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合集下载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哪些区别?
人文旅游资源 比较 自然旅游资源 项目 形 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 物和现象 变 化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分 布 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 能、 教育(知识、文化) 探险、猎奇、游乐、疗养 意义
保护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措施
恢复、保护为主
• • • • • • • • 浙江雁荡山 险峻华山 路南石林 武陵源群峰 黄山云海 黄果树瀑布 桂林山水 香山红叶 • • • • • • • •
B
八达岭长城 埃及金字塔 巴黎艾菲尔铁塔 北京故宫 深圳锦绣中华 秦始皇陵兵马俑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地 文 景 观
天 象与 气 候 景 观
6.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 观的地区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7山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瑶林仙境
旅游资源有哪些特性? 多样性
内容上的多样性:
物质景观-精神景观
已开发景观-潜在景观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空间分布的广泛性:
赤道→两极 平原→高山 地球→太空 海洋→内陆 城市→乡村
思考:
为什么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人类社会文化多样,并且随时间在千变万化
多样的旅游资源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广泛
第二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类型、内涵及特点

旅游资源的类型、内涵及特点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建筑景观 更多地表现 在教育性方 面的意义 文化艺术 景观 风土民情
建筑景观
竹楼 水车
旅游资源的内涵
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 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 消遣。 消遣。 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 能够产生社会效益、 境效益。 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特点
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 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
自然---人文 自然 人文 历史---当代 历史 当代 有形---无形 有形 无形 物质---精神 物质 精神性
空间上的地域性 空间上的地域性 季节上的变化性 季节上的变化 上的变化性 美学上的观赏性 美学上的观赏性 上的观赏 吸引力的定向性 引力的 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利用的永续性和 永续性
长江三峡
苏州 园林 黄山 西湖
桂林山水
日月潭
知识拓展
五岳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 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 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知识拓展
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
知识拓展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

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3.通过对旅游资源及其客观存在开发条件的评价, 确定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序和不同类型旅 游地的建设顺序。
(二)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
1.客观科学性原则 2.全面系统性原则 3.效益估算性原则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一)旅游密度
旅游密度是用来量度旅游资源的特质、规模和 旅游接待状况等社会经济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 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科学依据。包括以下四类:
1.旅游资源密度 2.旅游空间密度 3.旅游人口密度 4.旅游经济密度
(二)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旅游饱和度。指一 定地域范围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具体而言,旅游 容量就是指在满足游人最低的游览要求(心理感应 气氛)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所 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以下五类:
1.旅游资源容量
(五)按旅游资源的来源分类
1.反映本民族传统特色的旅游资源。
2.历史上从国外传入、而经过本民族融化、 改造兼容并蓄的旅游资源。
3.发生于一定区域范围、富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资源。
4.由国外引
1.综合性的旅游资源。 2.以观光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资源。 3.以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资源。 4.以疗养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资源。 5.以避暑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资源 6.以宗教朝觐为内容的旅游资源。 7.以体育内容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8.以科学考察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资源。 9.以文化内容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10.以娱乐设施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2.旅游生态环境容量
3.旅游经济容量
4.旅游社会容量
5.旅游感应氛围容量
(三)旅游节律性:
又称季节性,是指旅游地由于自然条件(如气候) 和旅游资源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所发生的有 节奏的变化,所导致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同样周期性 的变动现象。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从审美、人地和谐的 角度去欣赏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 度去欣赏
防止破坏,进行维修和创 造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原因 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
形成
资源价值 构成要素
美学价值、科学研究价 值
地貌、气候、水文、生 物等自然要素
对探险、游乐、疗养等
2、旅游资源的内涵: • 第一、旅游资源包括各种自然风景、文
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自然与人文事物及 因素。
• 第二、旅游资源必须在开发利用上有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第三、要明确作为旅游资源还要有欣赏 价值,即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 ①多样性: • ②地域性: • ③变化性: • ④观赏性: • ⑤永续性易损性: • ⑥非凡性: • ⑦可创造性:
主要意义 性质旅游意义重要
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 程形成
历史文化价值
古人类遗迹、古建筑、 宗教文物、民俗风貌 对知识文化教育性旅游 意义重要
三、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
1、我国世界遗产分布
分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doc
各省区 分布
世界文化遗产
1.长城(八达岭 山海关 嘉峪关)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3.莫高窟 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7.拉萨市布达拉宫历史区 8.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9.武当山古建筑群 10.庐山国家公园 11.平遥古城 12.苏州古典园林 13.丽江古城 14.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益的各种事物 和因素。

1、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综合性
➢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 各类旅游资源在内容上相互包容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地域性
➢ 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不 同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具 有重要价值的不可替代
➢ 所在地域的相对稳定性, 即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
海滩 雨林
同一 季节
荒漠 地域性 草原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时限性
➢ 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 时代变异性


季)
同一地区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四)永续性
➢ 具有无限重复使用价值,即开发利用的永续性 ➢ 部分旅游资源被游人消耗掉,可以通过自然繁
殖、人工饲养和再生来补充,保持永续性 ➢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不可再生,难以恢复,需要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定义 :
旅游资源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 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 究,以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
旅游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客 体
旅游活动三大要素
旅游者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国外对旅游资源的定义 西方学者多把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es)称作旅游吸引物 (Tourist attraction),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总和。 不仅包括旅游旅游地旅游资源,还包括把适宜的接待设施和 优良的服务,甚至把快捷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也涵盖在内。

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与特性

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与特性

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与特性1. 引言旅游资源是指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和参观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条件的集合体。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类型和特性三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探讨。

2. 定义旅游资源的定义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的不同解释。

在地理学中,旅游资源定义为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

在经济学中,旅游资源定义为供旅游需求者消费和享受的产品和服务,如酒店、旅行社、导游等。

在社会学中,旅游资源定义为一种非物质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综合来看,旅游资源可以被定义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和参观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条件的集合体。

3. 类型旅游资源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三种类型。

3.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环境中具有独特美景和生态环境的地点。

比如山脉、湖泊、河流、海滩、森林等。

自然景观的特点是独特性、原始性和丰富多样性。

例如,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漓江等都是中国有名的自然景观。

3.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和文化遗产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

它包括古迹、建筑物、文化节日和民俗等。

人文景观的特点是历史性、文化性和独特性。

例如,北京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等都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

3.3 社会景观社会景观是指社会人口和社会组织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

它包括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等。

社会景观的特点是多样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例如,西南民族风情、阿拉伯文化、印度古代寺庙等都是具有吸引力的社会景观。

4. 特性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性:4.1 丰富性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等。

各种景观相互交织,给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独一无二的景观和文化遗产。

这种稀缺性使得旅游资源具有珍贵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旅游资源的内涵

旅游资源的内涵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

(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3)变异性(4)观赏性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课件3: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课件3: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于人类历史时期或现代, 形成时间短,易于破坏。体量一般较小,多位于城 市或人口密集地区;形式多表现为教育性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表现形式多样 分布空间广泛
2、非凡性 在同类景观中具有非凡特点
3、可创造性
(1)文物古迹,最初目的不是旅游资源 (2)为发展旅游而兴建的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定义: 2、必备条件:
对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具有经济价值,能带来社会、环境效益 3、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读表2.1,判断下列事物或人类 活动是否属于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分类:
华山:花岗岩地貌
桂林山水:岩溶地貌
黄果树瀑布
多瑙河:景观河段
青海湖:高原湖泊
牦牛:生物景观
梵净山佛光:气候景观
பைடு நூலகம்
爽爽的贵阳:避暑胜地
遵义会址
镇远古镇
贵州酸汤鱼
多彩贵州风
除此之外,你还能列出当地哪些旅游资源?
从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方面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 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多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形成 时间久,形成后一般比较稳定;体量大,多位于野 外;形式多表现为探险、游乐、疗养等。
4、永续性
理论上可以长期甚至永远重复永续性是建立 在什么前提下的? 合理的规划开发和保护
作业
1、用结构图的形式总结归纳1.1;1.2; 2.1的主要内容 2、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用贵州省的旅 游资源为例一一说明各种特性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
旅游的概念
资源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旅游资源呢?或者说旅游 资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旅游学概论
总结:
第一:旅游资源应是形成旅游者从“惯常环境”
(客源地)到“非惯常环境”(旅游地目的地) 去体验的促进因素,同时还必须是恒起促进作用 的因素。
第二:由于“非惯常环境”是相对的,因此,在 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同
旅游学概论
主讲人:杨伟容
旅游学概论
第六章 旅游资源
后续课程《旅游资源学》
旅游学概论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上一章我们讲旅游地,那么旅游地凭什么吸引旅游者呢?旅 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借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 确保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这一讲我们 将具体讲解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旅游学概论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同世界上其它各种资源一样,既有其共性的一面, 又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观赏性和体验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
旅游学概论
多样性和综合性 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吸引力的定向性 可创新性
思考: 三亚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 以上特征?根据这些特征 应如何开发和利用?
旅游学概论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程度
现实旅游资源 潜在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以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
世界级旅游资源 国家级旅游资源 省级旅游资源 市县级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思考:
直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可以纳入旅游资源
吗?
旅游学概论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03)中的定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 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各种事物和因素。
问题:
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之间的区别与联 系。
第三:旅游资源的本体是一种先旅游而存在的物 象,它可以按旅游的目的加以开发利用,但不能 创制。
旅游学概论
讨论:
请大家根据对“旅游”、“资源”的解析,自己给旅游 资源下定义。
补充:
旅游吸引物由三个要素组成:“旅游者或人的要素, 核心的或中心的要素,标识或信息的要素。当这三种 要素合二为一时,便构成了旅游吸引物”
——内尔.雷坡(Neil Leiper)《旅游吸引物系统
旅游学概论
谢彦君的观点: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 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 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保继刚、楚义芳、彭华的观点: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 遗迹,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人工创造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