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上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专项训练 (含解析)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考点:化学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硬水与软水;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B、根据大多数金属资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金和铂等少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解答;C、根据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解答;D、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解答.解答:解:A、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故正确;B、金属中除金和铂等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它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正确;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D、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正确.答案:C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本题,知道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解答:解:A、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故A 错误;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故B正确;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故C正确;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故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如何使其服务于社会,为人类造福.3.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B.化学在医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考点:化学的用途;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学就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为目的分析.B、根据化学能开发新的医药产品分析.C、根据化学的发展能解决生态问题分析.D、根据原子论和分子论是近代化学的基础分析.解答:解:A、化学就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为目的,A说法正确.B、化学能开发新的医药产品,B说法正确.C、化学的发展能帮助解决生态问题,C说法不正确.D、原子论和分子论是近代化学的基础,D说法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4.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其中写道:“…你我你我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你我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动力几何;即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药物对人类的作用考虑;B、根据新材料研制后的作用考虑;C、根据低碳经济的含义考虑;D、根据化肥对农作物的作用考虑.解答:解: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使得人类以前没法治愈的病症得到了医治,保障了人体健康,故A说法正确;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人类在生活中使用了很多新材料制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故B说法正确;C、低碳经济是指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而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会产生大量的含碳物质,所以并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故C说法错误;D、化肥能为庄稼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石燃料中含有碳元素,直接使用会释放出大量的含碳物质.5.下列关于化学的相关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科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动力B.化学科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C.实现物质或能量的转化是人们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考点:化学的用途;绿色化学.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A的说法正确;B、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B说法是错误的;C、实现物质或能量的转化是人们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D说法也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6.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能在月球上找到的资源是()A.矿产资源B.水资源C.风能资源D.生物资源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月球上存在的物质考虑.解答:解:A、月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存储仓库.月球上的资源对人类来说价值惊人.月球上的玄武岩里钛铁矿的体积占25%,钛大概有100万亿吨以上,所以说月球上有矿产资源.故A正确;B、自古以来,彗星和陨星不断地撞击月球.这些物体中的大部分都含有水分.来自阳光的能量将这些大部分的水分分解回组成它的元素,氢和氧.两者通常都会立即飞离月球.没有水资源,故B错;C、因为月球上没有气体,所以不能形成风,故C错;D、月球没有一系列的物质条件保障,如月球没有大气(引力小,有大气都逸散到天空去),所以没有生物资源,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月球上有什么物质.7.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考点:化学的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合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保障了人体健康.B、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等分析.C、合成新材料利于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D、农药和化肥是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改善品质都有好处.解答:解: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B、煤、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污染,破坏了空气质量,所以错误.C、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所以正确.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8.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考点:化学的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合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改善某些元素的不足,改善生活质量,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B、合成新材料利于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C、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二氧化硫等排放,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D、农药和化肥是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改善品质都有好处..解答:解: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B、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所以正确.C、化石燃料直接利用是一种浪费,可进行综合利用,以发挥更大效用,所以错误.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9.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宗旨.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A.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C.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考点:化学的用途;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化学的定义判断.B、根据化学的用途和学科分类判断.C、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用途判断.D、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判断.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所以正确.B、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C、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所以正确.D、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绿色食也含有化学物质: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10.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不可能实现的是()A.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岛素B.通过一定条件让石墨变为金刚石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尿素D.通过化学变化使黄铜变成黄金考点:化学的用途;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一种方案能否实现,要看它是否具有科学道理,有没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凭空想象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的.解答:解:A、在好多年以前我们国家就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所以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岛素是能实现的;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通过一定条件让石墨变为金刚石是可以实现的;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尿素早已经实现;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通过化学变化不可以使黄铜变为黄金,故不能实现.故选D.点评: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要想实现两者必须具有的元素种类相同,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11.一年来的初中化学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不少化学知识,下面是某同学关于化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为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考点:化学的用途.分析:通过一年来的初中化学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化学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如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等,以后更要努力的学习化学知识,为国家建设服务.解答:解:化学对人类的用途非常大:化学能为人类研制新材料(A正确)、提供新能源(C正确);并能保护环境(D正确)而非导致了环境的恶化(B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对人类的用途,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学习化学的意义.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B.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C.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D.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考点:化学的用途;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学科的作用考虑本题的正误.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左上方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所以A说法正确;B、能合理利用好物质就能为人类服务,如果利用不合理,就会对人类有害,所以B正确;C、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D、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更方便的研究物质并不是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所以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真正掌握化学的作用,化学是研究哪些方面,知道我们学了化学后应如何让知识服务于人类.13.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A.功能材料的制造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C.农药化肥的研制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可知:选项A功能材料的制造,选项C农药化肥的研制,选项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与化学有关,而“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与物理研究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B.化学能为人们战胜疾病,合成新的药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药物,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等.解答:解: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正确.B、化学能为人们战胜疾病,合成新的药,正确.C、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D、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美好的愿望,利用化学可以实现的是()①开发新的能源②研制新的材料③开发功能强大的电脑④合成高效的医用药品⑤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其中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解答:解:①开发新能源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②研制新的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③开发功能强大的电脑属于信息化的要求,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无关;④合成高效的医用药品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⑤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属于环境保护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与化学有关.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内容,知道学习了化学后能研究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化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16.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除了“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外的所有方面.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ABC三选项均是这一范畴内容,只有D选项是物理运动方面的事实.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化学所研究的领域范围,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7.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你变得聪明,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某些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有毒B.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粘土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考点:化学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分析: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有毒;B、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粘土;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D、苛性钠不是钠,是一种碱.解答:解: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有毒,说法正确;B、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粘土,说法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H2O,说法正确;D、苛性钠不是钠,是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碱;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明确各种物质的成分及性质是解此题关健.不能只根据名称判断其成分.18.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解答:解: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A的说法正确;B、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所以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所以C说法也是正确的.D、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19.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造成地球的环境恶化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等.解答:解:A、化学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材料,故A正确.B、化学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B正确.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D、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战胜SARS(“非典”)等疾病必须依靠科学.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的是()A.吸烟有利于防治SARS等传染性疾病B.常洗手有利于预防SARS等传染性疾病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预防SARS等传染性疾病D.使用杀菌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质和用法才能保证安全有效考点:化学的用途;科学探究的意义.分析:A、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危害判断.B、根据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判断.C、根据切断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的方法判断.D、杀菌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对人有害,吸烟不单不利于防治SARS等传染性疾病,还对身体有害,所以错误.B、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方法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常洗手能切断传播途径,所以正确.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减少室内病毒的数量,可预防SARS等传染性疾病,所以正确.D、杀菌剂要正确使用,防止对人体或动物及财产造成危害,故使用杀菌消毒剂前必须了解其性质和用法,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化学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三伏天气,说下就下。一个炸雷过后,瓢泼大雨从那黑云里泻下来,把这白蛇沟下了个密不透风。转眼功夫,起了山洪,路面上河一般的流水。那东风大卡车没有蓬布,暴雨早把满车的人浇了透。 车厢里的积水,从鞋碗里灌进去,又流出来。
这红鱼旅社跟湘河食堂连在一起,也是国营的,那食堂里卖的也是蒸馍粉条汤,蒸馍一个两毛,四两粮票;粉条汤两毛五一碗,不要粮票,味道跟赵川食堂差不多,只是这湘河的粉条汤,里面兑了 不少西红柿,红红的煞是好看。开心8官网 天气闷热得不行,又有一பைடு நூலகம்乌云压过山顶,看样子又有暴雨。大家心里一沉:后天就要高考了,老天千万不敢下大雨,要下大雨也等我们进了城,找着了考场再下呀!
夜里没有下雨,睡得也算踏实,两个打呼噜的同学,睡着了呼噜也就平稳了,不再如雷般响,倒是那丹江河水的浪涛声隐隐传来,给这狭小的房间又增添了几分燥热。
早晨起来,再吃了蒸馍和粉条汤,爬上那辆东风大卡车,继续前行。这红鱼到县城公路标识是四十四公里,可弯来绕去的比百里还长,车摇摇晃晃,人东倒西歪,车跑比人走快不了多少。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202004

(新)鲁教版化学九上《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2.以下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成西瓜汁B.铝块压制成铝箔C.石蜡熔化成蜡油D.玉米酿制成酒精3.联合国决定2022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奉献为宗旨,以下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A.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奉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B.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C.化学是一门可以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D.让公众更多了解化学对社会的奉献,激发人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造热情4.化学的开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以下用品的发现和创造与化学的开展不相关的是〔〕A.古代陶瓷B.青铜大鼎C.橡胶制品D.古代石斧5.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A.隐形飞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C.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6.以下表达与化学有关的是〔〕①工业开展所需的动力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A.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用分子、原子填空:从微观上说,水是由大量的水聚集而成的。
每个水是由两个氢和一个氧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8.针对以下说法做出判断,并请说明理由。
〔1〕某固体物质受热消失,一定是化学变化吗?〔2〕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9.请用“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填空。
〔1〕物理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中发生物理变化;〔3〕有发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4〕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1.解析:A、研发氢能源,属于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A正确;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的新物质,也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B正确;C、编写电脑程序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C错误;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属于制取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D正确.答案:C2.解析:A、西瓜榨成西瓜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铝块压制成铝箔,只是铝这种物质的形状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石蜡熔化成蜡油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玉米酿制成酒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课件: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而像
- H2O、HCO3
- 、H2PO4
等既是酸又是碱。
例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弱酸根都是碱 B.酸式弱酸根既是酸又是碱 C.不可能一种物质既是酸又是碱 D.氢氧根是碱 【解析】 弱酸根和酸式弱酸根都是弱酸部分电离 的产物,弱酸的电离是可逆的,其逆反应就是弱酸 根或酸式弱酸根与氢离子结合生成弱酸的反应,因 能结合氢离子,所以它们都是碱,A正确。而酸式 弱酸根还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它又是酸,可见B 对C错。
6PbO+O2===2Pb3O4
△
Pb3O4+4C=====3Pb+4CO↑ (3)HgS+O2=====Hg+SO2 Hg+S=====HgS 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对人类 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酸碱质子理论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 + )的物 质是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能给出多个 质子的物质是多元酸,能接受多个质子的物质 是多元碱。酸(HA)给出质子后变成它对应的共 轭碱(A - ),碱(A - )接受质子后便变成它对应的 共轭酸。HA和A - 相互依存,称之为共轭酸碱 对,共轭酸碱对间通过质子转移而相互转化。 酸和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 离子。
2.金属冶炼的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很不
活泼的金属用热分解法,因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 比较强;活泼金属的还原性比较强,很难找到还 原剂,通常用电解法;其他金属常用热还原法。 参照下表:
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强→弱
通电
+
+
生成 1 mol Cl2 必生成 2 mol NaOH,C 项正确; 精 制 食 盐 时 , 要 加 入 过 量 BaCl2 溶 液 除 去
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碱

总结:冶炼金属的方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Au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问题1:人类对金属的制取使用研究
提供:PH试纸,比色卡,表面皿,玻璃棒,试管
(1)17世纪以前没有理论指导,凭感觉认 识酸碱
(2)17世纪末波义耳提出能使石蕊试剂变 红的为酸,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为碱。
(3)拉瓦锡认为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 酸,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碱。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实现了对 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 ①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 如 HCl、H2SO4 等。 ②碱: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如 NaOH 等。 (2)酸碱质子理论 ①酸: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如 HNO3、CH3COOH 等。 ②碱:能 接受质子 的物质,如 OH-、CH3COO-等。 ③酸碱两性物质:既能 给出质子 又能 接受质子 的物 质,如 H2O、HCO- 3 等。
2、学科重要基本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冶金、陶瓷、酿造、 火药、造纸、医药
原子-分子论
物质结构理论
近代化学阶段
原 子 学 说 的 创 立 者
近代化学阶段
1、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 子
结 2、汤姆森原子模型
构
模 3、卢瑟福原子模型
型
的 4、玻尔原子模型
演 变
5、电子云模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校本课程学习指导纲要(教师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校本课程学习指导纲要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课程标准内容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6、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7、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本专题教学方法建议1、本专题学习内容层次性强,学习原子结构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找到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让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认识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2、本专题注意控制学习的深广度,对物质结构的学习是为《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打基础,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粗浅的常识和规律性知识。
3、本专题重视化学用语的学习,在本专题要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
4、本专题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模型如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晶体结构模型,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本专题学习运用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能力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本专题教学评价1.重视学生过程性学习评价,包括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与人合作交流态度、作业完成情况。
作业要掌握数量和质量,要精选习题,主要以教材中习题和作业本习题为主。
2.在学生探究实验中要注重活动表现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3.专题检测试题难度要合理,基础题达到70%以上,年级平均分达到75分,鼓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高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高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20高三上·长春期末)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氯碱工业可生产的产品有NaOH、NaClO、盐酸等②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③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④电解MgCl2溶液可制取金属镁A . ①③B . ②④C . ③④D . ①②2. (2分)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Br- ,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值等于6B . 线段Ⅰ代表Br-的变化情况C . 线段Ⅲ代表Fe2+的变化情况D . 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3. (2分) (2015高二上·中原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B . 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C . 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D .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4. (2分) (2018高一下·广西月考) 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A . CB . FC . SD . Ne5.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设C(s)+CO2(g)=2CO(g) ΔH>0,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 ΔH<0,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 同时增大B . 同时减小C . v1增大,v2减D . v1减小,v2增大6. (2分) (2016高一下·武进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OC . 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 .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7. (2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末) 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化合物X和YB . Y的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有8种同分异构体C . 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化合物X发生消去反应D . X转化为Y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8. (2分) (2018高一上·红桥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再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A . CuCl2溶液中加入铁粉B . 单质Fe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氯水C . 向FeO中加入稀硫酸D . Fe(OH)3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9. (2分) (2017高一上·西湖期中) 下列图①②③原子结构模型中依次符合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的观点的是()A . ①②③B . ③①②C . ③②①D . ②①③10. (2分) (2015高一上·上饶月考)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B . Na2CO3固体中含有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 . Na202和Na2O均为白色固体,与CO2反应均放出O2D . 分别向Na2O2和Na2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人酚酞溶液现象相同11. (2分) (2015高二下·广州期中)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 . 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B . 将稀硫酸、稀硝酸和苯混合加热制硝基苯C . 苯和硝基苯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 . 用CuSO4溶液除去由电石和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杂质12. (2分) (2020高一下·衢州期末) 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①、②的数值分别为1370、1852B . 拆开H2O(g) 中的1molH-O键吸收463kJ的能量C . 2H2(g)+O2(g) =2H2O(g) △H=-482kJmol-1D . 已知H2O(I)=H2O(g) △H>0,说明1molH2O(l) 的能量比1molH2O(g) 高13.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氯气在氢气中安静的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B . 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并置于钢瓶中进行储存和运输C . Cl2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单质反应生成FeCl2D . 次氯酸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有漂白性,还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起消毒作用14. (2分) (2017高二上·浦东期末) 鉴别溶液中Cl﹣、Br﹣、I﹣,可以使用的试剂为()A . 碘水、淀粉溶液B . 溴水、四氯化碳C . 盐酸、氯化钡溶液D . 硝酸银溶液、稀硝酸15. (2分) (2019高二上·江津期末)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构成铜锌原电池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A . AB . BC . CD . D16. (2分) (2018高二下·湛江期末)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X的化学式为C8H8B . X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 . 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D . 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17. (2分)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下列各种物质的现代工业生产原理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工业上以硫或二硫化亚铁(FeS2)为原料制备硫酸B . 电解NaCl溶液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Cl2C . 用H2或CO还原Al2O3制备金属铝D . 用裂化的方法生产大量乙烯18. (2分) (2018高一下·深圳期中)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 . 二氧化硫B . 冰醋酸C . 氧化钙D . 漂白粉19. (2分)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条件下,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 . 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合成氨工厂C . 侯氏制碱法实现了对氨气循环利用D . 生产时,应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20. (2分) (2016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B .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u2+、Na+、Cl﹣、OH﹣C . 在强酸性溶液中:K+、Fe2+、Cl﹣、CH3COO﹣D . 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21. (4分) (2018高三上·北京月考) 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
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
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上。
3.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C.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D.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同时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实现零排放,而不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A错误;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泥、玻璃、青花瓷、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 B错误;工业产生的氨氮废水(含NH4+及NH3),通常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正确;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氧气的接触面积,空气的通入量增多多会带走热量,降低热效率, D错误。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有污染及治理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B.HClO的电子式:C.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D.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 A错误;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B 错误;是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C错误,35Cl和37Cl是氯的二种同位素,其离子结构示意图都可以用表示,D正确。
2020-2021部编本高中化学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1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习目标:1.能用化学发展史说明并体会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逐步发展和深入的。
2.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4.了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联系,知道金属冶炼的本质。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1.金属的冶炼 (1)金属使用的发展历程(2)写出金属Fe 、Cu 、Al 、Na 的冶炼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Fe: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
②Cu:Fe +CuSO 4===Cu +FeSO 4。
③Al:2Al 2O 3=====通电熔融4Al +3O 2↑。
④Na:2NaCl=====通电熔融2Na +Cl 2↑。
2.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时的化学科学理论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使用,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理论认识的发展(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2)酸、碱质子理论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1.惰性电极电解熔融NaCl与电解NaCl水溶液的比较(1)反应原理:。
(2)合成氨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哈伯等人于20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近一倍。
3.合成农药(1)DDT:残留毒性,对环境危害大。
(2)发展方向:研制高效、低残毒、能够被生物降解的新型农药。
4.合成医药(1)阿司匹林[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化合态的金属元素被还原时,一定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0年 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 用的有效成分―― ――水杨酸 用的有效成分――水杨酸
一、水杨酸
邻羟基苯甲酸
酸的通性 与醇的酯化反应 酚的性质 如:与氯化铁溶液的显色、 与氯化铁溶液的显色、 与羧酸(酸酐)的酯化等。 与羧酸(酸酐)的酯化等。
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 1898年 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 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 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899 年,德国拜仁药厂正式生产 这种药品, 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 Aspirin
阿司匹林一直是世人最常用的药品, 阿司匹林一直是世人最常用的药品,目前 全球年销售量已达到400亿片。 400亿片 全球年销售量已达到400亿片。
人们对阿司匹林的认识可追溯到古埃及法老时代。 人们对阿司匹林的认识可追溯到古埃及法老时代。 当时,通过浸泡柳树皮获取了一种物质,并被记载于 当时,通过浸泡柳树皮获取了一种物质, 公元前1550年汇集的医疗处方之中。 1550年汇集的医疗处方之中 公元前1550年汇集的医疗处方之中。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之前,美洲人经常使用金鸡纳树的树皮作镇痛药。 陆之前,美洲人经常使用金鸡纳树的树皮作镇痛药。 西班牙人来到那里以后发现这种树的树皮还可以降低 病人的体温。 病人的体温。
我 是 罪 人 , 无 权 申 辩 什 么 ,
—— 哈 伯
中学阶段可供选修的教材有: 中学阶段可供选修的教材有:
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人类的文明, 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人类的文明,让我 们在选修教材中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化学 吧!
二、阿司匹林的合成
条件: 条件: 浓硫酸 加热(85℃- 水浴加热法) 加热(85℃-90 ℃ ,水浴加热法)
他因为攻克氨的 合成这一世界难 题,将无数人从 饥饿的死亡线上 拯救出来; 拯救出来; 他是1918年诺贝 年诺贝 他是 尔化学奖弥 补 我 的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化学科学发 展的历史, 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 组成、结构、变化的历史, 组成、结构、变化的历史,但化学更是一 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 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以适应社会生 产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历史。 产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历史。
1、你认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你认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2、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从哪些途 、 径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径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 泡沫PEC-PU样品 泡沫 样品
二氧化碳制生物降 解塑料生产厂房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 阿司匹林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 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 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其他二 药为青霉素、安定)。 )。至今它仍是世界 药为青霉素、安定)。至今它仍是世界 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阅读P 的数据, 阅读P94表4-1的数据,说说从表中你能 读出什么信息? 读出什么信息?
电解原理的发现、 电解原理的发现、电解技术 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食盐的利 用价值。 用价值。以食盐为原料可以 制取那些物质? 制取那些物质?
粮 食 危 机
3、阅读P96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阅读 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1)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是什么? )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是什么? 选择的条件应是什么 应是什么? 所选择的条件应是什么? 的广泛使用到被禁止, (2)从DDT的广泛使用到被禁止,人 ) DDT的广泛使用到被禁止 们更新换代农药说明了什么? 们更新换代农药说明了什么? (3)你对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有何 你对减少大气中CO 建议?你能提出利用CO 建议?你能提出利用CO2为人类服务的 方案吗? 方案吗?
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 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 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 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 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