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肿瘤微环境简介

肿瘤微环境简介

2015, Vol.58, No.114前 言在過去幾十年來,人類對於癌症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腫瘤細胞本身,發現許多腫瘤細胞的基因學(genetic)或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則驅動著腫瘤的進展。

然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與間質細胞(stromal cells),與腫瘤細胞間有許多的相互作用,而這些相互作用與腫瘤的進展有很大的關聯性,這些腫瘤細胞以外的細胞與物質統稱為腫瘤的微環境(tumormicroenvironment, TME)。

西元1863年,細胞病理學之父Rudolf Virchow首先提出慢性發炎與腫瘤發生(tumorigenesis)之間的關聯,因為他觀察到腫瘤細胞周邊常有白血球的浸潤。

後來的流行病學研究的確發現許多腫瘤的發生率與慢性發炎有很強的關聯性,如肝硬化與肝癌、發炎性腸道疾病與結直腸癌、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和胃淋巴瘤等(1)。

然而,我們也觀察到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接受器官移植或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病人,其腫瘤發生率是比一般人高許多的。

這樣相反的結果似乎預告著腫瘤微環境的複雜性,以下將就腫瘤微環境做簡單的介紹,以及其目前在臨床上的應用。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是一群多樣性的細胞,主要來源來自腫瘤周邊組織或骨髓,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主要型態:M1及M2。

其中在腫瘤形成的早期主要是M1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浸潤,它可以分泌促發炎細胞激素(proin ammatory cytokines),即第一型細胞激素(typeI cytokines),進而抑制腫瘤生長。

相反的,在腫瘤形成晚期,則以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為主,它分泌的第二型細胞激素(type II cytokines),可以促進抗發炎反應,因而促進腫瘤的生長(圖1)(2)。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研究目标: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门话题。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生长和发展所在的特殊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等组成部分。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细胞和信号网络,对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1. 文献调查和回顾:通过系统搜索相关的文献和回顾现有研究成果,了解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现状。

2. 组织标本采集:收集肿瘤和正常组织标本,并进行蛋白质和基因的提取。

3.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使用合适的抗体标记肿瘤标本中的免疫细胞和相关信号分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4. 转录组测序: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

5. 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设计:1. 对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密度,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进行关联分析。

2. 对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筛选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靶点和信号通路。

3. 设计体外细胞实验,将肿瘤细胞与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共培养,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凋亡、免疫细胞激活等。

4. 测试不同免疫治疗药物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影响,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编辑等。

5. 设计小鼠模型验证实验,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肿瘤生长和预后的影响。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1. 分析肿瘤标本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肺癌的肿瘤微环境研究

肺癌的肿瘤微环境研究

肺癌的肿瘤微环境研究肺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疾病,尽管有许多治疗方法的进展,但其治愈率仍然相对较低。

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肿瘤微环境在肺癌的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肺癌的肿瘤微环境进行研究。

一、肺癌的肿瘤微环境概述肺癌的肿瘤微环境是指肺癌细胞周围的细胞和分子组成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免疫细胞、血管、纤维细胞等多种成分,并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

肺癌细胞通过与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和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

二、肺癌肿瘤微环境的组成成分1.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免疫细胞的类型和数量与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肺癌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2. 血管:肺癌细胞需要通过新生血管获取养分和氧气,因此血管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管异常造成的血液灌注不足和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3. 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

它们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和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对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有重要作用。

三、肺癌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发展的关系肺癌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可以分为抗肿瘤免疫细胞和肿瘤进展相关的免疫抑制细胞。

研究发现,某些肺癌病人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异常,致使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此外,血管生成是肺癌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研究表明,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

肺癌微环境中的血管异常可以导致血管生成不足,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纤维细胞也参与了肺癌的发展过程。

它们通过产生细胞外基质和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在肺癌细胞的生长、迁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改变纤维细胞对肺癌微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发展。

四、肺癌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了解肺癌肿瘤微环境对于进一步提高肺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肺癌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治疗:通过调节肺癌微环境的免疫细胞数量和类型,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其应用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其应用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其应用肿瘤是一种由于体内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疾病。

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与周围的细胞、血管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肿瘤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附属细胞、血管、基质和免疫细胞等多个组成部分。

其中,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肿瘤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生长因子、化学因子和细胞因子,形成肿瘤微环境。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附属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肿瘤的本质及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机制极为重要。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具有高度异质性。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以揭示肿瘤细胞在生长、增殖、分化和转移等方面的特征。

二、肿瘤细胞和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与周围的细胞、血管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形成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和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可以揭示肿瘤细胞和周围微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

三、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系统的活性和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使得肿瘤细胞得以生长和发展。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可以揭示肿瘤生长以及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机制。

四、肿瘤微环境对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药物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肿瘤微环境会影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肿瘤微环境对药物的敏感性研究可以揭示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肿瘤微环境研究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利用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干扰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除此之外,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还可用于肿瘤预后预测、新药研发、肿瘤筛查和预防等方面。

恶性肿瘤的肿瘤微环境研究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

恶性肿瘤的肿瘤微环境研究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

恶性肿瘤的肿瘤微环境研究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恶性肿瘤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对于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一、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是指围绕肿瘤细胞的一系列物质和细胞组成的环境,包括血管组织、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免疫细胞等。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对于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肿瘤微环境提供了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氧气。

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分裂和生长,其对于养分和氧气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肿瘤微环境通过提供充足的血流和氧气,满足了肿瘤细胞的需求,促进了肿瘤的生长。

其次,肿瘤微环境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形成免疫逃避。

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例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生长。

最后,肿瘤微环境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使其跨越组织屏障,进入其他器官,从而形成远处转移。

二、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可以寻找到干预其发展的新靶点。

1. 血管新生因子肿瘤生长离不开血管新生的支持。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新生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础纤维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可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提供养分和氧气。

因此,干预血管新生因子的活性,阻断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2.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也是揭示肿瘤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分子、物质和局部生态系统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环境。

它对肿瘤生长、进展和治疗的影响十分重要。

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免疫耐受的状态,即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的功能来逃避身体的免疫攻击。

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主要是由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抗炎型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状态,可以增强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以增强人体对肿瘤的免疫攻击。

例如,研究发现通过抑制Tregs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通过使用特异性的Treg细胞抑制剂或抗体,可以显著增强肿瘤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活性,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免疫攻击肿瘤的能力。

除了抑制免疫耐受状态,研究人员还尝试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

例如,通过使用活化效应T细胞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α(IFN-α),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使用刺激效应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如CD28和CD137,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改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通过使用靶向肿瘤细胞的抗体药物联合免疫疗法,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还在研发针对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如下:抑制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联合使用抗体药物和免疫疗法以及研发靶向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的新型治疗方法。

关于tme的综述

关于tme的综述

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实体,它被定义为肿瘤周围的环境。

这个环境由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动态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癌症的发展和转移中起着核心作用。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恶性细胞(肿瘤细胞)和大量非恶性细胞(non-malignant cell types)。

这个环境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行为,还影响免疫细胞的反应和功能。

因此,理解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微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细胞成分(肿瘤细胞、多种免疫细胞、成纤维状细胞等)和非细胞成分(细胞因子、蛋白质等)。

这些成分会随着肿瘤的进展不断演变,并与肿瘤细胞进行交互作用,从而影响疾病进展。

不同的原发器官、肿瘤内部特征、肿瘤分期和病人状况会导致不同的肿瘤微环境。

在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旁分泌两种方式进行。

此外,细胞外囊泡(EV)释放是另一种旁分泌机制,且可作用于远端。

原发肿瘤位置的代谢需求改变和伴随的代谢物分泌,又进一步正反馈到TME中,支持肿瘤生长。

对肿瘤微环境的理解有助于发掘新的治疗靶点,完善临床前肿瘤模型,以及研究TME细胞及其分泌分子。

此外,这种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肿瘤微环境的
影响。

然而,目前对肿瘤微环境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索其奥秘,以期为癌症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为了早日解决癌症危机,许多科学家和生物医学工程师正在努力探索肿瘤微环境研究,以便为其临床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肿瘤微环境指的是由癌细胞和周围组织细胞组成的区域,包括肿瘤细胞、血管、间质、免疫细胞、血管生成因子等一系列组分,它们相互作用并塑造了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

因此,了解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和机制,可以协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发展规律,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这篇文章将介绍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从而揭示肿瘤微环境研究的巨大潜力。

一、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1. 肿瘤血管系统的研究癌症的存在和生长需要血管的支持,因此肿瘤细胞会通过激活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等来促进新血管形成。

当前的研究表明,血管生成过程中调节因子的变化会影响肿瘤血管的生长,尤其是在抗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会通过改变血管生成的过程来逃避药物的杀伤。

因此,针对肿瘤血管系统的研究是提高癌症治疗成功率的重要方向之一。

2. 免疫系统的研究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在肿瘤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因子,可以抑制或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以极大地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免疫治疗等手段来重建体内的抗癌免疫系统,以便更好地对抗癌症。

3. 肿瘤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肿瘤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交互作用不仅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还能够调节血管、免疫细胞等微环境因素的变化。

因此,通过控制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发展,这在治疗癌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肿瘤微环境的临床应用1. 抗血管生成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由于可以针对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和血管生成因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因此在治疗肝癌、肺癌等肿瘤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免疫治疗肿瘤细胞能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分泌等方式,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微环境的文献综述
发表时间:
2019-09-23T13:12:43.5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作者: 杜家乐 张翠英通讯作者
[导读] 癌症不仅仅是大量的恶性细胞,而是复杂的“流氓”器官,其中许多其他细胞被招募并且可被转化的细胞破坏。

杜家乐 张翠英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
【摘要】癌症不仅仅是大量的恶性细胞,而是复杂的“流氓”器官,其中许多其他细胞被招募并且可被转化的细胞破坏。恶性和非转化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肿瘤微环境(
TME)。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转移及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生肿瘤微环境做一综述。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T细胞 B细胞
引言
细胞间通讯由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炎症和基质重塑酶的复杂和动态网络驱动,TME中细胞的进化,结构和活性与伤口
愈合和炎症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巨噬细胞等细胞也存在于与慢性炎症状态无关的癌症中。
TME中细胞的进化,结构和活性与伤口愈
合和炎症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巨噬细胞等细胞也存在于与慢性炎症状态无关的癌症中。其中一个原因是炎症和伤口愈合过程在恶性
细胞的致癌突变下游被激活。许多
TME的共同特征表明,靶向非恶性细胞或其通讯介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并且还可以补充其他
治疗选择。
[1]
1.T淋巴细胞
TME内有许多不同的T细胞群渗入肿瘤区域,浸润性肿瘤边缘和引流淋巴器官。其中,细胞毒性CD8 +记忆T细胞(CD8 + CD45RO
+
),通常是抗原'经历'并且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与良好的预后密切相关。CD4 + T细胞由CD4 + T辅助细胞1(TH1)细胞支持,其特征在
于产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2(IL-2)和干扰素γ(IFN-c); TME中大量的这些也与良好的预后相关。最常被描述为肿瘤促进的CD4 + T细
胞是免疫抑制性
T调节细胞(Tregs),其特征在于FOXP3和CD25的表达(Hsieh等,2012)。组成型和诱导型Tregs通过产生IL-10,转化
生长因子
β(TGF-b)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接触,抑制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发挥免疫抑制功能。[2]
2.B淋巴细胞
B细胞可以在肿瘤的侵袭边缘发现,但在引流淋巴结和TME附近的淋巴结构中更常见。 B细胞浸润??到TME与一些乳腺癌和卵巢癌的
良好预后相关。产生
IL-10的B细胞的免疫抑制群体,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或B10细胞,增加肿瘤负荷并抑制炎症诱导的皮肤癌中的
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
[3]
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也渗入肿瘤基质,但未发现与肿瘤细胞接触。 对于许多癌
症,例如结肠直肠癌,胃癌,肺癌,肾癌和肝癌,它们似乎预示着良好的预后
[4]。

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活性通常是促肿瘤发生的,TAMs是恶性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的专性伴侣,有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
TME
中丰富的TAMs与预后不良有关。巨噬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塑造了它们的表型和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肿瘤缺氧很重
要,因为许多
TAM在肿瘤的缺氧和/或坏死区域积聚。 认为这些区域通过释放缺氧诱导的化学引诱物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
素和内皮单核细胞活化多肽
II(EMAP2,也称为AIMP1)来吸引TAM。[5]
5.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目前被定义为抑制性免疫细胞群,其在多种小鼠和人类癌症中的数量增加。人MDSCs的表征很困难,因
为它们的表型变化很大。小鼠和人
MDSC通过一氧化氮合酶2(NOS2)和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抑制CD8 + T细胞活化它们还诱导

Tregs
的发展和巨噬细胞极化为TAM样表型。[6]
6. 树突细胞(DC)
树突细胞(DC)在抗原加工和呈递中具有重要功能。在TME中发现的DC被认为是有缺陷的,即它们不能充分刺激对肿瘤相关抗原的
免疫应答。
TME的缺氧和炎性微环境进一步损害DC功能以激活免疫功能,并且已发现一些DC抑制肿瘤部位的T细胞应答。[7]

7. 淋巴管内皮细胞
肿瘤通过VEGFC或VEGFD的产生驱动淋巴管生成或淋巴管增生.虽然肿瘤细胞可以侵入现有的淋巴管,但如果恶性细胞或巨噬细胞分
泌高水平的
VEGF或VEGFD,则TME将具有广泛的淋巴管发芽,收集淋巴管的扩大和淋巴结淋巴管生成。TME中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和由它
们形成的淋巴管在恶性细胞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新的证据表明它们还通过机械调节
TME和改变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影响癌症的
进展。
[8]
8.总结
TME在制定新的癌症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性现在显而易见。在癌症治疗期间针对TME的几个不同方面可能使治疗达到“临界点”,其中肿
瘤促进和抑制性免疫系统被禁用或重新编程,其混乱的血液供应被正常化或被破坏,并且随着恶性细胞被破坏,未被发现的新抗原被重新
唤醒的免疫系统所识别。
参考文献
[1]Grivennikov, S. I., Greten, F. R. and Karin, M. (2010).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Cell 140, 883-899.
[2]Fridman, W. H., Page`s, F., Saute`s-Fridman, C. andGalon, J. (2012). The immune contexture in human tumours: impact on
clinical outcome. Nat. Rev. Cancer 12,298-306.
[3]Schioppa, T.and Balkwill, F. R. (2011). B regulatory cells and the tumor-promoting actions of TNF-a during squamous
carcinogenesi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8, 10662- 10667.
[4]Tachibana, T. (2005). Increased intratumor Valpha24-positive natural killer T cell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primary colorectal
carcinomas. Clin. Cancer Res. 11, 7322-7327.
[5]Biswas, S. K. and Mantovani, A. (2010). Macrophage plasticity and interaction with lymphocyte subsets: cancer as a paradigm.
Nat. Immunol. 11, 889-896.
[6]Sica, A. and Bronte, V. (2007). Altered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nd immune dysfunction in tumor development. J. Clin. Invest.
117, 1155-1166.
[7]Gabrilovich, D. I., Ostrand-Rosenberg, S. and Bronte, V. (2012). 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myeloid cells by tumours. Nat. Rev.
Immunol. 12, 253-268.
[8]Swartz, M. A.(2012). Tumor microenvironment complexity: emerging roles in cancer therapy. Cancer Res. 72, 2473-24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