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分析报告(完成)

合集下载

吸烟研究报告

吸烟研究报告

吸烟研究报告
吸烟研究报告
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已被证实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吸烟人群中的相关因素。

首先,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明显的。

吸烟会引起肺部组织的破坏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生。

吸烟还会增加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0倍以上。

此外,吸烟还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其次,吸烟对心血管系统有着致命的影响。

吸烟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吸烟还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脏病和血管病的死亡风险。

此外,吸烟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相关。

除了肺癌外,吸烟还与口腔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吸烟的持续时间和每天吸烟的数量与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

在分析吸烟人群中的相关因素时,性别和年龄是重要的因素。

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吸烟者。

此外,吸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也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逐渐降低。

总结起来,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

吸烟不仅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还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公众需要加强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戒烟。

政府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吸烟控制的宣传和监管,以减少吸烟人群对健康的危害。

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研究

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研究

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提要D01l和Hill于1948年至1952年间,用回顾性配对调查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其结果说明肺癌患者比对照者吸烟多、吸烟量大,开始吸烟年龄早,吸烟时间长。

他们又于1951年至1976年间,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达20余年,其结果亦说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肺癌多,吸烟量愈大、吸入肺部愈深,患肺癌的危险性愈大。

他们还证明吸纸烟又比吸烟斗或雪茄患肺癌更危险。

戒烟后可以减少患肺癌的危险性。

Doll和Hill应用流行病学方法阐明了吸烟和肺癌的关系,为研究多种癌症的病因和原因未明的疾病提供了一个典范。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增长,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肺癌的死亡率增长更高。

许多学者针对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认为与吸烟、吸入污染的空气以及职业性因子有关。

Doll和Hill针对上述问题,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他们用的回顾性研究方法(1948~1952年)1、2和前瞻性研究方法(1951~1976年)3,4,5,6是研究病因和流行病学问题的一套科学方法。

有严格的科研设计,设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长期的细致的随访观察,阐明了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这为研究癌症病因提供了一个范例。

现将其方法、设计及结果综述如下:一、回顾性研究(一)回顾性研究设计的要点1. Doll和Hill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选定病例组,病人要诊断明确,有代表性,要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用同样的方法回顾有无暴露于某因素,以及暴露的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以提供可疑病因与疾病联系的线索,从结果探索可能的病因。

2.具体方法(1)选定病人:Doll和Hill指出可以从预定地区中取某段时间的现患病人,亦可在医院中选某段时间的全部病人。

他们于1948年至1952年间在伦敦的20家医院选了确诊肺癌的病人,在其他城市也选了一部分肺癌病人。

浅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浅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浅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摘要:目的:本文笔者进行了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病例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断为肺癌病例84例,其中吸烟52例,不吸烟3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人84例。

结果:两组的吸烟量和开始吸烟年龄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对于肺癌来说,吸烟是重要发病因素,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初始年龄越小,患者患有肺癌危险就越大。

关键词:吸烟;肺癌;临床分析肺癌是较为常见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递增率达到3%,每年都要新增130多万患者[1]。

经大量研究证明,吸烟是导致肺癌危险的主要因素。

肺癌新增发病率和环境因素与检测水平进步有很大关系。

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断为肺癌病例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84例肺癌患者资料,分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断为肺癌病例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76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30~80岁,平均年龄(58.5±6.9)岁;其中吸烟52例,不吸烟32例。

将这84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人84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本次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资料调查,把研究人员分成3组,包括填写问卷时吸烟、以前吸烟现在已戒掉、从不吸烟。

84例肺癌患者与84例健康人填写调查问卷,都要填写以下问题。

吸烟者问卷填写内容如以下内容:1.2.1初次吸烟年龄1.2.2吸烟量1.2.3吸烟方式非吸烟者除填写以上内容还要填写以下:1.2.4戒烟时间本次调查问卷发放168份,实际回收168份,回收率达到100%。

1.3评价指标癌症发病率和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年龄越大患有肺癌患者机率越大,死亡率越高,所以可以由年龄来计算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实际死亡与估计死亡人数,分析吸烟与肺癌间的关系,统计肺癌不同因素下的死亡率[2]。

老年人肺癌发病与吸烟关系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肺癌发病与吸烟关系的临床分析
性 支 气 管 炎2 例 (8 、 结 核 者 1 例(8 。 7 3 %)肺 2 1%) 13 X线表现 . 6 例 均 有 胸 部 x线 片 , 中5 例 有 双 肺 C 8 其 6 T片 。 状 影 4 例 块 1 (0 , 6 %)肺不 张 l例 (8 , 塞性 肺炎 9 (3 , 2 1%)阻 例 1%)胸腔 积液 6 (%) 例 9 。
参 考 文 献
[】 许 玲 芳 , 1 刘立 群 . 年 人肺 癌4 例临 床分 析 [】 临床 内科 杂志 , 老 2 J.
2 0 , ( )2 3~2 4. 0 2 1 3 :3 9 3
肺 部 病灶 到 病 例确 诊为 肺 癌 5 ~半年 , 均 为 3 5 月 。3并 存 慢 d 平 .个 ()
8 6
中外 医疗 C IA F R IN ME IA R A M N HN O E DC L T E T E T G
断的 8 例(0 , 将 其 临床 表 现 、 7 8%)现 x线特 征 、 瘤 的原 发 部位 及 病 肿 理学类型等做一分析 。
或反复咳嗽伴有血丝 、 出现呛咳 、 胸痛加 中重且持续时要警惕合
并 肺 癌 的 可能 , 尽 早 做 相 关检 查 。 组资 料 中 , 脱 落 细胞 学 检 应 本 痰 查 1 例 、 水 细胞 学 检 查 1 例 、 皮 肺 穿刺 活 检 2 例 、 维支 气 管 5 胸 经 8 0 纤 镜检 查 1 例 。 织 学 分 型 以鳞 癌 、 癌 为 主 , 中鳞 癌 3 例 , 性 l 组 腺 其 5 男 2例、 性6 , 9 女 例 男性 明显 高 于 女性 , 可能 与 男 性 吸烟 者 较 多 有关 , 本组 男性 吸烟 者 占8 %, 性 占1%, 癌 与 吸烟 的 关 系较 密切 。 5 女 5 鳞 x 线 表 现 以块 状 影 为 多 , 次 为 肺 不张 、 塞性 肺 炎 。 状 影 易 引起 其 阻 块 医 师 注意 , 易误 诊 , 是 对 肺 不 张 、 不 但 阻塞 性 肺 炎特 别 是 同 一部 位 反复出现的肺炎 , 警惕肺癌的可能。 需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吸烟与肺癌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肺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
癌症之一,而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选取了来医院进行肺癌筛查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没有肺癌的患者作为对
照组。

根据患者的吸烟情况将两组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病例组中有85%的患者吸烟,而对照组仅有15%的患者吸烟,两组之间差异明显。

另外,随着吸烟数量和时间的增加,肺癌患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吸烟与
肺癌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验证。

除了吸烟,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肺癌发生风险产生影响,例如空气污染、职业危险因素、基因突变等。

然而,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吸烟是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
一。

总之,这项病例对照研究强调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发现吸烟状况与肺
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因此,为减少肺癌的发生风险,应该积极宣传控烟的重
要性,并促进公众学习有关吸烟对健康的知识。

卫生部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

卫生部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

卫生部吸烟与健康调查报告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已为众多的试验讨论,以及多个设计严格的大宗人群讨论所证明。

约80%以上的肺癌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有关。

欧美一些国家的状况表明,有效的控烟干预可明显遏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并使之下降。

讨论还显示,吸烟者即使中年戒烟,也会削减患肺癌的危急。

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觉手段,中晚期病例治疗花费大而且收效小(5年生存率仅约10%),使得肺癌防治成为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的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面临非常简单艰难的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社团组织,只有持之以恒,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应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机制,使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国家掌握烟草行动规划与方案,并付诸实施。

其次,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急因素(如吸烟)的监测。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讨论,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

信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肺癌防治与控烟工作会渐显实效。

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疾病负担,严峻威逼人民健康。

其中,肺癌的危害令人瞩目。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急因素,众多的烟民成为推动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的主要缘由。

值此2021年世界无烟日之际,提出控烟与肺癌防治的报告,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以便制定政策,乐观应对。

1 2 3 4 5 6 7 8 9一、吸烟的流行与控烟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亲密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

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物质的损害,引发一系列使细胞生长和调整失控的重要大事,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队列研究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队列研究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队列研究第一篇: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队列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队列研究【案例分析11.3.5】Doll 和 Hill于 1951 年至 1976 年间,用队列研究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说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肺癌多,吸烟量愈大、吸入肺部愈深,患肺癌的危险性愈大,戒烟后可以减少患肺癌的危险性。

今利用其研究结果计算上述各指标。

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0.96‰;不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o=0.07‰;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0.56‰。

则:RR=Ie/Io=0.96‰/0.07‰=13.7,表明吸烟组的肺癌死亡危险是不暴露组的13.7倍;AR= Ie-Io=0.96‰-0.07‰=0.89‰,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肺癌死亡率减少0.89‰;AR%=(Ie-Io)/ Ie×100%=92.7%,表明吸烟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92.7%;PAR= It-Io=0.56‰-0.07‰=0.49‰,表明如果去除吸烟,则可使全人群中的肺癌死亡率减少0.49‰;PAR%=(It-Io)/ It×100%=87.5%,表明全人群中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在所有肺癌死亡中所占的百分比为87.5%。

第二篇:吸烟与癌症的关系吸烟与癌症的关系“饭后一支烟,胜似活神仙”,“早茶晚酒饭后烟”,吸烟人总是为自己“吞云吐雾”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少数青少年出于好奇,或受周围吸烟人的影响,往往在“吸在玩”的情况下,学会了吸烟,天长日久养成嗜好。

其实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

香烟经燃烧分解后,可分解出多种物质,其中约有数百簬物质对人体有害;有30种左右有致癌或促癌作用。

其中的尼古丁,只要摄入50毫克就可使成年人致死。

有人风趣地说:“当你点着一支香烟的时候,就把癌请进了你的生命。

”所以,几乎世界的医生都向人们发出警告:吸烟对健康有害,它会使你患上癌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它疾病,而最终导致死亡。

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科学解析

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科学解析

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科学解析肺癌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和进展与吸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吸烟是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据,确立了肺癌与吸烟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从病因学、流行病学、分子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解析,以增加公众对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认识。

一、吸烟与肺癌的病因学关系吸烟是最主要的肺癌危险因素之一,约有85%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

吸烟导致肺癌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入到肺部的有害物质通过气道和微循环进入肺组织,诱发肺癌发生;二是烟草燃烧释放的化学物质直接接触上呼吸道黏膜,引发细胞变异和突变,从而形成肿瘤。

二、吸烟与肺癌的流行病学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量的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吸烟时间和吸烟量越大,罹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同时,吸烟者之间的肺癌风险也比不吸烟者高出多倍。

此外,二手烟也被证实具有致癌性,长期暴露在环境中的二手烟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三、吸烟与肺癌的分子机制吸烟致癌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

其中,烟草燃烧释放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可以与DNA结合,引起DNA损伤、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此外,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还可以干扰细胞的正常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四、吸烟与肺癌的预防措施预防是肺癌控制的首要策略之一,而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可以降低罹患肺癌的风险,并且戒烟后多年内肺癌的风险也会逐渐降低。

此外,加强社会以及法律的监管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手段,例如加大对烟草广告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购买烟草产品的限制等。

结论科学解析表明,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时间和吸烟量与罹患肺癌的风险呈正相关,并且二手烟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吸烟致癌的分子机制则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和基因调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统计学分析报告
背景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
要的危险因素,肺癌死亡有87%是由于吸烟所引起的,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与肺癌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砷、丙烯、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些致癌物质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的损害,某
些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导致细胞遗传信息转化癌变。

目前影响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及家族史,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等。

吸烟是肺癌发病中突出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癌症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4倍。

我国肺癌的发病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

本文对今年住院的肺癌患者进行了吸烟状况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来源
1. 159例患者均为某医院住院明确诊断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1例,发病年龄28~90岁,平均61.61±10.51岁。

2.按1∶1配对方法随机选取非肺癌住院患者为对照,配比条件除性别相同外,同在一个年龄组内,排除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平均年龄61.59±9.93岁。

二、分析内容
1.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2. 吸烟史: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年限,吸烟量,吸烟类型,戒烟情况;
3. 诊断类型:鳞状上皮癌(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腺癌,未定型癌;
4. 接触有害物质名称及年限,家庭患癌史等。

三、研究方法
1. 按患者吸烟与不吸烟的发病年龄,观察发病年龄高峰及二者差异。

2.按患者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分组,观察肺癌发病与吸烟的关系。

3. 按患者吸烟与否,日吸烟支数及肿瘤类型进行比较。

4. 统计方法:各种参数采用配对X2检验。

四.调查过程:
1、收集数据:小组每个人分别到不同的地段进行社会调查:如肿瘤医院进行调查访问,记录医院有多少肺癌患者,有多少人有吸烟的历史。

有的到社区、街道去调查访问肺癌患者是否有吸烟的嗜好。

2、数据整理:回学校每个人汇报调查数据,用计算机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3、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有吸烟嗜好的肺癌患者的人数与无吸烟史的肺癌患者的人数的多少。

4、得出调查的结论。

结果
一、本组肺癌的发病年龄为28~90岁。

我们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各阶段肺癌病人发病人数见图1。

由图1可见,本组中,肺癌的发病人数高峰主要在50~70岁年龄段,吸烟组及不吸烟组均在此年龄段为肺癌高发,其中吸烟组69例,占43.4%,不吸烟组40例,占25.2%,共109例,占68.6%。

二、吸烟与肺癌的状况比较见表1。

肺癌与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的关系见表2。

由此可见,本组中吸烟者肺癌患病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各年龄段肺癌发病频数分布每日吸烟量≥20支(1包),吸烟年限≥20年(吸烟危险指数≥400),肺癌患病比例增加,约占总数的69.31%.吸烟指数≥800时与吸烟指数≥400时对照
组与肺癌组比较,危险度明显增加。

表1吸烟与肺癌的状况比较
不吸烟组(例) 吸烟组(例) OR X2P值对照组129 30
肺癌组60 99 7.10 62.1 <0.0001
表2肺癌与吸烟指数的关系(支×年)
<400(例) ≥400(例) ≥800(例) 合计对照组 5 20*5*30 肺癌组17 35*47*99
注:*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吸烟指数≥400及≥800时,优势比(OR)值为5 .37;95%可信限为1.68<OR<19.26;X2为10.68;P值<0.001,有显著性差异。

三、不同类型的肺癌与吸烟状况的关系本组中可见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的发病吸烟者为61例,占79.22%,不吸烟者占20.78%;腺癌吸烟者为39.6%,不吸烟者为60.4%。

讨论
吸烟对呼吸道有很大的危害,多年来国内外对吸烟的研究很多。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主要为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其具有致癌和促癌作用。

肺部细胞在致癌物和促癌物的协同作用下,将变成异常细胞,进而发生癌变。

本文通过对吸烟与肺癌之间关系的比较,进一步证实了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每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的增加,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增加,肺癌的高发年龄在50~70岁。

据英美等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天吸烟40支以上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约为不吸烟者的20倍。

早在70年代,Shopland和Burrascano就曾报告[2,3],认为肺癌病例中,80%是由吸烟造成的。

本文统计结果证明:患者日吸烟量及吸烟年限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肺癌组中高吸烟危险度比对照组增加。

鳞癌及小细胞未分化癌的发生与吸烟状况关系密切。

本文鳞癌及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日吸烟量在20支以上者达64.9%,明显高于不吸烟组。

本组53例腺癌中不吸烟者32例,占60.4%,与肺癌发病不相关。

其中28例为女性患者,占53.8%。

据上海调查表明,女性肺腺癌和室内烹调的油烟有一定关系[4]。

除吸烟外,肺部基础病与肺癌的发生亦可能有关。

此外,其它因素如大气污染、营养不良、理化刺激、免疫低下、抑癌基因变异、遗传缺陷及内分泌失调等也可以导致肺癌的发生。

然而,吸烟致癌仍为肺癌的首要因素。

刘伯奇等[5]对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比例死亡率研究表明:35~69岁吸烟男女的肺癌死亡率均为不吸烟的3倍。

如果中国目前的吸烟率( 约2/3的男性吸烟)持续下去,现在0~29岁的3亿男性中有1亿将因吸烟而过早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