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的检查诊断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国际肿瘤医疗中心温馨提示: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位列中国人最易罹患的癌症第五位。
早期结肠癌往往预后较好,只可惜大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也较差。
因此,结肠癌的预防与提早发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CT可以检查出结肠癌吗?CT检查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病变侵犯肠壁的情况,是结肠癌病情分期、疗效评估非常关键的一个检查项目,但是它却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因为它对胃、肠等空腔脏器的检查敏感性较低,所以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有局限性。
只有当肿瘤生长,导致肠壁增厚时,CT或许能提示结肠癌,而确诊则需要靠肠镜检查、标本癌细胞等来进行确诊。
结肠癌,并不是不可治,数据显示,我国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在50%-60%之间,所以早期的结肠癌治愈率非常高,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
如果我们能在身体向我们发出早期“求救信号”时,及时重视并积极治疗,可以极大提高生存率。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1、全身症状结肠癌早期时会使患者出现贫血、乏力、身体浮肿等情况,以贫血、消瘦的症状为比较明显的表现。
因为结肠癌的肿瘤多为软癌,容易出现溃烂、感染等中毒的现象。
若是发现自己出现类似上述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患上了结肠癌。
2、腹痛多数的结肠癌患者常常会有腹部隐隐作痛的感觉,当肠梗阻发作后,腹部的隐痛会转变为绞痛。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性出现,而且很难治好,那么就要警惕是不是产生了结肠癌,要及时做肠镜观察和治疗。
3、排便异常早期结肠癌的患者排便会出现异常,会有稀便、便血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会有排便困难的情况。
若是发现自己的粪便中有脓血,而且自身并没有结肠炎的病史,就要警惕是不是出现了结肠癌。
4、腹部包块造成腹部包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结肠炎。
结肠炎引发的这些肿块形状呈不规则型,摸起来比较硬,且可以随着肠管进行活动。
随着病情的加剧,有些肿瘤还会出现严重的浸润现象。
结肠癌的鉴别与诊断

结肠癌的鉴别与诊断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的黏膜或黏膜下层。
早期的结肠癌常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便血、肠梗阻等症状。
及早发现和诊断结肠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肠癌的鉴别与诊断方法。
详细内容临床表现和病史调查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各异,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常伴有腹痛、便血、贫血、体重下降等。
病史调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步骤之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性质、出血的颜色和量、排便习惯的改变、饮食习惯、家族病史等。
同时还需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直肠指检等。
实验室检查结肠癌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和粪便检查。
血液检查可发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并非结肠癌的特异性指标。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便便中的潜血,对于早期结肠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钡餐造影、结肠镜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胃肠钡餐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
结肠镜是一种直视下检查结肠黏膜的有效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并进行活组织检查。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以及是否转移等。
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活检是诊断结肠癌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或结肠镜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并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浸润程度,并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进一步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分子生物学检查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查在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包括基因突变检测、DNA甲基化分析、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协助医生确定结肠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结论结肠癌的鉴别与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病史调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准确诊断结肠癌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3)直肠指检:推荐对 未行结肠镜检查的直肠
肿瘤可疑患者行直肠指
检,可以发现下段直肠 的病变,但一些较为平 坦的病变亦较难发现。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最有 效的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前病变
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非家族性腺 瘤性息肉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意大小的结直肠 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层者称为黏 膜内癌(M期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称为黏膜下癌 (SM期癌)。
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1.常规结肠镜检查
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2.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检查 推荐有条件者对结直肠病变宜应用全结肠喷洒0.4%靛 胭脂+0.2%醋酸和/或电子染色内镜或结合放大内镜对可疑 病变进一步观察,通过对黏膜腺管开口以及毛细血管的观 察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和浸润深度。 推荐结直肠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分型采用Pit pattern 分型,黏膜毛细血管分型采用Sano分型,仅有电子染色内 镜无放大内镜者宜对病变采用NBI下结直肠病变国际化内 镜分型(narrow band imaging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NICE)。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北京

定义和术语
1. 早期结直肠癌:局限于结直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癌(粘膜
内癌 粘膜下癌)
推荐2000年版WHO肿瘤分类:结肠或直肠发生的上皮恶性肿
瘤,只有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时才被认为是恶性的。
2. 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IN):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原位癌可疑浸润及黏膜内癌。
内镜下切除术
1.常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热活检钳钳除术存在病变残留率高、
对标本的组织结构有破坏、在右半结肠使用时迟发性出血和穿孔风险高等 缺点,不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2.EMR 非吸引法(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和吸引法(透明帽法和套扎法)
内镜下切除术
3.EPMR(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用于传统EMR不能一次完整切除
本共识推荐早期结肠癌术前评估使用增强CT,有条件可选用mEUS, 而早期直肠癌的术前评估则推荐使用ERUS和增强MRI。
不推荐PET—CT作为常规评估方法。
治疗
治疗原则: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使用内镜技术可
以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可达到约90%
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48h内 ;
直肠病变是ESD迟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国外文献报道,EMR术中出血率为1.8%~18%,术后出血率为0.2%~ 7.2%,ESD术后出血率为0-3.6%. 止血原则及处理方法:术中出血多为自限性,少量渗血可电凝处理,喷射 性出血可使用金属夹,而ESD术中出血则因影响后续黏膜下剥离而较少使 用止血夹。ESD术中在黏膜下发现较小血管,可用电刀或APC直接电凝。
术前评估
大体形态(0-IIC病变及非颗粒型及结节混合型LST黏膜下浸润风险则 相对更高)、腺管开口分型、NBI分型、EUS、CT-增强CT、 MR、PET-CT
分辨结肠癌早期信号

分辨结肠癌早期信号发布时间:2022-03-04T02:46:06.30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期作者:张智玮[导读] 结肠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张智玮洪雅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 620360结肠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结肠癌,我国近几年的结肠癌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危机老年人甚至年轻人。
由此可见,解决结肠癌疾病问题是全世界需着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结肠癌疾病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组织造成影响,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治疗,因而为确保患者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需精准识别结肠癌的早期信号,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结肠癌的病因分析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结肠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却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据相关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结肠癌,那么其后代一级亲属患有结肠癌的疾病风险可能性高达80%以上,这在全球每年新发病人中也得到证实,即1/4左右的患者都是由遗传因素所导致的。
并且,结肠癌患者患病时间越早,其后代亲属的疾病遗传概率就越高,如若其发病年龄低于40岁,则必须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2)饮食因素饮食因素对结肠癌疾病的影响性较高,其中40%~60%的患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或不规律而病发的。
如过多使用食盐以及腌制食品,将会提高致癌几率,这是由于食物在腌制过程中会生成致癌物,且与食物是长期伴随的,腌制食品经食用进入身体器官,引发癌症。
另外,过多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缺少微量元素的摄入,也会增加结肠癌的病变风险。
(3)其他疾病因素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患得结肠癌的危险性是高于普通人的,如患有长期肠道炎症与息肉的患者其结肠癌的风险最低为普通人的2倍;胆囊切除术会增加男性患得结肠癌的风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癌风险性是普通人的30倍等。
结肠癌早期检查项目

结肠癌早期症状和检查项目结肠癌的危害比较大,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患者要及时的发现疾病,及时的治疗,我们要了解结肠癌的早期症状。
1、常见症状: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
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此为常见的结肠癌最早期的症状。
2、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
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3、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4、腹部包块:由于中年以上是该病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因此中年以上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
结肠癌的诊断检查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痢疾”、“肠炎”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如下:1、X线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
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
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
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2、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纤维结肠镜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
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3、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此两种检查方式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4、血清癌胚抗原检查:本项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
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癌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结肠癌诊断方法和标准

结肠癌诊断方法和标准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
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症状和病史等,
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2. 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直肠指诊等,可发现结肠癌的直
接体征。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有
助于发现结肠癌及其转移。
4. 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
肠癌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
5. 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结肠癌,并确定其
分期和分级。
结肠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理学检查:必须取得病理学证实的诊断。
2. 分期:根据TNM分期系统分期,确定结肠癌的分期,有助于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分级:根据病理学分级,确定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助于预
后的判断。
4. 转移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确定结肠癌
有无转移。
综上所述,结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理学检查、分期、分级和转移检查。
早期发现和诊断结肠癌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提高预后非常重要。
结肠癌的早期筛查与治疗

结肠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心理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缓解这些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和预后
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促进康复进程。
03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免疫治疗在结肠癌
治疗中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但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前景。
结肠癌并发症预防
05
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肠梗阻
01
结肠癌可能导致肠道狭窄,引发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
呕吐等症状。
出血
02
肿瘤表面血管破裂或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
06
持
患者教育内容
结肠癌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介绍结肠癌的定义、发病原因、常见症状等基本知 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强调早期筛查在结肠癌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患者对筛 查的重视程度。
治疗方法及效果
详细讲解结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并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使患者对自身 治疗方案有充分了解。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预后较好,老年 或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预后较差。
结肠癌治疗原则与
04
方案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 瘤分期和分子特征等因素,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 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