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诚信廉洁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大学生诚信廉洁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学生诚信廉洁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诚信廉洁教育心得体会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最好到她的大学里去看看”,说得真真是有道理啊!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
作为掌握了大量知识、初步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五四运动”开辟的一个新时代便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不求有指点江山的激情,激扬文字的豪迈,但绝不会容忍不良思想的入侵,日常行为的出格。
因此,廉洁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谈起廉洁教育,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廉洁教育绝对不仅仅包括反腐倡廉,其内涵和外延都是非常广泛的。
廉洁教育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道德规劝。
‘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应该从娃娃就抓起。
而作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骄子更是有必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因此,把廉洁教育深入开展到学校是非常重要的。
廉洁教育内涵如此广泛,短短一篇文章自然难以面面俱到。
针对研究生的廉洁教育,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学术腐败问题。
是的,学术腐败日益严重,并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是,仔细想想,学术腐败只是一个现象,其在思想实质上所反映的问题更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我想从诚信和勤俭这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个人愚见,因为我认为这两种素质似乎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恰恰又是最重要的。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说假话,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
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言必信,行必果”。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用一句“诚信危机”来概括并不为过。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NAND 杜超,朱艳辉(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
诚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学生管理中图分类号:G649.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3)04-0190-01收稿日期:2013-03-11作者简介:杜超(1983-),男,哈尔滨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朱艳辉(1985-),女,哈尔滨人,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
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
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一、在教书育人中要注重诚信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之本。
一般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即所谓“德才兼备”。
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学 生 诚 信 建 设 造 成 极 大 障 碍 。比 如 , 一 些 院 校 由于 各 在
识 。守信 是遵 守诺 言 、 实践 自己的诺 言 。“ 必信 , 言 行必
果 ” 中国传统 道德 中的精 华 , 信 是 最基 本 的道 德要 是 守
中华 民 族 的 未 来 。
一
因 ,但 频 繁变 化 的做 法 对诚 信教 育 起 到 了非 常 不好 的
负 面 作 用 ;有 关 对 学 生 处 分 的 相 关 条 例 与 现 行 的 法 律 规 范 不 能 够 有 机 衔 接 ,学 校 规 定 与 法 律 规 定 缺 乏 规 范
的说 明 , 些 条款 相 互 矛 盾 ; 违 纪 学 生 的处 理 上 , 有 在 对
一
、
部 分大学 生诚倍 缺 失 的原 因探讨
大 学生 是 同龄人 中的高 知识 群体 , 们 应该 是 “ 他 有
理想 、 道 德 、 文 化 、 纪 律 ” 高 素质 人 才 。但纵 观 有 有 有 的 大学 生 的 诚信 现 状 , 不 能不 令 人 忧 心忡 忡 : 一 , 却 其 考 试作 弊 屡 禁 不止 , 弊 方 法层 出不 穷 ; 二 , 学 贷 款 作 其 助 到期 不 予 归 还 , 至 更 姓 换名 逃 避 还 贷 ; 三 , 行 不 甚 其 言
一
些 有 “ 系” 走 后 门的学 生 “ 关 、 开绿 灯 ” 或从 轻处 理 ; 在
就业 方面 , 校 违反 规 定 出具 “ 假 证 明 ”考试 收 费缺 学 虚 ;
乏依 据 , 收费 、 收 费等 不规 范 的现象 等 都会 给 学生 滥 多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

立在高度 自觉 、 完全 自律 的基础上 的 , 是为他人着想 、 为社会着 想 、 真履行合 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 的一种需要。 认 作为一种不可量化 的价值评判原则, 信这 一层 面介 于道 诚 德之 中 ,是道德体系的基础并充斥于道德体系的各个部分 ; 而 作 为可 以具体量化 的评判指标——信用体 系, 诚信表 现为共同 默认 的市场契约。在 市场经济社会 , 诚信是市场 良好运行的最
弊的各 占1 %和2 % ;有3 .%的学 生认 为作弊很普遍 ,.% 2 6 2 4 42
诺” “ 、一言既出 , 驷马难追 ” 之类 的美妙佳话。
复旦大学教授陈根法指 出:诚信是宇宙的本体 , “ 又是人 的
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 。不 少用人单位 , 对毕业 生包装精美的求 职书中提及的 “ 计算机等级证书” “ 、奖学金证 书” “ 、优秀学生干部奖状” 以及“ 发表过 的文章” 等业绩感兴趣 ,
机是指在全社会 由于普遍发生 的公 民和组织的经济违约 、 跌破
道德红线 , 但不足 以构成违法行为的恶 意欺诈等行为并在此基 础 上发生的信任危机 。
2 大 学 生 中诚 信 缺 失 的 表 现 .
近些年来 , 大学生这一群体 中程度不 同地存 在着“ 在 信用 缺失 ” 信用危机 ” 和“ 现象 , 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集
作 用 。本 文 针 对 大 学 生存 在 的诚 信 问题 , 并通 过 对 大学 生诚 信 失 范的 原 因分析 , 出加 强 新 时期 大 学 生诚 信 教 育 管 理 的 提
途径。
关 健 词 :大学 生
诚信教育
途 径
di 036 /i n10 — 542 o .8 7 o: . 9 .s. 6 85 .o 9 . 1 1 9 js o 00
浅谈当代大学应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1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动态1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冲击着世外桃源的当代大学,大学生不可抵御地受到社会诚信的负面影响。
为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要提高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宣传,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再次是政府要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
最后是要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加强家庭的诚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里一直被宠信的,使得不少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也很少考虑责任与价值,这不仅严重阻碍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大学的稳定。
因此,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担任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3切实做好教育管理的诚信机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单纯依靠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或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应有地位,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其次将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建立起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管理机制。
最后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失信惩戒机制,筑起防范大堤,实现制度制定和执行本身的教育功能,让失信者品尝失信苦果,吸取教训,从而牢固坚持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
4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要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思考;要大胆吸收最新的管理方法,拓宽教育领域;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互通中培育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精神,利用网上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为塑造大学生现实的诚信道德理想人格服务;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不能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学,应该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诚信教育要从课本和课堂上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诚信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诚信教育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诚信教育更富实效。
关于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
发挥教师引导力
学校 是任 何个 体接受平等教育和 自由获取知识 的殿堂 , 每一个人在未 来道 路中取得的成就和掌声几乎都源 自于学校 的栽培和浇灌 。作为承担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教师 , 他们 的一举一 动都 会成为学生模仿和跟随的对象 ,所 以提升 高校教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提高 职业 道德 素质 。教师 与大 学 生接触 最为 频 繁 ,应 当用 自身对 职业 的崇高热爱感化和教导学生 。评定奖 学金 时,教师 应严 格遵 守评选制度 ,以学 习、能力 、素质等 多个角度 作为参考,不能凭关系、靠人脉 ,让学 生感 受到在 诚信指 引下可以展 现 自身才能和受到他人肯定 。公平 的竞争 不止是捍 卫学校纪律,更使学生明确努力才是成功 的前提 , 避免在今 后工作中为一 己之利跨越道德底线 。大 学生进入 大
母幽图
关于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陈 思
(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
【 摘要】大学生 不仅要 具备丰 富的专业知识和 熟 练的操作技 能 ,更要拥 有 时代所赋 予的讲诚 信 、懂 礼貌 的道德 水 准。高校要破 除 陈旧的教 学体 系,在教 师、制度 、 内容 方 面刻苦钻研 ,努 力探寻 出符合 大 学生 诚 信教 育 目的 的对 策 。 [ 关键词 】大 学生 诚 信 诚 信教 育 高校 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G 6 4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 4 9( 2 0 1 5 )0 2 —0 2 4 4 —0威 和严 肃让人望而却步,和谐社会下 国家对大 学生 的态度更为 宽容和理解 。但 是,大学生沐浴 在新时代, 作 为家里 的独苗 ,备 受重视和 宠爱,致使部分大学生失去 了 最基本 的识 别力和判 断力。因此,高校必须要在制度上推敲 斟酌 ,为大学生诚信教育 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 。 首 先,诚信 备案 。新生入学要签订诚信承诺书 ,对 自己 今后生活 中的失信行 为做 出补偿和追究提供依据。一旦学生 出现不道德 、不诚信 的行 为将会记 录在 学籍系统里,终身无 法删除和涂 改。这在 一定程度 上遏 制了大学生失信行为的产
试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维普资讯
王 孝琴
试 论 加 强 大 学 生 诚信 教 育
在 ,方方面面都在 注视着那些贷款在身的大学生 , 在 此基础上培 养学生将之转化为信念, 有如此 , 唯 他 们 的信 用表 现将 证 明他 们 能否善 待社 会 的善 心 , 学生才会在 日常行为 中 自觉将之体现 出来。 能 否对 得起 银 行 对 他们 的信 任 ,能 否 经得 起 现 代 3 、责任 意识 的淡 薄、反思能力的缺 失是 大
c u t r t t g e eg v n on e sr e i sa i e . a r
Ke r s C e iit d ct n fu ies td ns oi ;t tg y wo d : rdbl e u ai nv ri s . t;p l y sre y i y o o y t  ̄e c a
L r■ ■■ ■ ■■ ■■ 一
_
1■■ ■■ ■ ■■ ■■ ■ _ ■ ■ ■■ ■ ■■ _
第2 7卷 增 刊
20 06钲
玉林 师 范学 院学报 ( 教研 究专辑 ) 高
J OURN A L OF YU L N T I EACHERS COL EGE ( g e u ainRe e r h L Hi ! r h Ed c t s ac ) o
te o n nv  ̄i u e t’ rl h rc rs eyi otn d r ca .n h u g ie t s d nsmoa aat r y u y t c e iv mp r t mo en o i I a i n s t y tip p rte n es n ao s fn rdc f nv’ i u e t 8e n lz d hs a e,h n r a dr s n ce i u ies s d ns . ay e , ma e oi o rt t y r a
对加强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

识 的理 解 。
( 沈阳工程学院 , 辽宁 沈阳
二、 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诚 信 , 实守信 , 理个人与社会 、 与他人之 间 即诚 是处 个人
相互关 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诚 实守信是 大学生应有 的基本道
履历造假 以及恶意拖欠借款等现象屡 见不鲜 , 并表现 艾宾浩斯错觉 、 德勃夫错觉 、 贾斯特若错 觉 、 松奈错 觉等 )可 试作弊 、 ,
对人对 己诚信标 准不统一等特 点。因此 , 为 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 、动画制 作技 术和多媒体投影技术来 出信用意识薄弱 、
提高大学生诚信 意识 , 急待探索解决大 实现 , 可达到生动 、 真实的效果 , 能很好地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 改 善大学生诚信状况 , 学生诚信危机的有效路径 。 本文认为 , 根据大学生诚信现状及 趣, 改善课 堂气氛 ,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 ) 三 现代信 息技术在公共心理学第二课 堂中的应 用
关于诚信内涵的教育 , 不仅要重视 传统诚信 思想 的讲 授 , 同时也要强调现代诚信理念 。 在现代社会 , 内涵已冲破 了 诚信
产生了新的意义 , 强调在传统诚信 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是 多种 多样 的,如 向学生提供 图书 儒 家道德思想 中的诚信 观 , 信 信守规则 、 信守契约 , 而违背规 则 , 资料 、 组织心理学的学 生团体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等 。现 思想 的基础上 , 守法律 、
使学生充分理解诚信 的 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心理学第二课堂 中的充分应用 ,不仅可 以 就要承担相应 的责任。通过诚信教育 , 真正 内涵 , 使学生从传统伦理思想中汲取精髓的同时 , 接受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还可 以缓解 当前高师公共 契约诚信等现代诚信理念。另外 , 还要加强对学生践 心理学课堂教学时数不 足的困境 ,是一种很好的改善公共心 业诚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2
———————————————————————————————— 作者: ———————————————————————————————— 日期: 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xxx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人无信而不立”。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时下,随着社会大转型时期各种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急功近利心理,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诚信问题“何去何从”应引起中国大学生的深思。本文调查列举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从而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多层次深广度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危机;诚信教育;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党和国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也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从中学过渡到大学,这是每个大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直观地表述,应该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用一句“诚信危机”来概括并不为过。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我想,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 (一)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 (二)抄袭成风,蒙混过关。 在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中,给学生留有很多自习时间用来预习、复习课程或涉猎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自习时间用来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要到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完全抄袭过来就算完事。 (三)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 (四)求职履历,“掺水”成风。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制造假证件、虚构经历,绞尽脑汁玩手段。 (五)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涉及面广、支持力度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重要举措。国家推行政府贴息助学贷款政策,无需抵押。如期还贷,靠的正是学生的诚信,但结果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重要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针对以上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下降,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的现实原因。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就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讲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偏差。制度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公正的制度对于建设良好的学校道德风尚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但是,许多高校的教育制度却长期存在着一些偏向,影响了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和诚信品质的形成。一是学校德育目标过于笼统,层次不清,序向不明,不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行性不足,操作性不强。二是学校为求生存和发展,重智育而轻德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三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单一,内容抽象,只重思想灌输,轻道德浅行,使许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理性的理解,更没有形成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以至于出现学生“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四是学校德育评价制度不力,并且缺乏常规性的检查和监督。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的普遍存在,很大原因在于失信者预期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而失信收益高于守信收益。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基地,对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在发达国家,人们笃信“信用就是生命”,没有信用寸步难行。但是,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轻看和破坏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乃至人生发展的直接障碍。当代大学生是一个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的诚信程度如何,不仅对他们本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一)在教书育人中要注重诚信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之本。一般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内课外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及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及技能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即所谓“德才兼备”。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笔者认为,狠抓诚信教育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其三,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充分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 (二)加强“两课”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牢牢把握住自己诚信选择的方向,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体现“两课”教学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提高诚信教育效果。 (三)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可以从他们的基本行为抓起,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如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诚信承诺”万人签名活动,网上“诚信论坛”,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上;聘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来讲“诚信、素质、发展、人生”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定期召开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让学生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宣传典型等等。鼓励广大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从而真正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这些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