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努利方程实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努利定律實驗

(Bernoulli ’s Law Experiment)

胡裕民 編寫 一. 實驗目的:

1. 驗證在風洞(wind tunnel)中的總壓力P tot 為定值。

2. 驗證伯努利定律(Bernoulli ’s Law)。

3. 固定氣流速率下量測F W 、F a 與α的函數關係。 二. 原理介紹:

1738年瑞士物理學家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在所發表的“Hydrodynamic ”一書中首次提出伯努利方程式—說明流體(fluid)的速度、壓力以及高度之間的關係。此伯努利方程式的提出被視為往後氣體動力學研究的開端。一理想的流體在流線型的流動(laminar flow)中,會滿足下列的伯努利方程式:

t tan cons gy v 2

1P 2

st =++

ρρ (1)

其中P st 、ρ、v 、y 分別為流體的靜態(static)壓力、密度、速度以及高度。在大約相同高度下,eq.1可簡化表示為:

t tan cons P v 2

1P tot 2

st ≈=+

ρ (2)

此說明在一樣高度下,總壓力P tot 無論在何處均相同。在本實驗中,風洞沿著氣體流動方向的截面積(cross-section area)逐漸地減少。氣體流動時由於不可壓縮性(incompressibility),因此不同截面積處的流動速率將不同,此可由連續方程式(equation of continuity)來表示:

A v A v 0

⋅=⋅ (3)

將eq.3代入eq.2可得:

00A v 2

A P ⋅⋅=

⋅∆ρ (4)

其中ΔP = P tot -P st ,ΔP 稱之為動態壓力(ΔP = P tot -P st )。

本實驗第一部分是利用風洞裝置來量測不同位置(亦即有不同的截面積)處的壓力,驗證在一樣高度下,總壓力P tot 無論在何處均相同;並驗證在eq.(4)中A P ⋅∆為一常數,亦即驗證伯努利定律(Bernoulli ’s Law)。

另外,流體力學可應用在飛機機翼的設計。氣流作用在機翼的力量可分為兩部分(如圖一所示):平行於流動方向的部分稱之為阻力(drag) F W ,垂直於流動方向的部分稱之為升力(lift) F a 。此兩部分的力量均與the angle of attack α有關。實驗的第二部分,是在固定氣流速率下量測F W 、F a 與α的函數關係。當我們將F a 與F W 的函數關係作圖(曲線參數α),可以得到機翼的polar curve ,它在飛行品質上是相當重要的數據。

圖一

三. 實驗裝置:

1. 實驗儀器:

a. 排吸風扇組(Suction and pressure fan ,噴嘴頭100mm ,球體直徑7.5cm)…....× 1

b. 風洞(Wind tunnel ,15×15×50 (cm))…………....………………..……….……….× 1

c. 風洞量測滑車(Measurement trolley for wind tunnel)…..………….…….……... × 1

d. 升力平衡器(lift balance ,-1.0N ~ +2.0N 、-160 ~ +160)…………………….….. × 1

e. 機翼(Airfoil ,225mm × 145mm × 33mm ,0.032m 2)…………….……………× 1

f. 扇形動力計(Sector dynamometer ,測量範圍0.65N 、刻度0.01N).……………× 1

g. 壓力頭(Pressure head ,直徑8mm)….……………………………………………× 1

h. 精密壓力計(Precision manometer ,量測範圍0 ~ 310 Pa 、刻度5 Pa)………….× 1

i. 多向夾(multiclamp)……………………………………………………….………..× 1 2. 基本裝置參考圖:(第一部分:圖二,第二部分:圖三)

圖二

圖三

排吸風扇組

風洞

風洞量測滑車

壓力頭

精密壓力計

圖四

3.實驗第一部分基本架設步驟:

a.先檢查實驗儀器有無數量短缺或損壞情事,有則報告實驗助教。

b.將風洞以及風扇等儀器架設如圖二所示。將風扇放入排風噴嘴,使得在實驗進行

當中空氣流動通過風洞。注意在前端吸入口以及後端風扇排風口各一公尺距離內

淨空,以確保空氣流入風洞內不會產生紊流(turbulence)。

c.將精密壓力計以及壓力頭與量測滑車連接如圖二所示。

d.將量測壓力的壓力頭調整高度,使其高於斜坡最高處約2公分。

e.利用軟管將壓力頭與精密壓力計右端的軟管相連接(用以量測總壓力),並確定精

密壓力計為水平狀態。

4.實驗第二部分基本架設步驟:

a.將風洞以及風扇等儀器架設如圖三所示。將風扇放入排風噴嘴,使得在實驗進行

當中空氣流動通過風洞。注意在前端吸入口以及後端風扇排風口各一公尺距離內

淨空,以確保空氣流入風洞內不會產生紊流(turbulence)。

b.將升力平衡器置於量測滑車上,如圖三所示。

c.將扇形動力計固定於前端吸入口處,並將扇形動力計與量測滑車的掛鉤連接。

d.將機翼由前端吸入口處放入風洞中,並固定於支棒上,如圖四所示。

四.實驗步驟:

(第一部分)

a.將風扇打開,並調至最大風速。移動量測滑軌由A至F各點,讀出各點的總壓

力,以驗證總壓力為定值。

b.將壓力頭軟管與精密壓力計右端的軟管拆離,而直連接至精密壓力計左端,以測

量靜態壓力。並利用第二條軟管,連接剩下的軟管頭至精密壓力計右端。

c.移動量測滑軌由A至F各點,並讀出動態壓力值。由於空氣流動速度的擾動,

為求精確數值,每次量測時以三十秒內的平均數值為準。

d.驗證在eq.(4)中A

∆為一常數,亦即驗證伯努利定律(Bernoulli’s Law)。

P⋅

(附註:由於空氣摩擦力,當截面積減少時所測量的動態壓力值會更小於理論值。但如果小心操作實驗,誤差可控制在10%以內)

(第二部分)

a.將attack刻度尺懸掛於風洞中,並靠近機翼後端。機翼後端指向刻度0的位置。

b.將圖四中的front knurled screw旋開,將機翼傾斜使後端指向刻度15的位置,鎖

緊front knurled screw,並將attack刻度尺移走。(注意:rear knurled screw切勿旋開)

c.將排風扇開關打開,調整風速使得由扇形動力計量得的阻力為0.5N。(先利用兩

個長條紙片:長30cm、寬3cm,將風洞上方樹酯玻璃的狹縫蓋住,以避免風由此狹縫漏進去,影響實驗準確度。)由升力平衡器量得升力。

d.將the angle of attack 由+15度開始下降,每2度量測一次升力以及阻力,直到-15

度。記得調整the angle of attack時務必先將排風扇開關關上(亦即風速為0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