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新古典主义音乐【圣才出品】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新古典主义音乐【圣才出品】

第二十七章表现主义音乐一、填空题1.表现主义音乐产生在德奥,是绘画的对应艺术,代表人物有奥地利作曲家、和威伯恩,他们被称为“第二维也纳乐派”。

【答案】表现主义;勋伯格;贝尔格【解析】表现主义音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于德奥的一种艺术流派,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对应艺术。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阿尔班·贝尔格、安东·威伯恩,他们被称为“第二维也纳乐派”。

2.勋伯格于1921~1923年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作曲法“”,从观念和实践上成功地替代了调性作曲法。

【答案】十二音技法【解析】阿诺尔德·勋伯格是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勋伯格创作了一种新的技法“十二音技法”,是将一个八度中12个半音各自作为平等的一员,废除中心音的存在而进行作曲的一种技法。

代表作品有钢琴《组曲》等。

3.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

勋伯格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的配乐诵唱作品《》是表现主义音乐的经典之作。

他的十二音作品有歌剧《》和反战性的康塔塔《一个华沙幸存者》。

【答案】升华之夜;月光下的彼埃罗;摩西与亚伦【解析】勋伯格后浪漫主义时期的10部作品,包含歌曲、两首标题器乐曲和几首纯器乐曲。

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康塔塔《古列之歌》等。

《期待》、《幸运之手》和《月光下的彼埃罗》是表现主义的杰作,其中《月光下的彼埃罗》以无调性技法写作、描绘一个丑角在月光下冥想。

十二音作品有歌剧《摩西与亚伦》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华沙幸存者》。

4.贝尔格的主要作品有:以“十二音体系”创作的《》、弦乐四重奏《组曲》和歌剧《》。

【答案】小提琴协奏曲;抒情;沃采克/露露【解析】阿尔班·贝尔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4~6章)【圣才出品】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4~6章)【圣才出品】

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句法学I.Multiple choices:1.Among the branches of linguistics,______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A.syntaxB.semanticsC.pragmaticsD.morphology【答案】A【解析】句法学研究的是句子结构;词、词组和短语组成句子的规则。

B项为语义学,C 选项为语用学,D选项为形态学均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In traditional grammar,only eight categories,called parts of speech,arerecognized.The addition of such non-traditional categories as______increases this number in current theories of grammar.A.conjunction and determinerB.determiner and qualifierC.qualifier and interjectionD.interjection and degree words【答案】B【解析】传统语法只承认8种范畴,称为词类,分别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冠词、连词、代词,但当今的语法理论增加了一些非传统的范畴,如:限定词determiner、程度词degree word和修饰词qualifier。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element that phrases formed of more than one word usually contain?A.Head.B.Specifier.C.Word category.plement.【答案】C【解析】由多个单词构成的短语通常包括:中心语、标志语和补语。

2013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3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5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三、简答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社会集体想象物 《俄狄浦斯王》中的突转与发现 自然主义的特征
1/2
圣才电子书

四、论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复活”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3 年南开大学文学院 85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 写过普罗米修斯故事的两位作家 古巴比伦的著作 写出人物出自的作品和作品作者 约瑟夫 布恩都亚
二、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悲剧 约克约帕塔法世系 双向阐发

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阅读练习及答案

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

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

”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

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

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

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

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

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

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中世纪单声歌曲【圣才出品】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中世纪单声歌曲【圣才出品】

【解析】中世纪奥尔加农是 9 世纪至 14 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阶段,
可分为 4 种类型:平行奥尔加农、反向和斜向奥尔加农、华丽(花唱)奥尔加农和有量奥尔
加农。
3.12~14 世纪欧洲复调音乐作曲艺术中心在法国的
教堂,莱奥南和佩罗坦是其
中的杰出作曲家。
【答案】巴黎圣母院
【解析】12、13 世纪巴黎是欧洲最具活力的学术中心,复调音乐的中心也转向巴黎,
2.巴黎圣母院乐派 答:巴黎圣母院是 12—13 世纪欧洲教堂音乐的中心,发展复调音乐的重要基地,聚集 了大批出色的作曲家,使这一时期的欧洲复调音乐臻于登峰造极的境地。莱奥南和佩罗坦是 巴黎圣母院乐派仅有的留下名字的两位巨匠,前者被称为“最伟大的奥尔加农作曲家”,后 者则有“最杰出的迪斯康斯作曲家”的美誉。
4.卡农曲 答:卡农(canon)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 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主句”(proposta), 模仿的声部称作“答句”(risposta)。卡农通常由二至四个声部组成,模仿的声部以各种音 程或各种顺序进入。早期的卡农体裁有罗塔舞曲(rota)、狩猎曲(caccia)和追赶曲(catch), 14~17 世纪赋格(fuge)成为卡农的称谓。
巴黎圣母院成为晚期中世纪复调最具创造性的中心。莱奥南和佩罗坦是圣母院乐派的最重要
人物。
1 /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中世纪的
调式系统以古希腊音乐理论为基础,同时受到东方教会八调式系统
的影响而形成,它们的名称沿用了古希腊托诺斯的名称如多里亚、弗里几亚等。
3.孔特克图斯
4 / 22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圣才出品】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圣才出品】

第9章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9.1 复习笔记一、弹词和鼓词1.弹词(1)弹词①弹词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弹词最早见于田汝成在嘉靖二十六年左右写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

弹词是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几部组成的。

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有时也略有变化,加上三言的衬句,成为三、三、七或三、三、四的句式。

在语言上,弹词有“国音”“土音”之分。

国音弹词是用普通话写的;土音弹词是用方言写的,或者夹杂有方言的,它以吴音弹词为最多。

②据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辑录,现传弹词作品有二百七十多种其中除少数是鸦片战争以后创作的,大多数是清中叶以前流传下来的。

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狭窄,绝大多数都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有比较真实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2)作品①《天雨花》写作时代较早,据其自序,其书当成于顺治八年以前,写出了明末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弄权。

书中主人公左维明对郑国泰、魏忠贤的斗争,对阉党屠杀东林党入的谴责,都表现了作者对明末现实的批判。

在日常生活的琐屑描写中,削弱了主题的鲜明性。

②《再生缘》写成于乾隆年问。

它是写元代女子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经双方父母订婚,后经奸人破坏,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故事。

在艺术上,《再生缘》的情节比较离奇、曲折,作者围绕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的婚姻这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写得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但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大都是封建伦理观念的体现者,缺乏理想的光辉。

孟丽君虽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但她最高的理想仍旧是回到家庭去做一个贤妻良母,并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婚姻制度大加宣扬,因而损害了这一形象的完美。

③《珍珠塔》在以才子佳人爱情为题材的弹词中,《珍珠塔》是最为江南广大人民所熟悉的一部。

书中叙述书生方卿因家贫求助姑母,遭到有钱的姑母的羞辱,表姐陈翠娥同情他,并私下赠给一个珍珠塔。

最后方卿中了状元,他装乞人模样,到陈家唱道情,讽刺了姑母。

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凌宇《中国现代文学史》配套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申报·自由谈》答:《申报·自由谈》是上海《申报》的副刊之一,也是近代报刊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副刊。

1911年创刊,最初的编者是陈蝶仙。

后来陈因经营实业,改由礼拜六派的小说家周瘦鹃主编。

周瘦鹃编自由谈约十年,使自由谈成为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充满了旧式的笔记诗词以及章回体长篇小说。

1932年起改由黎烈文主持,把自由谈的内容变成完全的新文艺化,积极介入社会,追求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大力提倡杂文,锋芒毕露,大胆暴露现实,全国文化界一时震动,并特聘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撰稿,成为进步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

1949年停刊。

2.《缀网劳蛛》答:《缀网劳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许地山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二是指其同名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缀网劳蛛》反映了妇女所受的惨重压迫,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佛教思想;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由商务印书馆在1925年出版。

收入《命命鸟》、《缀网劳蛛》等十二篇小说。

其中《换巢鸾凤》记述一个贵族小姐为追求自由恋爱而上当送命的悲剧;《商人妇》描写一个商人妻子被丈夫羹给印度人而备受凌辱的苦难遭遇;《枯杨生花》写一个孤苦无依的老渔妇在他乡遇见昔日恋人的故事。

作品多写妇女婚姻悲剧,故事情节曲折,充满异域情调和传奇色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3.春柳社答:春柳社于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

1907年在东京上演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正式公演林纾翻译小说编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

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他们所要创造的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这种新剧传到国内后又被称为“文明新戏”,中国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正是由此开始的。

比较文学题库及答案

比较文学题库及答案

比较文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2、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

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他们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

但由于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而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3、套话: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

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

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套语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来源。

5、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

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
关系为研究对象。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
流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分析符号的两个分析层次,指的是直接意指层与________。
4.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者有意义地表述这
个世界。简言之,表征是通过________生产意义。
5.福柯的话语概念试图克服传统理论中人所说的与所做的之间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
说,话语涉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领域。
6.以下书籍或影片作者各为何人?
(1)________《超越父神》(BeyondGodthePather)
(2)________《斯芬克斯之谜》(Riddlesofthesphinx)
(3)________《明星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StarGazing)
(4)________《女权辩》(VindicationoftheRightofWoman)
7.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诠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哪几大议题上?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何谓形象学?形象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2.简述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差异。
3.简述在女性主义方向下对精神分析的探讨。
4.何谓主题学?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第1题35分,第2题40分,共75分)
1.试选一个好莱坞经典电影文类,并聚焦于一位代表性电影导演/作者的作品,以其为
范例,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一些观点,对好莱坞经典电影中有关性别的议题进行探讨。
(35分)
2.比较中西戏剧在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35分)
3/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
关系为研究对象。
【答案】跨民族、跨语言
【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
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
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
流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
战,新的生机。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
“文化研究”的热潮。

3.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分析符号的两个分析层次,指的是直接意指层与________。
【答案】含蓄意指层
【解析】任何一个符号都包括了能指/所指两个部分。罗兰·巴尔特从意义建构过程将两
个部分分成了表达层面和内容层面,有时也直接用直接意指/含蓄意指所替代。
4/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4.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者有意义地表述这

个世界。简言之,表征是通过________生产意义。
【答案】语言
【解析】表征将意义和语言同文化相联系。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
意义的生产。简言之,表征是通过语言产生意义。

5.福柯的话语概念试图克服传统理论中人所说的与所做的之间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
说,话语涉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领域。
【答案】语言;实践
【解析】福柯使用“话语”这个概念是为了弥补结构主义的缺陷,强调语言和实践的联
系,“它试图克服传统的人所说的(语言)和人所做的(实践)之间的鸿沟。”

6.以下书籍或影片作者各为何人?
(1)________《超越父神》(BeyondGodtheFather);
【答案】戴利
【解析】戴利以《超越父神》(BeyondGodtheFather)一书开始她的精神旅程,虽
然她在其中也呼吁雌雄同体,但是她最终完全否认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说法,
认为这都是父权制的毫无希望的、蒙蔽人心的产物。

(2)________《斯芬克斯之谜》(Riddlesofthesphinx);
【答案】索福克勒斯
【解析】斯芬克斯之谜出自《俄狄浦斯王》,是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
5/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谜底为人。《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

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3)_______《明星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StarGazing);
【答案】杰基·斯泰西
【解析】杰基·斯泰西的《明星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是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与
女性观众研究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994年。这本书将电影理论与文化研究相结合,采用民
族志调查的方法,分析1940年到1959年之间好莱坞电影中女明星形象与当时英国白人女
性观众之间的联系。

(4)________《女权辩》(VindicationoftheRightofWoman)
【答案】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解析】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发表于1797年,被公认为是最早的一部
女权宣言,“这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妇女权利并要求承认这种权利的文献作者是潘恩和许多法
国革命者的朋友,接触了大量的革命思想,要求将革命的基本观点运用于仍被排斥在人权之
外的广大妇女。”

7.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诠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哪几大议题上?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答案】社会性别问题;性欲问题;生育观念问题
【解析】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者不仅在社会性别问题上有非常不同的观
6/3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com
点,在性欲问题的认识上也很不一致。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者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不仅

对性的见解不同,对生育也有不同观念。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何谓形象学?形象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1)形象学
形象学,是指研究形象的学问。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
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异国相对于主体而言应该属于他者范畴,即不同于主体的
排他性质,诸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等。20世纪
80年代,形象学研究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大陆发展迅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形
象学并非晚近产生的新学科,恰恰相反,对形象的研究可以远溯至19世纪,它与比较文学
的发轫同步,属于“国际文学关系研究”范畴。
(2)形象学研究的意义
形象学研究的意义并不是帮我们鉴别真伪,而是研究这类形象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
是怎样生存”,这不仅对“他者”有着认识意义,对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具批判性。
①形象学研究可以介入社会的精神生活层面,也可以是对社会总体面貌的概述
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异国相对于主体而言应该属于他
者范畴,即不同于主体的排他性质。巴柔在文章中这样定义形象,很有概括性,在与“他者”
进行的有意识的区别后,对异域的自觉感知具象为文字,“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
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形象是对一种文化或者社会的
想像,它有时候反映在作品中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复制品,同时也可以是充满文学性的
“乌托邦”,可归根到底它都可以纳入社会集体想象物的范畴,这里的社会集体想象物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