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失压力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浅谈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漏失现状及措施

浅谈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漏失现状及措施

浅谈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漏失现状及措施摘要:当前在平桥南区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漏失频发,漏失多发生在嘉陵江组和小河坝组,嘉陵江组漏失量大,堵漏时间长,小河坝组漏效果不能持久,反复出现复漏。

文章以胜页3-1作为嘉陵江漏失的典型案例,以焦页203-2HF作为小河坝漏失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综合分析当前页岩气区块地层特点,重点总结使用可行的堵漏工艺,以及可以引进的新工艺工具的分析。

关键词:页岩气;漏失;嘉陵江组;小河坝组;堵漏当前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漏失频发,仅在2019年度,我项目部即施工堵漏水泥塞六十余井次,漏失多发生在嘉陵江组和小河坝组,嘉陵江组漏失表现为浅地层漏失,主要漏失水基钻井液或者清水,通常漏失量极大,堵漏时间长,小河坝组漏失表现为造斜段漏失,主要漏失油基钻井液,通常水泥塞堵漏效果不能持久,反复出现复漏。

下面就这种情况,以两口具有代表性的井位的漏失及处理情况为典型例子,就页岩气当前堵漏措施做探讨。

1页岩气两口代表性漏失井及处理情况1.1胜页3-1井1.1.1胜页3-1井概况胜页3-1井是华东油气分公司的一口评价井,井型:直井,构造位置为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万县复向斜东胜背斜北部,目的层为五峰-龙马溪组,设计井深3685m。

1.1.2胜页3-1井漏失及处理情况2019年3月8日采用406.4mm的钻头侧钻至井深545.58m处发生失返性漏失,强钻至井深558m时放空,连续放空31m,继续强钻至井深592.74m时,顶驱突然蹩停,上提钻具困难,后多次泵入堵漏浆、稠浆堵漏,4次水泥浆堵漏,6次打捞掉块,强钻至井深673.54m,共计漏失清水33000m³。

由于掉块持续掉落,憋卡严重无法强钻,图1胜页3-1井井身结构示意图表1 胜页3-1第1次井眼堵漏统计表后对胜页3-1井平台开展音频大地电磁勘探工程,查明钻井平台处发育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方向的断裂破碎带,断裂范围内岩体稳定性较差、破碎程度较高,该断裂纵向上沟通了井深350m、550m处两处漏失层。

钻井液漏失及漏失控制研究现状

钻井液漏失及漏失控制研究现状

钻井液漏失及漏失控制研究现状钻井液漏失及漏失控制研究现状姓名:学号:专业:摘要:本文就井漏的地层类型、地质因素、漏层位置确定方法、堵漏室内模拟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井漏处理技术以及国内外堵漏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明确了漏失发生的三要素,总结了常见的堵漏技术,并认为随着新型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的发展,智能材料在各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多种堵漏材料协同作用于堵漏的思想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堵漏材料、地层类型、堵漏技术、智能材料、综述1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石油资源对我们生活产生的重要性日益加深,我们对石油储藏资源的勘探也进一步加深,这样一来,井漏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所谓井漏主要的漏失液体就是包括钻井液,水泥浆和完井液以及其他工作流体等,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内出现的复杂情况,在平常大多数钻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失[1]。

严重的井漏会导致井内压力失衡,影响正常钻井工作进行、引起井壁失稳、诱发地层流体涌入井筒并发生井喷现象,而且可能造成井塌、卡钻、井喷等其他井下复杂情况和重大事故,对钻井工作危害极大,甚至会导致井眼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全世界井漏发生率占钻井总数的20%-25%[2],而井漏的处理是石油钻井中的难点,特别是复杂井漏问题尤为棘手。

恶性井漏损失占井漏总损失的50%以上,且堵漏很难成功,因此亟需加强恶性井漏的防治研究[3]。

所以说堵漏问题是井下钻井作业人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钻井技术遇到的一大挑战。

随着石油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钻井过程中对于堵漏的要求和标准也是逐渐升高,但是在实际的钻井工作中,多样性和未勘测的地层也是无形之中给钻井堵漏带来了难度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

在堵漏过程中如果选择了一种性能非常良好的,并且非常适应漏失地层的堵漏材料,那对处理堵漏问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1]。

但是现在井漏中应用到的堵漏材料性能都不是很好,首要的因素就是堵漏材料没有很好的膨胀能力,在没有人工作用的时候是不能稳定地停留在漏失地层中;其次,没有良好的堵漏材料变形性,较大的堵漏材料颗粒不能轻易的进入的相对狭小的空间中,所以颗粒无法深入漏层,只能堆积在楼层表面。

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漏失压力统计分析

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漏失压力统计分析

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漏失压力统计分析马克迪;柳丙善;王玺;蒋官澄;平立秋;付晋;崔昇【摘要】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在钻井和固井作业中频发严重漏失,而揭示地层漏失机理,确定漏失层位的漏失压力是解决的关键.本文依据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漏失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从漏失层位分布、工况、井漏发生率、漏失通道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漏失机理:依据漏失压差与漏失速率分布规律,建立了伊朗北阿地区漏失压力预测模型,并根据现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微小裂缝发育,漏失类型主要为渗透性漏失和局部漏失;漏失较为严重的地层顶深在2 800 m~3 200 m,厚度在700 m~1 000m;漏失压力预测模型应用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伊朗北阿地区防漏堵漏提供了一定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12【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碳酸盐岩;漏失机理;漏失压力;钻井;井漏【作者】马克迪;柳丙善;王玺;蒋官澄;平立秋;付晋;崔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6.1伊朗北阿地区碳酸盐地层漏失情况严重,这不仅延长了钻井周期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引发井塌井喷等严重的井下复杂和事故[1-3]。

揭示地层漏失机理,确定漏失层位的漏失压力是防漏堵漏的关键[4-6]。

《2024年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范文

《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日益复杂,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漏失检测定位技术,对于提升供水系统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漏失检测与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建立1. 数据收集与处理建立水力模型的首要步骤是收集供水管网的基础数据,包括管网布局、管道直径、管材信息、节点高程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实时流量、压力等动态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清洗、整理和格式化后,为建模提供基础支持。

2. 模型构建与校验根据收集的数据,利用专业软件或自行开发的算法,构建供水管网的水力模型。

模型应能反映管网的拓扑结构、水流方向、水头损失等关键参数。

建模完成后,需要通过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漏失检测与定位技术1. 漏失检测技术漏失检测是及时发现供水管道漏水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用的漏失检测技术包括压力传感器检测法、流量传感器检测法、声波检测法等。

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管网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压力传感器检测法:通过在管网上布置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变化,当压力异常降低时,可能表明存在漏水情况。

(2)流量传感器检测法:利用流量传感器监测管道流量变化,当流量突然增大或减小,可能表明存在漏水或非法用水等情况。

(3)声波检测法:通过检测由漏水产生的声波信号,确定漏水位置。

该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等优点。

2. 漏失定位技术漏失定位是确定漏水点具体位置的关键技术。

常用的漏失定位技术包括区域定位法、声波定位法、智能传感器网络定位法等。

(1)区域定位法:通过分析漏失检测技术提供的数据,确定可能的漏水区域,再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缩小范围。

(2)声波定位法:利用声波传播的特性和规律,通过测量声波到达不同传感器的时间差,确定漏水点的位置。

钻井过程中漏失机理分析与井漏预防措施研究

钻井过程中漏失机理分析与井漏预防措施研究

摘要井漏是影响钻井作业安全最严重的复杂情况之一,井漏的发生不仅会给钻井工程带来不便和损失,也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极大困难。

本文针对钻井工程中井漏现象的突出问题,从井漏的类型、危害、漏失机理和影响因素入手,着重研究了漏失压力的计算方法、预防措施与井漏处理的技术方法。

本文在漏失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井漏主要有三种类型: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溶洞性漏失。

通过分析三大压力系统(即漏失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井眼内钻井液动压力)与产生井漏的相互关系,认为降低井眼内钻井液动压力是处理井漏的核心关键。

漏失压力的计算方法现在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是根据漏失地层特点建立漏失压力预测模型来计算漏失压力的,其中包括漏失压力的力学计算模型、基于统计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等等。

井漏要防患于未然,能预防的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前期设计好合理的井身结构,钻井时要以降低井眼内钻井液动压力为主导。

井漏发生时要根据不同的漏层条件,采取相应的井漏处理技术手段,其中主要包括常规井漏和复杂井漏这两种情况。

总之,研究井漏问题对完善、提高钻井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井漏;漏失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堵漏处理技术目录第1章前言 (4)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研究内容 (7)第2章地层漏失类型分析及井漏的危害 (5)2.1漏失类型分析 (5)2.1.1渗透性漏失 (5)2.1.2裂缝性漏失 (6)2.1.3溶洞性漏失 (7)2.2井漏的危害 (7)第3章地层漏失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8)3.1地层漏失机理 (8)3.2井漏的影响因素 (8)3.2.1影响漏失压力的因素 (8)3.2.2影响地层破裂压力的因素 (9)3.2.3影响井眼内钻井液动压力的因素 (9)第4章地层漏失压力的计算方法 (12)4.1漏失压力计算模型的理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年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的模拟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的模拟与应用研究》范文

《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的模拟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高效运行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管网漏失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供水管理的难题之一。

为了有效监测管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漏失并优化管理,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的模拟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供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给水管网监测点优化研究2.1 监测点优化背景及意义给水管网监测点的设置对于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漏失预警以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监测点设置过多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设置过少则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管网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设置和优化监测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监测点优化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管网监测点优化方法。

通过收集管网基本信息、历史漏失数据等,结合管网拓扑结构、流量分布等因素,利用GI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各监测点的优先级和最佳设置位置。

同时,结合管网压力、流量等实时数据,对监测点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管网监测的高效性。

三、漏失定位技术研究3.1 漏失定位技术背景及意义管网漏失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准确、快速地定位漏失点对于及时修复、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研究基于声波、压力等信号的漏失定位技术,以提高漏失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3.2 漏失定位方法及原理声波法:通过在管网上布置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声音变化。

当发生漏失时,声波传感器可以捕捉到异常声音信号,通过信号分析可确定漏失位置。

压力法:通过在管网上布置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变化。

当发生漏失时,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压力异常区域,结合管网拓扑结构和流量分布等信息,可推算出漏失位置。

四、模拟与应用研究4.1 模拟研究本文采用实际管网数据进行模拟研究,通过设置不同场景的管网漏失情况,验证监测点优化及漏失定位技术的有效性。

供水管网漏失检测技术现状与进展研究朱圣冬

供水管网漏失检测技术现状与进展研究朱圣冬

供水管网漏失检测技术现状与进展研究朱圣冬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日益不足,为了找合适的水源,生产的成本日渐高涨。

为了加强水资源的利用,联国召集世界上各个国家及地区学者,对供水管网漏失问题为专项课题研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来检测供水管网漏失,只能依靠仪器来进行检测。

在国内目前检测供水管网漏失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检测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查漏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精密的检漏仪器,主要讲述了供水管网漏水的原因原理以及漏失的措施。

关键词:漏失检测,技术研究,检测进展。

1 引言我国国内的重工业迅速发展,人口也不断的在增加,导致自来水厂的输送水压已达到0.35--0.65mpa,水压的不断升高导致了老旧的供水管道出现漏损,另外由于供水管道的特殊性,其供水范围广、供水距离远、管网交错情况复杂都造成了管网漏损检测的困难性。

供水管网的漏损不仅导致浪费了优质的水资源,更加严重的话如果自来水管道漏失的地方受到外部资源的污染也会给我们日常饮用的水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 供水管网检漏仪器的发展2.1 听漏棒这种检漏仪器基本上是由金属棒和接听头组成,也是目前为止最早出现的一种检漏仪器了,主要是用来检查自来水管道的的走向和入口接口以及效果栓和查听管件。

经过专家的研究后来又有了电子耳和薄膜听漏仪。

2.2 电子放大听漏仪根据薄膜听漏仪的原理又出现了更精密的检漏仪器就是电子放大听漏仪,这个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听漏棒来配合,通过听漏棒确定漏水管段然后根据管道来确定漏点的位置。

2.3相关检漏仪这个检漏仪是通过给主机传输信号,识别传感器在漏水点不同位置漏水声(传感器放在阀门或者消火栓上),在经过相关仪一系列运算和判断漏水声后,利用漏水声到传达到两个传感器的时间差确定漏水点。

3 供水管道漏水的原因及检漏的原理导致水管漏水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例如管道运行时间较长内防腐层破损,管道材料质量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紧实甚至施工质量部过关等等原因。

漏失压力研究现状

漏失压力研究现状

1 井漏 成 因
井 漏 的 发 生 时 必 须 具 备 一 下 3个 条 件 : 筒 中 工作 液 的 井 液 柱 压 力 大 于 地 层 孔 隙 、裂 缝 或 溶 洞 中 的流 体 的压 力 ;地层
中 必 须 存 在 漏 失 通 道 以及 较 大 的足 够 容纳 液 体 的 空 间 ;其漏 失 通 道 的 开 口要 大 于 外 来 工 作 液 的 固相 颗 粒尺 寸 。只有 当 这
三 个 条 件 同时 满 足 时才 会 发 生漏 失 , 场 发 生漏 失 的 原 因 可 现
以分 为 自然 漏 失 和 人 为 漏 失 。
自然 漏 失 ( 叫压 差 性 漏 失 )是 由于 钻 井 液液 柱压 力 作 也
用于井壁地层 的动压力 ( 即有效液柱压力 )超 过地层裂 缝内
流 体 压 力 , 且 井 壁 附 近 地 层 裂 缝 网络 连 通 即 可发 生天 然裂 并 缝 性 漏 失 。 漏 失 量 大 小 主 要 取 决 于 井 筒 动 压 力与 地 层 孔 隙 其 压 力 的 差 值 、天 然 裂 缝 发育 程度 及连 通 情 况 、裂 缝 宽度 、裂 缝 长 度 、漏 失 通 道 内流 体 的 流变 特 性 等 。一 般 说 来 ,这 类 漏 失通 道 具 有 比较 明显 的“ 道 ” 喉 ,桥 接 堵 漏 一 般 都 能达 到 比较
力度 ,尽快得 出准确有 效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 ,便 于更高效地指导现 场防漏堵 漏。 关键词 :井漏;堵 漏;漏失压力;计算模型
D : 1 . 9 9 j is . 6 16 9 .0 2 1 . 1 0I 0 3 6 / . n 1 7 — 3 6 2 1 . 0 0 3 s
井 漏 是指 在钻 井 、 固井 、测 试 等 各项 作 业 过 程 中 ,工 作 液 在 压 差 的作 用 下 漏 失 到 地 层 中 的一 种 井 下 复 杂 情 况 , 钻 是 井 工 程 中 的 技 术 难 题 之 一 。 漏 由于 地 质 条 件 及 工 程 因 素 的 井 综 合 作 用 而 表 现 出复 杂 性 , 井 漏 复 杂 情 况 的 处理 带来 了 困 给 难 ,井 漏 会 造 成 耗 费钻 井 时 间 、损 失 钻 井 液 和 堵 漏 材 料 、甚 至 导 致 井 壁 垮 塌 、卡钻 、 固井 失 败 、井 喷 、井 眼报 废 等 严 重 后 果 ,造 成 经 济 、物 质 的 巨大 损 失 ,而 且 还 会 对 产 层 造 成 损 害 ,影 响 后 期 采 油 作 业 。漏 失 压 力 是 地 层 发 生漏 失现 象 时 的 最 高 承 压 临 界 值 ,是 地 层 漏 失性 质 中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确 定 地 层 漏 失 压 力 是 提 高 防漏 堵 漏 成 功率 的 关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