机系统的通用性,有些软件系统只能在特定的计算机上运行,通过远程登录不能运行这些软件的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这些软件,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通用性。 (6)使用Internet的其他功能,通过远程登录几乎可以使用Internet的各种功能。例如,登录到一台WWW服务器上就可以进行浏览查询,在Internet的实

基于单片机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远程控制的内容 (1) 2.1 智能家用电器主要的特点 (1) 2.2 基本功能 (2) 第三章系统组成 (2) 3.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 3.2 中央控制电路 (3) 3.3 振铃检测电路 (3) 3.4 DTMF解码器 (4) 3.5 语音提示及监听电路 (5) 3.6 摘挂机电路摘/挂机电路 (5) 3.7 控制电路 (6) 3.8 软件设计 (6) 第四章系统的应用前景 (6) 后记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基于单片机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家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人们开始追求家庭生活现代化舒适化,以及安全性等问题,特别是家电的选择和使用上,居住环境的智能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智能家居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随着电话通信网络的出现,利用电话网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已经在智能小区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享受,这也是小区、住宅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刚好为家电的远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话远程控制技术。本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远程电话,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话到家用电器(如太阳能、冰箱)远程控制其工作状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不仅如此,用户也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基于住宅需求不同的家用电器控制,达到了用户自己的家庭住宅最好的国家规定。智能家居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可以为人们节约大量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在各路终端接上传感器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监听,这就达到了一个对家居电器进行安全性的监护作用,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远程监控还可以应用到企业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领域中去,可以为自己节约很多的时间。 第二章远程控制的内容 有了这些智能家用电器,我们不难建造一个拥有智能家居的环境,有了智能家居,我们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可以提前打开家里的电饭煲,把空调打开调到合适的温度,这样回家以后我们就可以舒适地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但是,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目前而言,我们大多数家庭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家用电器。 2.1 智能家用电器主要的特点 本次课题主要设计了一款利用单片机控制家用电器的原理进行远程的电话控制系统。和传统的家用电器比起来,智能家用电器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网络化功能:将智能家电通过家庭局域网连接到一起,然后同互联网相连,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智能化:智能家电利用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的不同自动改变参数。 开放性、兼容性:生产智能家电平台具有相同的开放和兼容标准。 节能化:智能家电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易用性:由于复杂的控制操作步骤在内部控制器嵌上,所以用户只需了解简单的外部操作步骤即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考试习题

1.1选择题 1、树型拓扑是(B )的一种变体。 A.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2、TCP/IP中的TCP对应于OSI/RM的(C )。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3、在OSI 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 )。 A. N层为N+1层服务。 B. N+1层在从N层接受的信息前增加了一个头 C. 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 D. 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4、具有中心结点的网络拓扑属于(B )。 A. 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5、OSI参考模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有(C )。 A.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 B.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C.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D. 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物理层 6、在(C )结构中,一个电缆故障会终止所有的传输。 A. 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7、OSI参考模型是由(D )组织提出的。 A. IEEE B. ANSI C. EIA/TIA D. ISO 8、OSI代表(D )。 A.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 B. 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 C. Open Standards Institute D.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9、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IP地址205.140.36.88的(D )表示主机ID。 A. 205 B. 05.140 C. 88 D. 36.88 10、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IP地址129.66.51.37的(A )表示网络ID。 A.129.66 B.129 C. 192.66.51 D. 37 11、一个B类IP地址最多可以用()来划分子网。 A.8 B. 14 C. 16 D. 22 12、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相与后,所得的是此IP地址的(C )。 A. A类地址 B. 主机ID C. 网络ID D.解析地址 1.2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终端,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互相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3、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 4、试举例4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中继器。 5、网络互连设备只实现在物理层之间互连称为中继器和集线器,要在数据链路之间互连称为网桥和交换器,要在网络层之间互连称为路由器,网络以上层次之间的互连称为网关。 6、IP地址是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 7、IP地址190.233.27.13是 B 类地址。 8、B类地址的默认掩码是255.255.0.0 。

家电远程控制系统.doc

1 绪论 1.1 家电远程控制系统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话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话网络几乎遍及每一个角落,利用现有电话线路实现远端控制是一种极为方便、投资最省、开发周期最短的方案,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以及线路免维护等优点,目前人们对家电的选择和使用,己经从只关心家电的单项功能转向追求家电品位和控制的便捷性,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为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提供了可能。将信息技术与家电控制技术相融合,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家庭生活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满足人们舒适、高节奏的生活需要[1]。 另外,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家电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国内传统家电市场日趋饱和,对外出口家电也急需升级换代,中国主要的家电生产商在传统家电降价“大比拼”的同时,开始了数字化家电研究开发的角逐。然而,目前信息家电的发展并不乐观。首先是价格问题。信息家电必须迈过价格这道门槛,才能为更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次是是否实用。消费者不会在意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技术,而只会在意你的产品是否有用,是否好用[2]。 正是基于对这两点的考虑,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应该是一套低成本、人性化、通用化的设备。 1.2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经济日益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家居”这个概念也逐渐被大众接受。一些对科技发展动向和市场趋势敏感的科研机构和有实力的公司,已经看到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开始或已经研究和开发相关系统和产品,并作了先期的部署和规划。家电远程控制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和支持部分,代表家庭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1.3本文所要实现的内容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遥控装置,该装置使用现有电话线来传送遥控命令,利用普通电话机作为遥控命令生成和发送装置,我们只要装置接收端的电路,把它接在现有的电话线路中,那么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一部电

2013秋浙大远程教育6.计算机网络基础标准答案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单选题) 一.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资源共享 1、计算机网络是___A___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 B.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C.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 D.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 [解析]应该选A。又问: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__ ___相结合的产物。(A.各种协议 B.通信技术 C.电话)答:选B。 2、下列有关计算机网络叙述错误的是_D____。 A.利用Internet网可以使用远程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机资源 -- 对,属于资源共享 B.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C.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D.以接入的计算机多少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解析]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来划分的,所以D是错的。 3、最早的(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有____A__个主机。 A.1 --- 以一台主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B.2 C.10 D.几十台 [解析]略。 4、_____B__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身。(请看解析) A.万维网 B.ARPANET --- 是美国国防部早期研究开发的一个网络,称为“阿帕网” C.HTTP D.APPLE [解析]略。 5、当前普遍使用的Internet IP版本是______C__。(参考p.225) A.IPv6---下一代网络的IP版本为IPv6 B.IPv3 C.IPv4 --- 目前使用网络的IP版本为IPv4,在IPv4中,IP地址为32位 D.IPv5 [解析]略 6、LAN通常是指__B____。 A.广域网 B.局域网 C.资源子网 D.城域网 [解析]要求记:LAN是局域网的缩写,MAN是城域网的缩写,WAN是广域网的缩写。有人问:MA N通常是指________。(A.广域网 B.城域网C.局域网D.互联网)。答:选择B。 7、一个学校内部网络一般属于___D_____。

基于有线电话的远程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科技信息基于有线电话的远程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刘浩 [摘要]本系统采用MT8870芯片和ISD4003芯片(MT8870为双音多频解码芯片,ISD4003为语音录放芯片),以单片机AT89S52为 核心进行总体控制,利用个人终端通信设备(电话、手机等)组成的系统,对家用电器实施远程控制。该系统具有三个特点:1控制灵 活;2可扩展性强;3可操作性强。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家居更智能化,寓所更现代化,其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非常广阔。 [关键词]MT8870芯片ISD4003芯片AT89S52单片机 智能控制 (下转第522页) 1.前言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在人类的生活中愈演愈烈,越来越多 的人离不开高科技,其中电话在人与人之间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可以 让彼此之间沟通更方便。除了这个功能以外,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 功能,可以利用电话远程遥控,控制家里的家用电器,可以利用电话来监 视家居安全,可以利用电话起到防盗报警功能等等,其中本文主要呈现 的是如何利用电话实现远距离控制家用电器的功能.方式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GSM短信和单片机结合控制家居,另一种是基于语音电话 结合单片机控制家用电器。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利用语音电话来控制, 其中电话为双工通信。因此,操作者可以利用语音提示来控制受控对 象。电话遥控早已有人研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 差距,电话遥控的特点双工通信并不能全部体现出来,但是本系统采取 单片机智能控制极大改进了这一缺点,利用不同提示音对受控对象进 行控制和采集并分析受控对象反馈的信息,从而更能及时了解受控对 象的状况信息,并实现交互式与智能化的产品。 2.系统总体设计与原理 本系统在对家用电器实施近距离控制的时候,采用多通道红外遥 控技术,并借助DS18B20温度传感器及PCF8560时钟日历芯片显示温 度及时间。该系统的主控单位为单片机,来进行信息处理,并将收到的 外部操作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在远程控制方面,按照各种语音提示 进行操作,从而对不同的电器进行控制,并且接收受控电器情况的反馈 信息,从而了解电器的状态,使产品具有交互式与智能化的特点。在报 警方面,可以由具有自动拨号的电话机来完成,前提是对电话机进行特 殊处理,从而可以看出本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家居生活也越来越智能 化。该系统设置完毕后,与PC机相连,然后利用PC来控制家电。 系统方框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其系统设计方框图 3.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有七部分,功能及作用如下: (1)遥控器发出信号,被红外接收器接收并送到单片机进行解码, 然后将对应的输出电路进行控制并做对应的动作。 图2MT8870芯片音频解码电路 (2)音频按键信号通过远程电话线传送过来,解码芯片对其解码 后,送单片机来进行处理,当按键被识别后,对语音芯片控制并显示状 态信息,然后将对应的输出电路进行控制并做对应的动作。 图3铃声检测电路 (3)如果防盗报警信号产生,那么单片机对自动拨号电路进行控 制,并将预设的电话号码自动播出,对语音芯片进行控制来发出盗情信号。 (4)RS232将来自PC机的控制信号传送到单片机的串号后,单片 机开始对控制命令进行处理,对相应的输出进行控置。 图4模拟挂摘机电路 图5系统电源电路 图6 (5)单片机将按键对应的控制指令变成对应的 — —521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现在才将早已过去的毕业设计的的论文放在这里,不是因为这篇论文有多么的了不起,只想把我曾经的一点关于大学最后奋斗的记忆留在这里,以示对那青春岁月的追逝,并以此为证;同时也为那些能够为了整好论文而不停"baidu"的后继者也借鉴,希望只做参考,切不可照搬,因为此文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寄望后人斧正。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远程电话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以AT89C51为核心、利用现有的个人通信终端,实现基于PLMN(陆基移动通信网)和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电话远程控制系统(ITRCS),以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及我国标准共同规定的部分标准程控交换信令(DTMF双音多频信号,振铃信号,回铃音信号等)作为系统控制命令,以PLMN与PSTN通信网作为传输介质,使用者可以在远端利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发送DTMF双音多频信号,实现对近端电器设备的实时远程控制。该电话远程控制系统不需进行专门的布线,不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从而可避免电磁污染;且通过嵌入式的智能语音提示,突出的语音提示功能和密码控制系统,可使操作者根据各种提示音及时了解受控对象的有关信息。还可通过发出语音命令用电话远程控制多个受控对象,用户可以查询其状态,提供密码处理功能,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控制家电,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该系统设计实用,功能灵活多样,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或者其它场所的智能控制。 关键词AT89C51;远程电话控制;DTMF;智能家电 The Telephone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Household Electronic Appliance Base on The Microcontroller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igned the remote telephone control system which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T89C51. Basing on the PLMN and PSTN, the system which uses the core

浙大远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第1、2章离线作业和答案

第1章概述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_通信线路__将不同 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自治计算机系统_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_和_ 广域网_。其中,Internet属于_广域网__。 3.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_客户服务器方式_,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求方, 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_ SNA __。 4.通信线路的_带宽__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或通频带) ,单位 是HZ。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它又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5.数据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速率单位用b/s表示,b/s的含义是__每秒比特__。 6.目前,“带宽”常用作描述信道传送数据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是b/s (bit/s), 比之大的单位有:_ Kb/s ___、Mb/s、_ Gb/s __等。 7.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是按_网络的作用范围 (或覆盖的范围)_划分的。 8.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这种拓扑结构称为_ 星型拓扑结构_。 9.假设某用户通过电线部门的ADSL技术以2M(即2Mb/s)带宽接入Internet,在 正常情况下其下载速度大约是_ 244KB(大写B表示字节)_。 10.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 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_分组_。 11.在计算机网络中,_各个子层_及其__各子层的协议_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12.开放系统互联,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模型称为__ OSI __参考模型。 13.在OSI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上传送的数据单位,都称为该层的_协议数据单元 (PDU)_。这个名词现已被许多非OSI标准采用。(可参考p.30第2段) 14.在因特网中,我们把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块称为__报文_。 15.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在第_五层,它处于_传输_层提供的服务之上,向_表 示_层提供服务。 16.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处于_网络_层提供的服务之上,向_应用层提供服务。下面是第二章的内容: 17.数据可以分为___模拟____数据和___数字___数据。 18.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_基带传输__。

家庭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家庭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作者:power 来源:网络点击:803 日期:2007-09-02 前言遥控技术是通过一种手对被物体实施一定距离控制,常用的方式有无线电遥控、有线遥控、红外线遥控和超声波遥控等。无线电遥控须占用一定的无线电频率资源,造成电磁污染。有线遥控要专门布线,投入大、遥控距离短。而遥控距离也制约了红外线和超声波在远程控制上的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通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近两亿,这为电话远程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基于电话网的远程控制,不需要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料,不需要专门布线,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以充分各地联网的电话线路,实现跨省市,甚至跨国远程控制。 本文结合双音频解码技术、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和语音技术等来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及设计方案 1.1总体设计分析 电话远程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控制系统)的功能以确定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控制系统能通过电话终端通信设备对异地电器实现智能控制。 (2)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模拟摘机,以实现双方通信。 (3)控制系统主人的身份校验、在线密码修改及存储。 (4)控制系统有语音提示,以方便主人操作。 1.2总体方案 为实现控制系统的功能,完成设计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电话远程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主控部分、双音频解码部分、电话接口电路和语音提示部分组成。 单片机主控部分主要完成信息处理和记录、控制调度其它部分正常工作、如电器的控制、密码校对和修改等工作。 双音多频解码部分对用户从远端发送来的DTMF(双音多频)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后的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电话接口电路主要完成振铃信号检测、模拟摘挂机、语音发送等。 语音提示部分发出语音提示信号,以实现人机互交式操作界面。 电话远程家庭智能控制系统构成方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电话远程家庭智能控制系统组成方框图 本装置并联于电话机的两端,不会影响到电话机的正常使用。用户通过异地的电话机拨通本装置所连接外线的电话号码,通过市局交换机向电话机发出振铃信号。本装置如果检测到振铃五次,即五次响铃后无人接,自动摘机,进入密码检测,输入正确后选择被控制电器,然后输入开或关进行遥控电器,完成后返回。 第二章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2.1 总体设计分析 根据电话远程智能遥控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 ⑴通过电话网对异地的电器实现控制(开/关); ⑵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模拟摘挂机; ⑶控制器设置密码校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