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POCT仪器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POCT仪器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多种反应试剂依次涂布在片基上,制成干片,要比干化
学纸片平整均匀,用仪器检测,可以准确定量。
具体应用技术
3、免疫金标记技术: 氯金酸(HAuCl4 )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 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 状态,故称胶体金。胶体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金标蛋 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
POCT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
3、急诊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 最先进的设施和方法, 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 尽最大可能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 患者的伤残。 4、科技进步的需要 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使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蓬勃发 展,分子诊断学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简便、快速、 准确、高通量检测成为可能。
物Hale Waihona Puke 浓度。具体应用技术5、选择性电极技术: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结合传感器包括生物传感器和化学传 感器技术,制成了便携式快速检测血气(PH、PCO2、PO2等 )和电解质(K+、Na+、Cl-等)的仪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6、红外和远红外分光光度技术:
此类技术常用于经皮检测仪器,用于检测血液中血红蛋 白、胆红素、葡萄糖等成分。这类床边检验仪器可连续监 测病人血液中的目的成分,无需抽血,可避免抽血可能引 起的交叉感染和血液标本的污染,降低每次检验的成本和 缩短报告时间。
physicians office testing(医师诊所检验)
home use testing(家用检验)等。
POCT 起源于尿检技术,大约在公元 1500 年前,
当时的医生注意到蚂蚁被患有一种消瘦病的患者的
尿液所吸引,由此认识了糖尿病。 1957 年,国外有个学者,做成了干化学纸片, 检测血糖及尿糖。 199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起草标准,2002年获得 一致同意。

临床检验医学课件课件

临床检验医学课件课件
实验室认可体系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 国际组织在实验室认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
ISO 15189等国际标准为临床检验医学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框架和 指导。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量控制
通过在实验室内部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健康体检是指对无症状个体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发现潜在的疾病或异常生理 状态。临床检验医学通过检测个体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为 健康体检提供重要的检测数据。
例如,通过检测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05
临床检验医学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实验室认可与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检验医学的重要性
临床检验医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通过对患者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样本的检测,为医生 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 案。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医学技术和实验设备的不断 进步,临床检验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03
临床检验医学技术与方法
传统实验室技术
手工操作
传统实验室技术通常涉及大量手工操作,如显微镜观察、沉 淀、离心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直观,但耗时且容易受到人 为因素的影响。
自动化趋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实验室技术正在逐渐被自动化检 测技术所取代。
自动化检测技术
仪器分析
自动化检测技术利用各种仪器对样本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 性。常见的自动化检测仪器包括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 等。

临床检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临床检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概述1、分光光度计:指能够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

根据其使用光的波长范围不同,分光光度计又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全波段分光光度计。

现代常用的分光光度计通常将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合并在一起,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不同的物质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改变入射光的波长,并依次记录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就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

二、工作原理1、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结构、含量和纯度,这就是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2、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当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吸收溶液时,其吸光度与液层厚度b及溶液浓度c的乘积成正比。

3、朗伯-比尔定律适用的条件是:①入射光为单色光。

波长范围越大,单色光纯度越低,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就越大。

②溶液浓度不能过大。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溶液中,邻近分子的存在并不改变每一给定分子的特性,即分子间互不干扰。

当溶液浓度很大时,由于溶液分子的相互干扰,该定律不再成立。

三、基本结构(一)光源(light source):提供入射光的装置。

1、不同类型的分光光度计根据需要配有不同的光源,但对光源有两个基本要求:①在所需波长范围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②有足够的辐射强度并能长时间稳定。

(二)单色器(monochromator):是将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段光束的装置,是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

1、主要包括:入射狭缝、色散元件,包括棱镜和光栅、准直镜、出射狭缝组成。

(三)吸收池(absorption cell):又称为比色皿、比色杯、样品池或液槽等,是用来盛放被测溶液的器件。

同时也决定着透光液层厚度、特定波长光的透光度等多种参数,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较强的耐腐蚀性。

医疗器械基本常识PPT课件

医疗器械基本常识PPT课件

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疗器械分为一、二、三类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 有效性的医疗器械(如:手术灯、床)。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 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 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 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输液器) 其中一类只需在药监局备案即可经营,二类、 三类必须办证后方可经营
主要的法律法规
• • • •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 别规定 》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修订意 见 •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验收要求
购进医疗器械必须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才能办理入库手 续,供发货销售。 销后退回的医疗器械,也必须经过质量检查验收,验收合 格的方可进入合格品区,供发货销售;不合格时,可视具 体情况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应根据供货单位的有效票据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对到货的 医疗器械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取的样品应有代表 性;主要进行医疗器械外观性状检查和内外包装情况检查, 并检查其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 定。 对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签发《验收入库通知单》,作为保 管员办理入库手续的依据。验收不合格的通知质量管理员 进行处理
医疗器械的行业现状
全国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094家 全国现有经营企业30000家左右 现在整个医疗器械市场容量为:900亿, 预计到2010将达到1200亿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在明年开始逐步推行 GMP认证,现正在试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ppt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Clinical testing technology
ppt课件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pt课件
2
第一章 概 述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方法和仪器的评估指标 检验技术基本知识
ppt课件
3
第一节 技术和仪器在检验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和仪器的重要作用:
ppt课件38分析前量保证检查病人 申请检验
病人 标本 准备 采集
标本 运送
临床医师
仪器质量保证 方法选择与评价 试剂选择与评价
反馈信息
运送报告 病人投诉 室间质评
分析后质量评估
分析中质量控制
标本 处理
建立操作规程 室内质控及分析 标本分析测定
室内 保留标本 复查 随时复查
登记 填发报告
分析中质量控制
ppt课件
24
4.分析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AMR),分析方法能直接测定样本中的待 测物质而不需稀释或浓缩或其他的预处理
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样本可通过稀释或浓缩或其他 的预处理,以扩展其准确测定的范围
5.分析干扰(方法的特异性)
干扰试验
ppt课件
25
干扰试验实例
原理:
将可能引起干扰的物质配成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加到病人 样品中成为若干个干扰样本,在原样品中加入相同量的无干 扰物质的溶剂作为基础样品,均用候选方法测定,各干扰样 本与基础样品结果之差表示一定浓度下该干扰物质产生的干 扰值(偏差)。
ppt课件
32
试剂:
1.样品 收集无肝炎病毒污染、无溶血、无脂浊的人(或动物)血 清,采用候选方法测定其浓度,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mmol/L。 2.葡萄糖校准液 浓度分别为:36.0mmol/L 、70.0mmol/L 。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二版)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二版)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四讲第12章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工程处刘坚•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常规检验仪器。

•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以下两大功能: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⑵血细胞分类:白细胞中的淋巴、中性、嗜酸、嗜碱、单核、幼稚细胞;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

•根据计数/分类的测定值计算间接测定值红血球容积比(HCT)、平均红血球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容积比(PCT),等等1947年Coulter 发明了小孔电阻抗法通过测量细胞的体积大小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主要是用来计数红、白细胞该技术一直被各种血液分析仪沿用至今1953年库尔特家族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Model AWallace H. & Joseph R.Coulter血细胞计数(Blood count)早期的血液分析仪主要用来计数红、白细胞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增加光电比色系统用来同时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可在同一仪器上与红细胞一起计数利用直接测量到的项目运算得到间接计算项目(如血球压积等参数)不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标本采用机外人工处理的预稀释方式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ell Count)带电脑的显微镜下辨认细胞的图象识别技术效率低,受制片、染色技术的影响大在计数细胞数不多时,重复性较差没有得到普遍推广阻抗法仪器检测白细胞“二分群、三分群”仪器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微处理器分辨力的进一步提高特殊溶血剂的应用无法对细胞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性有限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ell Count)检测白细胞从二分群、三分群发展到五分群除了体积测量之外增加了多种手段(联合检测法)激光散射、激光激发荧光检测法射频(高频)传导检测法特殊溶血剂检测法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法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法在实际仪器中至少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联合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

第1章-医学仪器概述

第1章-医学仪器概述

医学影像系
1.2 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 核医学影像类仪器,均是基于给病人施加放射性标记 药物,在人体外部探测所发射的γ射线而成像的。自 从1958年的H.O.Anger研制成功医用Gama照相机后, 借助于类似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SPECT(单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成像)以及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已应 用于临床。它们提供了X射线成像技术不能提供的人 体生理代谢方面的重要信息。 ■ 图像能直接显示脏器的功能,属于功能成像。
医学影像系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精确度 = 准确度 + 精密度
精密度:说明测量仪器输出值的分散性,即对某一 稳定的被测量,由同一个测量者,用同一个仪器, 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续重复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 的分散程度。例如,某测温仪器的精密度为0.5℃。 精密度是随即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 随机误差小。注意: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准确度:说明仪器输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如, 某流量仪器的准确度为0.3m3/s,表示该测量仪器的 输出值与真值偏离0.3m3/s。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 的标志,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同样,准确 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
医学影像系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6)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除被测信号以外 的任何干扰都可称为噪声。
• 外部噪声:电磁场干扰; • 内部噪声:电子器件的热噪声、散粒噪声和1/f噪

–信噪比定义为:
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
PS S N PN
医学影像系
1.4
手动控制
辅 助 系 统
控制 与反 馈
开环控制 时间程序控制:理疗仪 闭环控制 反馈回路自动调节控制:睡眠治疗仪

第1章_医学仪器概述

第1章_医学仪器概述

的接近程度。
X=A-B (X为精密度;A为单次测量的数值;B为这一系列数的平均值) 精确度 = 准确度 + 精密度
31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3)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
----指从一测量系统或线路环节的输入端测得的系统自身 的阻抗。 Vi=? Zr Vr
Zi
Zi Vi Vr Zi Z r
43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按临床应用分类
44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诊断用仪器
生物电诊断与监护仪器:心电图机、脑电图机 生理功能诊断与监护仪器:血压计、呼吸机、血流仪 人体组织成分的电子分析检验仪器:生化分析仪 人体组织结构形态的影像诊断仪器:超声、CT、MRI
治疗用仪器

7

简单的定义:
医学仪器是以医学临床和医学研究为目的的仪器。
8
1.2 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 新石器时期,已出现医用石器,其中刺入人体组织 的石器叫“砭石”。
■ 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所述的“九针”,是人 类 最早发明医疗器械。 ■ 到19世纪,听诊器、医用体温计。
9
1.2 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38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8)共模抑制比:衡量生物电信号放大器对共模干扰的抑制能 力
Ad CMRR AC
Ad差模增益, Ac为共模增益
共模抑制比主要由电路的对称度决定,也是克服温度漂移 的重要因素。
39
1.4 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二、医学仪器的特殊性: 人体检测特殊性
生物信号特殊性
噪声特性:
1.2 医学仪器发展简史
PET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