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学科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生物化
学领域,教学改革是为了深化对学科本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清晰目标、注重变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在实施教学改革时,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
出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现状,我们加强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
生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精简化和串联
为了增强生物化学课程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化和串联。
具体有如下两种方法:一是缩短文字叙述和理论分析的篇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将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模块化,将其连接起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堂互动与情境教学
我们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和情境教学。
多种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
置于某种情境之中,增强学习的情感性和体验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表达。
在课堂上,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如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
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四、多元化评价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评价,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全面
地反映出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方
法包括:笔试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口头问答等方式。
结语:。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改革措施探析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4 — 0 1 7 3 一 O 1
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准备 就绪后 , 教师可以安排 学生进行相 应 实验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 在进行人 员分配时教 师要充分考虑各种 因素 ,小组人 员不宜过 多,学生开始 实验以
任务。文章把 高中化学学科作为研究的主体 , 从 启示、 研究及情景模拟等几大方 面对高中化 学课 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 关键词】 高中 化学 教学方式 改革 措施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8 【 文献标识码】 A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是一次由内到外的整体变革 。不单单是 教育方法, 基本的教 学目标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 式 中. 教 学的最终 目标既是让学生重视 学 习、 了解知识 内容 , 而 新课改 则是要求教师从 态度 、 方式、 能力等 多个 角度加 强培养 , 形成三维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以后 , 高中化学课程不能 仅仅授 予学生 了解基本的书本 内容 . 还要锻炼学生 自主学 习、 自 主探究的能力 。 激发学 习兴趣。要 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教 育方法, 变被动为主动 , 提高学 习的积极性。新的《 全 日制普通 高级 中学 化 学教 学大纲》 也明确告知教师要 以课本的理论与教育为基础 。 课 堂上 多开展 新 型 的教 学 方 式 。 启发 学生 的 思 维模 式 , 让 学 生 可 以在一个轻松、 自由、 有创新意识的环境 下开展 学习活动。 启发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何 为启发式教学方式?简单来讲就是老师不在像从前一样 直接告诉 学生问题 的解决方式. 而是通过适 当的引导教 育 , 通过 与学生的沟通、 交流 , 让学生 自 主 思考 , 寻求最终答案 。 传统 的教 育教学过程 中. 教师就是课本的 阅读机 , 单一的通过讲 述方式把 知识灌输给 学生 , 学生没有 自己的思考, 只是单一接受。这样的 教 学方式虽然可以保证 学生 了解基本的化 学知识 内容,但对于 元素的形成 、 方程式的来源等问题一概不知。 这种填充式的教学 方法 无疑 抹 杀 了学 生 自主 学 习的 天性 。 更 重要 的一 点 。 通过 实际 调查我们发现 。 学生通过此种方式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 , 所 以. 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教 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 高记 忆。而启发 式教学方法 即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一 问题 。 课 堂上 , 教 师抛 出问 题, 由学生通过讨论、 自主思考等方式来寻求答案。从化 学现象 发 生的根 本 以及化 学反 应 发 生 的条 件 等 方 面加 以探 究 ,对 方程 式形成、 概 念基础等 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掌握。整 个教学过程 中, 学习是主体 , 不仅提 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时解决 问题 的思路也 有 了不 同层 次的提 高。 二、 引导 学 生探 究 。 培 养 学生 的探 索能 力 不仅 仅 是 启发 式 教 学 . 新 课 改 中还 要 求教 师在 学生 “ 探 究 能 力” 方面加强锻 炼。对于高中化学教 育, 探 究能力主要在 实验环 节加以体现 。 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 高了. 国家科 学探究方面也 会有很 大的改善。 针对实验过程的重要性 , 教师应 当在教 育教学 过程 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 .从 最初的按要 求完成 实 验 内容 .最终发展 为学生通过 自主 实验既 能解决基本 的化 学问 题。 例如必修二第三章第 i 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 , 书中在这一章节是通过一个小实验环节对 甲烷的性质进行 阐述 的。 实验仪器是两支干净试管, 通过基本实验后使 两支试管内均 含有等量的甲烷与氯气。然后将其 中的一支试管做避光处理 , 另 支试管放在光下静置 . 一段 时间后观察 两个试管 内的变化。 此 实验的最终 目的既是要 学生 了解 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开始前 . 教 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详 细的指导 .让学生 了解 怎样对氯气及 甲 烷气体进行有效收集以及如何确保 实验的准确性。教 师实验过 程 中还 可 以适 当地 加入 提 问方 式 。让 学 生 来 回答 除 了用排 饱 法 方 式收 集 气体 外 。 还 可 以采 用哪 些 方 式进 行 实验 气体 收 集 。 不仅 如此 ,由于化 学实验通常都含有一定的危险 系数 ,在实验过程 中。 教 师一定要告知学生注意哪 些实验 细节来保证 实验安全。 此 实验 很 重要 的一 点 就是 见 光 试 管 不能 在 阳 光 下暴 晒 .一旦 引起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

新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主要发展趋势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学号:专 业:院 (系):完成时间:年月 日学校代码:11071 申 请 号: 密 级:摘要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反映现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人得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摄影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和化学课程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化学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形式和课程类型、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近年来,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只是轻使用的倾向。
根据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接受过化学教育,但中学毕业几年以后,除了从事化学及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毕业生在解决社会胜过重的问题时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化学只是外,其他毕业生面对社会中遇到的实际化学问题几乎束手无策。
可以说,着与我国化学课程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直接关系。
化学课程的价值存在却是,从本质上讲,时对化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完整地体现化学课程的价值,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化学教育,中学化学Abstract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has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life,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How to reflect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odern chemical science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student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photography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and chemistry teaching in futur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our country chemical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form and types of courses, teach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deas.In recent years, the chemic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mainly just tend touse ligh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ll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trained i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but after a few years, in addition to engage in learning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and graduates to work in solving can more skille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is just overweight problem social wins, the other graduates face the actual chemical problems in society encountered almost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Can say, with our chemistry students from the practice of social life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existence is, in essence, a waste of resources for chemical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technolo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and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more and more large chemical, so fully embodies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value,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ese chemical curriculum reform.Keyword:chemistry 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reform,chemical education,Chemistry目录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1 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1.2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拓展化学的视野,重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 (3)2.1贴近学生的经验,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 (3)2.2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3)3重视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5)总结 (6)致谢 (7)参考文献 (8)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谓有科学素养,根据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提出的观点,包括以下内容:熟悉自然世界,认识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通晓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存的重要方式;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都是人类的事业,知道它们的力量和局限性的含义;有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能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于个人和社会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化学实验教学 闫 方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罗田县三里畈中学闫耀兵方红娟《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这就要求现代教师应从过去重视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合作、民主平等的学习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知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要领和理论,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化学规律探索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
目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定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
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
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
这时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有学生上场了。
不同次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满。
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测不准的原因。
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用硫代替磷行吗?为什么?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
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
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的成功与否,上台演示的同学则可以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可以使他终生难忘。
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_PPT课件

信息技术:寻找、分析、阐释、评价和展示信息的能 力。
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协作、协调、协商的能力。
改善自学和自做:明辨学习目的、反思学习过程、评 价学习结果、确定学习中的障碍或问题、计划改进学 习的途径。
解决问题:区分问题、理解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 案、检验解决问题的进程、评价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
由两份错误的预言说起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 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 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 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 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 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 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 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 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 其他人则没有。
1.4 大一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与经济文化发 展极不平衡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的张力
单位制和行政化的学校运作方式极大阻碍了学 校教育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和适应力。
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 资源予以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财力 保障。
同质化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的学校教 育带来的生源的流失与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留 学生人数猛增成为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学校 试图通过教育改革缓解这一危机。
1.2 应试教育的危机和素质教育的必然 要求
应试教育的危机不在于考试制度本身而在于考 试内容和评定方式
通过应试甄选激发了人性中争强好胜的一面而 遮蔽了人类社会良性运作的根本前提——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锻炼创新能力的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 同济大学 化 学 系, 上 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结 合普 通 化 学 实 验 自身 特 点 , 充 分 认 识 普 化 实 验 在 工 程 教 育 中 的作 用 , 着 眼 普 化 实 验 教 学 目标 定 位 ,
提 出改 革 普 化 实 验课 程 , 锻 炼 大 学 生 创 新 能力 的几 点 措 施 。
于科技 人 才素质 培 养影 响很 大 。传统 教育 观 念认 为教
育活 动 的核心 是 知识 传 授 , 普 化 实 验课 教 学 只是 服 从 于普 化理 论课 教学 。传 统教 学 目的 主要 是巩 固理 论课 上所 学 的知识 ,与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关 系不 大 。老 一 辈
识、 扩 充知识 、 传播知识 、 应 用 知识 。为 了增 强 大学 生 的创新 能力 , 高 等 院校纷 纷注 重增加 学 生 的实践 机会 、
Di n g Ch u n l i n g ,Ya o Ti a n mi n g,Ch e n Yu n,W u Qi n g s h e n g
( De p a r t me n t o f Ch e mi s t r y , To n g j i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Ch i n a )
CN 1 1 —2 0 3 4 / T
Ex p e r i me n t a l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Vo l _ 3 0 No . 11 NO V .2 O 1 3
实验 课 程 改 革
二、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与问题

对学习与发展的机制研究不够
• 是什么导致了课堂教学的耗时和低效?是 什么从深层意义上导致教师只能通过大量 讲解和题海来帮助学生获取高分? • 因为我们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过程、 机制、特点,学生课堂学习的策略及方法, 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过程、机制与特点以 及学生在课堂条件下有效学习与最优发展 的实现机制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
问题之五 ——专家的教育理想太丰满,教学现实太骨干
①“专家引领”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现实误差很大,其理论的 可操作性不强,如何才能加强课改的针对性? 三维目标如何设置: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 观如何平衡发展?
③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如何选择
才是合适的? ④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要学习、要提高,但工作的负荷很
(6) 增加实验材料帮助化学教师更有效地从 事化学教学 (7) 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化学教师 (8) 为化学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9) 提供机会让化学教师与校外科学社团及 社会非正式科学教育机构建立联系 (10) 帮助化学教师理解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的关系、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关系
表 J省学校对化学教师的支持情 况调查结果
二、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肯定+调整 课改基本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坚持方向,一以贯之; 调整步伐,与时俱进,从长计议。
初中化学课改的调研结果
(1)“总体认同” 一是认为原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三 维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合理的; 二是认为原课标较好地解决了“繁、难、 偏、旧”的问题; 三是认为“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转变 观念,改善教学和教学研究行为; 四是认同“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 积极地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成就。
化学课程实施的问题总体表现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1 01 5期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
王纪 忠 任旭 琴 范 松
( 阴 工 学 院 生 命 科 学 与 化 学 工程 学 院 , 苏淮 安 2 3 0 ) 淮 江 2 0 3
摘 要 讨论 了近 年 来淮 阴工 学院对 生物 化 学课 程 建设要 求所做 的一 些创新 改 革措 施 , 主要 包括 教 学理 念 、 学 内容 、 教 实验 教 学 、 堂 课 教 学和 学 习评价 的 改革 。 并对 其教 学改 革效 果进 行 了评价 , 以期 为该 课程 的教 学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生物 化 学 ; 学改 革 ; 施 ; 教 措 效果 中图分 类号 G 4 . 文献标 识 码 A 6 20 文章编 号 10 — 7 9 2 1 )5 0 4 — 2 0 7 5 3 (0 1 1— 0 8 0
时补 充 学 科 的最 新 科研 动 态 和 进 展 , 学 生及 时 了 解 学 科 让
材 体 系 。 普 遍 反 映 生物 化 学 是 一 门难 教 难 学 的 课 程 , 但 其 涉 及 的代 谢 反应 错 综 复 杂 且 相 互 联 系 , 论 比 较 抽 象 , 理 因
的前 沿知 识 。 组 织教 学 内容 时以 生物 大分 子— — 糖 类 、 在 脂
富 的教 学 内 容 及 相 应 的教 学 模 式 , 而 构 成 了 丰 富 的 教 从
教 学 内 容 是教 学 质 量 的前 提 , 学 内容 的改 革 是 教 学 教 改 革 的核 心 之 一嘲 生 物 化 学 一 些 概 念及 反 应 过 程抽 象 难 。 懂, 针对 课 程是 在分 子 水平 上对 生物 体 进行 研 究的特 点 , 对 教材 内容删 繁 就 简 , 浓缩 基 础 内 容 , 出主 线 , 突 同时 充 分 考 虑 专 业 及其 后 续 课 程 的要 求 , 尽量 降 低 学 生在 学 习时 的 难 度 。 过 研 讨 、 订 教 学 大纲 , 整讲 课 的重 点 、 点 等 , 通 修 调 难 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
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
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结合近几年来我组
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
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
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
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
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
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
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
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
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
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
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
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
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中的学科课程占据着核心
地位,特别是中考课程、高考课程更是承接考试任务、提高学生应
试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的载体。表面上看起来人人受教育机会平
等的体制,实质上却扼杀了一部分有特长学生的发展。应试教育造
成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差、身体素质差、创新能力差、人文精神缺乏。
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
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加强学习
是前提,改变观念是关键,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内容是核心。而
教育内容必须涉及课程教材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
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
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
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
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
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
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
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
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
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
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
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
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
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
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
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
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
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
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
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
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
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
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
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
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
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
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
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
来学习、记忆。
长期以来,化学教师只是化学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开发者;是化
学课的传播者而不是研究者。很多化学教师只掌握化学专业知识,
而对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一些现代新
知更是一无所知;只懂得课堂化学知识,而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贫
乏得可怜;只知道教会学生应考,而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创新。化
学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化学教师实施,所以,提高化学教师
的素养势在必行。化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积极参加在职培训,
听专业讲座,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坚持开展科研,以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
只有把高音、中音和低音有效地协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篇章;
只有把知识、能力和生活有机地联系,才能构成完整的化学课程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