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海河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海河水系降水与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水资源海河水利2010.N o.6海河水系降水与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马颖,张松涛(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300061)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突显。
以海河流域的海河水系作为研究区域,应用M ann-K endal l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对降水及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为研究海河流域水资源变化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降水;径流量;趋势分析;突变分析;M a nn-K enda l中图分类号:TV l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28(2010)06—0(X)4-03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工业和农业集中分布区,大中城市众多。
流域总人口1.37亿,占全国的10%。
2008年,海河流域G D P达3.95万亿元,占全国的13%:人均G D P 达2.88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7.4%。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燃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近年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使海河流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基础支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华北地区,水文循环机理比较复杂。
它不仅与陆地表层系统中各种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分布密切相关。
而且与农业开发、都市化等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植被直接相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改变了水循环自然变化的空间格局和过程.加剧了水资源形成与变化的复杂性。
海河流域的径流特性发生了变化,水资源短缺日益凸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开展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11。
笔者选取海河流域中的海河水系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北、南系的划分,对其近几十年来的降水量、径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寻找突变点,寻求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新的突破点。
该内容是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文循环的主要内容之一。
海河,地表,地下资料分析

海河,地表,地下资料分析一、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体情况1、1地下水资源量总体情况据海河流域2000—2019年水资源公报,2000年以来,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平均为224×108m3,与1956年以来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相比明显减少,减少15%以上。
近20年中的18个年份地下水资源量少于多年平均水平,占比90%。
仅有2012年、2016年在多年平均水平以上,主要是因为该两年降水量均在600mm以上,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一成以上。
尽管如此,此两年的地下水资源量也仅是略高于多年平均水平,分别仅比多年平均值高6%、3%。
近20年来,降水量高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年份有7年,其中有5年地下水资源量低于多年平均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2000年以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常年维持较低数值,即使在丰水年,转化成的地下水资源量依然较少。
流域地下水总体呈现水量少,且资源转化率不高的特点。
1、2对降水的响应点绘近20年海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度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表明,作为主要的地下水补给源,降水量与地下水资源量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二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5。
年降水量在400mm 左右时,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50×108m3,降水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的比例约为11.7%;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时,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80×108m3,降水转化成地下水资源的比例约为14.6%。
因此,降水是影响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最主要的因素。
此外,海河流域降水转化成地下水资源的比例不高。
二、地下水资源供水变化趋势2、1地下水供水情况海河流域地下水供水量近20年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
2000—2007年间地下水供水量在250×108m3以上,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8—2012年间基本维持在230~240×108m3之间,比以往有所减少。
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19年流域地下水供水量减少至160×108m3。
我国“南涝北旱”格局变化初步分析

趋势, 为 防汛抗旱 工作 及社会 公众提供 参考 。
1 降 水 分 析
1 . 1近 年 来 变化 分 析
据1 9 6 1 年 以来 多 年 降 水量 资 料 分析 , 近 年 来我 国 年
降 水 量 呈 现 北 方 增 加 南 方 减 少态 势 。 北 方 的 松 辽 流 域
3 0
考 价 值
关键 词 : 南涝 ; 北旱 ; 变 化 分 析 中图 法分 类 号 : ¥ 4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9 2 6 4( 2 0 1 4) O 1 — 3 0 — 0 4
受特殊地 理 气候 条件影 响 , 我国 降水时 空分 _ 布严 重 不
2 0
-
3 0
∞ ∞
0 』 一
U 0 l 、
2 0 1 1
年份 ( a ) 松辽 流 域
3 l 7
一
年份
( b ) 海 河流 域
年 降 雨量 一 多 年平 均 …~1 0年 滑动 平 均
l 3
、
g l 5
号
一
、一
一 k
、 、 ~
均, 总 体上 呈现“ 南涝 北旱” 的格 局 。 但近 年来 , 我 国 北 疗地 区洪水 有 所增 加 , 南 方地 区干 旱时 有 发生 , “ 南 涝北 早 ” 格 局是否 发生变 化 引起 了社 会的 广泛 关注 。 因此 , 非常 有必
要 开展 “ 南 涝北旱 ” 格局变 化研究 , 研 判 我 国 水 情 总 体 发展
理 论 研 讨
我 国“ 南涝 北旱" 格 局 变 化初 步分 析
尹 志 杰 孙春 鹏 王 容 李新 红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96.8”暴雨洪水的特点是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洪水洪峰流量大,而洪量相对较小。
洪峰流量一般相当于20年一遇左右,洪水总量为10年一遇左右。
海河流域每次大水都给流域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宏大损失。
1996年,启用6个蓄滞洪区,地质灾害6000余处,交通干线中断121h,死亡200余人,全流域洪涝水造成经济损失402亿元。
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建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洪体系现状____成立后,海河流域经过50年代、70年代初和80年代三次规划,两次大规模治理,先后修建了19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其中山区大型水库31座,总库容256亿m3,控制山区面积的85%;修筑骨干堤防3535km(其中Ⅰ级堤防599km,Ⅱ级堤防2936km),扩建、新辟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骨干行洪河道,扩挖了南排河、北排河、徒骇河、马颊河等骨干排涝河道,仅海河水系的设计入海才能就达24680m3/s;规划保存了28个行蓄滞洪区,可滞蓄洪水198亿m3。
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理方针,初步构筑了以堤防为根底,大型水库和蓄滞洪区为骨干,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全面形成。
19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水利建立投资力度,1998—2023年,中央共安排海河流域防洪工程投资166.51亿元,地方匹配投资251.6亿元。
截至2023年末,完成Ⅰ级堤防治理282km,占Ⅰ级堤防总长度的47%;Ⅱ级堤防治理619km,占Ⅱ级堤防总长度的21%;施行了黄壁庄、岗南、王快、于桥、大黑汀等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了盘石头水库和永定河滞洪水库;蓄滞洪区内解决救生问题的人口增加到131万人,占蓄滞洪区总人口的25%;防洪非工程建立也得到初步加强。
2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经过屡次治理,海河防洪体系建立获得很大成效,但由于流域水情复杂、治理投入缺乏等原因,防洪减灾体系建立与新形势下的防洪保安要求还有很大间隔,尚不具备抵御标准洪水的才能,洪水仍然是流域的心腹大患。
海河流域

海河流域自然概况
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为山区高原, 东部、东南部为平原,总的地势由西 部、北部和西南部三面向渤海湾倾斜, 山区与平原区几近直交,丘陵过渡带 很窄。 高原和山区面积共占全流域总面积的 60%,平原面积占40%。
。
海河流域社会概况
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大中城市众多。1998年流域 总人口1.22亿,占全国的近10%,其中城镇人口3365 万,城镇化率28%。流域平均人口密度384人/km2, 其中平原地区608人/km2。 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 业基地。。 1998年流域国内生产总值(GDP)9674亿元, 占全国的12%,人均GDP7922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6270元)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1.37万亿元。
海河水系图
流域特征
•
• • • •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 气候条件 植被生态 流域文化
• 海河是河北省第一大河。也是华北区重要河流之一。流域 范围:西起山西高原、北到内蒙古高原,东临渤海,南抵 黄河北堤。 • 流域内北有燕山东西横贯。西有军都山、太行山呈东北一 西南走向,三山形成一弧形屏障,环抱着海河平原。由于 大地构造的断裂和沉降作用。在山区形成若干山间盆地。 海河平原按成因可分为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中部冲积平 原和滨海平原。海河各支流由山地流向平原,由于坡度骤 减,流缓沙沉。河床越淤越高。不得不依靠大堤束水,久 而久之,河床即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半地上河”或“地 上河”。河道泄洪能力日益减小,两河之间形成河间洼地, 每遇洪水,易决口泛滥,沥水往往积于洼地,无处可排, 成为河北省洪、涝、碱极易发生的地区。 • 海河平原又称河北平原,地势南部由西南倾向东北,北部 自西北倾向东南,海河各支流由北部和西部的山地流向河 北平原,在地势最低的天津附近汇集,然后经海河干流东 流入海
海河流域近60a降水极值的频率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水%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等&的极值变化趋
势 王志福和钱永甫 任永建 %="2;8#23+"!""''
"!""*'
等 李熠和买苗 "!")&'
"!")*& )
刘学峰等对海河流
域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进行了
研 究 % 刘 学 锋 等" !")"' 王 刚 等" !")$' 张 兵 等"
!")$&) 但在目前的趋势分析研究中"多侧重于简
单的一次线性上升和下降趋势分析"以及降水的突
变和周期分析'而对降水极值的均值和方差的跳跃
性分析"上升和下降的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分析的 较少)
降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主要是由降水产 生的动力条件(水汽辐合和其他因素差异决定的) 降水极值难以用气候模式来定量预报"但可以通过 水文频率分析和参数估计等统计方法来拟合极值降 水的最优分布线型"进而推求不同重现期的频率估 计值"揭示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因此"当代气 候条件下的降水极值概率分布模式拟合等问题成为 近年 来 的 气 候 变 化 研 究 的 又 一 重 要 课 题) :82&*8##818#23+%)*,%&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研究了十 年一遇到百年一遇重现期下的气候极值与平均气候 统计参数的关系) 蔡敏等尝试用 分 R0A*83 布来拟 合极端降水"对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量的概率分 布特征 及 其 参 数 的 空 间 分 布 进 行 研 究 % 蔡 敏 等"
海河水文特征

海河水文特征海河,中国第二长河流,全长约1,389公里,流域面积约达7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交通要道。
其水文特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性,对于保障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季节性变化海河流域地处中国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交界处,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每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海河水位开始上涨,直到夏季达到最高峰。
夏季是海河流域的洪水季节,流域内的降水和融雪水都会导致河水迅速上涨,甚至引发洪水。
随着秋季的到来,降雨减少,河水开始下降,直到冬季水位最低,流量最小。
二、年际变化性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海河流域的年际水文变化较为显著。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海河流域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河流水位和流量的年际变化较为明显。
例如,2018年海河流域遭受了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流域内的水源枯竭,河水流量大幅下降。
而在2019年,受台风和降雨影响,海河流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三、水质特征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其水质对于保障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海河流域的水质状况并不乐观。
据统计,流域内的一些河段已经出现了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四、总结海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交通要道,其水文特征具有季节性和年际变化性。
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并不乐观,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保障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海河流域降水极值的时空演变特征

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
Vo . 5 NO 4 11 。
Cl a i n v r n e t 1 s a c i tc a d En io m n a m Re e 刘学锋 ,向亮 ,于长文.2 1 .海河 流域降水极值 的时空演变特征 L] 00 J.气候与环境研究 ,1 ( ) 5 4 1 i u fn ,Xi gLag, 5 4 :4 1— 6 .LuX eeg a i n n
干旱化程度最 为显著 。降水的极值变化致使 降水 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 ,使得海河 流域 干旱事件发 生频率 和
强 度 增 加 ,从 而 对 流 域 内 生 态 、环 境 和 社 会 经 济 系统 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
关键词
海河 流域 降水极 值
时空变化
变 化趋 势
中 图分 类 号 P 6 . 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5 ( 0 0 40 5 —1 0 69 8 2 1 )0 —4 11
Ch r ce itc fTe po a nd S a i lVa i to ft e a a trsiso m r la p ta ra i nso h
Pr c pia i n Ex r m e n t a h v r Ba i e i t to t e s i he H i e Ri e sn
a d En io m e t lRe e rh (n Chie e ,1 ( ):45 n vr n n a sa c i n s) 5 4 1—4 1 6.
海 河 流 域 降 水 极 值 的 时 空 演 变 特 征
刘 学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