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2T01:26:44.2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常雷

[导读]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国家升上重大政策、自身多样地理环境、村庄整体发展现状等因素,呈现出扶贫引领、重视资源、分层推进等新趋势。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国家升上重大政策、自身多样地理环境、村庄整体发展现状等因素,呈现出扶贫引领、重视资源、分层推进等新趋势。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同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空间布局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意义

“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乡村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是中华民族的定星盘。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而面对农村衰落、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现状,乡村振兴像一支强心针,注入乡村,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乡村振兴作为战略层面的设计布局,在相关重大会议、部委信息中均有所体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将乡村振兴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各部印发乡村相关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土地承包政策、产业发展先导区、教育交通设施建设等多项支持乡村振兴的重大文件部署。

二、做好村域专项规划研究

1.做好产业旅游规划研究

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带领下要求也将变得更高、更实,乡村振兴应当把产业兴旺目标立重点项目之一。更加强调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融合,推进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因此村域产业发展规划要对接好上位规划,联合农业部门共同编制,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在分析村域产业现状,统计出以村内前三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势态,在其基础上重点研究产业发展的条件,明确产业的定位与目标、空间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架构(产业效益分析)。如第一产业可结合村庄自身农业条件确定农作物种植品种;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农产业加工为主,同时要避免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促进农村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产业发展要强化乡村旅游策划,旅游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必须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挖掘每个村独特的价值,把有传承的人文历史挖掘出来,清楚落实旅游功能布局,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景观特色的保护,促进村庄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延续,设计旅游线路,做好旅游项目的安排,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旅结合示范点。

2.做好村建设规划研究

在居民点规划中,农村居民点选址要从有利于产业配套、交通便捷、村民意愿等方面考虑,遵循“近镇近路、近业近田”的原则,该建筑的布局应与村独特的环境完全融合,适应当地条件和天然坡势,并结合地形特点,形成错落有致,灵活和丰富的建筑布局。避免“兵营式”等呆板化布局;建筑风貌要体现当地特色,选取必要元素(如墙体涂料、墙面装饰、屋顶类型等)和装饰元素(门窗装饰等)来体现,以传承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为基调,凸显地域民居特色。同时要明确居民点宅基地标准、建设用地标准、建筑层数。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应根据相关标准,结合村民意愿,确定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增加设施面积,其中基础教育设施应结合镇乡规划统筹规划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在基础设施规划中,要高度重视村交通系统的规划,对外交通规划要落实上位规划周边路网的衔接,需对全村域的对外交通进行统筹安排,它主要包括过境公路,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村庄聚集点之间的连接线的规划内容。在规划前有必要落实各类交通道路的等级,宽度和面积,并对主要交通附属设施进行规划安排。有条件的地区,需对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及大型停车设施进行规划安排。

在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中,要实施庭院空间整治和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理清庭院边界、硬化庭院空间、净化庭院、绿化庭院、美化庭院等整治措施,提升庭院环境品质,为发展庭院经济打下基础;针对村庄入口空间、景观标识设施、道路设施、市政设施、照明设施、环境卫生设施、防火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提出环境整治措施,改善村庄环境,实现“农业变景观、农村变景区、民居变景点”的整治目标。

3.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乡村发展的绝对底线就是生态安全。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促进乡村人均生态环境质量增涨,造就乡村的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对村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充分分析,主要是对村域内的农田、水体、森林等生态系统等开展细致研究。在摸清生态环境本底,即自然地貌、水文水系、生态格局与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视线景观资源等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的项目需求。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承载功能,将村域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功能区划分为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区、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区等。规划开展村域综合整治,重点包括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农业现代化综合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乡村生态景观环境综合整治。

三、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优化村域空间布局

1.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

1.1保持生态保护优先,打造乡村生态屏障

生态林地,水源,湿地,主要河流湖泊,森林和地质公园应优先考虑划分到生态保护的项目,在统筹全村土地利用的前提下,优先合理安排各类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1.2加强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合并分散的永久基本农田,发展集中连续的新的优质耕地,村庄周围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土地整理和复垦应优先考虑划分到基本农田项目;对分散小块、条件等别低、质量较差、村庄规划近期需要建设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针对集中耕地改造和升级,适当开展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通过补改结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与此同时,其他农用地,如园林,林地,草地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域等的空间布局应与农业生产需要相结合进行优化。

1.3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结合实际对村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边界进行优化,将区位优越位置划为有条件建设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要体现在底线优先上,对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