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观察

( 稿 日期 :00—1 2 ) 收 21 0— 8 ( 文编 辑 : 威 ) 本 郎
组 出现黏 膜 反应 时 间 较 快 , 应 程 度较 重 , 膜恢 复 时 间 反 黏
较慢 。
早 期 应 用 BP P无创 机 械 通气 治疗 慢 性 阻塞 iA 性 肺 疾 病 合 并 急性 左 心 衰 的与 对 照 组相 比较 , 者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五 维 他 两 液 含 漱 法 能 有 效 减 轻 放 疗 口腔 黏 膜 损 伤 的 程 度 , 缓 黏 膜 反 延
胺、 泛酸钙等 , 中维 生素 B 可增 加黏 膜组 织营养 作用 , 其 . 维 生素 B 是机体酶类的组成部分 , 促进 口腔 黏膜修 复, 能 维生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93:7 4 1 19 4 0— 7 . [] 3 肖顺 贞, 袁剑云. 护理学与护理程序 . 北京 : 北京医科大学 、 中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 联 合 出 版 社 ,97:3 45 19 4 2— 3 .
入 2次/ d或 3次/ , d 一般是上午或上 、 下午各 一次执行 , 时间
CP O D合 并 急 性 左 心 衰 竭快 速 有 效 的方 法 。
早期 BP P无 创机 械通气 是治疗 iA
【 关键 词】 BP P无仓 机械通气 ; C P 急性左心衰竭 iA 4 O D;
双 水 平 无 创 通 气 ( iA ) 吸 机 是 目前 临 床 最 常 用 于 无 BP P 呼
1 . 2. 3 3 P <O O1 .
者反映更佳 , 因是其使用方便 、 原 随机性 强 , 膜反应 出现时 黏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的监护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急性 心肌梗死 合并重症 左心 衰竭 患者的机械通 气治疗的 临床表 现及护 理对策 。方法 : 观 察 3 急性 心肌梗 死合并重症 左心衰竭 、 5例 心功 能( ii klp分 Ⅲ级 以上 患者 经气管插 管机械 通 气治疗前后 的临床 l 表 现、 气分析 的 变化。 结果 : 治疗前 比较 , 血 与 治疗后 的心 率 、 呼吸 、 H值 、 分压 、 氧化碳 分压 、 p 氧 二 经皮血氧饱 和
度 、 量 均明显改善 ( 尿 P<00 ) 2 抢 救 成 功 , 亡 9例 。结 论 : 早 提 供 机 械 通 气 治 疗 , 强机 械 通 气 的病 情监 .1 .6例 死 及 加 测。 做好心理 护理 . 加强人 工气道的护 理能提 高抢救 成功率 。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 力衰竭 . 充血性
3 结果
按每天 5 人/ 0 次计算 , 我科 4 年共进行穴位注射 5万余 人/ , 出现 3 次 仅 0例晕针及 药物反应 , 发生率 低于 0 5 且出现 的 3 例晕针及药物反应患者 , . %。 0 0 经 以上 处 理 , 适 症 状迅 速 减 轻 、 失 , 一 例死 亡 。 不 消 无 4 体 会 穴位注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 在一些 急 、 、 重 疑难 病的治疗 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 临床 中晕针与药物反应 是经常发生 的 , 同一穴位 的不 同药 物 , 在 同一个人 的 不 同 时期 , 会产 生不 同 的效应 , 出现 不 同药性 。 们 会 我 要尽可能减轻患者 的痛苦 , 提高疗效并尽量把毒副作 用减轻至最低点 。患者在 良好 的医疗环境中 , 精神放 松, 会取得较好 的疗效 , 如处在 紧张恐惧环境中 , 精神 疲劳 , 则容易 出现不适反应 。术者要掌握穴位 的解剖 部位 , 根据穴位掌握进针方向 、 深度 , 如注射百劳穴时 注意 不 宜取 过 强 针感 , 因该 穴 浅层 布 有 第 4 5颈 神 经 、
急性左心衰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 副作用:呼吸抑制,心动 过速
利尿剂:
• 作用:抑制鈉水重吸收 • 用法:速尿20-40mg静推。
4小时可重复一次 • 副作用:水电解质紊乱
扩血管药物:
• 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 降低回心血量。硝普钠: 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前 后负荷
• 硝酸甘油对血管刺激大, 最好中心静脉置管,硝普 钠见光易分解应现配现用, 避光。使用过程中监测血 压,据血压调整用药速度。
吸机机械通气 湿化瓶内盛50%的酒精,如果病员不能耐受,可
降低酒精浓度至30%或 给予间断吸入。
鼻导管给氧注意事项有哪些? 插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以8-10CM为宜,患者应闭口呼吸,若用 单侧鼻导管,一般8-12小时后换另一侧。
加酒精的目的是什么? 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肺泡破裂,从 而改善通气。
临床上具体怎么操作加酒精的湿化液? 50%的酒精:2份75%的酒精+1份水 30%的酒精:2份75%的酒精+3份水
西地兰
• 作用:加强心肌收 缩力,减慢心率。
• 用法:常用 0.133mg-0.2mg+ NS或5%GS10-20ml 缓慢静推。
• 副作用:洋地黄中 毒
氨茶碱
• 作用:解除支气管 痉挛,有一定的正 性肌力及血管扩张、 利尿的作用’
• 用法:常250mg加 入250ml5%GS中缓 慢静滴。
• 副作用:心率加快。
碳酸氢钠
.作用:纠正因缺氧 导致的酸中毒
.用法:125ml或 250ml快速静滴
糖皮质激素
• 作用:减轻水肿, 减少渗出
• 用法:常用地塞米 松5-10mg静推,或 甲强龙40静推
病情监测
99例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抢救及护理

2 5 3 强效利 尿剂的使用 :呋喃苯胺 酸 2 m —20 静脉 . . 0 g 0 mg 注射 ,用药后准确 记录尿 量 ,尿量 的多 少对利 尿剂 的再应 用及后 续治疗起指导作用。 2 54 静 脉 点 滴 硝 普 钠 ,一 般 剂 量 1. u/ i一10 g .. 25 g m n o u/
mn i,个 别 病 人 需 达 到 40 u/ i,从 小 剂 量 开 始 ,如 效 果 0 g mn 不 满 意 ,每 间 隔 5分 钟 增 加 5 mn lu/ i,直 到 达 到 u i— 0 g mn 理 想 效 果 。根 据 血 压 调 整 用 量 ,维 持 收 缩 压 在 10 H 0 mm g左 右 ,对原发性高 血压 者血压 降低 幅度 ( 绝对值 ) 以不 超过 8 m g 度 ,维 持 量 为 5 u/ i一 10 g m n 0 mH 为 0 g mn 0 u/ i。硝 普 钠 常 见 的副作用为血压下 降,应严密监测 ,若低于 9/ 0 mH , 0 6 m g 及 时 减 量 。本 品 需 现 配 现 用 ,稀 释 后 超 过 4小 时 应 弃 去 。 该 药 遇 光 加 速 分 解 ,液 体 瓶 和 输 液 管 均 应 避 光 。 因 其 药 品 含有氰化物 ,用药时 间不宜 连续超过 2 4小时 。此外 ,急性 左 心 衰 竭 血 压 低 时 ,扩 血 管 药 物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多 巴 胺 或 多 巴酚 丁 胺 有 较 好 的 作 用 。 2 5 5 洋地黄制剂 :西 地兰 0 4 g稀 释后 静脉 缓慢注 射 , .. .m 速度不可过快 ,注射 前后 测量心率或脉率 , < 0次/ 6 分不可 使用。适用于快 速心房 颤动或 已知 有心脏 扩大伴 左心 室收 缩功能不全者。急性 心肌梗死者 ,在急性 期 2 4小 时内不宜 应用。 2 56 氨 茶 碱 对 解 除支 气管 痉 挛 有 效 。 .. 26 恐惧 . 恐惧 与突然病 情加 重而担 心疾病 的预后有关 。应鼓 励 病 人 说 出 内 心 的 感 受 ,分 析 产 生 恐 惧 的 原 因 。指 导 病 人 进 行 自我 心 理 调 解 ,如 深 呼 吸 、放 松 疗 法 等 。 向 病 人 说 明恐 惧时对病情 的不利影响 ,如增加心 脏负荷 ,诱发 心律失常 , 加重支气管痉 挛 等 ,使 病人 主动 配合 ,保持 情绪 稳定 。此 外 ,医 护 人 员 在 抢 救 时 ,要 沉 着 镇 静 ,忙 而 不 乱 ,操 作 熟 练敏捷 ,使 病人产 生信 任、安全 感。切忌 慌乱 ,避免 在病 人 面前 讨 论 病 情 ,以 减 少 不 良 刺 激 。 表 示 同 情 、关 心 ,给 予 安慰 ,或让 家 属 陪 伴 给 予 情 感 支 持 。 同 时 ,还 应 迅 速 正 确 执行 医嘱 ,控制病 情 ,解 除病人 的痛 苦。待急性 症状 缓 解后 ,让病人充 分休 息 ,积极 治疗原 发病 ,并 向病 人及 其 家 属 介 绍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诱 因 。 急 性 肺 水 肿 发 作 后 ,如 原 发 病 因得 以去 除 ,病 人 可 完 全 恢 复 ,如 原 发 病 因 继 续 存 在 , 待 有 诱 因时 可再 发 生 心 力 衰 竭 症 状 。 因此 ,应 避 免 诱 发 因 素 ,如情 绪 波动 ,输液 过 多 过快 等 。给 予 清淡 、易 消化 、 富营养 的食物 ,每餐不 宜过饱 ,多食 蔬菜 、水果 ,防止便 秘 ,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疗效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疗效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是因心脏负荷明显增加或(和)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短时间内心排血量减少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瘀血综合征,也就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
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者肺的顺应性、减少呼吸肌做功,继而减少心脏前、后负荷。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组织的氧合,防止缺氧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可随时使用或停用,及时纠正低氧血症3。
对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采用了无创呼吸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8例。
年龄48~76岁,平均(63.33±3.63)岁;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其他6例。
对照组患者男11例,女9例。
年龄47~73岁,平均(62.25±3.65)岁;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其他2例。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双肺对称性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洋地黄类强心药强心、硝普钠扩血管、氨茶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呼吸机双向正压通气(BIPAP),IPAP为10~18cmH20,EPAP为2~6cmH20,氧流量为4~9L/min,先高流量后低流量。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压(MAP),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治疗效果。
呼气末正压在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中应用分析

当肺 毛细血 管压升高超过血浆渗透压 时 , 液体即从毛细血 管漏到肺 问质 、 肺泡甚至气道 内, 肺水肿形成 , 引起气体 弥散 障碍和通 气/ 』 f 『 L 流 比例 失调 , f f i 现 呼吸衰竭 , 导致严 重低氧血症 , 加重心 脏负担 , 形成
恶性循环 , 治疗不及时常造成死亡 , 病死率可达 4 4 . 6 %~ 7 8 . 1 列。快
利 尿 刹 能 充 分 效 。
则, 胸腹反 常呼 吸 ; ③意识 障碍 ; ④P a O < 8 . 0 K P a ( 6 0 m m H g ) , P a C O >
7 . 3 3 k P a ( 5 5 mm Hg )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的患者 , 以往 曾列为 机械通 气 的禁忌症 ,现 已有所改变 。当吸氧浓度> 6 0 %, P a O 仍< 8 . 0 k P a ( 6 0 mmH g ) , 亦可进行机械通气。 1 l 3 方法 4 8 例均常规 给予 吸氧 、 强心 、 利尿 、 扩血管 、 镇静 等治疗 后 ,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1 月第 2 6卷第 1 期仕 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J a n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 J _ l
呼气 末正压在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 中应用分析
周 干, 刘 涉泱 , 冉景中心 虹容量转入周 围静 脉系统 , 使扩张 的左 室舒张末期 容量下降 , 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 。静脉回心血量 减少, 心脏前负荷降 低, 缓解肺 水肿。P E E P 增加 肺泡内压 , 可减少液体外渗 和肺 泡内液 体 充盈 , 减轻肺及 问质水 肿 , 防止 小气道 隐闭 、 肺泡萎 缩和不 张 , 能 增加 功能残气 量 , 改 善通气/ 血流 比值 , 使肺 泡通气 改善 , 有效提 高 P a O , 从而改善重要脏器和组织的缺氧。 肺泡 内压升高可使萎陷的肺 泡 复张 , 增加肺泡 弥散面 积 , 减少 气体 的弥散距离 , 改 善气体交 换。 胸 内正 压使有心 充盈得 到调整 , 左 心搴后 负荷降低 , 平均动 脉压升 高, 冠状动脉 灌注改善 , 利于心功能恢复 。可避 免呼吸肌疲劳 , 减少 组织氧耗量 , 减少呼吸做功。缺氧改善后心肌 收缩 力增强 , 强 心剂 、
急性左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 等,可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是否 存在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等。
影像学检查
如X线、超声心动图等,可了解 心脏大小、形态及功能,评估心
衰程度。
心电图
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 脏电生理异常。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等)、体征(如肺部湿啰音、 心脏扩大、奔马律等)及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进 行综合判断。
高辛等。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栓 塞并发症。常用药物有 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
。
非药物治疗方法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血液净化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考虑使用血液净化治疗清除体内多余 水分和毒素。
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
对于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使用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治 疗。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等。同时,还需与急性右心衰、全心衰竭等其他类型的心衰进行鉴别。
05
CHAPTER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与护理措 施
一般治疗措施
休息与体位
患者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少 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
吸氧
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改善缺氧症状,同时监测血 氧饱和度。
02
CHAPTER
急性左心衰的常见症状
呼吸困难
01
02
03
劳力性呼吸困难
急性左心衰早期症状,患 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可 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 状。
有创通气联合血液透析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分析

s t r frd cn e so e p st n i M AS ly r u u eo e u ig t n ini afw o ii S n o n a e .Th r r 6p te t nB r u oa o tr y — e ewe e8 a in si g o pt d p h t ie t my b e o a t ga ds t r f o r d cn e so M AS ly r d co yt mp r l i n u u eo n e u igt n ini S sn n n e .Co a et er s l o g o p a mp r h e ut fA r u wi n fB r u . Reut :Th p rto a fe to g o p p te twa et rt a n fB r u a t o eo g o p h sl s eo ea in lefc fA r u a in sb te h n o eo g o p p — te t Th i e c ssg i c n n s tsi( in . edf n ewa in f a ti a it P ̄ 0 0 ) f i c . 1 .Co cu in :Th p rto a t o fr y ie t — n lso s eo e ain l me h d o h t co d
此时 , 有创通气能显 著改善肺 水肿 , 正低氧 血症 , 高救治 纠 提
效果 , 已得 到 临 床 共识 。但 对 于 有 些 重 症 患 者 , 于 有 效 循 由
心 衰患者 2 例 , 中男 1 3 其 6例 , 7例 , 女 年龄 2  ̄6 3 5岁 , 所有患
者 均 符 合 以下 所 有 条 件 : 双肺 满 布湿 罗 音 , 量 泡沫 痰 ; ① 大 ② 严 重 低 氧 血 症 ( Oz 3 mmHg 口 ; 经 基 础 抗 心 衰 及 有 创 P < 0 )j 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2T15:30:37.69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王劲松
[导读] 治疗后,观察组HR、RR、MAP、SaO2、PaO2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机械通气用于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王劲松
新疆第一济困医院重症医学科 830017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2012年6月~2016年5月期间)。
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3例为一组。
对照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率(H 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SaO2 、PaO2)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R、RR、MAP、SaO2、PaO2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机械通气用于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35-01
在临床上,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部分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呼吸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1]。
本文研究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主要采取机械通气的方案进行抢救治疗,旨在为临床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提供相关依据,改善该疾病的危害,具体报告见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简单随机化分为2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
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12例、11例;年龄范围在57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68.98±5.37)岁;急性心肌梗塞伴急性左心衰竭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
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占13例、10例;年龄范围在58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69.36±5.68)岁;急性心肌梗塞伴急性左心衰竭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
对比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病型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即P大于0.05),2组可以实施科学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患者经过常规的强心、氧疗、利尿等基础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扩血管、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调节酸碱平衡等对症抢救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进行配合治疗,行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病情严重且情绪烦躁者可在插管前注射安定10mg。
选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每分钟12-20次左右, 吸气时间为1-1.5秒, 给氧浓度(FiO2)为50%,呼气末正压(PEEP)5-10cmH2O,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HR、RR、MAP、SaO2、PaO2等指标变化,记录并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治疗后HR、RR、MAP、SaO2、PaO2等指标数据,并用t值检验,当2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HR、RR、MAP、SaO2、PaO2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结果见表1:表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MAP、SaO2、PaO2指标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会导致肺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液体外渗到肺泡以及肺间质,导致通气和气体消散的障碍,可引发严重的低氧血症,进一步使心功能恶化,病情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风险越来越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2]。
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机械通气的抢救方式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
有关临床研究表明,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效果。
但往往不能迅速改善病情,反而会加大患者的不适感,且患者的耐药性差,使用常规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病情恶化。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可通过正压通气升高肺泡的内压抑制液体渗漏,改善肺及间质的水肿情况,可避免小气道的闭合,从而防止肺泡萎陷
及肺内分流,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机械通气可使肺泡内压升高,有利于氧弥散和通气。
机械通气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气道压力和胸腔内压,减少静脉的回心血量,降低左心室前负荷、心室跨壁压及心脏后负荷,是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理想抢救方式。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后,其HR、RR、MAP、SaO2、PaO2等指标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且降低程度优于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存在差异,P值小于0.05。
总而言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可观,疗效明显,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杰.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2-43.
[2]陈家红.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85-86.
[3]韩磊磊.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