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编 贵族化的文学时代(下)【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东方古典戏剧与古典散文

4.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背景

从东方各国文学发展史看,古典戏剧与古典散文作为重要的文学样式是在神话、史诗、古典诗歌之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成熟和繁荣与贵族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1.散文语言

贵族文人把散文语言由普通百姓的生活语言提炼并发展为文学语言。

2.戏剧形式

贵族文人将原始的宗教仪式、祭神、歌舞加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古典戏剧。且东方大多数国家的古典戏剧都是在宫廷或贵族府邸中臻于精致和完善的。

(二)古典戏剧

和欧洲戏剧相比,东方古典戏剧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大体上以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为中心,形成了两大戏剧系统,即受印度戏剧文化影响的南亚、东南亚戏剧,受中国戏剧文化影响的东亚戏剧。

(三)古典散文

散文文学作为一种贵族化的、古典文学的样式,在以汉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尤其发达。其中,日本平安王朝贵族“物语”作为以叙事为主的长篇散文样式,在东方古典散文叙事文学中较有代表性。

二、印度文化圈的古典戏剧文学

(一)印度梵剧

印度古典戏剧(又称梵剧)在东方古典戏剧中发达最早、影响最大。

1.《舞论》

早在公元前后,印度就产生了一部比较成熟的戏剧美学专著《舞论》。这是一部诗体著作,作者相传是婆罗多仙人。

(1)内容

《舞论》把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从戏剧文学理论到戏剧演出实践都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包括戏剧的美学性质,戏剧的功用,戏剧的分类、基调和风格,剧本的结构、体裁、诗律、语言、修辞,演员的表演程式、舞台设计、化妆、音乐、演员表演与观众的关系等。

(2)理论

《舞论》把感情的表现和传达作为戏剧艺术的宗旨和核心。认为只要把人的各种感情表现、传达出来,能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那么戏剧之“味”便实现了。

①“味”

《舞论》戏剧理论的核心是“味”,所谓“味”,是指戏剧艺术对观众的审美效应,也就是观众在观剧时体味到的审美快感。“味”有八种,即艳情味、滑稽味、悲悯味、暴戾味、英勇味、恐怖味、厌恶味、奇异味。

②“情”

a.常情

《舞论》认为,人类都有与生俱来的基本感情——“常情”,这种“常情”有八种,即爱、笑、悲、怒、勇、惧、厌和惊,它们分别产生八种“味”。

b.不定情

辅助“常情”的三十三种变化不定的具体感情,如忧郁、嫉妒、羞愧、傲慢等,《舞论》称之为“不定情”。

③“情由”

当观众在欣赏戏剧演出时,心中潜在的“常情”便被激发起来。《舞论》把这种激发起观众“常情”的戏剧情节和舞台气氛称之为“情由”,即观众的审美情感产生的原因。

④“情态”

能激发观众“常情”的戏剧情节和舞台气氛必须通过演员的具体表演(语言和动作)才能实现,《舞论》称这种具体表演为“情态”。

(3)影响

①“味”论较早地从作品与观众的关系的角度,也就是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情感及审美效应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②《舞论》自成体系,别具一格,在世界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2.“跋娑十三剧”

1909年在南印度发现了十三部佚名作者的剧本,据研究,作者是戏剧家跋娑。这些剧本被统称为“跋娑十三剧”,它代表了早期梵剧的成就,并对后来的梵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作品

①六部(包括《仲儿》《五夜》《黑天出使》《使者瓶首》《迦尔纳出任》《断股》)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

②两部(包括《雕像》《灌顶》)取材于大史诗《罗摩衍那》。

③五部(包括《神童传》《负轭氏的誓言》《惊梦记》《善施》《宰羊》)均取材于其他古代传说故事。

(2)《惊梦记》

《惊梦记》取材于故事集《故事海》,以爱情与政治为主题,将优填王的缠绵的爱情故事与激烈的战争背景结合起来,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代表了跋娑戏剧的最高水平。

3.迦梨陀娑与《沙恭达罗》

代表古典梵剧最高成就的是迦梨陀娑的剧作,他的传世剧本共有三部:《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最著名的作品。

(1)《沙恭达罗》的内容

该剧共分七幕,以国王与美女的爱情为主题,写他们从钟情、思念、结合到离异,复又团圆的曲折而浪漫的经历。其基本情节取自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莲花往世书》。

①第一至第三幕基本的“味”是“艳情”,这种“艳情”是带有强烈的肉欲色彩的爱情,即印度人所谓的“爱欲”。它是印度人的宗教观和人生观的一种体现。

②第四幕至第六幕描写的中心是离情别绪。其基本情味也由“艳情”转为“悲悯”。

(2)《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

从剧情、人物到戏剧冲突和戏剧风格,《沙恭达罗》都体现着《舞论》所规定的“味”论的美学准则,它是一出表现和传达“味”的戏剧,是体现印度传统审美观念的程式主义戏剧文学的一个典型范例。

①《沙恭达罗》把表现“艳情”和“悲悯”之味作为戏剧的美学追求的中心。迦梨陀娑运用古老的、一再被重复的沙恭达罗与豆扇陀的故事来表现被理论化的印度人关于“味”的审美理想。

②在结构安排上,作为“英雄喜剧”,《沙恭达罗》表现了天上和人间两种场景。剧中的地上人间和天堂神界的相互往来、相互转化,表明了印度人关于宇宙的联系性、统一性和循环性的思想。

③在人物设置上,《沙恭达罗》也是“英雄喜剧”的范例。沙恭达罗属于古典戏剧理论

中所说的“天真无邪”这一类型;男主角豆扇陀属于戏剧理论中所说的“善于向女人献殷勤、一个人同时爱几个女人,而以其中一个为主”的那种人物类型。

④具有明显的程式主义倾向,而这种程式主义又不等同于僵化的、无创造性的形式主义。这种程式主义是对印度民族精神和文学艺术传统的最大程度的凝聚、包容和表现。

(3)《沙恭达罗》集中体现了古典梵剧艺术的一般特征

①古典梵剧基本上是贵族宫廷戏剧,风格华丽铺张,具有不同程度的脂粉气。

②古典梵剧基本上是科白剧、戏文韵散杂糅,诗歌约占全部戏文的一半,因此,梵剧与诗歌的关系极为密切。

③从剧本结构上看,剧本有开场献诗,然后是序幕,由舞台监督介绍剧本作者和主要剧情,引出剧中人物。幕与幕之间常有插话,向观众介绍幕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④剧情一般以大团圆收场,因此古典梵剧大多是喜剧或悲喜剧,而缺少真正的悲剧.

(4)《沙恭达罗》的影响

《沙恭达罗》在印度古典梵剧史上具有一种登峰造极的完美性。它不仅成为此后梵剧艺术的楷模,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早在18世纪末,《沙恭达罗》就被译成英文和德文。德国诗人赫尔德、歌德和席勒等人都对此剧赞不绝口。

②从歌德和席勒起,欧洲许多人将《沙恭达罗》搬上舞台,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恭达罗》曾几次被搬上舞台,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4.戒日王与《龙喜记》

戒日王的剧本主要有三部:《钟情记》《璎珞传》和《龙喜记》,其中《龙喜记》较有特色,我国早在1950年代就出版了中文译本。

(1)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