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_王帅 《 区域发展》 (2015年17期)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方法 (5)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6)2.1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7)2.2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8)2.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现状分析 (10)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11)3.1 相关政策的演变历程 (12)3.2 政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14)3.3 政策环境中的问题与挑战 (16)4. 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 (16)4.1 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18)4.2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 (19)4.3 乡村旅游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21)5. 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效应 (22)5.1 乡村旅游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3)5.2 乡村旅游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 (24)5.3 乡村旅游在社会融合中的作用 (26)6. 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 (27)6.1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28)6.2 乡村旅游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29)6.3 乡村旅游的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 (31)7. 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与管理 (32)7.1 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34)7.2 乡村旅游管理的经验与策略 (35)7.3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36)8.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8.1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9)8.2 问题的原因分析 (41)8.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2)1. 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其发展背景、现状、特征、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政策导向下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并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发展背景与演变:回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分析其受政策、市场和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指出其发展阶段和特点。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doc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管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选题背景19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的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集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身的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次的新的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屮国乡村旅游年”,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大发展。
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现状进行分析,相对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为乡柯旅游的发展尽点力。
(二)乡村旅游的概念目前,国闪外学者在乡村旅游概念领域的研究较多,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给乡村旅游下的定义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乡村性” 是乡紂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的卖点。
世界旅游组织规划顾问、旅游开发规划师Insekeep认为, 乡村旅游是一种与传统乡村有关的旅游形式。
参加这种旅游的游客能学到有关乡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知识,村民可以从这种旅游中直接受益。
国内学者马波在其著作《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屮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
王兵在其论文《从屮外乡衬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为乡村旅游的未来》中指出乡紂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三)外国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
学者们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和背景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例如Hummel brunner等在研宂奥地利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时对3种不同的乡村背景提出3种不同的发展策略。
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目的地的农业旅游的策略时,对其市场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组织实施策略、培训策略等分别进行了阐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1、引言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
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
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
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
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一、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目的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乡村振兴的概念和理论
2.1 乡村振兴的概念界定
2.2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三、国内乡村振兴政策分析
3.1 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
3.2 地方层面的实施情况
3.3 乡村振兴政策的成效评估
四、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4.1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
4.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改善 4.3 乡村土地利用与资源保护
4.4 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
4.5 人口流动与农村人才培养
五、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的乡村振兴模式
5.2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振兴经验
5.3 各国乡村振兴政策比较
六、乡村振兴的前景与建议
6.1 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
6.2 政策建议和创新路径
6.3 对农村发展的看法与思考
七、结论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和图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统一经营管理,共同承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给农户经营的一种权利,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
3.乡村振兴战略:指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和全面振兴的战略。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和图表。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唐瑕苓1郑菊1张翎燕1杨颖2彭华1(1.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100)[摘要]通过研读10年来国内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分析乡村旅游研究发展状况,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者的感知和动机、当地居民的体验与需求、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学者采用了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关注了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并建议从政府干预、经济效益评估、居民应对策略、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重构本土理论,提炼研究主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旅游者[中图分类号]F323;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4-42-4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新型旅游模式,其主要特征如下:旅游的时间不再局限于假期;乡村的自然景观、建筑设施与人文等资源都能增强旅游者的感受;拓展了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新兴旅游方式;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学者在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实践中存在如利益分配导致乡村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足制约乡村发展、粗放式发展增加环境负荷等问题[1]。
因此,为准确把握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本文对2010—2020年中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炼研究主题并总结研究特征,提出研究展望。
1研究内容综述1.1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1.1.1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
李庆磊等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途径[2]。
是丽娜研究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认为两者相互促进、内在统一[3]。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园⽣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
20世纪80年代,西班⽛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
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
迄今为⽌,学者们对它进⾏了研究,并创造了⼤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
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章综述如下。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
迄今为⽌,还没有⼀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
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是⼀个多层⾯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然旅游、⽣态旅游,在假⽇步⾏、登⼭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1]何景明,李⽴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然和⼈⽂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2]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标市场,以满⾜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然等⽅⾯需求为⽬的的⼀种旅游⽅式。
[3]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化景观、农业⽣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体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最受欢迎的游玩方式之一。
乡村旅游是一种活动,它让游客领略自然美景,了解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同时又有利于改善乡村繁荣,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因此,乡村旅游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近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进行综述性探讨,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从乡村旅游定义的角度来看,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一种扩展服务,可以增强目的地社会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并吸引旅客到农村地区,了解和参与本地社会文化活动的旅行方式”。
基于这一定义,国内外研究者都将乡村旅游视为一种可以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乡村文化,改善乡村环境和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素质的一种活动。
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模式:自发式发展模式、行政式发展模式和结合式发展模式。
自发式发展模式是乡村自主发展,通过乡村文化、景观、事件等进行地方经济活动,由社区居民主动承担和开发;行政式发展模式是政府与民众合作发展,政府充当指导者的角色,贯彻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式发展模式是政府、民众和企业合作发展,政府和企业都可以承担起发展的责任,而且这种模式也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方案。
从乡村旅游发展成果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改善了乡村景观,提升了乡村素质,提高了乡村经济水平,为当地乡村社区赋能,改善乡村社会环境,促进乡村社会发展。
此外,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们也能够从中获益,了解当地乡村文化,感受古朴的乡土文化,体验纯净的牧歌生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得到了完美的身心放松。
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乡村社区经济条件落后,乡村产业基础不足,乡村旅游市场萎缩,乡村运营收入下降,社区参与度不足,乡村旅游活动缺乏特色等。
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乡村旅游将强调生态、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乡村旅游是近几年的流行全球旅游服务,它是专门以乡村景观为主要吸引特色的旅游活动。
随着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管理、环境、服务和政策等多种视角来探索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梳理近几年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一、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能力与景观资源有关,而游客行为影响则又关乎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宣传。
因此,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研究不断受到关注。
如黑龙江省景观旅游营销管理研究就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研、网络调研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宣传的渠道、原则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经济促进政策建议。
此外,重庆渝东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也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和消费者行为,提出了“环境优化、措施缔结、营销灵活、持续利用”的相关管理建议。
二、乡村旅游环境管理研究乡村旅游服务的景观特征决定了它对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性,因此,乡村旅游环境管理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比如,辽宁省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分析、判断评价法等方法,对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景观管理的建议,其中包括入洞穴管控、环境综合整治、休闲娱乐设施规划、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
此外,北京市乡村旅游环境管理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乡村旅游环境管理政策,对北京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三、乡村旅游服务研究乡村旅游服务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村旅游服务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
如山西省乡村旅游服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研、抽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景点服务特征、特色服务差异以及服务价值,并对乡村旅游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此外,江苏省乡村旅游服务研究专门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服务结构,提出了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比如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