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界性 浆 液 性 囊 腺 瘤 局 部恶 变 7例 、子 宫 内膜样 腺 患者; 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 ( V A S : 0~1 0 分, 分 值越 高 ,疼 痛感 越 强 ),记 录患 者 术后 第 一 次
DO I :1 0 . 3 7 6 0 / e ma . _ i _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3 . 2 4 . 0 2 0
治疗的临床资料 ,均经腹腔镜探查 以及病理检查 3 c m,下 至 耻 骨联 合 上 缘 ,逐层 切 开进 入 腹 部 , 确诊 为卵 巢 癌 手术步骤参照 《 妇产科手术学 》,术后 给予 均 ( 4 3 . 1 ± 9 . 2 ) 岁 ;平均体重 ( 6 1 . 2 ±1 0 . 1 ) k g ;肿 常 规 抗 生 素 5 7 d , 留置 导 尿管 2~ 3 d ,留置 瘤平 均 直径 ( 6 4 . 3 ±3 1 . 0 ) e m;按照 国际 F I G O标准 引 流管 ,腹 部用 腹带包 扎 。 分期 有 I A期 2 6例 , I B期 l 6例 ;病 理 分 型 : 1 . 3 观 察 指 标 观 察 记 录 患 者 术 中切 除 的 淋 巴 浆 液性乳 头状 腺癌 1 2 例 、黏液性腺癌 1 8 例 、交 数 、手 术 时 间 以及 术 中 出血 量 ,登 统 计 术 中输 血
将我 院 2 0 0 8 年3
两 组患者在盆腔淋
月至 2 0 1 3年 3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 患者 4 2例按不 同治疗 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 行 开腹 手术治疗 ) 和实验组 ( 行腹 腔镜 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 患者 术中 、术后及随访情况 。结果 巴切除数 、腹腔 淋巴切除数 以及手 术时间方面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f P>0 . 0 5 ) ,实验组术 中出血 量( 1 0 3 . 5 ±4 6 . 4 ) ml , 无一例术 中需要输血 的患 者 , 明显少 于对 照组 ( 1 4 1 . 1 ±4 4 . 2 ) m l 以及 6例 ( 2 8 . 5 7 %) 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 ( P <0 . 0 5) , 实验组术后 V A S 痛感评分 ( 2 . 8 ±1 . 4 ) 明显低于对照组 ( 3 . 7 ±1 . 2 ) ( P <0 . 0 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 时间 、抗生素使用 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患 者( P <0 . 0 5),随访 1 年实验组复发率低 于对 照组 ( P <0 . 0 5 )。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小 、 术 中出血量 少 、并 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低 ,是临床治疗早期卵巢癌是较理想的方法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比较论文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比较论文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比较516100广东博罗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临床价值的比较。

方法:4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了腹腔镜手术,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开腹手术的患者比较,回顾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统计学差异明显。

结论:腹腔镜诊治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64自2009年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卵巢良性肿瘤40例,与同期30例卵巢良性肿瘤应用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腹腔镜组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8.6±6.81岁,已婚者22例,其中17例为经产妇;开腹组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33.5±6.98岁,已婚者17例,其中15例为经产妇。

两组术前妇科检查均可扪及盆腔囊、实性包块,b超提示子宫后方、一侧或双附件区包块,直径2.5~8.8cm,其中囊性包块直径>5cm,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排除恶性。

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浆液(或黏液)性囊腺瘤,证实为良性病变。

手术方法:①腹腔镜手术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膀胱截石位。

第一穿刺孔为脐缘置镜(10mm),进入腹腔形成气腹后进行第二、三孔穿刺,分别为右下腹麦氏点及左下腹对称于麦氏点位置(5mm),置入操作钳。

有盆腔粘连者先分离粘连,恢复盆腔附件解剖结构,暴露卵巢肿块,术中未发现恶性,用单极电钩切开包膜,分离钳将包块与卵巢完整分离(若分离过程中包膜破裂,尽快吸出囊内液体)且边剥离边止血。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1 . 2 . 3 . 1 分离膀胱子宫颈 间隙 ,第二助 手经 阴道操 纵杆将 子
宫推 向前方 ,钳起腹膜反折 ,分离膀胱子宫颈 ,切断膀胱子宫 颈韧带 ,将膀胱游离至 子宫颈外 口水平下。
持 阴道、韧带的完整性 ,保 留阴道 内子宫颈外鞘 ,又可防止子
宫肌瘤患者的子宫 颈残 端癌 的发生 。随 着镜 下操 作技术 的熟 练 ,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 除术手术时间明显 缩短 ,术 中出血量
临床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2月 第 6卷 第 2 C期

6 7・
离体子宫平 滑肌均有直接使其 收缩或增强其紧张的作用 。加入 益母草 、灵脂 、赤 白芍、茜草 、乌贼骨化瘀止血之力更强 ,故 而取得满意 疗效 。本 研究结果 显示 ,治疗 组服 用加 味失笑 散 后 ,发挥 了药物清宫的作用 ,平均 出血时 间缩 ,且 出量也有所 减少 。同时显著看出治疗组平均 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清官组相
由于 设 备 和 腹 腔 镜 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 与 改 进 ,现 在 可选 择 的
方式更多 了,腹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可 以取代开腹手术 。腹
典型增生过长 ,子宫大小如孕 2 . 5个月内则选择腹腔镜全子宫
切除术 。 1 . 2 手 术 方 法
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切 除逐年下 降,而肌瘤剜出术则逐
年增加。说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 ,也说 明人们有要求保留完整器 官的愿望 。腹腔镜子宫切除是治疗子
1 . 2 . 1 腹 腔镜鞘膜 内子宫切 除术 组
术 式参照 S e m m教授 的
宫肌瘤的一种理想术式之一。就本组资料而言 ,腹腔镜鞘膜 内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协助阴式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术三种术式同样收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 ,然而从手术 时间、术 中 出血量指标分析 ,腹腔镜 鞘膜 内子宫切除术明显优 于腹腔镜协 助 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全 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 患者腹腔 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既取腹腔镜手术恢复快 、出血少 、创伤少 的优点 ,又取次全子宫切 除和普通全子宫切除的优点 ,既可保

不同肿瘤直径的Ⅰa1(LVSI阳性) Ⅰb1期子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肿瘤学结局比较

不同肿瘤直径的Ⅰa1(LVSI阳性) Ⅰb1期子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肿瘤学结局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肿瘤直径的I al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l)阳性]~ I bl期[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9)的分期标准]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长期肿瘤学结局的差异。

方法(1)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项目,纳入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 日符合入组条件的Ial(LVSI阳性)~Ibl期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开腹组)的患者,进行1 : 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匹配,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学结局。

(2)将纳入的I al (LVSI阳性)〜I bl期子宫颈癌手术患者,进一步根据肿瘤直径的不同分为4层,即肿瘤直径WICm、>l~2cm、>2~3 cm、>3~4 cm,并在每个分层中分别对腹腔镜与开腹组进行1 : 1 PSM方法匹配,比较不同肿瘤直径的两组患者的肿瘤学结局。

肿瘤学结局的评价指标为5年总生存率(OS)及5年无瘤生存率(DFS)。

结果(1)本研究纳入I al (LVSI阳性)〜I bl期子宫颈癌腹腔镜、开腹手术患者共4 891 例,其中腹腔镜组I 926例,开腹组2965例。

PSM方法匹配前,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94.1%、94.0%, 5年DFS分别为89.1%、90.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7l, P=0.165);多因素分析(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腹腔镜手术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5年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I.367, 95%CI为1.105~L690, P=0.004)o经1 : 1 PSM方法匹配后,腹腔镜组、开腹组各纳入1864例,两组患者的5年OS (分别为94.1%、95.4%)比较无显著差异(P=0.151),但腹腔镜组的5年DFS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890%、92.3%, 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 5 年DFS 的独立危险因素(HR=I.420, 95%CI 为1.109~1.818, P=0.006)o(2)在不同肿瘤直径的分层分析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OS及5年DFS在肿瘤直径≤1 cm、>l~2cm、>2~3 cm的3个分层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途径不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5年OS和5年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β而在肿瘤直径>3~4cm的分层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OS比较无显著差异(P=0.284),但腹腔镜组的5年DFS显著低于开腹组(75.7%、85.8%, P=0.025);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5年DFS的独立危险因索(HR=I.705, 95%CI为l.088~2.674, P=0.020)o 结论对于I al (LVSI阳性)〜I bl期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是影响患者5年D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并发症分析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并发症分析

=日
王 芳
( 阳市第二人 民医院输血科 德 四川省 德 阳市 6 0 ) 1 0 0 8
【 摘要 】 目 检测新生儿溶血病 H N 体IG ( 抗 体效价水平, 的: (D坶 g 抗A B) 探讨孕妇产前IG g 抗体效价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 中 防的意义 。方 预
法 : 我 院 7 份 “ ” 孕 妇样 本 进 行 母 体I G 体 效 价 检测 结 果 : 妇抗 体 效 /( G A 8) 体 ) 高 , 生 儿发 生溶 血病 的 几率愈 高 结论 : 对 2 0型 g抗 孕 kI 抗 ( 抗 g 愈 新 孕妇 产 前IG g 抗体 效价 捡测对 新 生 儿溶血 病 的监 测有指 导 作用 , 可作 为判 断胎儿 出生后是 否会发 生 新 生儿 溶血 病的 重要 筛查项 目。
下 肿瘤 剔 除术1 例 , 切 除术5 。 电钩切开 囊肿 皮 质 , 6 卵巢 例 以 沿囊 壁逐 步进 行囊肿分 离 , 后 电凝 止血 , 以2 0 或3 O - 吸收缝 合 线对 卵巢进 分离 并 /号 /- 可 g
行 缝合 。
手术。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清除病灶 , 减的蓬勃发展 , 妇科腹腔镜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 妇科
腹腔 镜 以微刨 . 恢复 决、 中出血少 、 院 时间短 等优 点 , 到广 大医 术后 术 住 受 患的好 评 , 发现不少并 发 u为更 好地研 究妇科腹 腔镜 手术 的临床 应 但也 。 用价值 及并 发症 , 现回颐分析 我院妇 科2[年7 l 2 l年 1月收治 并运 用 00 f~ 0 1 2 腹腔 镜治 疗的 妇科患 者 , 报道如 下 。
术 , 留卵 巢 。 保 1 . 观 察组 治疗 经检查 确诊后 , 2 2 行气 管插 管麻醉 , 进行 腹腔 镜手 术 。 122 1 异 位妊娠 .. . 除术 。 本组 中有2 例异位 妊娠患 者 , 3 因特 殊情 况或 患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
2结 果
观察组 患者 的临床有效率约为 9 7 %,对 照组 患者的临床 有效率约为 7 4 %,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两 组 比较 , 差 异 具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患者 的 临床 疗 效 比 较
出院。 对希望保 留子宫 的患者来讲 , 是一种非常人性化 的治疗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1 . 4临床疗效评价标 准 : 显效 : 术后 患者 的腹部肿块逐 渐消失 、 无 腹痛并发症 , 无复发肌瘤 ; 好转 : 术后 患者 的腹 痛 、 腹部包块 消失 , 复查 可见 1 — 3 个 残存肌瘤 ; 无效 : 术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 无 改善 , 甚至加重 。临床有效率= 显效率+ 好转率 。 1 . 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5 . 0统计学软 件打 包 处理 , 计数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 计 量资料应用 x z 检验, 组 问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尸 < 0 . 0 5 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方法 。本文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 现阐
述 差 异 具 有 统 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3讨 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 , 被人们 喻为“ 妇科第 瘤” , 多发于年龄 3 0 ~ 5 0岁的育龄期的女性 , 2 0岁 以下少见 。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 院 2 0 1 0年 2月~ 2 0 1 2年 1 1月收治 的子 宫肌瘤患者 7 0例 , 所有患者符合《 妇产科学》 子宫肌瘤诊 断标 伴 随着 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 ,人们 的饮食 习惯改变 和不 良生 活 准, 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3 5 例, 其中观察组年 龄 2 3 3 7 习惯加 大了女性 患病几率 , 目前在我 国子宫肌瘤 的发病率 已 5 %~ 3 7 %, 每年患病 的女性呈递 增 的趋势 , 该 病 已经 引 岁, 平均年龄 3 2岁; 体质量 5 2 ~ 7 4 k g , 平均 6 2 k g ; 肌瘤 个数 1 — 3 高达 2 一般包括过 个, 平均 1 . 5个 ; 未 生育 1 4例 , 已生育 2 1 例; 肌瘤 直径在 3 — 起社会 的共 同关注。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因素很多 , 没有生育 、 初潮年龄小 、 生育过晚 、 服 药等因素。患子 7 c m, 单发肌瘤 1 2 例, 多发肌瘤 1 8例 , 复合性肌瘤 5例。对照 于肥胖 、 组年 龄 2 5 ~ 3 5岁 ,平均 年龄 3 5岁 ;体 质量 5 5 — 7 5 k g ,平 均 宫肌瘤的女性在临床上的表现为贫 皿 、 下腹部有包块 、 有尿频 6 5 k g ; 肌 瘤个 数 1 ~ 4个 , 平 均 2个 ; 未生 育 l 5例 , 已生育 2 0 症状或排尿困难 、 大便秘结 , 该病的患者比正常的女性在月经 例; 肌瘤 直径 在 4 ~ 8 e m, 单发肌瘤 1 4例 , 多发肌瘤 1 5例 , 复合 量上要大 , 经期 比正常女性要长 , 阴道断续 流血和阴道断续流 患病几率越来越大 , 性肌瘤 6例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经过 临床检查 与彩超等辅助 脓血性 白带 。育龄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 , 检查得到确诊 , 患者均签署知情 同意 书。同时排 除子宫 内膜和 患者体 内的肌瘤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 ,少数患者 所以患者应该 提高警惕 , 积极治疗 。预防和治疗 宫颈 出现恶性病变者 、 妊娠子宫等 , 另外排 除冠心病 、 哮喘、 糖 会 出现恶变 , 多产 、 绝经 、 口服 尿病 、 高血压 、 慢性肺病 以及 血液 系统疾病及 手术禁 忌症 。两 子宫 肌瘤 的方法有加 强锻炼提高 身体 素质 、 腹腔镜手术治疗 、 开腹行子宫切除术 。对于子宫肌瘤 组患者年龄 、 体质量 、 肌瘤个 数 、 类型等方面 比较 , 无显著差异 避孕药 、 是否 手术 , 取决于患者 的临床表现 、 身体状况 、 肌 瘤的生长速 ( P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_ 2治疗方法 : 两组患者 均行 术前准备 , 术前 1 2 h禁食 、 禁饮 , 度等 ,一般认 为有三种情况适合手术治疗 ,包括临床变化 明 做好 阴道清 洁 , 采用 气管插 管全身麻醉 , 给予抗 生素应用 , 患 显 、 不孕不育 的患者 以及肌瘤直径大于 3厘米的患者 。以往治 者取 仰卧位 , 常规 手术野皮肤 消毒 , 铺巾, 放置举 宫器及气囊 疗子 宫肌瘤多采用传统 的开腹手术剔除肌瘤 ,这种术式 对患 短时间 内难 以恢复 、 出血较多 、 住 院时间长 , 对于 导尿管 , 气 腹针穿刺成功后形成气腹 , 压力维持在 1 2 m mH g , 在 者的损伤 大 、 数 目多 的患者适合 , 但对体 内肌瘤数 目较小且 腹部 打 3 ~ 4孑 L 以便操作 ,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盆腹 腔 体内肌瘤较大 、 易造 的常规探查 。用大抓钳钳夹瘤核分离假包膜 和瘤体 , 剥 除并 较少 的患者不适用于该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剥离创面大 , 感染 , 腹部还会 留下 永久瘢痕 , 而且一 定程 去除瘤体 , 电凝 止血 , 采用 8 字 缝合关 闭瘤 腔 , 电凝肌瘤 蒂部 成盆腔组织损 伤 、 止血 , 创 口用 1 一 , 0吸 收线 , 留置引流管 引流 , 逐 步取 出腹 腔镜 度上影响受孕 , 对 年轻 的女性并不是理想术式 。随着社会 的发 设备 , 缝合皮肤 。对 照组 : 常规开腹进入腹腔 , 剔除肌瘤 , 缝合 展以及医学模 式的转变 ,越来越 多的年轻 的子宫肌瘤患者甚 关腹 , 术毕 。 至是绝经后的妇女更加重视保全 子宫 的生 理功能及身体 的完 1 - 3观察项 目:两组术后均定期进行妇科 B超复查 ,探查肝 、 整性 ,现在的子宫肌瘤的治疗已经不 仅仅局限于单纯治疗肌 患者 同样注 重术后切 口的美 观性 。近年 来随着 医学技术 胆、 肠管 、 大网膜有无异常 , 查看肌瘤是否复发和增 多。两组患 瘤 , 对于子 者的 手术时间 、 住 院 天数 、 术 中 出血 量 、 肛 门 术 后 排 气 时 间 及 的发 展以及对子宫 肌瘤病 因及发病 机理 的深入研 究 ,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和 无瘤 观念 是 预 防其 发 生 的关键 。 关 键词 妇 科 恶性 肿 瘤 腹 腔镜 手 术 治 疗
15 9 0年 , 国 医生 R o l a r 法 au l 采用 腹 腔镜 行 P me 输 卵管结扎术开创 了妇科腹腔镜手术 的先河 ,9 9年 18 Ri ec 道首 例 腹腔镜 下全 子 宫切 除 。腹 腔镜 手 术 h报
维普资讯
国外 医 学 妇 产 科 学 分 册 2 0 0 7年 3 4卷 第 6期

4 5・ 0
妇 科 恶性 肿瘤腹 腔镜 手术 的研 究现状 和进 展
温 州 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 3 5 0 ) 颜 笑健综 述 李光仪 E(2 0 0 审校
除 术 (aia vgn lrceetm , V ) D re t rdcl aia t h l o y R T 由 agn a c
径 , agn 报道 经腹 膜外 2种 方法 切 除淋 巴结个 数 D ret
无 差 异 , 经 左侧 腹 膜 外 组 手术 时 间缩 短 , 功 率 但 成
除 有经腹 腔 、 双侧 腹膜 外 和经 左侧 腹 膜 外 3种 途 经
Pme等 报 道 5 o l 0例宫 颈癌 T R L H术 后 复发率 为
6 Il期 , 2期 , l期 无 瘤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10 , %, a I a I b 0% 9. 9 . 0 %,68 5 %。A uR s m, i Moe oR m rz b — ut Gl rn , a i 等分 u — e 别报道 1 7例 、2例 、8例 I-b 宫 颈 癌 T R 术 1 1 aIl LH 后所 有患 者均 无瘤生存 。 对于宫颈癌 的前瞻 性随机 对照研究 , 需要达 到 1 0 患 者方 可 检 验其 与 开腹 0例 4 手术 的疗效 是否 相似 。 即使腹 腔镜手 术被证 实是 安 全、 可行 , 与 开腹 有相 似 的结 果 , 科 医生 掌握 娴 且 外 熟 的腹腔镜 技术仍 相 当 困难 。 二、 要求保 留生育功能 的术 式 腹腔镜 下 盆腔淋 巴结切 除加 阴式根 治性宫颈 切

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技术更新

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技术更新

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技术更新引言: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这些新的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显著改善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技术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一些最新的进展。

一、放射导航手术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放射导航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手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来标记肿瘤位置,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精确切除肿瘤组织。

相比传统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减少了手术出血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放射导航手术可用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多种妇科肿瘤的治疗,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此外,腹腔镜手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使得医生能够更仔细地检查并剥离肿瘤组织,降低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当前,单孔腹腔镜手术等新型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机器人辅助手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日益普及。

这种技术利用专门设计的机器人臂来执行手术动作,并由医生操控进行精确操作。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可以更好地保护周围组织和解剖结构。

此外,机器人臂还具有抗战性能和良好的操作视野,使手术变得更轻松、舒适,并降低了医生疲劳程度。

当前,机器人辅助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中,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福音。

四、靶向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靶向治疗成为妇科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点。

靶向治疗利用针对特定分子目标的药物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在妇科肿瘤治疗中,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如PARP抑制剂、VEGF抑制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
2019-05-23T09:16:22.41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 作者: 曾智华
[导读] 在妇科肿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妇科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
7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
月,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组,具体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
35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试验
组(
35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术
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2.86%)显著较对照组

17.14%)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妇科肿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
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妇科肿瘤;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目前我国妇科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包括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外阴肿瘤、输卵管肿瘤等,其中卵巢肿瘤和子宫肿
瘤较为常见;妇科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以白带异常、下腹部肿块、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为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威胁
生命安全
[1]。针对妇科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常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慢,临床接受度不佳,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为妇科肿瘤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对妇科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7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组,具体原则
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
=35)、试验组(例数=35)。对照组年龄24-65岁,平均(44.73±3.81)岁,肿瘤类型:卵巢囊

7例,卵巢卵巢畸胎瘤10例,子宫肌瘤13例,子宫肌腺瘤5例;试验组年龄25-65岁,平均(45.12±3.77)岁,肿瘤类型:卵巢囊肿8例,
卵巢卵巢畸胎瘤
10例,子宫肌瘤12例,子宫肌腺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做好肝功能、血常规和心电检测工作,术中患者仰卧,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打开患者腹腔,保证卵巢
充分暴露,对其周围组织进行保护,随后剥离肿瘤,做好常规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情况后闭合切口;试验组给予患者腹腔镜
手术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患者行头低脚高仰卧位,确定患者肚脐下缘或者上缘位置,进行气腹针穿刺,注入二氧化碳,形成二氧化
碳气腹,气腹压控制为
12-14mmHg,随后确定患者脐部位置做切口,置入11cm套管,并在所下腹位置设置切口,置入5mm套管,右侧则
置入
10mm套管,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和盆腔进行探查,根据患者肿瘤情况及生育要求进行具体手术操作,以卵巢囊肿切除术为例,
先对囊壁进行分离,确定将摸下间隙位置,放置分离钳,将囊肿分离出,抽取囊液,剥离囊肿后进行电凝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给予抗
生素抗感染处理,合理管理导管。
1.3
观察指标

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具体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体包
括:气胸、盆腔粘连、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检验
为主,
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情况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
组,
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86%)显著较对照组(17.14%)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2。
3.
讨论

妇科肿瘤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且病情存在发展趋势,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临床需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多需
接受手术治疗,常规开腹治疗临床效果得到证实,但是创伤较大,患者预后恢复效果不佳,且目前妇科肿瘤年轻化趋势明显,很多患者存
在生育要求,因此需针对患者实际需求创新治疗方式
[3-4]。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较小,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其禁忌症不断缩
减,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术后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与金晶[6]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较
开腹手术治疗更利于妇科肿瘤患者病情恢复,具体原因分析如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开腹手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
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诊断评估,明确盆腔不明包块,避免出现盲目开腹情况,可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临床接受度较高,同时腹腔镜手
术治疗创伤较小,在腹腔镜引导下术者视野范围较大且清楚,避免对组织误伤或过度影响,进而利于术后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术
后盆腔粘连等问题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腹腔镜手术开展注意事项,腹腔镜手术虽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操作中应注意如下问题,首先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一旦出现腹腔镜手术禁忌症需立即开腹,不要过度拖延;其次电凝止血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干扰,但尚
未形成确定论断,在具体治疗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最后腹腔镜手术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操作者必须具备娴熟技术操作能力,
以此排除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危险情况。

综上,在妇科肿瘤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阎慧娟, 王秀芸, 何玉萍,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17,46(A03):270-271.
[2]
汪春燕, 范凌晔, 秦明丽,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肿瘤的临床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23(s2):233-234.
[3]
刘福军, 高国兰, 余立群,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4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 30(5):292-294.
[4]
李瑞, 陈宏伟. 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7,23(9):24-30.
[5]
王迪.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23(s2):269-270.
[6]
金晶, 王燕, 段洁, 等.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5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