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与胆道的超声检查 ppt课件
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课件

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课件一、胆囊超声诊断1. 胆囊的解剖结构胆囊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肝脏的下表面。
它是一个袋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存储和浓缩胆汁。
胆囊的解剖结构包括:•胆囊体:胆囊的主体部分,呈梨形。
•胆囊底:胆囊下方的部分,与胆囊体相连。
•胆囊颈:胆囊与胆囊管相连的狭窄部分。
2. 胆囊超声诊断的原理胆囊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可以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囊壁的厚度等信息,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
3. 胆囊超声诊断的步骤胆囊超声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腹进行检查,一般要求至少8小时的禁食。
•检查位置:患者平卧位,右上腹区暴露。
•探头选择:选择适合的线性或凸面探头。
•术语解释:了解超声图像中的各种解剖结构和特征。
•观察指标: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位置、囊壁厚度等指标。
•检测异常:检测是否存在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异常。
4. 胆囊超声诊断的结果解读胆囊超声图像常常显示为黑白图像,通过观察图像中的形态和特征,医生可以得出以下:•胆囊壁增厚:胆囊壁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是胆囊炎等炎症的表现。
•胆囊结石:超声图像中显示为亮点,胆囊结石可能会引起胆囊疼痛等症状。
•胆囊扩张:胆囊超过正常大小可能是胆管梗阻等问题的表现。
•胆囊切除:如果患者已经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超声图像中将看不到胆囊。
二、胆管超声诊断1. 胆管的解剖结构胆管是胆汁输送的通道,分为胆总管、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胆总管是位于肝脏内的主要胆管,它由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连接而成。
胆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胆总管:位于肝脏的中央位置,负责输送肝脏产生的胆汁。
•肝内胆管:位于肝脏内部,将胆汁从肝脏中输送至胆总管。
•肝外胆管:由肝内胆管延伸至十二指肠,与胰腺的胆管相连。
2. 胆管超声诊断的原理胆管超声是一种无创、无痛、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可以观察胆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通畅程度,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胆管结石、胆管炎等疾病。
胆道系统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 综上所述,诊断应首先考虑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积液。
编辑版ppt
46
病理结果
患者进行了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 术,术后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积液。
编辑版ppt
47
❖ 常用的检查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半立位 等,检查体位应根据不同体型的病人和检查时不同的 情况灵活运用,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可靠性 。
❖ 另外可需要配合患者的呼吸和不同体位进行扫查,提 高胆道系统的显示率。
编辑版ppt
8
内容
❖ 了解正常胆道系统超声相关解剖
❖ 了解胆道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
❖ 掌握典型胆道系统病变的超声表现
左肝内胆管结石,远端胆管有扩张
编辑版ppt
31
内容
❖ 正常胆道系统超声相关解剖
❖ 胆道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
❖ 掌握典型胆道系统病变的超声表现
❖ 提,55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并阵发性 加剧2周,伴发热5天。
❖ 临床触诊: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 ❖ 超声声像图如下:
❖ 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编辑版ppt
4
胆管的解剖概要
胆管的分支及走行
编辑版ppt
5
正常胆囊声像图
编辑版ppt
6
内容
❖ 了解正常胆道系统超声相关解剖 ❖ 了解胆道系统超声的检查方法 ❖ 掌握典型胆道系统病变的超声表现 ❖ 提问与思考
编辑版ppt
7
胆道系统超声常用的检查方法
❖ 胆道系统超声检查常用的切面有:右上腹腹直肌外缘 纵切面 、右肋缘下斜切面、右肋间斜切面、右上腹正 中旁斜-纵切面等。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胆道超声检查PPT课件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石彦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 胆道的正常超声表现 2. 常见胆囊疾病(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 囊炎,胆囊癌,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管疾病(胆 管结石,肝外胆管癌)的超声表现与鉴别诊断。
熟悉:
1. 胆道的超声检查技术 2 .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了解:胆道的解剖概要
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 阻塞性黄疸。
胆系肝外阻塞
胆道系统扩张,是诊断肝外阻黄的根据。 1.肝内胆管扩张: (1)正常左右肝管<4mm。 (2)肝内胆管>2mm提示扩张。 (3)轻至中度扩张,与伴行的门脉形成“小平行管 征”。 (4)重度扩张呈“树叉状”、“放射状”或“丛状”。 (5)扩张管道可一直延伸到肝实质周边。 (6)恶性肿瘤压迫胆管扩张的程度较重。
胆道超声解剖
胆道系统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
胆囊超声解剖
胆囊位于肝右叶 脏面下方的胆囊 窝内,呈梨形中 空器官,由肝门 向下延伸至肝缘, 长约5-8cm,宽约 3-4cm,前后径约 3cm。
第一章 胆囊的超声解剖
右肝管 左肝管 肝总管 胆囊管 胆囊颈部 胆囊体部 胆囊底部 十二指肠 十二指 肠上段 十二指 肠后段 胰腺段 肠壁内段 胰管 胆 总 管
胆管分为肝内胆管和肝 外胆管两部分。肝内胆 管由肝细胞间的微胆管 互相汇合成小叶间胆管, 进而汇集成段间胆管, 段间胆管再汇合成左、 右两大肝管,左、右肝 管在肝门部汇合成肝总 管。
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
胆总管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十二指 肠上段, 第二段,即十二指 肠后段, 第三段,即胰腺段, 第四段,即十二指 肠壁内段,与胰管 汇合成Vater壶腹, 开口于十二指肠大 乳头。
(精品医学)胆囊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
.
3、肝外胆管上段纵断图像 肝总管内径不大于4mm, 胆总管内径不大于6mm。
.
正常胆囊与胆管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 • • •
9X3.5cm(胆囊大小) <0.3cm(胆囊壁厚度--测量前壁) <0.2cm(肝内胆管) 0.8cm(胆总管)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⒈ 肝内出现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强回声影,后方常 伴有声影。 ⒉ 强回声影具有沿着左右胆管走向分布的特点。 ⒊ 阻塞以上的管腔扩张,且与伴行的门静脉形成 “平行管征”。
.
肝内胆管结石超声表现
.
(二)肝外胆管结石
•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常见
结石可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结石, 也可为肝外胆管原发的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多有长期慢性胆道感染症状,在静止期 货慢性阶段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 腹胀、畏寒、高热、黄疸、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 克,甚至死亡。
•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是指局限型的胆固醇沉着症 炎性息肉是由胆囊慢性炎症所引起
.Hale Waihona Puke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 1.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2.体积小,多数在1cm以内, •
如果1cm以上考虑为腺瘤可能性大, 如果超过1.5cm,不能除外胆囊癌。 3.回声有强有弱,多无声影,时间长者伴钙 化者可有声影。
.
.
四、胆囊癌
• 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
胆囊癌可分为浸润型和乳头状型两种,以 浸润型多见。
早期临床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持续 性右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后期可 出现黄疸并有发热、腹水,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 质硬包块。
胆道疾病超声诊断-PPT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第九节 胆管癌
好发于左右肝管汇合处,早 期即出现黄疸,易误诊为黄疸性 肝炎、胆道结石。病因与长期结 石刺激和慢性胆管炎有关。
超声表现 直接征像:分为三型: 1. 乳头型 2. 团块型 3.截断型或狭窄型 间接征像 1.病灶以上胆管扩张 2.肝脏增大 3.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
慢性胆囊炎
正常胆囊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第二阶段:胆囊肿大,囊壁增厚、毛糙, 囊腔内透声差,可见沉积层
第三阶段 增殖型胆囊壁明显增厚达10~15mm, 萎缩型胆囊缩小,壁明显增厚,囊内 可充满结石,呈“WES”征
胆囊萎缩
胆囊萎缩伴胆囊结石
WES征
第五节 胆囊结石
胆系结石可分为: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合性结石
胆囊腺肌症(弥漫型)
胆囊腺肌症节段型
胆囊腺肌症局限型
第七节 胆囊癌
胆囊癌超声表现分五型: 1.小结节型 2.蕈伞型
3.厚壁型 4.混合型 5.实体型 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丰富
胆囊颈部癌(小结节型)
胆囊癌蕈伞型
胆囊癌厚壁型
胆囊癌混合型
胆.肝内胆管结石 多为胆色素结石,可引起近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aroli病
Caroli病
第十二节 肝外胆道阻塞
主要超声改变为肝内胆管扩张,可与 肝源性黄疸鉴别。正常肝内胆管因很 细而不显像,如于肝内见胆管扩张与 门静脉呈平行管征即为扩张。
病因:结石、肿瘤、炎症、蛔虫、损 伤、先天性狭窄等。
超声表现: 1. 肝 内 胆 管 扩 张 , 与 门 静 脉 呈
3~4cm
肝总管内径3~4mm 胆总管内径3~6mm
胆囊管内径2~3mm
胆系超声检查课件PPT104页

小和胆总管内径。 结果分析:(1)功能正常:餐后2h胆囊体积缩
小率>50%,肝内外胆管无增宽;
(2)功能减弱:餐后2h胆囊体积缩小率<30%;
(3)胆道梗阻:餐后2h胆囊大小无变化、伴有
胆总管增宽。
48
第49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7、探头通过胆囊表面区域时有明显的触痛反应, 或是将探头深压腹壁以接近胆囊底部,此时嘱病 人深吸气,患者自觉触痛加剧并突然屏住气不动, 即是超声的莫菲征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49
第50页,共104页。
化脓性胆囊炎 •探头压胆囊可致疼痛 •胆囊肿胀常呈椭圆形 •囊壁增厚可呈双边征
超声诊断学
20
第21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正常胆囊声像图
正常胆囊轮廓
清晰呈梨形, 囊壁呈亮线状, 腔内呈无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 声增强。
长径<8.5cm
前后径<3.5cm 壁厚<0.3cm
21
第22页,共104页。
22
第23页,共104页。
23
第24页,共104页。
胆囊不显示的原因
1、先天性异常 缺如、异位; 2、胆囊内病变 充填型结石、实块性肿瘤; 3、胆囊萎缩 慢性胆囊炎; 4、胃肠道气体遮盖 饮水; 5、进食后胆囊收缩排空。
13
第14页,共104页。
超声诊断学
1、左、右肝管
肝内的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逐渐汇合形成左、
右肝管。左肝管较细长,长约1.6cm,与肝总管形 成的弯曲度较大;右肝管较短,长约为0.8cm,与肝 总管的走向较一致。左、右肝管内径均约在0.2cm。 它们分别走在门静脉左、右支的腹侧。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扫查方法:
连续追踪法 探头加压法 体位法 饮水法 脂餐法
7
扫查方法:
至少从三个切面显示:
右季肋部第6~9肋间隙声束朝向胆囊,典型图象包 括:胆囊长轴切面,门静脉右干及分支。
左侧卧位肋缘下矢状切面显示胆囊、下腔静脉长轴 图象,肋间检查某些胆囊图象折叠,难以测量真正 的最大长度时,可选此切面。同时便于寻找肝总管, 与胆总管的最大长度,观察胆道壁的结构。
注意:有时填满型结石
因看不到胆囊腔易 误以为气体
22
注意事项 :
充满型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晰,仅见胆囊前壁 的弧形高回声,伴宽大声影。看不到结石轮廓, 呈典型的“WES”征有下列情况: (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回声带, 其后伴有清晰的声影,胆囊内腔不能显示,鉴 别困难。 (2)胆囊过小或先天性缺如,肝门附近含气的 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型结石。 (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 应结合病史诊断。
截断型或狭窄型:控制的胆管远端突然被截 断或呈锥形狭窄,阻塞端及其周围区域往往 呈现为较致密的高回声点,边界不清。
肝外胆管癌一般无声影,当胆管癌自肝 门侵及肝内胆管,可出现多发性声影
47
超声所见胆管癌的间接征象:
病灶以上胆道系统明显扩张 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
48
肝 门 部 胆 管 癌
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伴有声影 移动阳性:与胆囊内新生物鉴别有意义
21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分型:
I型(典型结石):具有三大主征 II型(填满型):当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包绕着结 石强回声,后方伴声影,简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 征(WES)” IIIa型(小结石型):声影不明显 IIIb型(泥沙型):泥沙样结石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坐位或站立位 可使肝、胆囊轻度下移,有利于观察胆囊结 石移动和胆囊底部的病变,同编时辑版可pp提t 高总胆管下段的显示率。13
• (3)屈膝卧式:用探头反复挤压胆管部位腹壁,可使胆管下段的结 石上移而容易显示,也有利于对无声影和弱声影的结石或肿瘤鉴别诊 断。
编辑版ppt
20
为什么探查胆道疾患时需同时探查肝 脏和胰腺?
㈢ 扫查方法
(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
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挤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
纵轴切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膈肌斜切面扫查,
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
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
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度,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
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编辑版ppt
14
正常胆囊
• 1.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正常胆囊轮廓整齐、清 晰。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 2.胆囊纵切面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 的胆囊床,底部游离于下缘邻近腹前壁。
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下段胆管
由于胃肠道气体干扰,不易清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
段内径≤5.0mm,下段内径不超过8~10mm,高龄者有增
宽的趋势。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注意事项
1.超声可提示诊断的病变
(1)急性胆囊炎、明显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2)胆囊息肉性病变。
3. 应在X线胃肠造影3日后,胆系造影2日 后作超声检查;
4. 对横结肠的内容物或气体较多者,影响
观察胆囊胆管时,可灌肠排便后检查,腹胀严重
者可用消胀药。
编辑版ppt
12
㈡ 检查体位
1. 仰卧位 是腹部超声检查的最常用体位。病人舒适, 检查方便,效果较好。缺点是有些患者因胃肠气体移至腹前壁 影响观察胆系。
适应症
• 1.胆道系统结石。 2.胆道系统炎症。 3.胆囊肌腺症。 4.胆囊息肉样病变。 5.胆道系统肿瘤。 6.胆道蛔虫。 7.先天性胆道异常。 8.黄疸的鉴别诊断。
编辑版ppt
10
检查内容
• 1.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囊壁是否 光滑;
• 2.代表内有无胆泥、结石、占位性病变;
• 3.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胆管
毛细胆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组成。
肝外胆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胆囊管组成。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一、胆囊解剖
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下 方的胆囊窝内,呈梨形 ,长径7-9cm ,宽径和 前后径约3cm,容量3550ml。胆囊分胆囊底、 体和颈三部分。胆囊底 部微露于肝前缘胆囊切 迹处,体表投影的位置 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
胆囊与胆道的超声检查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科
编辑版ppt
1
• 超声检查无放射性辐射,不受胆囊收缩 功能的影响,无需注射造影剂,能够实时地 清楚显示胆囊和胆道系统,显示胆系结石、 肿瘤等病变,还能进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
编辑版ppt
2
胆道系统是指排泄肝脏分泌的 胆汁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
胆囊
肝内胆管
• 3.超声测量 (1)正常胆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5cm;在胆囊的 测量中,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应较长径更有价值。 (2)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3mm,测量时探头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 生囊壁增厚的假像。
编辑版ppt
15
胆囊正常声像图表现
形态大小:梨形(pearshaped), 7-9cm*3cm , 壁厚<3mm 分:底(fundus)、体 (body)、 颈(neck) 胆壁:线状高回声,轮廓
• 4.肝内外胆管的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的程
度、范围、部位;
5.胆管内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
扩张。
编辑版ppt
11
检查方法
㈠ 病人准备
1. 患者需禁食8小时以上,保证胆囊内充 盈胆汁,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干扰;必要 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2. 检查前24小时应禁食脂肪及产气的食物 ,停用影响排空胆汁的药物或阿托品等;
(3)胆总管、肝管囊肿。
(4)梗阻性黄疸。
(5)肝内胆管结石。
2.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确诊的病变
(1)胆囊内1cm大小的实性占位。
(2)胆囊癌。
(3)胆管结石。
(4)肝内外胆管扩张。
(5)胆道蛔虫、化脓性胆管炎。
(6)胆囊、胆道术后并发症。
3.提示胆系轻度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1)胆囊肌腺症。
(胆囊癌合并感染或结石。
肋弓缘的交界出。
编辑版ppt
7
胆囊颈位于肝门右
端呈 “S” 状扭
曲与胆囊管相接,
胆囊管长4-5cm,内
径0.2-0.3cm,常以
近似平行的锐角与
肝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颈膨出的后
壁形成一个漏斗状
的囊,称哈氏囊(
Hartman ),胆石
易嵌顿其内,是超
声检查须注意的部
位。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3)早期胆道肿瘤。 编辑版ppt
19
改善肝外胆管超声显像的方法:
• (1)对常规检查显示不满意者可在检查前3日禁食多渣和易产气的食 物,检查前1日晚餐仅进流质,睡前给缓泻剂(可用番泻叶5g),检 查当日禁早餐。
• (2)检查时饮水500~700mL,然后右侧卧位或坐位,使胃十二指肠 充盈,并在此部位用力向两侧移动探头,把气体推开以显示下段胆管 及胰头,并做胆总管的横切扫查,可较快发现病变。
光整,边缘清晰
胆汁:无回声区
(anechoic area)
柔和度:软
右季肋6-9肋间斜切面
编辑版ppt
16
正常胆道
• 1.肝内胆管,左、右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内径在 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 示。
•
2.肝外胆管,声像图尚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上段
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