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旅行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1.简述旅行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行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人文旅行资源与自然旅行资源的差别。

● 课标解读1.运用图解法,认识旅行资源的观点和内涵。

2.运用表格归纳法,归纳并掌握旅行资源的种类,比较自然旅行资源与人文旅行资源的区别。

3.理解旅行资源的特征。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近几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行的人数不停增添,大陆不停扩大赴台旅行开放地区和组团旅行社的数目,台湾则将大陆组团人数从 10 人降至 5 人 (即可成行 ),在台湾逗留时间从 10 天延伸至 15 天,台湾旅行成了炙手可热的字眼。

台湾的旅行资源主要有阿里山、日月潭、花莲、西子湾等自然景观,还有中正纪念堂、 101 大楼、风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台湾青山绿水,无穷风光,不愧为“祖国的宝岛”。

思虑:台湾日月谭属于哪一种类的旅行资源?它向我们展现了哪些主要美景?导入新课——旅行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教课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旅行资源的内涵。

(要点 )1.认识旅行资源的内涵及其实质特点。

2.人文旅行资源与自然旅行资源的区2.经过事例剖析区分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

别。

(重难点 )3.举例说明旅行资源的主要特点。

3.旅行资源的特点。

(要点 )旅行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行者产生吸引力,能够为旅行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样事物和因素。

2.形成条件3.核心:对旅行者的吸引力。

1.有人说“旅行资源是指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全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类说法正确吗?为何?【提示】这类说法不全面。

“ 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全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只重申了旅行对旅行者拥有吸引力,而成为旅行资源还须拥有必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旅行资源的种类分类观点内容意义又称自然景观,是在自然对于探险好奇、游玩、疗自然旅界中经过自然过程而形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养等性质的旅行拥有重要游资源的、拥有旅行吸引力的各物景观、天象与天气景观旅意义种自然因素和现象游又称人文景观,是在人类资社会中经过历史过程而形源更多地表此刻教育性 (知人文旅成的,拥有历史文化价旧址古迹、建筑与设备、识的、文化的 )旅行方面游资源值;或许是今世人建筑旅行商品、人文活动的意义的、拥有旅行价值的各样设备2.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有什么联系?【提示】好多旅行资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从审美、人地和谐的 角度去欣赏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 度去欣赏
防止破坏,进行维修和创 造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原因 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
形成
资源价值 构成要素
美学价值、科学研究价 值
地貌、气候、水文、生 物等自然要素
对探险、游乐、疗养等
2、旅游资源的内涵: • 第一、旅游资源包括各种自然风景、文
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自然与人文事物及 因素。
• 第二、旅游资源必须在开发利用上有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第三、要明确作为旅游资源还要有欣赏 价值,即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 ①多样性: • ②地域性: • ③变化性: • ④观赏性: • ⑤永续性易损性: • ⑥非凡性: • ⑦可创造性:
主要意义 性质旅游意义重要
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 程形成
历史文化价值
古人类遗迹、古建筑、 宗教文物、民俗风貌 对知识文化教育性旅游 意义重要
三、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
1、我国世界遗产分布
分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doc
各省区 分布
世界文化遗产
1.长城(八达岭 山海关 嘉峪关)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3.莫高窟 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7.拉萨市布达拉宫历史区 8.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9.武当山古建筑群 10.庐山国家公园 11.平遥古城 12.苏州古典园林 13.丽江古城 14.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益的各种事物 和因素。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

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种类;2.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方法;3.学会分析和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4.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种类教学内容:a.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点;b.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类。

教学方法:a.讲解法:通过讲解,简明扼要地介绍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点;b.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类。

2.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方法教学内容:a.旅游资源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b.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如按地理位置、按特色体验等分类。

教学方法:a.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b.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并展示讨论结果。

3.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教学内容:a.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b.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分析和评价方法。

教学方法:a.视频展示法: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b.实地调研法: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分析和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4.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a.旅游资源的创新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b.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践案例。

教学方法:a.问题解决法: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方法;b.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划和实践案例分享。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课:讲解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类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概念和知识。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引导学生发现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类,并分享讨论结果。

4.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进行讨论。

5.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1.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是指吸引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产的总称。

它包括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址、风俗民情、节庆活动、宗教胜地、温泉、名胜古迹、文艺演出等各种可以给游客带来愉悦和满足感的地理、人文和社会资源。

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界形成的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平原高原、草原沙漠等自然地理景观。

它们的壮美、独特性、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和体验。

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城市风貌、建筑群落、园林景观等。

它们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游客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重要途径。

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化遗址是古代文明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包括了古代城市遗址、宫殿、寺庙、墓葬、古战场等。

它们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研究和了解人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风俗民情和节庆活动风俗民情和节庆活动是反映当地习俗和人们生活意识的重要内容。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庆典和传统活动,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增进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宗教胜地是各种宗教活动的中心地,包括了寺庙、教堂、清真寺、庙会等。

它们是信仰者朝圣、礼拜和祈祷的场所,也是游客了解宗教文化和信仰体验的重要地点。

温泉温泉是含有特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温泉水,具有保健、治疗和休闲功能。

温泉资源丰富的地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享受温泉浴、温泉疗法等。

名胜古迹名胜古迹是各种有名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的总称。

它们通常具有一定的历史或文化价值,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文艺演出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了戏剧、舞蹈、音乐、杂技等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

旅游地区通过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提供给游客一种娱乐和休闲的方式。

2. 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括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址、风俗民情等各种类型。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学案.doc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学案.doc

1.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难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指对旅游者具有的自然存在和,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内涵:能够吸引并直接用于欣赏、,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开发利用;能够产生、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即学即练1.下列叙述中,属于旅游资源内涵的有()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④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在()A.空间上的地域性B,季节上的变化性 C.利用的永续性D.内容上的多样性(探究学习)1.根据旅游资源的涵义,判断以下景观是否属于旅游资源,判断理由,及其可开展的旅游活动。

海市蜃楼自然灾害遗迹古民居龙舟竞渡神话传说大型商贸会渔民出海捕鱼金星2.是不是所有的景观都能成为旅游资源,形成旅游资源的条件有哪些?3.阅读: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思考:旅游资源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吗?创造旅游资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傣族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庐山“三叠泉”、福建土楼、黄土窑洞、沿海海滨、山地雪景, 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5.举例说明你所去过的一处景点的观赏性,感受到景观哪些方面的美感?6.为什么大部分农家乐分布在城市郊区呢?7.温泉镇因过度开发利用,环境口益恶化,温泉不在泉水涌动了。

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说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案例分析)我国的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指的是什么?红色旅游的意义是什么?列举江西的红色旅游景区。

【同步练习】1.“凡能为人们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第一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它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旅游者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3、旅游资源内‎涵,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指它‎们区别于其‎它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

②旅游资源的‎内涵:a.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b.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c.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注意: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从旅‎游者、旅游业和效‎益三个方面‎讲述的,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道路、车辆、饭店等。

②旅游资源的‎定义是有分‎歧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

4、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①内容上:即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即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③在季节上,同一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例如安徽的‎黄山,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差‎异④在组成上:一般好的旅‎游资源都有‎多个要素组‎成⑤在价值上:旅游资源具‎多种多样的‎价值。

包括: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2)独特性: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独特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3)可创造性:随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新‎的旅游资源‎。

第一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情景导入先思考———————泼水节其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其中。

思考探究:图中所示景观属于旅游资源吗?为什么?提示:属于旅游资源。

因为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1.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重点难点掌握好———————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并不是都能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内涵包括旅游资源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核心,如下图所示:[易误辨析]全面理解旅游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1)能吸引旅游者的事物和因素不一定是旅游资源,因为有些事物和因素虽能吸引游人,但趣味低级,内容不健康,不能使旅游者得到精神满足,没有社会、文化价值,不会产生社会效益。

(2)旅游者所游览的地方不一定全是旅游资源。

“旅游者所游览的地方”范围过大,一些服务设施如饭店等就不属于旅游资源。

(3)“自然风光加上文化古迹”也不一定全是旅游资源,因为其忽视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这一限制条件,又漏掉了风土民情等一些文化现象。

———————应用体验不可少———————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是指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各种事物和因素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C.凡能达到观光、猎奇、探险、疗养等旅游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旅游资源D.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解析:选D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内涵及特点

旅游资源的类型内涵及特点

旅游资源的类型内涵及特点旅游资源是指可以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和服务设施资源等。

它们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如下:1.自然资源: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动植物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是独特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保护性。

2.人文资源:人文景观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包括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

人文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文化性和传承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社会资源:社会景观是现代旅游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风貌、社会活动、节庆活动等。

社会资源的特点是丰富多样、时尚活泼和流行性,能够满足游客对现代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需求。

4.服务设施资源:服务设施是旅游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等。

服务设施资源的特点是便利性、舒适性和响应性,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

这些旅游资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

它们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和竞争力。

旅游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2.独特性: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和观赏性。

3.稀缺性:一些旅游资源是稀缺的,如世界遗产、国家公园等,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吸引力。

4.可替代性:一些旅游资源可以相互替代,如海滩度假村、山区度假村等,可以根据需求和季节不同进行选择。

5.不可再生性:一些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珍稀动植物、独特地貌等,需要加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6.生态性: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

7.舒适性: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景点自身,还包括周边的服务设施和环境,游客对于舒适性和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8.体验性: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例如观光、休闲、探险、文化交流等,满足游客对多样化体验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中旺中学 王琛
一、课标要求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部分主要说明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并通过阅读的形式
介绍了旅游资源的不同定义。
旅游资源的特点部分指出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强调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主
要特点。教材从内容、地域、季节、组成、价值等五方面阐述了旅游资源的这
一特性。
三、学情分析
旅游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对于旅游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
认识,不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加强学生对于旅游的理性
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自己曾经的旅游活动的讨论,了解什么是旅游,学习从生活
中理解地理知识。
2、观察图片,通过比较,总结出什么是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美丽的旅游图片,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
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的内涵。
2、旅游资源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七、教学方法
图片、案例分析法
八、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为什么要去那里?那里有
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的兴趣与亲身体验导入本课主题:旅游活动。)
那么什么是旅游活动?
即: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
享受为主要的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到的图片总结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
1、概念: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址,以及直接用于
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展示一组图片:判断哪些是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的内涵
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时代不同、角度不同对于旅游资源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读教材P5
的阅读完成下表
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者的角度

旅游经济的角度
旅游构成要素的角度

展示图片总结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2、空间上的地域性
3、季节上的变化性
4、美学上上的观赏性
5、吸引力的定向性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借助图片信息,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相关资
料,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
2、空间上的地域性
3、季节上的变化性
4、美学上上的观赏性
5、吸引力的定向性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十、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围绕课标,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图片、资料分析的方法,学生通过
讨论学习,并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不足之处:农村孩子对于旅游有高度的热情,却缺乏实际旅游经验,故本
节开始时得导入有些欠妥,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