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26
病毒作用,免疫损害
全身小血管病变
血液外渗
血管内
血管、血管外
发热等
血小板减少
血液浓缩 HB
肾衰
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
充血、水肿
出血
“三红” “三痛”
休克
ARDS
DIC
PPT学习交流
27
四、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1. 休克的机• 原制发性休克(病程第3~7天发生)
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 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降低, 血液浓缩,血液循环淤滞,DIC • 继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 继发感染 大出血 水电解质紊乱(多尿期补充不足)
• 传播途径:
• 媒介传播,蜱虫叮咬 • 接触传播,据报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被污染的衣物可能是造
成人传人的重要原因 • 室内气溶胶传播不能排除 • 其他传播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 在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从事生产、生活的居民、劳动者及赴该类地 区旅游、户外活动者感染风险较高。多数患者发病前有蜱叮咬史和野外 活动史。
• 2011年3月16日中国CDC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关于 SFTSV的论文,证实发现新型布尼亚病 毒
• 病原体: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
• 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 等迅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 宿主动物:170种脊椎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其他包括猫、猪、 狗和家兔。
• 传染源:鼠为主要传染源,我国主要以黑线姬鼠、褐家鼠。 •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
是最重要的途径)、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被鼠咬伤等)、垂 直传播、虫媒传播。 • 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有较强免疫力。
•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如输入大量库存血)
肾综合征出血热
• 附着部位:蜱长附着在人体头皮、腰 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
• 处理:一旦发现蜱虫已叮咬皮肤,可 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 死亡,再用箭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 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 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 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头部留在皮 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 消毒处理,并观察身体状况。
发热板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PPT学习交流
1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 是2006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新出现的一种出血热疾病。 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胃肠及肝肾功 能异常、意识障碍,重者可因休克、呼吸衰竭、DIC及MODS死亡
具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中的必备条件
• 普通型(轻型):
• 年龄<60岁 • 无基础疾病 • 无精神萎靡 • 消化道症状轻 • 无出血症状 • PLT>30×109/L,WBC>2.0×109/L • CK,CKMB,LDH<2倍正常值 • 住院时间短,预后良好
• 危重型:
• 年龄>60岁 • T≥39℃,持续48~72h • 有基础疾病 • 神经症状(精神萎靡)突
出 • PLT<30×109/L,伴有各
种出血症状 • WBC<2.0×109/L,粒细胞
<1.0×109/L • CK,CKMB,LDH>2倍正常

具备以上3项或以上者,均可按重型救治,危重型住院时 间长(3周以上),恢复慢(3-6个月),预后差。
• 2011-2014年,我国23个省报告SFTS共5352例,确诊2750例,主要集 中在河南(41.2%)、山东(27.67%)、湖北(11.16%)、安徽 (6.51%)、浙江(6.11%)等。
• 2013-2015年,山东省共报告1277例(死亡131例,死亡率10.25%), 其中实验室诊断870例(死亡96例,死亡率11.03%)。
• 又名流行性出血热 • 由汉坦病毒(EHFV)引起,属人兽共患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
一、病原学特点
• 病原体:汉坦病毒 • 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性单链RNA病毒。 • ≥20个血清型(由于抗原结构的不同),我国主要为Ⅰ型
(临床症状较重)、Ⅱ型。 • 对热、酸、消毒剂、紫外线敏感。
• 2013年以来,山东省SFTS报告例数、发病Hale Waihona Puke Baidu呈上升趋势。
山东SFTS分布情 况
• 传播媒介:蜱、牛虻、螨等介质动物
• 宿主动物:在山东省的一项大样本研究显示,3576份家养动物血 液SFTSV抗体总阳性率为40.24%,其中羊、牛、鸡、犬、猪的阳性 率分别为62.78%、52.97%、45.56%、8.73%、1.45%。
• 根据流行病学病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工作、生活或 旅游等或2周内有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
疑似病例:疫源地、蜱咬史(或相关高危职业); 发热(或近期发热史); 外周血血小板减少或伴白细胞减少,尿蛋白(+~+++); 伴或不伴有头痛、肌肉疼痛、精神倦怠等中毒症状; 纳差、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鼻腔、牙龈、皮下瘀斑等出血症状
二、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 有地区性:欧亚大陆。我国灾情最重,分布广泛。
• 有季节性:姬鼠传播者以11~1月为高峰,以5~7月为小高峰季节。家鼠 传播者3~5月为高峰。
• 人群分布特点:以青壮年为主,此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
四、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以小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其次是心、 肝、脑等脏器。 基本病变: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有以上症状者均可按疑似病例上报。
确诊病例:
(1) 病毒核酸监测阳性 (2) IgG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增高4倍以上 (3) 标本检测到病毒IgM抗体 (4) 标本分离到病毒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红细胞贫血、骨髓纤维 化晚期
• 血小板消耗增多:ITP、TTP、SLE、恶性淋巴瘤、病毒感染、输血后血小板减 少、DIC、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