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厚薄轻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

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

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物体的特征》第三节《比较厚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比较物体的厚薄,理解厚薄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物体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对物体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物体分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厚度的书本,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厚薄差异。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判断物体厚薄。

教师讲解比较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比较不同物体的厚薄。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板书内容:厚薄的概念比较厚薄的方法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出家里的三个不同厚度的物品,用比较方法进行排序,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拓展题目:你能用比较方法帮助妈妈整理物品吗?2. 答案:作业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拓展题目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厚薄的概念理解和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收集不同厚度的物品,进行观察和分类。

亲子活动: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厚薄现象,并记录下来。

创作活动:利用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厚薄比一比》课件中班数学

《厚薄比一比》课件中班数学

合作学习与交流
学生能够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 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与同学的 交流、合作和分享等。
拓展延伸意愿
学生能够表达对于进一步探索 厚薄概念的意愿,以及对于相
关拓展资源的兴趣和需求。
拓展资源推荐
相关书籍
《数学乐园——厚薄比一比》等适合幼儿阅读的数学启 蒙书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厚薄概念。
互动游戏
推荐一些适合幼儿玩耍的与厚薄比较相关的互动游戏,如 “叠叠乐”、“积木搭建”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手眼 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 1. 测量物体原始厚度并记录。
2. 对物体施加一定压力或改变温度、湿度等条件。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01
3. 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物体厚 度并记录。
02
4. 分析比较实验前后数据,探究 厚薄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
01
注意事项
02
0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厚薄比一比》课件 中班数学
汇报人:
2023-12-23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厚薄概念及比较方法 • 物体厚薄排序与分类 • 厚薄变化规律探究 • 生活中厚薄应用举例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01
02
03
培养数学兴趣
通过比较厚薄的活动,激 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 奇心。
发展认知能力
帮助幼儿理解厚薄的概念 ,锻炼观察、比较和判断 能力。
生活实际应用
引导幼儿将厚薄概念应用 于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 技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厚薄的基本概念,能 够区分不同物体的厚薄。
能力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轻重》PPT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比轻重》PPT课件

16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规则说明
2024/1/30
1. 游戏分为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
2. 小朋友们需要通过比较物品的轻重,找到正确的答案,才能顺利过关 。
17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小朋友将获得奖励 。
2024/1/30
18
游戏规则与玩法介绍
1. 选择关卡
2024/1/30
让孩子们使用测量工 具验证之前实物比较 的结果,确保准确性 。
13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 一个任务,如比较不同水果的 重量、找出最重的玩具等。
2024/1/30
小组成员需共同讨论、协作完 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 沟通能力。
鼓励孩子们分享小组的成果和 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完成课后练习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如比较不同水果的轻 重、购物时比较不同商品的重量等。
通过亲子共学,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 的感情,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 心和支持。
2024/1/30
23
拓展延伸,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024/1/30
25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介绍了比较轻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物比较和天平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轻重差异
学习了使用简单的计量工具进行轻重比较
2024/1/30
26
总结学习成果与收获
幼儿掌握了比较轻重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 两个物体的轻重关系
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的 实验技能
8
பைடு நூலகம்

大班数学比轻重PPT课件

大班数学比轻重PPT课件

游戏三:“小小搬运工”体验重量差异
游戏目标
通过搬运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幼儿亲身体验重量的差异,并理解轻重概念。
游戏玩法
准备不同重量的物品(如沙袋、积木等),让幼儿分别搬运并比较它们的重量。可以设置 任务挑战,如搬运最重的物品、搬运最轻的物品等。
游戏建议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品的重量感觉,如“这个很重”、“这个很轻 ”等。同时,可以结合PPT课件展示不同物品的重量对比图,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轻重 概念。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比较轻重,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 数学概念,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 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理解轻重的概念,能够运 用简单的比较方法判断物 体的轻重。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 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积极探索、乐于思考 的学习态度。
游戏二:“猜拳夺宝”培养策略意识
01
游戏目标
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培养幼儿的策略意识和预测能力。
02 03
游戏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胜者可以获得一个“宝藏”( 如小玩具或贴纸)。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根据对手的出拳 习惯制定自己的策略。
游戏建议
在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策略和心得,帮助他们总结经验 教训。
05
游戏化学习体验设计
游戏一:“找不同”锻炼观察能力
游戏目标
通过寻找两幅相似图片中的不同之处,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专注 力。
游戏玩法
展示两幅相似的图片,引导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出两幅图片中的不 同之处。可以设置多个难度等级,逐渐增加寻找不同之处的数量。

童星幼儿园《比较轻重》ppt课件

童星幼儿园《比较轻重》ppt课件
化学中的物质密度
孩子可以将比较轻重的知识与化学中的物质密度概念相结合,了解 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其对重量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的培养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物体的轻重差异,可以 逐渐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使其更加敏锐地注意到周围事物的 细节变化。
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比较轻重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来 判断不同物体的轻重关系。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孩子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游戏目的:通过举重比赛的形式,让幼儿直观 感受物体的轻重差异。
01
游戏过程
03
02
游戏准备:准备不同重量的物体作为“举重 器材”,如沙袋、积木等。
04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举 重选手”。
在规定时间内,选手们依次尝试举起不同 重量的物体。
05
06
根据举起物体的轻重和次数,评选出优胜 者。
“找不同”游戏
游戏目的
通过猜测和验证,增强幼儿对轻重概 念的理解。
游戏准备
准备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不 同重量的物体。
“猜一猜”游戏
游戏过程 请一名幼儿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物体,不让其他幼儿看到。
该幼儿描述物体的特征猜”游戏
其他幼儿根据描述和猜测,判断该物体的轻重。 揭晓答案,验证猜测结果。

使用弹簧秤进行直观比较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弹簧秤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与外力成正比的关系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从而得知物体的质量。
使用方法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观察弹簧秤的刻度变化。刻度越 大,说明物体越重。
注意事项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确保弹簧秤处于垂直状态,避免误差。同时,要 注意弹簧秤的量程和精度,选择合适的弹簧秤进行测量。

2024年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

2024年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

2024年中班数学《比较厚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物体的属性》第三节《比较厚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厚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厚薄的概念,掌握比较厚薄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厚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厚度的书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个书本有什么不同?”2. 例题讲解(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最薄和最厚的物体。

(3)教师讲解比较厚薄的方法:用直尺测量或直接观察。

3. 随堂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厚薄》2. 内容:(1)厚薄的概念(2)比较厚薄的方法(3)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厚薄,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硬币最薄,字典最厚。

(2)自行寻找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厚薄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方法的掌握,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厚薄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步骤4. 小组讨论的组织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学生对厚薄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方法的掌握。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厚薄的不同,并将这种感知应用到问题解决中。

【精美课件】-六年级中班科学活动《比较厚薄》

【精美课件】-六年级中班科学活动《比较厚薄》

?那年秋天,有一次与儿子去湿地公园游玩。

公园一隅,小草葳蕤,垂柳婆娑,一片开满荷花的荷塘。

一位女孩缩身蹲坐在石阶,垂下的秀发遮住脸部,只听得“嘤嘤”抽泣地声音。

不知女孩因何伤心落泪,是与家人吵架了?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因某事被人误解?还是失恋了?我边走边在心中揣测。

我想,女孩一定不会接纳一个陌生人的安慰。

传奇sf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想起卞之琳的诗:“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坐在石阶的女孩守着眼前一湖孤独的秋水,躲在自己的世界伤心流泪;我漫步在公园,却无意间捕捉到女孩黯然垂泪的画面。

谁也不曾想到,不经意的一瞬间,女孩成为了我生命中永恒的追忆点。

多年后,那个不曾相识的女孩,当她再次重游湿地公园时,还会不会触景生情忆起她曾想的往事?每次记忆中闪现女孩的背影时,我不再记得当时的任何情景,只清楚地记得女孩撩拨头发时优雅地动作。

当指尖划过她的发丝,是不是就甩掉了烦恼?忘却了那一缕忧思?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2016年夏天,我、儿子、外甥三人去北京旅游。

那天回家,我们坐的是下午四点从京返禹的火车,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大男孩,上身着一件白色短袖,下身穿了一件褪色的蓝色牛仔裤,却洗得干干净净。

一张秀气的脸庞下,掩盖不住举止间的成熟稳重;一双淡定的眼眸,投射出一种不可琢磨的苍桑,我突然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他对我们淡淡一笑,倾斜着身体,靠窗支着头欣赏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从始至终,大男孩都以一种默然的表情,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厚薄》活动目的: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会正确运用“厚薄”表述比较的结果。

2、能从3——5个厚薄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等量的物体。

比较物体的轻重ppt课件

比较物体的轻重ppt课件

的数量没有变,
重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是一个青萝

卜比一个胡萝卜

要重。
最新课件
5
你练我讲
3.比轻重。轻的画√
掂一掂,端一端, 提一提、抱一抱 的方法去判断。
垒球
同样大小的 和 ,
铅球
比 (轻□重□ )。√
最新课件
6
回顾小结
1、同一材质的物体比较轻重:体积大的比 体积小的就重。 2、不同数量的两种物体比较轻重:在知道 重量相等前提下,数量少的较重。 3、相同体积,不同材质物体比较轻重:可 采用掂一掂、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等 的方法。通过感官去判断物体的轻重。
最新课件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最新课件
8

相同材质的两个物体比较轻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 的重。
最新课件
3
你练我讲
2.重的画“√”,轻的画“○”。


不同材质,相同数 量的物体比较轻重, 采用掂一掂方法。
最新课件
不同材质,不同数量 怎样比较呢?
4
三个胡萝卜的重量等于 一个青罗卜的重量。
从三个胡萝卜中
拿走两个胡萝卜,
胡萝卜这边重量
就轻了。青萝卜
比较物体轻重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昌乐第二实验小学 崔武廷
最新课件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前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比较》知识的学习,发现在比较物体 的长短、高矮、多少、大小时,能够理解的很好,但是在 比较物体的轻重时,有一定的难度。现在来解决它。
最新课件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