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要

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要
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要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附件1

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要

(儒林矿评字〔2010〕第081号)

一、评估对象: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

二、评估委托人: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彝良瑞峰矿业有限公司。

三、矿业权人: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

四、评估机构:山西儒林资产评估事务所。

五、评估目的: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查院拟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转让“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申办探矿权变更登记手续。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云南省有关规定,需对该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出的公平、合理的市场价值参考意见。

六、评估基准日:2010年5月31日。

七、评估日期:2010年6月23日至7月7日。

八、评估方法:勘查成本效用法。

九、评估主要参数:

1/万地质填图15平方千米;1/2.5万化探15平方千米;检查矿点3个;重置成本:19.45(万元),工程布置合理系数:

1.40,加权平均工程质量系数:1.923;效用系数:

2.692。

十、评估结果:经评估人员尽职调查及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探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和验证,确定“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普查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探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52.36万元,大写人民币伍拾贰万叁仟陆佰圆整。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概况 一、矿区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桂阳县黄沙坪镇南约9km,其北北东方向45km 为地理坐标东经112°30′19″--112°30′31″,北纬25°30′29″。交通方便,有1826省道从黄沙坪通过,郴州——嘉禾高等级公路从矿区边缘经过。黄沙坪铅锌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原料生产企业,矿山年开采矿石量约49 万t,年生产铅锌金属4 万余t,国内铅锌生产矿山排名第七位,是我国铅锌原料生产的骨干矿山之一。矿山1967年投产,截至2005年底,企业已连续生产37年,累计开采铅锌矿石量千余万吨,累计生产铅锌矿金属上百万吨,是湖南省内最大的铅锌开采矿山和铅锌原料生产基地。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也是湖南省重要的铅锌矿床,开采历史悠久,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两百余万吨,现今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吨左右。 二、地质背景 1、地层 矿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缘, 耒(阳) —临(武) 经向构造带中段的坪宝复式向斜中。前泥盆系构成EW 向基底构造层, 上泥盆统—石炭系组成SN 向构造盖层。区内构造极为发育, 它由一系列复式褶皱和逆冲断层组成, 呈SN 向延伸, 褶皱轴面向E倾。 除区域外围香花岭和四洲山一带有前泥盆系浅变质岩出露外, 区域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系至石炭统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夹少量海陆交互相砂页岩、碎屑岩建造。上泥盆统主要有佘田桥组(D3s)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和锡矿山组(D3x ) 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砂岩; 石炭系主要有下石炭统孟公坳组(C1m ) 灰岩、石磴子组(C1sh ) 灰岩、测水组(C1c) 砂页岩、及梓门桥组(C1z ) 白云岩。其中, 石炭系分布最广, 而石磴子组灰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 梓门桥组次之, 测水组仅局部含矿。除此以外, 矿区有零星的白垩系红色砂岩及第四系的浮土盖层。 2、构造 (1)褶皱 黄沙坪地区区内构造变形强烈,经历了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为主的多次构造活动。加里东运动使前泥盆纪基底构造层发生EW向紧闭

中国铅锌矿资源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 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 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 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二、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 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3.8.1和表3.8.4。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三、资源特点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地分布广泛,但储量主要相对集中几个省区。 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区,铅锌合计储量>800万t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1609.87万t、甘肃1122.49万t、广东1077.32万t、湖南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239.98万t,占全国铅锌合计储量12956.92万t的64%。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锌储量占74.8%。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也较相对集中。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滇西、川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大成矿集中区。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期,前寒武期占6%、加里东期占3%、海西期占12%、印支期占1.3%、燕山期占39%、喜马拉雅期占0.7%、多期占38%。3)大中型矿床占有储量多,矿石类型复杂。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4)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In、Ga、Ge、Se、Tl、Sc等元素。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锌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银产量的70%~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5)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目前开采的矿床,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1∶1.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了困难。

(新)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成矿理论创新与深部找矿重大-云南科技厅

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成矿理论创新与深部找矿重大突破 提名人:云南省 提名奖种:科技进步奖(二等) 主要完成人: 韩润生,王峰,黄智龙,罗大锋,金中国,周高明,张长青,李文尧,郭忠林,王兵 主要完成单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贵州泛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创新性提出高品位大吨位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创立了构造分级成矿-控矿、矿体定位模式,为深部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阐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及铅锌锗共生分异机制,构建了矿床模型和多元成矿信息定量化数学模型;研发成功大比例尺深部找矿勘查系列关键技术:发明了蚀变岩相找矿预测、全空间域高精度坑道重力深部矿体定位探测方法,创新了构造地球化学深部精细勘查技术,解决了三维空间深部矿体定位的多解性难题,填补了大比例尺全空间域坑道重力探测准确定位富厚矿体技术的空白;创建了大比例尺“四步式”深埋藏矿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深部找矿技术系统化和高效率,技术示范效果明显。新增金属储量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力推动了铅锌矿床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进步。 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名该项目申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矿,品位之高世界之最、富锗之多全球罕见。截至目前,任何理论还无法圆满解释以会泽超大型铅锌矿为代表的富锗铅锌矿“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锗、矿体延深大、蚀变强”等特点。20世纪末,以会泽、大梁子、赫章等一批主力铅锌矿山资源枯竭濒临关闭,大批员工下岗,发现和探明接替资源刻不容缓。为此,在国家973、省部级等科技计划支持下,历经20年“产学研用”持续攻关,通过成矿理论和找矿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了川滇黔接壤区“攻深找盲”重大突破,取得创新成果如下: 1.创新性提出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的新认识:研究发现川滇黔接壤区富锗铅锌成矿发生,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提出了大陆走滑断褶带对大型矿集区构造动力学机制,建立了构造系统组合样式与构造分级成矿-控矿、矿体定位模式,为深部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查明了富锗铅锌矿时-空-物结构和成矿过程,发展了MVT矿床成矿理论:深源流体“贯入”、流体不混溶、CO2逃逸、流体混合等构造-流体多重耦合作用,是矿质超常富集与巨量聚集的主要机制;阐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及铅锌共生分异机制,建立了矿床模型和多元成矿信息定量化数学模型。 3.构建了大比例尺深部找矿勘查系列关键技术:发明了热液矿床蚀变岩相找矿预测方法;创新了构造地球化学深部精细勘查技术,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立体勘查流程,捕获了深部矿化信息,实现了重点靶位快速圈定;发明了全空间域高精度坑道重力深部矿体定位探测新方法,解决了三维空间富厚矿体定位的多解性难题。 4.创建了大比例尺“四步式”深埋藏矿体定位探测集成技术:构造精细解析+找矿模型(空间择向)→蚀变岩相预测+构造应力场靶区筛选(面中筛区)→构造地球化学精细勘查(区中选点)→全空间域坑道重力、AMT和TEM、IP综合探测(点上探深),实现了深部找矿技术系统化和高效率,技术示范效果明显。 5. 新增金属资源储量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新增铅锌金属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2000多亿元,经济效益巨大。依托项目建成国际领先的会泽、彝良大型铅锌采选冶基地和锗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矿山2座,省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部创新团队1个,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乌蒙山区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找矿成果一等奖2项及省找矿重大成果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著作权1件。专著7部、论文133篇(其中SCI论文28篇,EI论文11篇,CSCD 论文94篇),其中他引1195次;培养了博(硕)士和技术骨干约千人。

中国铅锌矿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铅锌矿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矿资源,我国铅矿和锌矿查明资源储量及基础储量仅次于澳大 利亚、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铅锌矿中小型矿床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稀少。矿 矿石类型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矿床品位普遍偏低,铅锌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要实现 铅锌矿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得力的举措,加强资源勘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提高开采效率。 关键词:铅锌矿;现状;可持续发展;建议 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其中,铅、锌的消费量也增 长迅速。目前,我国铅、锌资源保证程度不高,对国外原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铅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 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铅锌矿产出。产地有700 多处,保有铅总储量3572 万吨,居世界第4 位;锌储量9384 万吨,居世界第4 位。,目 前我国铅矿查明资源储量3481.80 万吨。铅锌矿资源总量尽管很大,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 ⑴铅锌矿中小型矿床众多,矿石类型复杂。 在我国全部760 处铅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1.5%;在全部806 处锌矿床中,大型矿床仅 占4.5%。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 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 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 ⑵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 目前开采的矿床,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 1∶1.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了困难。 ⑶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 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 In、Ga、Ge、Se、Tl、Sc等元素。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 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锌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 银产量的70%~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 2资源储量概况 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表1) 。世界 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1.2%,见表1。 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表2) 。世界 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斯坦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7.2%,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0.9%,见表2。 自1998年以来,世界铅锌矿山总计生产了3636万吨铅金属和10565万吨锌金属,但是世 界铅储量却增加了1300万吨,铅储量基础增加了3000万吨;世界锌储量减少了1000万吨,

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 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 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 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禄劝太平铅锌矿简介

云南省禄劝县太平铅锌矿采矿权简介 云南省禄劝县太平铅锌矿位于云南省太平铅锌矿区位于禄劝县城北北东6°30′方向,直距78公里,属禄劝县乌东德乡(原大松树乡)管辖。矿业权人系云南邦洲工贸有限公司,矿区面积:1.2164平方公里,矿山名称:云南邦洲工贸有限公司太平铅锌矿,采矿证号:C5300002009103220039075,采矿证有效期限为2012年8月17日至2013年8月17日。 云南邦洲工贸有限公司已建成选矿厂一座,根据该矿区的资源储量报告和选矿实验研究报告,选矿厂已建有日处理900吨原矿浮选厂和300吨铁矿的1#系统和日处理800吨锌矿的2 #系统,2 #锌的选矿系统工艺。矿山到大松树8千米新简易公路已修通; 云南邦洲工贸有限公司2011年委托云南华鹏爱地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完成了矿区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V1、V2铅锌矿赋存于F1、F2夹持之构造破碎带内、由碎裂岩、碎粒岩、碎粉岩、角砾岩、断层泥、劈理带组成的构造岩中,该构造岩经后期硅化、碳酸盐化等作用,岩石中多含钙质、白云质。 V1矿体赋存于F2南东盘破碎带中,紧靠V2矿体之上或附近产出,距离V2矿体2—10米,在PD4标高段间距在40米以上,最大达73米,在某些地段或标高段与V1矿体重合,而后又分枝,即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具分枝复合现象,含矿岩性为蚀变钙质、砂质白云岩或变质钙质、白云质砂岩,铅锌矿呈细粒不均匀状、细脉状、浸染状、不规则团块状等赋存于破碎岩之中,组成透镜状、团块状、囊状等形态,总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底板围岩为构造岩之蚀变砂质白云岩,钙质、白云质蚀变砂岩,顶板围岩亦为蚀变砂质白云岩,钙质、白云质蚀变砂岩或断层之北西盘大营盘第三、第四段地层—砂质板岩、变

铅锌矿环境保护简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铅锌矿环境保护简介 影响矿山及其附近生态环境,主要是矿山排出的废水、废渣、废气以及放射性毒害和噪声等。近20 年来,铅锌矿山为保护环境对废水、废渣、废气三废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废水治理:铅锌选厂治理废水,主要采取提高废水复用率、调整药剂制度、自然净化处理、中和法处理、氧化法处理,使废水达排放标准或回水复用。如凡口铅锌选厂将选矿废水沉淀后回收利用,新水与回水按1∶1 的混合用于选矿时,泡沫厚,操作条件稳定,并使铅、锌、硫的选矿回收率也有所提高。该矿选厂还采用液氯氧化法,使硫化物浓度从15mg/L 降低到1mg/L,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黄沙坪、凡口、桃林、衡东、清水塘等铅锌矿山的选厂,通过改革选矿工艺流程,调整药剂制度,实现了无氰或低氰浮选,从而减少了氰化物的污染。自然净化处理废水,是我国目前矿山处理选厂废水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且行之有效。自然净化法的构筑物主要是尾矿库,具有稀释、沉淀、水解作用,相当于一个废水处理厂,也是自然曝气氧化塘,不仅能够氧化降解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而且还能吸收并浓缩废水中有毒金属元素。据统计,铅锌选厂的尾矿废水在尾矿库内自然澄清后,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地降低。通常尾矿水在库内停留1~3 昼夜,澄清水悬浮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2) 废渣治理:铅锌矿山废渣,包括开采过程中的剥离物、废石,选矿过程中排弃的尾矿等,其处理办法主要是建立废石堆和尾矿坝,并尽可能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开展综合利用。不少铅锌矿山从废石和尾矿中回收有益元素和矿物,或作建筑材料,或作采空区充填材料等。凡口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红透山铜锌矿等不少矿山,用尾矿作井下充填原料,既使尾矿得到很好的处置,又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为了防止尾矿库受雨水的冲刷和风蚀,许多年久的尾矿坝进行加固、加高。不

云南省宜良县毛坪铅锌矿Ⅰ、Ⅱ矿带矿床水文地质报告

第一章自然地理地质条件 彝良县毛坪铅锌矿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属昭通市彝良县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从103°59'至104°04',北纬从27°28'至27°32'。矿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矿区分布面积0.4平方公里。北距彝良县城17公里,宜宾市248公里。南到昭通市60公里,东到滇黔线水城站240公里。水城经彝良,到宜宾的公路经过矿区,矿区距龙潭车站10公里,交通甚是方便如图(图1—1)。 图1—1 第一节地势地貌 矿区处于滇东北高原长期抬升,河溪强烈切割破坏的高原峡谷地带。不利于河床上、下水平岩溶带的形成。属乌蒙山北延余脉。山川走向受地质构造线的制约,呈北北东向展布。金沙江水系的洛泽河自南而西,绕过矿区,河宽200米—300米,两岸羽状短小溪沟密布。 矿区地势东高西低,高差900余米。东南部岩头最高,海拔1818米。洛泽河自矿区西部北流,经过矿体西缘长发硐处河床降低113.9米,于海拔879米的铜厂沟口流出矿区(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平均纵坡1.3%。 该区分布有三种地貌类型:岩溶侵蚀中山峡谷、溶蚀高原残丘和剥蚀中山。 一、岩溶侵蚀中山峡谷 主要分布与洛泽河两岸,是岩溶水的排泄带,宽不过1500米,西岸斜坡稍缓,横坡35— 45°,局部壁立,东岸陡峻,见有3—5级台阶,台面向洛泽河方向倾斜,是村庄、粮田积聚地。Ⅰ级台阶为侵蚀阶地,台面宽0—100米、高出河床7—10米。Ⅱ级台阶海拔1100—1200米,台面宽100—200米,个别地段达到400米。此台阶尚可分为次级台阶1—2级,台面为粘土岩,阶坎为碳酸盐岩组成。Ⅲ级台阶海拔1400—1500米,宽百余米,为卸荷裂隙发育的石灰岩沿软弱碎屑岩界面崩落形成 二、溶蚀高原残丘 分布于矿体东部的献鸡、老官寨一带。海拔1700米—1800米,地势起伏在50米左右,是残留的溶蚀高原面。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等岩溶形态发育齐全,是岩溶水的补给带。残丘多呈圆形、椭圆形,顶部较平整呈馒头形,直迳50—100米,高出洼地30—70米不等。 三、剥蚀中山

宝山矿业现状简介

湖南宝山矿业简介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湖南宝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铜钼铅锌银金等多种有色金属矿山,地处湖南省桂阳县城西南郊1公里,东经112°42′29″,北纬25°44′18″。往东有郴资桂高等级公路行程30多公里直达郴州市,往南至黄沙坪铅锌矿8公里,可通蓝山、嘉禾、临武等地,交通方便。 矿区附近主要河流有官溪河、春陵江,桂阳县地形属中高山地带,山峰高度一般在300~400m,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干燥。 二、历史 1、一期工程简况 宝山一期工程为露天开采,主要开采铜钼综合矿和单铜矿体。矿山于1966年10月破土建设,1972年底竣工建成生产能力:采矿2000吨/日,选矿2500吨/日,机修加工255吨/年,汽车大修100台/年,以及相应的供电、供风、供水系统。露天开采于1995年末闭坑。 2、二期工程简况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一期工程露天开采的产量逐步减少,服务年限也在缩短。为了尽快解决好露天转井下的生产衔接,保证矿山生产的持续发展,1987年开始了二期工程建设。按宝山矿田的位置分,先后建设了中部铜钼多金属矿区、西部铅锌银矿区、北部铅锌银矿区。 中部铜钼矿区位于矿田的中部,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100~380米,矿体走向NE或NEE,倾向NW,属高温热液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1987年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500吨/日,主控工程按1500

吨/日建设,采用平硐——明竖井开拓。 西部铅锌银矿区位于矿田的西部,距铜钼矿区西偏北仅300米处,矿体受宝岭倒转背斜东段倒转翼控制,主要产于层间断裂破碎带中,矿体走向NW——EW,倾向NE,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1988年采用探采结合方式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300吨/日。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主要开采50米标高至250米标高的西部铅锌矿体。 北部铅锌银矿区位于矿田的北部,东西长约1400米,南北宽300米,矿体主要受财神庙倒转背斜和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走向EN——EW和EW,倾向NNW或NNE。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1994年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300吨/日,采用平硐——明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主要开采-30米至90米标高铅锌矿体。 三、系统工程 有色金属矿山井下系统工程分归总为八大系统: 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风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充填系统。 1、宝山矿井下采用平窿——明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方式。 明竖井井口标高为472米,井底标高为11.56米,全长460.44米,井筒净直径φ5.5米。竖井提升采用φ2.8米多绳提升机,单罐配平衡锤作主提升。主要提升矿石、废石,竖井提升能力可达1500吨/日。φ1.3米多绳提升机,单罐配平衡锤作辅助提升,主要提升人员、辅助材料。 主平窿标高为330米,是井下矿石、人员、材料运输的主要通道。

内蒙古紫金矿业铅锌矿选矿简介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

内蒙古紫金矿业铅锌矿选矿 一、简介 地理交通位置、隶属关系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三贵口南矿段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镇北东 3km 处,南距包(头)—兰(州)铁路线临河火车站 52km,距青山镇(炭窖口)34km,距巴彦淖尔紫金公司 10万吨锌冶炼厂11km,均有县级柏油公路相通,交通便利。项目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乌拉特后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东升庙镇现为乌拉特后旗旗政府所在地,从 2000年起随着东升庙矿业公司、万城矿业公司,特别是紫金矿业公司进入本区,矿山采选生产能力已近 200 万 t,矿山企业效益较好。尤其是巴彦淖尔紫金公司 10 万吨锌冶炼厂的建成投产,对拉动当地矿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乌拉特后旗的重要支柱产业。矿区南临的河套平原是巴彦淖尔市粮油甜菜产地,地区经济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 二、矿石特征 (1)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含铁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菱铁矿、白铁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石墨(碳质)、云母类矿物、重晶石、磷灰石、透闪石等。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布及组合与容矿岩石的岩性关系密切。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结构;充填结构;交代结构;糙面结构;莓球状结构;其他还有片状、星散状、土状和胶体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9号矿体中他形粒状闪锌矿70%粒度为0.06~0.3mm,其它颗粒以0.01~0.06mm 为主;他形粒状方铅矿粒度主要为0.04~0.074mm。 (3)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中有益组分为锌、硫、铅、铜、银、钴、锗、镉;有害组分为氟、碳、砷。其中锌、硫、铅、铜具综合利用价值;银、钴含量具一定综合利用价值,但不能单独成矿;锗、镉不具综合利用价值。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地区镍钴铅锌矿简介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地区镍钴铅锌矿简介 一、概况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地区镍钴铅锌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西12千米处,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23°30′00″-123°34′00″,北纬50°37′00″-50°39′00″,面积17.43平方千米。所属1:20万图幅编号:M-51-16(阿里河幅)。阿里河镇为鄂伦春自治旗旗政府所在地,有铁路和省级公路可通达全国各地。自阿里河镇有林区公路可直达矿区东部,交通尚称方便。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已具备矿区的探矿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嘎仙西北地区铅锌镍钴矿详查,许可证号:T15120080702011396,有效时限为2008年7月18日-2010年7月18日。探矿权延续申请材料已提交并获批准,等待领新证。 二、以往地质工作 解放前,本区属于地质工作空白地。据说有少数日、俄地质学家进行过地质调查,但无资料查证。 解放后,一直到60年代,有少数地质部门进行过区域性的航空磁测和地质调查工作,由于研究程度低,无更多的利用价值。较正规的地质工作是从70年代开始的: 1970年-1971年原黑龙江省地质五队在该区开展普查找矿工作中,发现嘎仙多金属及镍钴矿点。并在矽卡岩中发现达工业品位的铅锌矿化并伴有Ag、Cd、Se、Te等;在超基性岩中发现镍钴矿化。工程控制矿化带宽220米,延长500米。 1987年-198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黑龙江地质勘查局实施的中日合作项目《黑龙江西北部有色、稀有金属地质勘查》,在鄂伦春地区开展1:5万地球化学普查、异常查证和矿产普查工作。完成1:5万化探5000平方千米,1:5万地质调查605平方千米,1990年2月提交了黑龙江西北部基础调查报告书(日文)。 1992年黑龙江省地质五队对嘎仙矿点进行勘察检查,确定Ni、Co矿化由中元古代超基性岩引起,并对铅锌矿化岩石采取光薄片及化学分析样品,修编了矿

宕昌开源铅锌矿简介(姜)

宕昌县开源铅锌矿简介 一:公司历史 二:公司法律事项说明 三:矿山资源现状 四:矿山采矿简介 五:矿山选矿简介 六:企业发展思路简介 七:企业社会责任 八:结语

一.公司历史 宕昌开源铅锌矿成立于2001年,当时注册资金50万元人民币。采矿权证面积1.544平方公里,位于宕昌县车拉乡代家庄—滩滩里一带(详见地质报告书)。2001年10月,正式进入矿山建设工作。 2001年10月~2002年,完成新修山路7公里,全乡道路20余公里的扩宽、铺石、垫方等工程,组建三个道班维护、保养。完成10千伏高压线20余公里的架设到矿区工作,并配合供电局解决了周边村的供电问题。完成提水350米高程,全长近5公里的引水工程,200m3/h的供水量确保了今后矿山发展需要。完成了2780m~2800m高程以上的铅锌氧化矿的露天开采场建设并实现生产。完成了200t/d氧化矿重选厂的建设并实现生产。2002年,企业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2002年~2004年,企业以露天开采和重选氧化矿并实现销售为主,并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以公司总工办地质专家队伍为主,完成平硐(PD1和PD2)的探矿和采矿工作,完成进尺2000多米,采矿近十万吨。以公司自己的钻井队为主力,完成钻探进尺4000多米,取样上千个,浅钻60~100米深度,深钻280米。基本上把握了矿区地质和2760高程以上矿体分布,2004年下半年逐渐转入硐采和原生矿(硫化铅、锌)的采矿工作,建成1号斜井XJ1,实现采矿,日采出矿石量150吨。 2005年新建100t/d浮选生产线一条,并投入生产,采矿新建2号斜井XJ2,也达到日采矿量150~200t/d,企业经济效益初步实现,企业2005年纳税200多万元,位列宕昌纳税大户。 2006年新建3号斜井XJ3,达到日采矿量200 t/d,新建100t/d浮选生产线一条,并于9月正式生产。2006年企业纳税400万元,为宕昌县第一。 2007年,公司完成新建100t/d浮选生产线二条,于7月份全面运转并正常生产。达到日处理原矿量400t/d的生产能力。XJ2加XJ3日采矿量在400t/d以上,采选平衡。到2007年10月,企业完成纳税已超过800万元。 在公司六年多的发展过程中,主动积极地与当地农民维持良好关系,助教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简介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 1、自然地理 甘洛县老915---Ⅰ铅锌矿区位于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至甘洛县县城北东6.5km。矿区交通方便,乌(斯河)——金(阳)公路横穿矿区,至成昆线甘洛火车站约6km。 矿区位于尼日河东岸山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为+805—+130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尼日河河床,其海拔高度为+980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平均降水量为830.3mm,最大降水量1042mm,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 2. 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体系之北段东缘,小相岭南北向构造带东侧,马拉哈断层以东。其地层主要发育有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碎屑岩、灰岩和白云岩等。 3. 以往地质工作 该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50年代,先后有凉山地质队、202地质队、原四川地质局第一区测队、207地质队、原西南冶金地勘局609地质队等地质勘查单位在此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

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针对铅锌矿的调查、普查等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2003年9月至12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四年地质队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调查工作,经过地表地形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深部工程测量、编录等综合地质调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海拔标高+1042-+803m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石品位、质量情况,并对矿区上部975-1300m采区已采矿石量进行了大致估算,其采出矿石量约为106万吨。 二、矿产地质特征 1. 矿体特征 矿区已发现3个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呈似层状、脉状或透镜状。 ①号矿体:呈带状、脉状,矿层倾向北东,倾角63°-70°,平均65°,平均厚度1.01m;控制矿体走向长为462.5m。 ②号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顺走向长为650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1.09m,下部矿体厚度1-1.14m,平均厚1.08m。矿层倾向北东,倾角53°-70°, 平均68°。 ③号矿体(北段中下部):为矿区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透镜状,控制矿体走向长1175m,中部被采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矿体平均厚0.63-1.48m,平均1.04m,下部矿体厚度1.01-1.29m,平均厚1.12m。矿层倾向北东,倾角56°-78°,

北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简介

北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简介 北阿矿位于天山山系支脉的库尔明山北坡。行政上其属于塔吉克苏维埃共和国列宁纳巴德州马特勤区(图1)。矿床西部以土兹库姆干河河床为界,东部以安达巴依河河床为界。南部以阿尔登-托普坎碳酸盐山山脊为界,北边,0.7-1km 以北。在此边界下矿床面积为2平方公里。 矿山地貌为典型的山地型,显著割切的,特别是在由碳酸盐岩构成的西南部。其余部分由火山生成物构成,地貌较平滑。坡度40-45度甚至更高。矿床南部绝对高程达1700-1800m。 矿床主要山志学单位是土兹库姆干、阿尔登托普坎与安达巴依河。安达巴依河以北流入区内主水动脉-萨尔多博河。 矿区气候属于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寒冷。温度变化从夏季至冬季在35度至零下10-15度之间。单独年份中冬季温度降至零下20-25度。积雪层厚10-15cm,在北坡高于1500m的地方从11月到明年3月一直有雪。下部雪层有时保持超过1-2个星期。大气降雨主要在秋冬季,春季,通常是秋季。年降水量300-350mm。冬季土壤冻结5cm。 根据塔吉克区域性地震示意图,矿区属于8级震区。 区内植被相对丰富。在高于1500m的山坡上有浓密的灌木丛。下部沿河床在坡上长有野生扁桃灌木丛,野蔷薇及其他。黄土与亚粘土上生长有草。夏季初(7月)在中等高度上(1300-1500m)它们几乎全部干枯。 区内水资源贫乏。地表常年水流只在大峡谷里(阿尔登托普坎,土兹库姆干)能见到。其余的只能是雨季及融雪时有水流。区内居民饮用水由流入安达巴依河的喀斯喀纳河供应。阿矿排水被用作工业用水。 矿床南部直接与阿矿交界。区内经济开发较好。从矿山到原料需用方-阿尔玛莱克矿山金属冶炼厂-有常年的公路,长34km。此外,从矿山到杰列克里车站有交通线,然后至阿尔玛莱克-铁路支线。 区内电力供应是由中亚循环电网系统供应。 区内人烟稠密。当地居民(塔吉克,乌兹别克及其他)部分在阿矿与洽拉特矿工作。大部分从事农业(畜牧业,植棉业及其他)。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当地居民的储备量是很大的。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与浮选药剂介绍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与浮选药剂介绍 铅锌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铅锌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在铅锌矿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方铅矿的化学式为Pb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硫离子成立方最紧密堆积,铅离子充填在所有的八面体空隙中。新鲜的方铅矿表面具有疏水性,未氧化的方铅矿很易浮选,表面氧化后可浮性降低。黄药或黑药是方铅矿的典型的捕收剂,黄药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白药和乙硫氮也是常用捕收剂,其中丁铵黑药对方铅矿有选择性捕收作用。重铬酸盐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但对被Cu2+活化的方铅矿,其抑制效果下降。被重铬酸盐抑制过的方铅矿,很难活化,要用盐酸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钠处理后才能活化。氰化物不能抑制它的浮选,硫化钠对方铅矿的可浮性很敏感,过量硫离子的存在可抑制方铅矿的浮选;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石灰、硫酸锌或与其它药剂配合可以抑制方铅矿的浮选。 闪锌矿的化学式为Zn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 Zn离子分布于晶胞之角顶及所有面的中心。S位于晶胞所分成的八个小立方体中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高锰酸钾浓度为4~ 6×10-5摩尔/升时对活化的闪锌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偏高时却使其良好浮游。其作用机理为:高锰酸钾浓度低时与闪锌矿表面活化膜及表面晶格离子反应生成的金属羟基化合物起抑制作用并使黄药脱附,浓度高时则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元素硫。 氰化物可以强烈的抑制闪锌矿,此外硫酸锌、硫代硫酸盐等都可以抑制闪锌矿的浮选。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与其他矿物共生。黄铁矿能在多种稳定场中存在是因为Fe2+的电子构型,使它进入硫离子组成的八面体场中获得了较大的晶体场稳定能及附加吸附能。因此,黄铁矿可形成并稳定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除了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表面构造等因素对其可浮性有影响之外,许多研究也表明,黄铁矿的矿床成矿条件、矿石的形成特点、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因素也有影响。石透原对日本十三个不同矿床的黄铁矿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各矿样的S/Fe比值大都在1.93~2.06范围内波动,S/Fe比愈接近理论值2,则黄铁矿可浮性愈好。陈述文等对八种不同产地的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单纯用硫铁比来判断其可浮性有一定的局限性,黄铁矿的可浮性还与其半导体性质及化学组成有关。两者的关系为:S/Fe比高的黄铁矿为N型半导体,其温差电动势为负值,可浮性差,易被Na2S、Ca2+等离子抑制;S/Fe比接近理论值2者既可能是P型也可能是N型半导体,在酸性介质中可浮性好,在碱性介质中可浮性 差;S/Fe比值低的黄铁矿为P型半导体,温差电动势大,在碱性介质中可浮性好,难以被Na2S、Ca2+等抑制,但在酸性介质中可浮性差。 短链黄药是黄铁矿的传统捕收剂,其疏水产物为双黄药。在黄药作用下,黄铁矿在pH 小于6的酸性介质中易浮,但pH为6~7间有不同研究表明其可浮性变差或更好浮。凌竞宏等研究则表明这一现象和矿样处理方式有关。在碱性条件下,黄铁矿可浮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下降。

云南省广南县田尾铅锌矿考察报告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 田尾铅锌矿项目考察报告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最初地质工作始于30年代, 1998年云南地矿局二大队区调分队完成了1:5万那洒幅区域地质调查,并在1:5万那洒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民采田尾铅锌矿点,2000-2002年云南省地矿局地质二大队在本区开展了扶贫地质勘查工作,对矿区主矿体进行了深部工程控制,提交了云南省广南县田尾铅锌矿扶贫地质勘查报告,估算C+D+E级(332=333=334?级)铅锌金属储量88910吨。2005~2007年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方公司对该区进行了钻探施工等地质勘查工作,新增铅锌金属量37302吨;至此共计探获铅锌金属量126212吨 该矿权原属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后来转到广南县莲峰矿业有限公司名下,法定代表人……,属于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结论性意见 1.矿权简况 本矿权的探矿权人是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矿权项目名称:云南省广南县田尾铅锌矿详查,勘查面积:36.34平

方公里,有效期限:2008年12月29日至

2009年12月29日,由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组织勘查工作。 2.资源简况 从本次考察的情况反映,矿区内矿化带主要位于寒武-奥陶系博菜田组(泥质条带灰岩)、寒武系上统唐家坝组(泥质条带灰岩)与泥盆系下统坡脚组(泥岩)角度不整合界面附近,矿体主要产于角度不整合界面之下的灰岩中。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长透镜状、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及白铅矿、异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黄铁矿和少量磁黄铁矿、重晶石等。矿体受不整合面、岩性、断裂构造等多重因素控制。矿区老硐较多,地表浅部部分矿体已采,多数仍然保留于老硐中,目前矿权人组织施工队伍探矿,探矿效果较好。云南省广南县田尾铅锌矿扶贫地质勘查报告提交储量真实可靠。 3.开发建设条件概述 矿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电均通,有着较好的建设条件。 4.合作方式及价款 鉴于矿权人看好该区找矿前景,不拟全部转让,只转让70%股权,矿权评估价1亿元(包括三个完工选矿厂,处理量600t/d)。 5.考察结论

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

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 中国资源 2008-03-23 23:10:11 阅读27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 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 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 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 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 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 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 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 3.8.1和表3.8.4。 铅锌矿储量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布比例:东部沿海地区,铅占26.2%、锌占25.2%;中部地区,铅占30.8%、锌占30.7%;西部地区,铅占43%、锌占44.1%。 三、资源特点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 1)矿产地分布广泛,但储量主要相对集中几个省区。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铅锌资源,但从富集程度和现保有储量来看,主要集中于6个省区,铅锌合计储量>800万t的省区依次为云南2662.91万t、内蒙古1609.87万t、甘肃1122.49万t、广东1077.32万t、湖南 888.59万t、广西878.80万t,合计为8239.98万t,占全国铅锌合计储量12956.92万t的64%。从三大经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铅储量占73.8%,锌储量占74.8%。 2)成矿区域和成矿期也较相对集中。从目前已勘探的超大型、大中型矿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滇西、川滇、西秦岭—祁连山、内蒙古狼山和大兴安岭、南岭等五大成矿集中区。成矿期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和多期复合成矿期。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铅锌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