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培智能种植装置

蔬菜水培智能种植装置
蔬菜水培智能种植装置

一种蔬菜水培种植装置

摘要

蔬菜水培种植装置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其包括培植架、基架、培植盆、摆动装置、泵组、种植配方和控制单元。培植架包括多层平行布置的承载部和立杆,承载部和立杆铰接,培植架装配于基架上并铰接,培植盆被置放于各层承载部上,所述基架、承载部和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摆动装置和基架、培植架分别连接,种植配方内置供液量、液位及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基于种植配方,控制单元对培植架的摆动倾斜、摆动直立和摆动幅度及向培植盆输送营养液和水进行自动操作,以使被种植蔬菜正常生长;种植装置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培植盆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培植盆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培植盆内的培植液不会洒落及污脏种植场地。

开发背景

蔬菜的水培种植是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该蔬菜采用营养液施肥,营养液中溶解有蔬菜生长所需的矿物质。无土栽培需要有由贮液盆及定植件构成的培植盆,定植件用于容纳并支撑所种植的蔬菜,蔬菜的根系悬浮在的培植液中,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向的培植液里加入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

在蔬菜的无土栽培活动,特别家庭种植活动中,为了增加空间的有效利用及方便管理,常把培植盆放置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直立式种植装置上,使多层培植盆相互层叠,减小培植盆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单位空间的产出率。但造成部分蔬菜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影响蔬菜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于是产生了一种种植装置,该种植装置被倾斜设置,被放置的多个培植盆能依次错开,蔬菜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但在无阳光时,种植装置不能被恢复其直立状态,增加了所占用的空间。申请号为201520872150.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无土水培蔬菜架,该蔬菜架的下部设置转动调节装置,操作转动调节装置使蔬菜架摆动倾斜,各层种植箱依次错开,蔬菜均能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根据需要,操作转动调节装置又能使蔬菜架摆动恢复原直立状态,各层种植箱再次层叠,节省了蔬菜架所占用的空间。但是,该专利申请没有公开蔬菜架在被摆动过程中使种植箱保持水平的技术方案,蔬菜架在被摆动倾斜过程中种植箱将随之产生倾斜,一方面易造成种植箱中的营养液洒落,另一方面导致种植箱中一侧的营养液液位的高度高于相对侧的,易造成蔬菜吸收的养份不均匀,根系生长发育不同步,影响蔬菜的同步生长,导致成品蔬菜大小不一。为此,亟需开发一种蔬菜水培种植装置,该种植装置自动地为蔬菜输送营养液、水和增加光照,其在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的过程中,培植盆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 培植盆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可以保持水平。

开发内容

为了便于阐明种植装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做进一步的介绍。文中关于空间方位的表述在此作统一约定,空间方位以各种植装置方式中第一幅附图的空间方位为参考基准,“前”指附图中离读者最近的一边侧,“后”指附图中离读者最远的一边侧,“左”指附图的左侧,“右”指附图的右侧,“纵向”指附图中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横向”指附图中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内”指附图轮廓线的内部,“外”指附图轮廓线的外部。

种植装置1

一种蔬菜水培种植装置,如图1-图7、图21-图23所示,所述蔬菜水培种植装置包括基架10、培植架20、摆动装置30、伸缩腿装置40、培植盆50、传感器组60、泵组70、光照装置80、控制单元90以及水贮存器104和营养液贮存器105。所述基架10为种植装置的支撑基础,基架10的顶部被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2。培植架20,为种植装置的承载主体,包括多层承载部22和多支立杆23,承载部22相互平行或水平布置,承载部22和立杆23分别铰接,任二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培植架20的立杆23的下端部被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适配,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培植架20装配基架10上,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铰接。所述铰接的铰接转动方向沿横向设置,所述基架10、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培植盆50用于支撑和容纳被水培种植的蔬菜,分别被放置于各层承载部22上。光照装置80分别被设置于各层培植盆50的上方,其出光面对着培植盆50内被种植的蔬菜,分别和培植架20固定。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适于培植架20相对于基架10沿着与铰接转动方向相垂直的纵向平面作纵向摆动,培植架20的立杆23绕与其相关联的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铰接的铰接转动轴旋转,培植架20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培植架20实现作纵向摆动,该摆动包括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在纵向摆动过程中,各层培植盆50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只有立杆23发生转动运动,承载部22只做平动运动,承载部22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培植盆50的空间姿态保持不变,培植盆50被水平布置时,培植盆50始终保持水平。培植架20的下部被设置多个摆动连接部25。摆动装置30,用于驱动培植架20作纵向摆动,其和基架10装配并固定,摆动装置30的摆动输出机构37和摆动连接部25相连接。伸缩腿装置40沿纵向布置,和基架10装配并固定,在培植架20作摆动倾斜的过程中,用以增强种植装置在纵向的稳固性,以防止其侧翻。泵组70用于向培植盆50分别输送水、营养液和空气。所述泵组70、水贮存器104和营养液贮存器105分别与基架10相装配并固定。所述摆动装置30、伸缩腿装置40、传感器组60、泵组70、光照装置80分别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如图22所示。控制单元90为种植装置的控制中心,用于对种植装置的稳定性,种植装置的摆动

倾斜、摆动直立和摆动幅度,向培植盆50输送水、营养液和空气,被种植的蔬菜增加光照和补充光照分别进行自动控制。

其中,所述基架10,为卧式结构,沿横向布置,为所述种植装置的支撑基础,如图1、图3所示,其由基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构成。所述基架本体11为由横杆15、纵杆16、支撑腿14构成的呈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其还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中空的箱体,内部可以用于放置物品及相关设备。如图3所示,四个支撑腿14分别分布在长方体框架的四角侧,均直立设置。基架本体11上的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横杆15沿横向平行设置,该横杆15的两端部分别和位于该前边侧两个支撑腿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基架本体11上的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横杆15沿横向平行设置,该横杆15的两端部分别和位于该后边侧两个支撑腿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基架本体11上的位于左边侧的两个纵杆16沿纵向平行设置,该纵杆16的两端部分别和位于该左边侧两个支撑腿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基架本体11上的位于右边侧的两个纵杆16沿纵向平行设置,该纵杆16的两端部分别和位于该右边侧两个支撑腿1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纵杆16、支撑腿14通过固定连接构成了前述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另外,在长方体框架的外部固定板材可以构成柜子式基架。所述第一连接部12选用呈“U”字型的用于枢轴连接的枢接部,该枢接部上设有用于装配枢轴的枢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连接部12a、12b、12c、12d设置在基架本体11的顶部,如图3所示,分别位于支撑腿14的顶部,以增加基架10的承载能力,并在相同载荷重量情况下,可以节省横杆15、纵杆16的用料量,有效减轻种植装置的重量并降低其制造成本。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枢孔均沿横向设置,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a、12b的枢孔相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c、12d的枢孔相共轴线。

其中,所述培植架20,为种植装置的直立式承载主体,如图3所示,包括承载部22、立杆23、横向杆24、第二连接部21及摆动连接部25。立杆23的数量为四支,四支立杆23a、23b、23c、23d分布于培植架20的四角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构成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四角侧,为培植架20重量的承重杆。承载部22呈方形,其由水平布置的方形平板部和围壁部构成,围壁部位于平板部的四周边侧,由平板部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用以防止培植盆滑落,围壁部所围的平板区为承载区;此外,承载部22还可以仅由平板部构成。承载部22的数量为三层,水平设置,沿立杆23等间距分布,如图3所示。承载部22的承载区用于放置培植盆,选用带有网孔的平板,以增强空气在竖直方向的对流流通,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承载部22的承载区还可以选用与培植盆相适配的用于承托培植盆的承载篮(图中未画出)。所述承载部22的左边侧部上设置两个第一枢接部221,其中一个第一枢接部221位于承载部的前边侧,另一个第一枢接部221位于承载部的后边侧;承载部22的右边侧部上设置两个第一枢接部221,其中一个第一枢接部221位于承载部的前边侧,另一个第一枢接部221位于承载部的后边侧。因而,所述承载部22上共设有四个第一枢接部221。所述四个第一枢接部221为

与承载部22固定连接的且沿横向向外延伸的四个枢轴,枢轴均沿横向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枢轴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枢轴共轴线。此外,作为第一枢接部221的四个枢轴还可以被分别固定在承载部22前、后两边侧部的左右两端(图中未画出)。所述立杆23的结构相同,每支立杆23上均设置三个第二枢接部231,该三个第二枢接部231沿立杆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即任两相邻的两个第二枢接部23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枢接部231与第一枢接部221相适配。第二枢接部231为设置在立杆23上通孔,即用于枢轴连接的枢孔,并形成“一”字型的枢接部。所述四支立杆23a、23b、23c、23d分布于承载部22的外边侧,其中两支立杆23b、23c位于承载部22的左边侧,另两支立杆23a、23d位于承载部22的右边侧,且与承载部22上的第一枢接部221相适配。因此,相对于承载部22,立杆23分布于左、右两相对边侧。四支立杆23a、23b、23c、23d上在与该承载部22相对应位置处共有四个第二枢接部231,该四个第二枢接部231和承载部22上的四个第一枢接部221相配合。所述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通过四对上述作为第一枢接部的枢轴、作为第二枢接部的枢孔相枢轴连接,构成铰链,该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沿横向,也即是铰链的铰接转动方向沿横向。因而,四支立杆23中的两支立杆23b、23c分布于左边侧,和承载部22的左边侧部枢轴连接,另两支立杆23a、23d分布于右边侧,和承载部22的右边侧部枢轴连接。该承载部22和立杆23枢轴连接的四个枢轴中,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如此,三层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分别装配并枢轴连接,如图3所示,三层承载部22相互平行,承载部22沿立杆等间距分布,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立杆23和承载部22的左、右两边侧部分别枢轴连接,可以避免立杆23和承载部22间发生碰撞,以及避免立杆23和承载部上的培植盆间发生碰撞。三支横向杆24沿横向平行设置,该三支横向杆24的两端部和位于前边侧的两支立杆23a、23b固定连接;另三支横向杆24沿横向平行设置,该三支横向杆24的两端部和位于后边侧的两支立杆23c、23d固定连接,用于增强各边侧两支立杆23在横向的稳固性以及承载强度。另外,承载部22也可以设置二层、四层或更多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四支立杆23a、23b、23c、23d,其中两支立杆23a、23b还可以和承载部22的前边侧部枢轴连接,另两支立杆23c、23d和承载部22的后边侧部枢轴连接。另外,所述承载部22还可以相互平行布置,承载部22和立杆23枢轴连接,培植架和基架装配,承载部22与水平面相夹一锐角,即承载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其中,所述呈方形的承载部22还可以由呈三角形的、多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或跑道形的等形状的承载部所替代。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载部22上还可以设置用于立杆23可穿过的通孔,第一枢接部被设置于承载部22周边侧以内的位置,该位置和通孔相适配,立杆23贯穿该通孔,并和第一枢接部枢轴连接,即立杆分布于承载部22内。所述立杆23的数量可以为三支、五支或更多支,立杆23分布于承载部22的周边侧,位于承载部22的外部;立杆23可以和承载部22

的任一边侧部枢轴连接。进一步地,将立杆23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立杆分布于一边侧,和承载部22上的位于该一边侧的边侧部枢轴连接,另一部分立杆分布于该一边侧的相对边侧,并和承载部22的位于该相对边侧的边侧部枢轴连接。另外,所述第一枢接部221、第二枢接部231还可以全选用呈“U”型的用于枢轴连接的枢接部;或者所述第一枢接部221和第二枢接部231之一选用呈“U”型的枢接部,另一个选用与“U”型枢接部配合装配的“一”字型枢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为与U字型第一连接部12相适配的连接部,被设置在培植架20的下端部,第二连接部21在培植架20上的位置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适配。第二连接部21选用设置在立杆23上的通孔,并形成呈“一”字型的枢接部,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连接部21a、21b、21c、21d依次设置在培植架20的四支立杆23a、23b、23c、23d的下端部,第二连接部的枢孔均沿横向布置,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第二连接部21a、21b的枢孔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第二连接部21c、21d的枢孔共轴线。所述四个第一连接部12和四个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培植架20装配于基架10上,第二连接部21a、21b、21c、21d和第一连接部12a、12b、12c、12d分别枢轴连接,构成铰链。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四个枢轴中,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所述基架10、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平行四边形机构适于培植架20相对于基架10作纵向摆动,即沿着与铰接转动方向相垂直的纵向平面作纵向摆动,培植架20的立杆23绕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枢轴旋转,立杆23旋转倾斜和旋转直立,培植架20随之产生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培植架20实现作纵向摆动,该摆动包括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立杆23上,为第二连接部21和立杆23相关联的一种方式,是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摆动连接部25为设置在立杆23上的用于装配枢轴的枢孔,该枢孔的轴线沿横向布置,并形成“一”字型连接部。摆动连接部25设置在培植架20的下部,如图3所示,摆动连接部2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摆动连接部25a、25b、25c、25d分别设置在培植架20的四支立杆23a、23b、23c、23d的下部,位于第二连接部21的上方,第三层承载部22的下方。摆动连接部25用于外部力操纵该培植架20做纵向摆动。需要说明的是,摆动连接部25也可以是设置在立杆23上的用于枢轴连接的U 字型连接耳部(图中未画出);摆动连接部25还可以被设置在第三层承载部22上。

接下来为了表述方便,在此事先定义一个投影平面,该投影平面与上述承载部22和立杆23相枢轴连接的枢轴相垂直,也就是与承载部22和立杆23通过枢轴连接所构成铰链的铰接转动方向相垂直,也即与该铰链的铰接转动轴相垂直。在下述以及其它种植装置方式中将不再重复定义该投影平面,并直接引用该投影平面

以上描述了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培植架20具有沿纵向、横向两个对称面,对称度高,方便于加工制造。培植架20的立杆23直立分布,分别分布于长方体框架的前侧面和后侧面

上。培植架20的其中两支立杆分布于长方体框架的前侧面上,另两支立杆分布于长方体框架的后侧面上,也即立杆分别位于上述长方体框架的四角侧。所以,培植架20的位于前边侧的两支立杆23a、23b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两个投影相重合,位于后边侧的两支立杆23c、23d 在所述投影平面上的两个投影相重合。所述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处有四个枢轴,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枢轴的轴线相共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枢轴的轴线相共线;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处有四个枢轴,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枢轴的轴线相共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枢轴的轴线相共线。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立杆23相关联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和立杆23相连接的另一部件上,参照图3所示,例如,培植架20的位于前边侧的两支立杆23a、23b(或后边侧的两立杆23c、23d)的下端部分别和沿横向布置的一支横向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该横向杆上(图中未画出),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再例如,培植架20的右边侧的两支立杆23a、23d(或左边侧的两支立杆23b、23c)的下端部分别和沿纵向布置的一支纵向杆枢轴连接,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该纵向杆上,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枢轴连接的枢轴沿横向布置,其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于一般的技术方案。培植架20可能只有一个沿纵向或横向的对称面,或没有对称面,对称度差。培植架20的立杆23直立分布,不全分布于上述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前侧面上和后侧面上,也即培植架20的四支立杆不全位于长方体框架的四角侧。参照图3所示,可以被理解为,将上述优选方案中的培植架20的左边侧(或右边侧)的两支立杆23相向平移一段距离使其靠近,或者该左边侧的两支立杆23相离平移一段距离使其远离,或者该左边侧的两支立杆23同方向共同平移一段距离,经这样处理后,立杆23不全分布于上述长方体框架结构的前侧面上和后侧面上。所述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处有四个枢轴,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枢轴不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枢轴也不共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处有四个枢轴,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枢轴不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枢轴不共轴线。

培植架20的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可被理解为该任二层承载部22和任二支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具体是指,该任二层承载部22和任二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的四个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四个投影点,该四个投影点中无相重合的投影点,且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种植装置的基架10、任一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被理解为,基架10、任一层承载部22和任二支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具体指,该任二支立杆23中的一支立杆23相关联的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枢轴、另一支立杆23相关联的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枢轴,该两个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两个不相重合的投影点,被称之为第一投影点;上述任一层承载部22和上述任二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的两个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两个不相重合的投影点,被称之为第二投影点;所述第一投影点和第二投影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

点。培植架20的任二层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则相枢轴连接的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可以绕其枢轴连接的枢轴相对转动,使得培植架20沿着所述纵向平面发生变形摆动,培植架20实现纵向摆动,具有一个运动自由度。也即平行四边形机构适于培植架20沿所述纵向平面作纵向摆动。培植架20装配于基架10上,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枢轴连接,立杆23相对于基架10绕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枢轴连接的枢轴转动,同时立杆23相对于承载部22绕该承载部22和立杆23枢轴连接的枢轴相对转动,并带动承载部22作平动运动,也就是,第二连接部21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适配,立杆23由直立转动倾斜和由倾斜转动直立,种植装置沿所述纵向平面实现作纵向摆动,所以,种植装置的基架10、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种植装置被摆动的过程中,只有立杆23发生旋转,承载部22只作平动运动,则置放于承载部22上的培植盆50的空间姿态保持不变,如图5所示,因此培植盆50内的培植液不会洒落,不会造成培植液的浪费,又有利于保持种植场地不被污脏。

其中,所述摆动装置30,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电机31、减速机32和摆动输出机构37。第一电机31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所述摆动输出机构37包括左边侧的摆动输出机构37和右边侧的摆动输出机构37,也可以只设置一边侧。该摆动输出机构37主要由传动轴33、第一摆动连杆34、第二摆动连杆35'构成,传动轴33用于传递减速机32的输出轴输出的扭矩。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和减速机32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轴连接,第一电机31、减速机32通过支撑板101装配在基架本体11上,并与基架10相固定。减速机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与左、右边侧的两支传动轴33的一端部轴连接。

左边侧的传动轴33经左边侧的轴承座102、支撑板101和基架10相装配,并和基架10相固定;左边侧的第一摆动连杆34的一端和左侧传动轴33的另一端部相固定,优选键槽固定,第一摆动连杆34的另一端和第二摆动连杆35'的中部枢轴连接,构成铰链,第二摆动连杆35'的两端和左边侧的两立杆23b、23c上的两摆动连接部25b、25c分别枢轴连接,构成铰链,该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方向沿横向设置。右边侧的传动轴33经右边侧的轴承座102、支撑板101和基架10相装配,并和基架10相固定;右边侧第一摆动连杆34的一端和右侧传动轴33的另一端部相固定,优选键槽固定,第一摆动连杆34的另一端和第二摆动连杆35'的中部枢轴连接,构成铰链,第二摆动连杆35'的两端和右边侧两立杆23a、23d上的两摆动连接部25a、25d分别枢轴连接, 构成铰链,该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方向沿横向设置。

对于上述左、右两边侧的任一边侧,该边侧的第二摆动连杆35'和摆动连接部25相枢轴连接处的两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两个投影点,任一承载部22和该边侧的两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处的两个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两个投影点,所述第二摆动连杆35'和摆动连接部25枢轴连接处的两投影点、承载部22和立杆23枢轴连接处的两投影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因此,第二摆动连杆35'和培植架20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适配。该边侧的传

动轴33、第一摆动连杆34和第二摆动连杆35'枢轴连接的枢轴、第二摆动连杆35'和摆动连接部25枢轴连接的一枢轴、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枢轴连接的一相对应枢轴在所述投影平面上有四个投影点,该四个投影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这是对传动轴33在基架10上的装配位置的限定,也即该边侧的第一摆动连杆34、第二摆动连杆35'、立杆23、基架10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该平行四边形机构为培植架20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相适配的子平行四边形机构。

其中,所述伸缩腿装置40,沿纵向布置,装配于基架10,在培植架20被摆动倾斜使各层培植盆50依次错开的过程中,用于增强种植装置在纵向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伸缩腿装置40主要由固定部41、伸缩腿部42、伸缩机构和第二电机43构成。伸缩机构分别和固定部41、伸缩腿部42相连接,用于带动伸缩腿部42作伸出和缩回移动。伸缩机构为由丝杆和伸缩腿部42构成的丝杠副。伸缩腿部42和固定部41滑动配合,并和固定部41配合装配,丝杆的另一端部和固定在固定部41上的限位块转动配合,限位块用以限制丝杆的平动自由度,使其只能转动。第二电机43通过齿轮机构和丝杆轴连接,用以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迫使伸缩腿部42作伸、缩运动,实现伸缩腿部42伸出和缩回。所述固定部41可选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和基架10相固定;伸缩腿部42可选为中空管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伸缩机构还可以选用气缸和油缸中的一种,伸缩机构的一端部和固定部41相连接,如固定,另一端部和伸缩腿部42相连接,如枢接。例如,气缸的缸体和固定部41相固定连接,气缸的输出轴和伸缩腿部42相枢轴连接。

其中,所述培植盆50,如图6、图7所示,由贮液盆51及定植件52构成,用于支撑和容纳被水培种植的蔬菜。所述贮液盆51为由底壁和侧壁所围成的顶端开口的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贮液盆51位于右边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口511、进水口512和进气口513,贮液盆51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口514,位于左边侧。培植盆50内的底壁上装配有曝气器731,并位于培植液液面下方,曝气器731选用长棒型的,增加曝气的水域,主要用于增加被加入到培植液内的营养液的分散速度,使营养液在培植液内快速充分分散,各处的浓度趋于相同;同时还用于增加培植盆50内培植液的含氧量,促进被种植蔬菜的根系正常发育;另外,还可以阻止不希望的细菌、微生物和酵母的进入,保持培植盆50内的无菌状态。定植件52用于定植并支撑被种植的蔬菜。定植件52为由硬质材料构成的平板状,定植件52上设有多个定植孔,定植孔用于放置带有外翻边的呈杯子状的定植杯53,蔬菜被种植在定植杯53内。定植件52和贮液盆51顶端开口相配合,并盖合在贮液盆51的顶端开口。贮液盆51和定植件52构成容纳被种植蔬菜的根系及培植液的空间。种植装置的三层承载部22上分别被放置培植盆50,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培植盆,依次被标识为第一培植盆501、第二培植盆502、第三培植盆503。需要说明的是,定植件52也可以由发泡材料制成,放置于培植盆内并漂浮于培植液上。

其中,所述传感器组60,如图23所示,包括位移传感器61、光线传感器62、接近传感器63、流量传感器64和液位传感器65。所述光线传感器62用于测量太阳光线的强度,装配在培植架20的其中一支立杆23的顶端(图中未画出)。

所述位移传感器61用于测量培植架20摆动倾斜的摆动幅度,位移传感器61选用角位移传感器,装配在摆动装置30的第一电机31的尾部,用于直接测量第一电机31输出轴的角位移。根据减速机的减速比、第一电机31的角位移,控制单元可以计算出减速机输出轴的角位移,即减速机输出轴所转的角度,减速机输出轴所转的角度也就是培植架20的立杆绕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枢轴所旋转的角度,即培植架20摆动的摆动幅度的测量值。

所述接近传感器63用于测量伸缩腿装置40完全伸出和完全缩回的伸缩状态。所述接近传感器63,包括两个接近传感器及一个感应块。其中一个接近传感器被装配于基架10上并位于后边侧,用于表征伸缩腿部42完全伸出;另一个接近传感器被装配于基架10上并位于前边侧,用于表征伸缩腿部42完全缩回,感应块被装配在伸缩腿部42的一端部,位于丝杆的左端侧。在伸缩腿完全伸出后,感应块和后边侧的接近传感器正相对,后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产生触发信号,停止伸出;在伸缩腿完全缩回后,感应块和前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正相对,前边侧的接近传感器产生触发信号,停止缩回。第二电机43、接近传感器63分别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控制单元90向伸缩腿装置40发送用于控制伸缩腿装置作伸、缩移动的伸缩控制信号,伸缩腿装置40被操纵,触发第二电机43转动、反向转动,迫使伸缩腿部42沿纵向作伸出、缩回移动,直至接近传感器63被触发产生完全伸出、完全缩回的触发信号,控制单元90根据接近传感器63的触发信号,生成用于使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发送给伸缩腿装置40,触发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

所述液位传感器65用于测量培植盆50内培植液的液位,装配于培植盆50上,如图6、7所示。所述液位传感器65选用非接触式的液位传感器,如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65被装配于培植盆50的位于左边侧的上部,其探头部正对着培植盆50内的培植液。所述第一培植盆501、第二培植盆502、第三培植盆503分别被装配一支液位传感器,依次被标识为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64用于测量向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的输送流量。所述流量传感器64选用微流量传感器,如采用流速量程为3-100ml/m。流量传感器64采用一套,装配于供液泵的出液端的连通管路上,如图21所示,还可以被装配于供液泵进液端的连通管路上。

其中,所述泵组70包括供液泵71、供水泵72和气泵73。所述供液泵71用于向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选用微流量泵,如采用流速为10-200ml/m的微流量泵或计量泵。如图21所示,供液泵71的进液口通过管路和营养液贮存器内的营养液相连通,供液泵71的出液口与供液总电磁阀V1、流量传感器64的进液口依次连通,流量传感器64的出液口经不同的管路

和各层培植盆50上的进液口511分别相连通,流量传感器64和各层培植盆50相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置电磁阀。对于本装置方式,如图21所示,图中表示序列号的n取3,对应于种植装置上配置有三层培植盆50,分别为第一培植盆501、第二培植盆502、第三培植盆503。流量传感器64的出液口经管路和第一培植盆501上的进液口511相连通,供液第一电磁阀V11被设置在流量传感器64和第一培植盆501之间相连通的管路上;流量传感器64的出液口经管路和第二培植盆502上的进液口511相连通,供液第二电磁阀V12被设置在流量传感器64和第二培植盆502之间相连通的管路上;流量传感器64的出液口经管路和第三培植盆503上的进液口511相连通,供液第三电磁阀V13被设置在流量传感器64和第三培植盆503之间相连通的管路上。供液管路上的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一电磁阀V11、供液第二电磁阀V12、供液第三电磁阀V13构成供液电磁阀组。供水泵72用于向培植盆50输送水,如图21所示,供水泵7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和水贮存器内的水相连通,供水泵72的出水口和供水总电磁阀V2的进液口连通。供水总电磁阀V2的出水口经管路和第一培植盆501上的进水口512相连通,供水第一电磁阀V21被装配在连通供水总电磁阀V2和第一培植盆501之间的管路上;供水总电磁阀V2的出水口经管路和第二培植盆502上的进水口512相连通,供水第二电磁阀V22被装配在连通供水总电磁阀V2和第二培植盆502之间的管路上;供水总电磁阀V2的出水口经管路和第三培植盆503上的进水口512相连通,供水第三电磁阀V23被装配在连通供水总电磁阀V2和第三培植盆503之间的管路上。供水管路上的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一电磁阀V21、供水第二电磁阀V22、供水第三电磁阀V23构成供水电磁阀组。所述气泵73用于向培植盆50内输送空气,采用微型气泵。气泵73的进气口通过管路和空气过滤器相连通,供气泵73的出气口经管路和供气电磁阀V3的进气口连通,其中空气过滤器集成在气泵本体上。供气电磁阀V3的出气口经管路和第一培植盆501上的进气口513相连通,供气第一止回阀V31被装配于连通供气电磁阀V3和第一培植盆501的管路上;供气电磁阀V3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第二培植盆502上的进气口513相连通,供气第二止回阀V32被装配于连通供气电磁阀V3和第二培植盆502的管路上;供气电磁阀V3的出气口经管路和第三培植盆503上的进气口513相连通,供气第三止回阀V33被装配于连通供气电磁阀V3和第三培植盆503的管路上。第一培植盆501上的排水口514经排水管、排水第一电磁阀V41和排水管路连通,第二培植盆502上的排水口514经排水管、排水第二电磁阀V42和排水管路连通,第三培植盆503上的排水口514经排水管、排水第三电磁阀V43和排水管路连通,所述排水管路的出水口和废水收箱连通(图中未画出)。排水管路上的排水第一电磁阀V41、排水第二电磁阀V42、排水第三电磁阀V43构成排水电磁阀组。

其中,所述光照装置80,用于向培植盆50内被种植的蔬菜补充光照。光照装置80有三套,装配并固定在培植架20上,分别位于每一层承载部22的正上方,则每一层光照装置的出光方向对着该层培植盆50内的蔬菜。所述光照装置80的发光件,选用LED灯珠。多个

LED灯珠分布于光照装置的下表面,构成其发光面。所述LED灯珠包括发射白光的灯珠、发射光波的波长为420nm-460nm和630nm-670nm的灯珠,以补充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蓝光和红光。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90,如图22、图23所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驱动电路、传感器接口、网络模块、键盘接口、显示接口、电磁阀接口以及种植配方,所述存储器、驱动电路、传感器接口、网络模块、键盘接口、显示接口及电磁阀接口分别和处理器电连接。触控屏经显示接口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专用键盘经键盘接口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移动终端,如手机,经网络模块和控制单元90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43、供液泵71、供水泵72和供气泵73经驱动电路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位移传感器61、光线传感器62、接近传感器63、流量传感器64和液位传感器65分别经传感器接口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所述供液电磁阀组、供水电磁阀组、排水电磁阀组、供气电磁阀分别经电磁阀接口和控制单元90电连接。所述种植配方被配置成使被种植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各种被控变量的集合,存储于存储器内。触控屏、专用键盘、移动终端均可以用于对控制单元90内的种植配方进行修改,以及手动控制种植装置的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向培植盆内输送营养液、输送水和输送空气以及启用光照装置。触控屏、专用键盘、移动终端,根据需要可以选配其中一种或几种,本装置方式中优选移动终端和触控屏,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移动终端通过客户端应用经通信网络和控制单元90建立通信连接。触控屏上设有“伸出”、“缩回”键,用于手动控制伸缩腿装置的伸、缩移动,以及“倾斜”、“直立”键,用于手动控制种植装置的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所述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接口、网络模块、键盘接口、显示接口、电磁阀接口分别被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并和触控屏相集成为一个部件单元,构成触控屏控制装置;驱动电路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构成一个配电模块,被装配于种植装置的基架10。

所述种植配方包括配方表和配方参数。配方表包括由用于确保被种植蔬菜正常生长的各种被控变量构成的数据表,被控变量被配置成以时间作为自变量的预设值,预设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配方表可被视为一张由各种被控变量的与时间相关联的预设值所构成的数据表,其还可以被理解为,配方表中的被控变量的预设值是以时间作为自变量的函数,配方表的时间将持续到被种植蔬菜的整个生长周期。配方参数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配方参数与配方表相关联,并配合使用,通过修改配方参数可以优化控制单元基于配方表对种植装置的执行控制。每种被种植的蔬菜均有与之相适应的适合该种蔬菜正常生长的种植配方,同一种蔬菜在生长的不同阶段,也有与该阶段相适配的种植配方。因此,配方表中的被控变量分别被配置成适合该种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相适应的预设值。所述配方表中的被控变量包括摆动幅度、供液量、液位、光照状态和输气状态等,所述摆动幅度、供液量、液位、光照状态和输气状态的预设值均被配置成以时间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其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将持续到被种植蔬菜的整个生长周期,所以,配方表中的被控变量的预设值涵盖了被种植蔬菜

的各个生长阶段。被种植蔬菜的种植配方被配置完成后,其被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具有种植技能的用户通过触控屏、移动终端等人机交换界面可以自行修改和定义适合所种蔬菜的种植配方,修改完成后的种植配方可以存储于存储器;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从网络服务器上下载与被种蔬菜相适配的种植配方,特别适合于那些没有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的用户。另外,对于接入互联网的种植装置,网络服务器根据用户所种植的蔬菜品种、种植装置所处的纬度及季节向用户推送当前优选的种植配方,供用户选择下载使用。适合于被种植蔬菜的种植配方,不是所开发的内容,在蔬菜水培种植相关的教科书、论文中已有记载,在此不再详述。一种可选的种植配方的配方表和配方参数如下所示,其中表一仅展示了配方表的一部分。下面将以表一所示配方表为例,将详细说明控制单元如何从种植配方中读取各个被控变量的预设值。

表一:

配方参数:强度阈值I0;

液位偏差h0;

检测周期T0;

渐变时间t0;

表一所示的配方表中包括“摆动幅度”、“供液量”、“液位”、“光照状态”、“输气状态”等被控变量。根据被控变量取值的特征,上述配方表中的被控变量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一类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可以连续变化,如“摆动幅度”、“供液量”、“液位”等被控变量;另一类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只能离散变化,为状态量,如“光照状态”、“输气状态”等被控变量。配方表中的预设值可以被理解为:任一时刻T n所在行对应的各个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将从该时刻T n 开始一直持续到该时刻T n的下一相邻时刻T n+1。下面以摆动幅度为例进行说明,摆动幅度在T n时刻的预设值为30,表示该预设值30从T n时刻开始一至持续到该时刻T n的下一时刻T n+1,即从T n时刻起到T n+1时刻止,除T n+1时刻外,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均为30;摆动幅度在T n+1

时刻的预设值为0,表示该预设值0从T n+1时刻开始一至持续到该时刻T n+1的下一个时刻T n+2,即从T n+1时刻起到T n+2时刻止,除T n+2时刻外,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均为0,其它时刻以此类推。

配方表中,“摆动幅度”的预设值有“0”和“30”,其中,0被定义为种植装置保持直立,30被定义为种植装置的培植架相对基架向后摆动倾斜30度;“供液量”的预设值有0和20,其中,0被定义为不向培植盆输送营养液,20被定义为此次向培植盆输送营养液20ml;“液位”的预设值有70,其被定义为培植盆内的培植液液位的最低高度为70mm;“光照状态”的预设值有“0”和“1”,其中,0被定义为不启用光照装置实施光照,1被定义为启用光照装置实施光照;“输气状态”的预设值有“0”和“1”,其中,0被定义为不启用气泵向培植盆内输送空气,1被定义为启用气泵向培植盆内输送空气。

配方参数包括强度阈值I0、液位偏差h0、检测周期T0、渐变时间t0。强度阈值I0,为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太阳光线的比较参考值,当光线传感器测量的太阳光线的强度的测量值达到强度阈值I0时,表示有太阳光线,否则表示无太阳光线。液位偏差h0,为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是否用于向培植盆内输送水的比较参考值,液位偏差h0为大于0的数,也是本次向培植盆内输送水的液位的升高量,可以理解为输水量。检测周期T0,被定义为控制单元的采样周期,即控制单元从配方表中获取被控变量的预设值以及从传感器组获取各被控变量的测量值的时间间隔,即控制单元对种植装置实施控制的频繁度;检测周期T0被设置的越小,控制单元对种植装置控制的就越精确。渐变时间t0,被定为被控变量变化的快慢,适用于连续变化的被控变量,只有当第一电机31、供水泵72采用变频电机和伺服电机时才为有效的参数。例如,第一电机31采用了伺服电机,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在T n+1时刻时从30变到0,即种植装置被摆动倾斜的摆动幅度由30度逐渐变到0度,摆动倾斜的倾角从30度变到0度时所耗费的时间长度为t0,渐变时间t0设置越大,则种植装置被摆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越小,越稳定。

控制单元从其内置的存储器中读取被存储的种植配方,即配方表和配方参数。基于检测周期T0,控制单元从传感器组获取在该控制周期的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以及从配方表中获取在该控制周期的各个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其中配方表中“时间”列的各个时刻所在行对应的被控变量的预设值从配方表中直接获取,两时刻之间的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取该两时刻前一时刻的被控状态量的预设值,并把采样时间累加一个检测周期T0,从该两时刻的前一时刻起一直到该两时刻的后一时刻止,根据检测周期T0依次循环获取前一时刻的被控状态量的预设值。控制单元对配方表中的各个被控变量的获取方式相同,下面仅以摆动幅度为例进行说明。控制单元从配方表中获取摆动幅度的预设值,接下来以T n、T n+1时刻间的时间段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在T n时刻为30、T n+1为0,控制单元将获取在T n时刻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为30,并记数1,表示从T n时刻起进行了第1个采样周期;当T n+2*T0小于T n+1时,

控制单元将获取在T n+2*T0时刻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为30,并记数2;以此类推,当T n+m*T0小于T n+1时,控制单元获取了在T n+m *T0时刻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为30,并记数m,控制单元从T n时刻进行了第m个采样周期,当T n+m*T0大于或等于T n+1时,控制单元获取在T n+1时刻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0,并记数1,表示从T n+1时刻进行了第1个采样周期,重复上述过程,进行T n+1、T n+2时刻间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的取值,以此类推其它时刻对预设值的取值。

控制单元90为种植装置的控制中心,用于对种植装置的稳定性,培植架的摆动倾斜、摆动直立和摆动幅度,向培植盆内输送水、营养液和空气,以及为蔬菜补充光照等进行自动控制。控制单元90对种植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具体如下所述。

获取参数。在当前的检测周期T0,控制单元90从种植配方中获取在该控制周期的各个被控变量的预设值,即获取“摆动幅度”、“供液量”、“液位”、“光照状态”、“输气状态”的预设值,以及从传感器组获取在该控制周期的被控变量的测量值,即获取光线传感器测量的太阳光线强度的测量值、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摆动幅度的测量值、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液位的测量值、流量传感器测量的流量的测量值。

太阳光线检测。控制单元90将太阳光线强度的测量值和太阳光线的强度阈值I0进行比较,当太阳光线强度的测量值达到太阳光线的强度阈值I0时,控制单元90作出有太阳光线的判断,否则作出无太阳光线的判断。

伸缩腿装置伸出。当伸缩腿装置的伸缩腿部未伸出、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不为0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操控伸缩腿装置40作伸出移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并传送给伸缩腿装置40,触发第二电机43转动,第二电机43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驱使伸缩腿部42相对于固定部41沿纵向向后移动,直至位于后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被触发,伸缩腿部向后完全伸出。此时,控制单元90根据后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的触发信号,生成用于使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并发送给伸缩腿装置40,触发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同时标记伸缩腿装置已伸出。进一步地,当有太阳光线时,控制单元90才将生成的用于操控伸缩腿装置40作伸出移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发送给伸缩腿装置40。

种植装置摆动。控制单元90将所获取的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及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摆动幅度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基于摆动幅度的测量值与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生成使培植架20作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相对应的摆动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摆动装置30,以使所述摆动装置30驱动培植架20作纵向摆动,直至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培植架20摆动幅度的测量值达到所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控制单元90对种植装置的摆动控制具体包括:当所获取的摆动幅度的测量值小于摆动幅度的预设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操控培植架20趋于摆动倾斜的摆动控制信号,并传送给摆动装置30,触发第一电机31转动,摆动装置30被操纵,减速机32获得输入扭矩,减速机32的输出轴把扭矩传递给摆动输出机构37的传动轴33,传动轴33经第一摆动连杆34、第二摆动连杆35'把所获得的扭矩转递为向后

的摆动推拉力,该摆动推拉力通过摆动连接部25作用于培植架20的立杆23,迫使立杆23绕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沿顺时针(从右向左看)方向旋转,培植架20趋于向后倾斜,直至所述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培植架20摆动幅度的测量值达到所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第一电机31停止转动。当所获取的摆动幅度的测量值大于摆动幅度的预设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操控培植架20趋于摆动直立的摆动控制信号,并传送给摆动装置30,触发第一电机反向转动,摆动装置被操纵,减速机32获得反向输入扭矩,减速机32的输出轴把反向扭矩传递给摆动输出机构37的传动轴33,传动轴33经第一摆动连杆34、第二摆动连杆35'把所获得的扭矩转递为向前的摆动推拉力,该摆动推拉力通过摆动连接部25作用于培植架20的立杆23,迫使立杆23绕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沿逆时针方向相对基架旋转,培植架20趋于直立,直至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培植架20摆动幅度的测量值达到所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第一电机31停止转动。例如,当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为30,种植装置向后倾斜,种植装置上的各层培植盆50依次错开,如图4、图5所示。又例如,当摆动幅度的预设值为0,培植架20被摆动恢复直立,种植装置的培植盆50再次相互层叠。进一步地,当有太阳光线时,控制单元90才将生成的用于操控培植架20趋于摆动倾斜的摆动控制信号发送给摆动装置30。

伸缩腿装置缩回。当种植装置直立后,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操控伸缩腿装置40作缩回移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并传送给伸缩腿装置40,触发第二电机43反向转动,第二电机43带动丝杆反向转动,丝杆驱使伸缩腿部42相对于固定部41沿纵向向前移动缩回,直至前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被触发,伸缩腿部向前完全缩回。此时,控制单元90根据前边侧的接近传感器63的触发信号,生成用于使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的伸缩控制信号,并发送给伸缩腿装置40,触发第二电机43停止转动。至此,控制单元90对种植装置的稳定性、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进行了操纵。

输送营养液。控制单元90,基于所获取的供液量的预设值,生成用于向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的供液控制信号,并传输给供液泵71,以使供液泵71向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控制单元90根据流量传感器64所测量的营养液流量的测量值累积计算得到该次向培植盆50已输送营养液的供液量的计算值,当向该培植盆50已输送营养液的供液量的计算值达到所述供液量的预设值时,停止向该向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对本种植装置,控制单元90控制供液泵71及相应的供液电磁阀依次开启分别向三个培植盆50输送营养液,并使向每个培植盆50所输送的营养液的输送量的计算值达到供液量的预设值,其具体包括:当所获取的供液量的预设值大于0时,首先,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一培植盆501输送营养液的供液控制信号,该供液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一电磁阀V11的电磁阀控制信号及用于启动供液泵71的供液泵控制信号,并分别传输给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一电磁阀V11和供液泵71,触发供液总电磁阀V1和供液第一电磁阀V11开启,启动供液泵71向第一培

植盆501输送营养液,同时,控制单元90根据流量传感器64所测量的营养液流量的测量值累积计算得到本次已经向第一培植盆501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直至本次已经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达到供液量的预设值时止,即向第一培植盆501内输送了预设值量的营养液;其次,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二培植盆502输送营养液的供液控制信号,该供液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二电磁阀V12的电磁阀控制信号和用于启动供液泵71的供液泵控制信号,并分别传输给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二电磁阀V12和供液泵71,触发供液总电磁阀V1和供液第二电磁阀V12开启,启动供液泵71向第二培植盆502输送营养液,同时,控制单元90根据流量传感器64所测量的营养液流量的测量值累积计算得到本次已经向第二培植盆502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直至本次已经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达到所获取的供液量的预设值时止,即向第二培植盆502内输送了预设值量的营养液;再次,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三培植盆503输送营养液的供液控制信号,该供液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液总电磁阀V1、供液第三电磁阀V13的电磁阀控制信号和用于启动供液泵71的供液泵控制信号,并分别传输给供液泵71、供液总电磁阀V1和供液第三电磁阀V13,触发供液总电磁阀V1和供液第三电磁阀V13开启,启动供液泵71向第三培植盆503输送营养液,同时,控制单元90根据流量传感器64所测量的营养液流量的测量值累积计算得到本次已经向第三培植盆503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直至本次已经输送的营养液量的计算值达到所获取的供液量的预设值时止,即完成向第三培植盆503内输送了预设值量的营养液。

输送水。控制单元90将所获取的液位传感器65测量的培植盆50内液位的测量值与所获取的液位的预设值进行比较,基于所述液位的测量值与液位的预设值间的比较结果,生成向该培植盆50输送水的供水控制信号,并传输给供水泵72,以使供水泵72向该培植盆50输送水,直至液位传感器65测量的该培植盆50内液位的测量值达到所述液位的预设值。对本种植装置,控制单元90启动供水泵72及开启相应的供水电磁阀向该培植盆50输送水,并使培植盆50内液位的测量值达到液位的预设值。例如,当第一培植盆501液位的测量值小于液位的预设值与液位偏差h0的差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一培植盆501输送水的供水控制信号,该供水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一电磁阀V21的电磁阀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启动供水泵72的供水泵控制信号,并分别发送给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一电磁阀V21和供水泵72,触发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一电磁阀V21开启,启动供水泵72向第一培植盆501输送水,直至第一液位传感器测量的第一培植盆501内液位的测量值达到液位的预设值,完成对第一培植盆501输送水的控制。又如,当第二培植盆502液位的测量值小于液位的预设值与液位偏差h0的差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二培植盆502输送水的供水控制信号,该供水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二电磁阀V22的电磁阀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启动供水泵72的供水泵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二电磁阀V22和供水泵72,触发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二电磁阀V22开启,

启动供水泵72向第二培植盆502输送水,直至第二液位传感器测量的第二培植盆502内液位的测量值达到液位的预设值,完成对第二培植盆502输送水的控制。再如,当第三培植盆503液位的测量值小于液位的预设值与液位偏差h0的差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第三培植盆503输送水的供水控制信号,该供水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三电磁阀V23的电磁阀控制信号以及用于启动供水泵72的供水泵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三电磁阀V23和供水泵72,触发供水总电磁阀V2、供水第三电磁阀V23开启,启动供水泵72向第三培植盆503输送水,直至第三液位传感器测量的第三培植盆503内液位的测量值达到液位的预设值,完成对第三培植盆503输送水的控制。上述对培植盆内液位的控制中引入了液位偏差h0,控制单元90每次向培植盆50内输送水的高度为液位偏差h0,这样可以避免,当液位的测量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单元90生成供水控制信号,液位的测量值高于预设值时停止输送水,导致频繁地启动供水泵72向培植盆50输送水,影响供水泵72的使用寿命,及造成能源的不必要的耗费。需要说明的是,对输送水的控制还可以采用:当液位的测量值小于液位的预设值时,向培植盆50输送水,当液位的测量值与液位偏差h0的差值达到液位的预设值时,停止输送水。

补充光照。控制单元90基于所获取的光照状态的预设值,生成用于启用和关闭光照装置80相对应的光照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光照装置80,用以启用和关闭光照装置80。利用光照装置补充光照,具体包括:当所获取的光照状态的预设值为1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启用光照装置80的光照控制信号,并分别发送给各个光照装置80,用以启用光照装置80发出光线,对培植盆内的被种蔬菜补充光照,促进被种植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当光照状态的预设值为0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关闭光照装置80的光照控制信号,发送给光照装置80,关闭光照装置80,停止发出光线。进一步地,当控制单元90作出无太阳光线的判断时,控制单元90才将所生成用于启用光照装置80的光照控制信号发送给光照装置80,做到有太阳光线不启用光照装置80,以节省光照所消耗的能源。

输送空气。控制单元90基于所获取的输气状态的预设值,生成用于向培植盆50内输送和停止输送空气相对应的输气控制信号,发送给气泵73,用以启用气泵73输送空气和关闭气泵73停止输送空气。具体过程为:当输气状态的预设值为1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培植盆50内输送空气的输气控制信号,该输气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开启供气总电磁阀V3的电磁阀控制信号及用于启动气泵73的气泵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供气总电磁阀V3和气泵73,触发开启供气总电磁阀V3,启用气泵73同时向三个培植盆50内输送空气;当输气状态的预设值为0时,控制单元90生成用于向培植盆50内停止输送空气的输气控制信号,该输气控制信号包括用于停止气泵的气泵控制信号及用于关闭供气总电磁阀V3的电磁阀控制信号,并分别发送给供气总电磁阀V3和气泵73,供气总电磁阀V3被关闭,气泵73停止向三个培植盆50内输送空气。

所述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培植架20摆动幅度的测量值达到所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可以被理解为位移传感器61反馈的培植架20摆动幅度的测量值与所述摆动幅度的预设值的差值的相对值小于某一值,如小于3%;其中“差值的相对值”被定义为“ABS(测量值-预设值)/预设值*100%”。

两部件间活动连接,并具有一个相对转动的自由度,可以采用铰链连接,也可以采用枢轴连接。两部件通过枢轴进行枢轴连接,两部件相对枢轴可以转动,该两部件形成铰链,因此,枢轴连接为铰链连接的一种。在本文中,铰链连接简称铰接,枢轴连接简称枢接。本文中涉及的两部件间的枢轴连接方式,都可以采用铰链连接方式进行替代。当铰链中没有转动轴时,相铰链连接的两件部间相对转动时所围绕的是条直线。枢轴连接被铰链连接替代后,两种连接方式的对应关系:相铰链连接的两件部间相对转动时所围绕的转动轴或直线,被称为铰链连接(铰接)的铰接转动轴,与枢轴连接的枢轴相对应;相铰链连接(铰接)的两件部间相对转动的角速度的方向,也即铰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被称为铰链连接(铰接)的铰接转动方向,与枢轴连接(枢接)的枢轴方向相对应。是采用枢轴连接实现铰接,还是采用铰链进行铰接,根据设计需要及加工艺确定。

种植装置2

种植装置2和种植装置1的相区别的技术方案具体表述如下,如图8-图12所示。

基架10,如图8、图10所示,其由基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支撑部13构成。两个支撑本体131沿竖直方向布置,由基架本体11左右两边侧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正相对,并和基架本体11固定。所述支撑部13包括支撑本体131和顶支部132。支撑本体131为由竖支杆和横支杆所构成的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支撑机构。顶支部132设置在支撑本体131的顶部,沿纵向布置,并和支撑本体131顶部的横支杆固定。顶支部132两端部分别设置两个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的U型开口沿纵向向外。左、右两顶支部132上依次设有4个第一连接部12a、12b、12c、12d,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部的U型开口沿纵向向外,枢孔均沿横向布置,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a、12b的枢孔共轴线,位于后边侧部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c、12d的枢孔共轴线。

培植架20,如图8-图12所示,包括四层承载部22。承载部22的承载区为平板状,如图10所示。所述承载部22的左边侧部上被设置两个第一枢接部221,其中一个第一枢接部位于承载部的前边侧,另一个第一枢接部位于承载部的后边侧;承载部22的右边侧部上被设置两个第一枢接部221,其中一个第一枢接部位于承载部的前边侧,另一个第一枢接部位于承载部的后边侧。因此,所述承载部22上共设有四个第一枢接部221。所述四个第一枢接部221为呈“U”字型的用于枢轴连接的枢接部,内置有用于装配枢轴的枢孔。承载部22上位于左边侧部上的两个第一枢接部221的U型开口沿纵向向外,位于右边侧部上的两个第一枢接部221

的U型开口沿纵向向外,如图10所示,第一枢接部的枢孔均沿横向分布,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两个第一枢接部221的枢孔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两个第一枢接部221的枢孔共轴线。每支立杆23上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四个第二枢接部231。四支立杆23上在与每层承载部22相对应位置处分别有四个第二枢接部231,该四个第二枢接部231和承载部22上的四个第一枢接部221相配合。所述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相装配,并通过四对上述第一枢接部221、第二枢接部231相枢轴连接,构成铰链。如此,四层承载部22和四支立杆23分别装配并枢轴连接,如图10所示,承载部22相互平行,沿立杆等间距分布,任二层所述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所述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培植架20的中部,第一连接部12到基架本体11顶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21到培植架20底部间的距离。如图10所示,第二连接部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连接部21a、21b、21c、21d依次设置在培植架20的四支立杆23a、23b、23c、23d的中间部位,具体地设置在立杆23上的第一个第二枢接部与第四个第二枢接部之间的中间处,第二连接部的枢孔沿横向,所述四个第一连接部12和四个第二连接部21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枢孔到基架本体11顶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部21的枢孔到培植架20下端底部间的距离,这样确保培植架20能被自由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培植架20与基架本体11间不会发生碰撞。摆动连接部25为用于传动扭矩的摆转轴251,摆转轴251采用两支,两支摆转轴251与位于前边侧两支立杆23a、23b上的两个作为第二连接部21a、21b的枢孔分别同轴装配,该两摆转轴251和两第二连接部21a、21b分别固定。所述培植架20装配于基架10上,培植架20的位于后边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21c、21d分别和基架10的位于后边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c、12d枢轴连接,该枢轴连接的枢轴沿横向;培植架20的位于前边侧的与第二连接部21a、21d同轴装配并固定的两个摆转轴251作为枢轴,分别和基架10的位于该前边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a、12b枢轴连接,构成铰链,该枢轴连接处的枢轴,即摆转轴251沿横向分布。所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相枢轴连接的四个枢轴中,其中位于前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位于后边侧的二个枢轴共轴线。所述基架10、任一承载部22和立杆2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为了方便加工、装配及维护,上述承载部22和立杆23间的枢轴连接方式还可以被理解为:承载部22位于左边侧的两个“U”字型枢接部相连接构成连杆,形成左边侧的跨接部26,该跨接部26两端的“U”字型枢接部和位于左边侧的两支立杆23分别枢轴连接,跨接部26和承载部22的左边侧固定连接;位于右边侧的两个“U”字型枢接部相连接构成连杆,形成右边侧的跨接部26,该跨接部26两端的“U”字型枢接部和位于右边侧的两支立杆23分别枢轴连接,跨接部26和承载部22的右边侧固定连接。因此,承载部22通过跨接部26和四支立杆23相枢轴连接,构成铰链,枢轴连接的枢轴方向沿横向布置,如图10所示。其中承载部22和跨接部26实现分立,为分立部件,可以被分别加工。

第二连接部21被设置在培植架20的中部使得种植装置在纵向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被设置在培植架的中部、承载部沿立杆等间距布置,特别是将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培植架20的最上一层承载部和最下一层承载部之间的中部处,当培植架被操纵作摆动倾斜时,培植架的重心保持在培植架的中部处或其附近,该重心始终能正投影到由基架的支撑腿与地面间的接触点所围成的平面内,使种植装置在纵向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种植装置作纵向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的过程中,种植装置不易发生侧翻,可以不使用伸缩腿装置来增强种植装置在纵向的稳定性,因此,本种植装置可以省去伸缩腿装置,有利进一步降低种植装置的制造成本。

摆动装置30,如图10所示,用于驱动培植架20作纵向摆动。摆动装置30包括第一电机31、减速机32和摆动输出机构37。该摆动输出机构37由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构成。摆动装置30配置两套,两套摆动装置30的第一电机31、减速机32分别通过支撑板103装配并固定在基架10上的左右两支撑部13的顶部。每套的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和减速机32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轴连接,减速机32的输出轴和摆转轴251通过联轴器进行轴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齿轮机构或链轮机构进行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通过减速机和摆转轴251轴连接、第一电机31通过传动轴和摆转轴251轴连接、以及第一电机31通齿轮机构或链轮机构和摆转轴251轴连接均被理解为第一电机31和摆转轴251轴连接,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构成摆动输出机构37。

伸缩腿装置40,沿纵向布置,装配于基架10,在培植架20被摆动倾斜使各层培植盆50依次错开的过程中,用于增强种植装置在纵向的稳定性。如图10所示,伸缩腿装置40主要由固定部41、伸缩腿部42、伸缩机构和第二电机43构成。伸缩机构用于带动伸缩腿部42作伸出和缩回移动,为由丝杆和伸缩腿部42构成的丝杠副。伸缩腿部42和固定部41滑动配合。两套伸缩腿部42相向平行设置,并和固定部41配合装配,两丝杆的另一端部分别和固定在固定部41上的限位块转动配合,以限制其平动自由度,使其只能转动。第二电机43通过齿轮机构分别和两丝杆轴连接,用以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迫使两个伸缩腿部42同时作伸、缩运动,实现伸缩腿部42伸出和缩回。所述固定部41可选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和基架10相固定;伸缩腿部42可选为中空管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伸缩机构还可以选用气缸和油缸中的一种,气缸或油缸的输出轴用于驱动伸缩腿部42作伸出和缩回运动。

以图8为方位参照,对本种植装置的摆动原理进行简要说明。首先,控制单元操纵伸缩腿装置,迫使伸缩腿部向后移动伸出,增强种植架在纵向的稳定性。其次,控制单元操纵摆动装置,第一电机被触发转动,减速机32获得输入扭矩,减速机32的输出轴把扭矩传递给摆转轴251,摆转轴251沿顺时针方向(从右向左看)转动,摆转轴251迫使培植架20的立杆23绕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2枢轴连接处的枢轴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培植架20向后倾斜,直至达到设定的摆动幅度,各层的培植盆50依次错开,如图11、图12所示。再次,

水培蔬菜怎么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水培蔬菜怎么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一、水培蔬菜的种类与品种适合于水培的蔬菜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果菜类,另一类是叶菜类。 1、果菜类水培蔬菜 果菜类蔬菜由于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在一年左右,且在从定植到采收的整个生长周期内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营 养液更新,栽培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不太适合水培培育。目前我国培育的果菜类蔬菜主要以番茄为主,较常见的是番茄树的水培。其特点是:抗病性强,可以进行长季节栽培;果肉硬实,果皮较厚,不易裂果;植株长势旺盛,结果能力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对高温、低温、弱光等均有一定的抗性。 番茄树一株的占地面积达50—100平方米,且植株的高度在2—2.5米。因此,番茄树栽培需要在相对高大的温室内进行。由于番茄是草本植物,半蔓性的茎不能真的像树木一样支撑茂盛的枝叶,番茄树的栽培需要专门的支架支撑茎叶和果实,以形成理想的树形。 番茄树的栽培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与普通番茄一样,白天的温度为25—28摄氏度,夜间温度为15—18摄氏度。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低于12摄氏度,番茄树均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进行番茄树栽培的温室冬季要有加温设施,夏季要有降

温设施,以保证给番茄树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光照是影响番茄开花坐果的重要环境因素,弱光常常造成落花落果。因此,温室的顶部应选择透光性较好的太阳板为宜,同时使用遮光网改善光照条件。 用于番茄树栽培的培育池,也称水培床,是番茄树根系生长的容器,通常使用长3米、宽1.5米、深30厘米的水泥池,且要求一株一个池子。水培床表面需用白色泡沫板覆盖,以提供给根系一个黑暗的生长环境,并防止青苔的滋生。 水培床上方应有给液水管,床底要有回液孔洞,以便于营养液的循环。此外,还应有充氧装置,包括充气泵及充气管,其作用是给水培床中的营养液补充氧气。 2、叶菜类水培蔬菜 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可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其原因是:首先,叶菜类蔬菜多食用蔬菜的茎叶,有些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而水培叶菜类蔬菜则比较洁净,且口感好、品质上乘。 其次,叶菜类蔬菜不易储存,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水培叶菜类蔬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适应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第三,由于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

蔬菜水培智能种植装置

一种蔬菜水培种植装置 摘要 蔬菜水培种植装置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其包括培植架、基架、培植盆、摆动装置、泵组、种植配方和控制单元。培植架包括多层平行布置的承载部和立杆,承载部和立杆铰接,培植架装配于基架上并铰接,培植盆被置放于各层承载部上,所述基架、承载部和立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摆动装置和基架、培植架分别连接,种植配方内置供液量、液位及摆动幅度的预设值。基于种植配方,控制单元对培植架的摆动倾斜、摆动直立和摆动幅度及向培植盆输送营养液和水进行自动操作,以使被种植蔬菜正常生长;种植装置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培植盆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培植盆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培植盆内的培植液不会洒落及污脏种植场地。 开发背景 蔬菜的水培种植是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该蔬菜采用营养液施肥,营养液中溶解有蔬菜生长所需的矿物质。无土栽培需要有由贮液盆及定植件构成的培植盆,定植件用于容纳并支撑所种植的蔬菜,蔬菜的根系悬浮在的培植液中,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向的培植液里加入蔬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 在蔬菜的无土栽培活动,特别家庭种植活动中,为了增加空间的有效利用及方便管理,常把培植盆放置在具有多层结构的直立式种植装置上,使多层培植盆相互层叠,减小培植盆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单位空间的产出率。但造成部分蔬菜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影响蔬菜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于是产生了一种种植装置,该种植装置被倾斜设置,被放置的多个培植盆能依次错开,蔬菜能获得充足的光照,但在无阳光时,种植装置不能被恢复其直立状态,增加了所占用的空间。申请号为201520872150.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无土水培蔬菜架,该蔬菜架的下部设置转动调节装置,操作转动调节装置使蔬菜架摆动倾斜,各层种植箱依次错开,蔬菜均能获得较充足的阳光;根据需要,操作转动调节装置又能使蔬菜架摆动恢复原直立状态,各层种植箱再次层叠,节省了蔬菜架所占用的空间。但是,该专利申请没有公开蔬菜架在被摆动过程中使种植箱保持水平的技术方案,蔬菜架在被摆动倾斜过程中种植箱将随之产生倾斜,一方面易造成种植箱中的营养液洒落,另一方面导致种植箱中一侧的营养液液位的高度高于相对侧的,易造成蔬菜吸收的养份不均匀,根系生长发育不同步,影响蔬菜的同步生长,导致成品蔬菜大小不一。为此,亟需开发一种蔬菜水培种植装置,该种植装置自动地为蔬菜输送营养液、水和增加光照,其在被摆动倾斜和摆动直立的过程中,培植盆依次错开和再次层叠, 培植盆的空间姿态始终保持不变,可以保持水平。

适合蔬菜水培种植方法及技巧

适合蔬菜水培种植方法及技巧 水源的选择: 空气污染严重地方的雨水,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就溶解了一些污染物,或吸附了藻、菌的孢子,也不能使用。估计全国大部分城市 的空气都不怎么好了,所以不主张用雨水。 注意:用自来水的,也要防二次污染,很多水管材质有问题,金属部件(管壁或水龙头)易生锈,水呈淡黄色,这样的水也会让营养 元素沉淀失效。因此不要用早上刚起床时候放出来的水。 供氧 水因为没有土壤那种细小的缝隙让空气钻入,只能通过溶解空气来进行,怎么让根好好呼吸,就落实到怎么提高水中的溶解空气(溶 解氧)。增加水中含氧量的方法多,最低成本的,还是让水流动起来,在流动的过程中,底层的水翻涌上来,到水面来溶解空气。因此, 需要用水泵循环抽水。而在水培容器中的水是缓缓流动的,水泵抽 水的速度/流量往往比较大,因此需要让水泵抽一抽、停一停,这就 要用到循环控制开关,隔一断短时间给水泵通电。 一、叶菜类水培的意义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采用水培方式进行,其原因是: 1.产品质量好叶菜类多食用植物的茎叶,如生菜、菊苣这样的叶菜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士培蔬菜容 易受污染,沾有泥土,清洗起来不方便,而水培叶菜类比土培叶菜 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质上乘。 2.适应市场需求可在同一场地进行周年栽培。叶菜类蔬菜不易贮藏,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土培叶菜倒茬作业繁琐,需要整地作畦,定植施肥,浇水等作业,而无土栽培换茬很简单, 只需将幼苗植入定植孔中即可,例如生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

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所以水培方式便于茬口安排,适合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3.解决蔬菜淡季供应的良好生产方式叶菜类一般植株矮小,无需要增加支架设施,故设施投资小于果菜类无土栽培。水培蔬菜生长 周期短,周转快。水培方式又属设施生产,一般不易被台风所损坏。沿海地区台风季节能供应新鲜蔬菜的农户往往可以获得较高利润。 4.不需中途更换营养液,节省肥料由于叶菜类生长周期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 养液,无需中途更换营养液。果菜类由于生长期长,即使无大的生 理病害,为保证营养液养分的均衡,则需要半量或全量更新营养液。 5.经济效益高水培叶菜可以避免连作障害,复种指数高。设施运转率一年高达20茬以上,生产经济效益高。为此一般叶菜类蔬菜常 采用水培方式进行。 二、水培设施结构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通过引进,参考国外水培设施,结合我国现实经济水平已研究开发出DFT式水培设施。此设施 由营养液槽、栽培床、加液系统、排液系统和循环系统五部分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1.营养液槽营养液槽是贮存营养液的设备,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水槽置于地下。因这种营养液槽容量大,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营养 液的温度变化不大。但使用营养液槽必须靠泵的动力加液,因此必 须在有电源的地方才能使用。营养液槽的容积,一般667m2的水培 面积,需要5—7t水的标准设计,具体宽窄可根据温室地形灵活设计。营养液槽的施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也可用钢筋水泥筑成。为了使液槽不漏水,不渗水和不返水, 施工时必须加入防渗材料,并于液槽内壁涂上除水材料。除此之外 为了便于液槽的清洗和使水泵维持一定的水量,在设计施工中应在 液槽的一角放水泵之处做一20cm见方的小水槽,以便于营养液槽的 清洗。 2.栽培床栽培床是作物生长的场地,是水培设施的主体部分。作物的根部在床上被固定并得到支撑,从栽培床中得到水分、养分和

水培生菜种植技术

水培生菜种植技术 一、水培蔬菜 1.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超市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 2.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势下进行栽培的蔬菜。水培生菜生长周期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水培生菜的技术 生菜别名莴苣,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水培蔬菜的主栽品种。生菜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以生食为主,是凉拌色拉、汉堡包不可缺少的蔬菜。近年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又成为百姓家中常种常用蔬菜,可生食亦可爆炒,涮火锅。 1.品种与生理特性 生菜品种繁多,基本上分为3大类,即结球生菜、散叶生菜和直立生菜。这3种生菜都可以采用水培方式,但品种一般选用早熟耐热品种。生菜性喜冷凉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旬平均温度为10-22℃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生菜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日平均温度超过24℃秧苗徒长,或发生早期抽薹。结球适温为17-18℃,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时容易徒长,结球松散,提早拔节抽薹。还会发生叶片焦边、心腐病。生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高温长日照是生菜花芽分化的主要条件。生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对钾肥需要量最大,是镁需要量的17-25倍,尤其结球生菜进入结球期后对磷钾肥需要量大幅度增加,所以水培生菜在生育中后期应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2.播种育苗 ①育苗 种子处理:为使生菜种子出苗齐,尤其在高温季节一定要进行低温处理。具体方这是将生菜种子在冷水中浸泡30min,然后控去多余的水分,用沙布包好,装入密封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约5-10℃)存放3天后取出播种。 生菜种子发芽时需要光照,黑暗下发芽受抑制,切忌播种过深。采用育苗盘,蛭石作育苗基质的育苗方法。播种前,将蛭石装入育苗盘中,将育苗盘中蛭石压平,把装有蛭石的育苗盘放入清水中通过毛细管吸水作用浸透蛭石,待蛭石沥干2 h后,把种子均匀撒播在

建造水培阳台菜园的得失家庭种植蔬菜水培种植

建造水培阳台菜园的得失 在城市里,米、油是无法自己生产,拥有自己的小菜园,实现蔬菜的自给自足,成了我的目标。 从众多的帖子中,慢慢了解水培,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蔬菜水培贴,增强了我对水培的信心、兴趣。如: Tubesystem的《手把手教你无土栽培(蔬菜)》(), Fengansy 的《我的水培瓜果(水培百香果+根系PP)》(), Moonpie 的《从种子开始水培》小番茄()。 感谢这些作者。 于是从静止水培开始,不定地摸索,近一年的时间,感觉重算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培方式了,这里把自己的体会,特别是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总结一下,与爱好水培的朋友分享,希望能共同探索建造阳台水培菜园的方法,让更多的人享用安全的果蔬。 阳台种菜,为什么要水培 1 水培的东西长得快 因为植物都泡的营养液(化肥)里面,想长得慢都不可能。长得快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阳台农业“的高产出,达到自给自足 的目的 2 减少土壤病 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大田种植都经常重茬,在城市阳台上种,100%会重茬,除非有好的方法进行安全的土壤消毒,日久后病害会相当多。 而水培、种一茬后换水,相当种一茬,换一次土,比大田种植中的轮作相比,防重茬病的效果更好。 3 干净 就算花盆(水培容器)翻了,拖把一拖也就干净了,而土栽的,花盆翻了、浇水漏了、溢了,都会让地上弄的很脏。 水培的缺点 1 技术繁琐(注意:不是复杂) 了解基本的理论,综合应用其他知识,水培蔬菜并不难,但有很多细节需要用心处理。水、肥、温、光、气、病、虫各方面,种、苗、花、 果各阶段,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2 初期难上手,影响信心 因为繁琐,初期会碰到不少困难,如果没有信心,很可能就放弃了,浅尝则止。最终体会不到丰收的快乐 3 初期投入较多 能达到实用程度的水培装置,各方面都要注意到,因此往往是一套设备或材料,相对盆栽只需要一点土、一个花盆或其他容器而言,初期 投入要多很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只要能动手,生活中好多材料可利用,除必须的外购设备,多数可DIY出来,而且这些设备可长期使用,综合来看,成本还是不高, 或是划算的。 4 离完全的绿色食品有差距 水培蔬菜,如果不作控制,会导致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超标。离心目中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还有差距。 但是,现在大田种的东西,过量施用化肥甚至有机肥,一样也可能导致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超标,而且肯定会有农药残留的问题。在贩运 过程中,小贩喷的水,难免会有细菌的污染。 所以说,阳台水培蔬菜,是现实条件下,能取得的最好的蔬菜。 用什么水 既然是水培,首先要了解水、选好水 在城市里,能取得的水,主要是自来水和雨水,靠近山丘的地方可能有泉水、溪水,郊区可能有井水、池塘水。 由于各地的地质、空气环境差异大,为了稳妥起见,最好只用自来水来水培。 其他来源的水,都有不可靠、不可控的因素,影响水培效果,尽量不要使用。如: 泉水、井水都可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即使是植物需要的矿物质,因无法检测其含量,也不能使用,怕影响水培过程中,配置出营养液的PH 值或营养成分的平衡。 溪水、池塘水、雨水,水位高的井水,可能含有杂菌或藻、菌的孢子,导致水培装置中长绿藻,或产生其他病害。 我以前用过井水,发现井水中带好多绿藻孢子,一遇到肥料、阳光,呼呼地就冒出绿藻来了。

水培蔬菜怎么种

水培蔬菜怎么种 一、水培蔬菜的种类与品种 适合于水培的蔬菜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果菜类,另一类是叶菜类。 1、果菜类水培蔬菜 果菜类蔬菜由于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在一年左右,且在从定植到采收的整个生长周期内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营养液更新,栽培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不太适合水培培育。 目前我国培育的果菜类蔬菜主要以番茄为主,较常见的是番茄树的水培。其特点是:抗病性强,可以进行长季节栽培;果肉硬实,果皮较厚,不易裂果;植株长势旺盛,结果能力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对高温、低温、弱光等均有一定的抗性。 番茄树一株的占地面积达50—100平方米,且植株的高度在2—2.5米。因此,番茄树栽培需要在相对高大的温室内进行。由于番茄是草本植物,半蔓性的茎不能真的像树木一样支撑茂盛的枝叶,番茄树的栽培需要专门的支架支撑茎叶和果实,以形成理想的树形。

番茄树的栽培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与普通番茄一样,白天的温度为25—28摄氏度,夜间温度为15—18摄氏度。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低于12摄氏度,番茄树均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进行番茄树栽培的温室冬季要有加温设施,夏季要有降温设施,以保证给番茄树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光照是影响番茄开花坐果的重要环境因素,弱光常常造成落花落果。因此,温室的顶部应选择透光性较好的太阳板为宜,同时使用遮光网改善光照条件。 用于番茄树栽培的培育池,也称水培床,是番茄树根系生长的容器,通常使用长3米、宽1.5米、深30厘米的水泥池,且要求一株一个池子。水培床表面需用白色泡沫板覆盖,以提供给根系一个黑暗的生长环境,并防止青苔的滋生。 水培床上方应有给液水管,床底要有回液孔洞,以便于营养液的循环。此外,还应有充氧装置,包括充气泵及充气管,其作用是给水培床中的营养液补充氧气。 2、叶菜类水培蔬菜 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可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其原因是: 首先,叶菜类蔬菜多食用蔬菜的茎叶,有些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而水培叶菜类蔬菜则比较洁净,且口感好、品质上乘。 其次,叶菜类蔬菜不易储存,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水培叶菜类蔬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适应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第三,由于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 第四,水培叶菜类蔬菜可以避免连作障害,复种指数高,生产经济效益高。 适宜水培的叶菜品种很多,较常见的品种有:生菜、菠菜、水芹、芥蓝、菜心、油菜、小白菜、羽衣甘蓝、紫背天葵等。其中,生菜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的水培叶菜类蔬菜之一。 二、水培蔬菜的设施与设备 水培蔬菜的培育与种植通常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为保证蔬菜正常健康的生长,温室大棚内必须设有光照调节设施、通风设施、以及温湿度调节设施等。在夏季还挂上防虫板,以防止虫害发生。 水培设施与设备的构成由营养液槽、育苗设备、培育池和栽培板、加液系统、排液系统、循环系统等组成。 1、营养液槽 营养液槽是用来储存营养液的,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水槽置于地下。营养液槽的具体宽窄可根据温室地形灵活设计。

叶菜类蔬菜水培技术系统讲座_一_

1999年第1期 蔬菜 科普讲座 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净菜加工的工艺流程一般是:蔬菜 选择 清洗 消毒 无菌水清洗 淋干 切 称量 包装 贮存 配送。 5.正确选择配送时间 一般10~4月可采用下午配送,5~9月可采取早上配送。 6.搞好多元配送和社会化服务 7.搞好引导和售后服务 对净菜配送和相应的社会化服务,要及时听取客户意见,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8.抓好节、假日和消费者特殊日子的服务 在每个重大节日应认真搞好净菜配送和社会化服务。另外,老年人过寿诞,儿童过生日,除了应消费者要求搞好配送服务外,这时净菜配送公司还可送上一份精美的贺卡或一束鲜花。 9.净菜配比注意人体膳食营养平衡按照我国 膳食指南 从营养的角度合理配菜。 10.做好特殊人群的配送服务根据儿童、老年人、孕妇等人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11.做好营养知识的宣传工作 重点做好营养与膳食、营养与疾病的宣传工作。 12.对每种配菜应附加工步骤和营养素的说明 对每种配菜应说明其烹调加工步骤、标注其主要营养素含量。 13.注意当地的饮食习惯 14.净菜配送中心必须有营养师和烹调师,保证配菜的科学化、营养化 15.注意各民族饮食习惯 由于各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应注意各民族在饮食上的禁忌。 16.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让老百姓真正从中享受服务,不能一味追求高利润、高效益。因为社会效益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好与坏。 叶菜类蔬菜水培技术系统讲座(一) 一、叶菜类水培的意义 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采用水培方式进行,其原因是: 1.产品质量好 叶菜类多食用植物的茎 叶,如生菜、菊苣这样的叶菜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土培蔬菜容易受污染,沾有泥土,清洗起来不方便,而水培叶菜类比土培叶菜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 10008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刘增鑫 第一讲叶菜类水培的意义及其设施结构 蔬菜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由于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近几年来无土栽培面积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一般无土栽培的类型主要有水培、岩棉培和基质培三大类。为了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各类无土栽培的生产特点,现首先将叶菜类蔬菜水培技术进行系统介绍。

(完整版)水培蔬菜

水培蔬菜 简介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层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下进行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培蔬菜(1张) 中文名称:水培蔬菜 英文名称:hydroponic vegetables 水培蔬菜以叶菜类最为常见,方便管理。 栽培品种: 1、生菜 2、木耳菜 3、空心菜 4、紫背菜 5、叶甜菜 6、苦苣 7、京水菜 8、西洋菜 除有些叶菜类蔬菜外,还有一些果菜类蔬菜也可以水培,如黄瓜、甜瓜、番茄等。

水培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是指 水培图册(6张) 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水培指植物大部分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式(Water Culture, Solution Culture)。主要有:营养液模技术(NET,Nutrient Film Technique),植物被种植与1-2cm厚的不停地循环流动的浅层营养液层上;深液流技术(DFT, Deep Flow Technique),营养液层深度最少4-5cm,最深8-10cm,有时甚至更深,营养液按设定频率循环流动;浮板水培技术(FCH,Floating Capillary Hydroponics),在较深(5-6cm)的营养液液层中放置一块上铺无纺布的泡沫塑料,根系生长在湿润的无纺布上。 水培蔬菜的特点 1、根系以乳白色毛细根为主,用以吸收水分和营养; 2、根系适应水生环境,外围有部分气生根,用以吸收氧气; 3、生长周期短,上市早。 水培蔬菜生产管理 以管道式水培蔬菜生产设备为例。生产管理主要是对营养液供液时间和供液次数的调节。营养液的供液时间和供液次数主要依据栽培形式、蔬菜生长状态、环境条件而定。在栽培过程中应适时供液,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供液时间一般选择在白天,夜间不供液或少供液。晴天供液次数多些,阴雨天少供液;气温高光照强时多些,反之少些。通常情况下,每天供液2-4次,每次把握在30分钟即可。这一点可以用时间控制器进行适时调节。 营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适时更换。因为营养液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积累过多的有碍于植物生长的物质,营养不均衡,病菌大量繁殖,致使根系生长受阻,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一般对生长周期较短的蔬菜来说,每茬更换一次营养液。果菜类,每1-2个月更换一次营养液。

水培蔬菜特性及生产管理办法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层中,只通过营 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有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下进行 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分类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类型 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 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但育苗时可能使用某些基质。水培指 植物大部分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液层中的无土栽培方式。 水培蔬菜的特点: 1、根系以乳白色毛细根为主,用以吸收水分和营养; 2、根系适应水生环境,外围有部分气生根,用以吸收氧气; 3、生长周期短,上市早。 叶菜类水培蔬菜的优点: 1、产品质量好叶菜类蔬菜多食用蔬菜的茎叶,有些还以生 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土培蔬菜容易受污染,沾有泥土,清洗起来不方便,而水培叶菜类蔬菜比土培叶菜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质上乘。 2、适应市场需求可在同一场地进行周年栽培。叶菜类蔬菜 不易储存,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水培叶菜类蔬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适应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3、不需中途更换营养液,节省肥料由于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 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 4、经济效益高水培叶菜类蔬菜可以避免连作障害、天气灾害 和病虫害,也无重金属污染,复种指数高,保证了蔬菜品质安全和清洁卫生,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经济效益高。 5、蔬菜生长不受季节影响水培蔬菜通过营养液供应蔬菜所需 营养,采用智能化调控温度、光照、水和二氧化碳,能做到全天候生产,每日播种和每日收获。 适宜水培的叶菜品种: 适宜水培的叶菜品种很多,较常见的品种有:生菜、菠菜、水芹、芥蓝、菜心、油菜、小白菜、羽衣甘蓝、苦苣、空心菜等。其中,生菜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水培叶菜类蔬菜之一。

《水培蔬菜的培育技术》学习报告(8)

《水培蔬菜的培育技术》学习报告(8) 《水培蔬菜的培育技术》学习报告 目录 一、水培蔬菜的优势和劣势 二、水培蔬菜的设施和设备 三、营养液的配置与管理 四、水培蔬菜的种类与品种 五、水培蔬菜的工艺流程(水培生菜为例) 六、篇后语 摘要:常规意义上的土壤栽培相比,水培蔬菜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可以防止或 减轻由于土壤连耕连作而发生的障害,对于某些特殊作物,则可以任意高度的多茬栽 培、连续生产、均衡上市,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省去 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等作业,因此可以大幅度的节省劳力。第三,由于可以最大

限度地人为满足作物对温 度、光照、水分及养分等的 要求,生产出的蔬菜不仅产 量高,品质好,而且洁净、 鲜嫩,无污染、无公害,是 纯绿色食品,可以提高产品 档次。此外,因其使用的营 养液可以循环使用,除去被 蔬菜的根系吸收和自然蒸 发外,水的消耗量很低,从 而具有节约用水的优点。 关键词:水培蔬菜培育技术 一、水培蔬菜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1、可以防止或减轻土壤连耕连做发生的病害,对于某些特殊作物则可以任意高度的 多茬栽培,连续栽培,均衡上市,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在管理的过程中,省去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的作业,因此可以大幅度的减少 劳力。 3、由于可以最大限度的人为满足作物对温度、光照、水分及养分的要求,生产出的 蔬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洁净鲜嫩,无污染,无公害,是纯绿色食品,可 以提高产品档次。 4、此外使用的营养液可以循环使用,除去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和自然蒸发外,水的消 耗量很低,从而具有节约用水的优点, 劣势:水培蔬菜的培育最初的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栽培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因此在我 国还只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推广和发展。 二、水培蔬菜的设施和设备 水培蔬菜的培育和种植通常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为蔬菜正常健康的成长,温室大棚内必须设有光照调节设施,通风设施以及温湿度调节设施等,在夏季还挂上防虫板,以防止虫害发 生。 水培设施和设备的构成:

蔬菜水培技术

蔬菜水培技术 蔬菜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由于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具有许多优点。一般无土栽培的类型主要有水培、岩棉培和基质培三大类。 一、叶菜类水培的意义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采用水培方式进行,其原因是: 1(产品质量好叶菜类多食用植物的茎叶,如生菜、菊苣这样的叶菜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士培蔬菜容易受污染,沾有泥土,清洗起来不方便,而水培叶菜类比土培叶菜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质上乘。 2(适应市场需求可在同一场地进行周年栽培。叶菜类蔬菜不易贮藏,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土培叶菜倒茬作业繁琐,需要整地作畦,定植施肥,浇水等作业,而无土栽培换茬很简单,只需将幼苗植入定植孔中即可,例如生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所以水培方式便于茬口安排,适合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3(解决蔬菜淡季供应的良好生产方式叶菜类一般植株矮小,无需要增加支架设施,故设施投资小于果菜类无土栽培。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周转快。水培方式又属设施生产,一般不易被台风所损坏。沿海地区台风季节能供应新鲜蔬菜的农户往往可以获得较高利润。 4(不需中途更换营养液,节省肥料由于叶菜类生长周期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营养液。果菜类由于生长期长,即使无大的生理病害,为保证营养液养分的均衡,则需要半量或全量更新营养液。 5(经济效益高水培叶菜可以避免连作障害,复种指数高。设施运转率一年高达20茬以上,生产经济效益高。为此一般叶菜类蔬菜常采用水培方式进行。

二、水培设施结构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通过引进,参考国外水培设施,结合我国现实经济水平已研究开发出DFT式水培设施。此设施由营养液槽、栽培床、加液系统、排液系统和循环系统五部分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1(营养液槽营养液槽是贮存营养液的设备,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水槽置于地下。因这种营养液槽容量大,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营养液的温度变化不大。但使用营养液槽必须靠泵的动力加液,因此必须在有电源的地方才能使用。营养液槽的容积,一般667m2的水培面积,需要5—7t水的标准设计,具体宽窄可根据温室地形灵活设计。营养液槽的施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也可用钢筋水泥筑成。为了使液槽不漏水,不渗水和不返水,施工时必须加入防渗材料,并于液槽内壁涂上除水材料。除此之外为了便于液槽的清洗和使水泵维持一定的水量,在设计施工中应在液槽的一角放水泵之处做一20cm见方的小水槽,以便于营养液槽的清洗。 2(栽培床栽培床是作物生长的场地,是水培设施的主体部分。作物的根部在床上被固定并得到支撑,从栽培床中得到水分、养分和氧气。栽培床由床体和定植板(也称栽培板)两部分组成。(l)床体床体是用来盛营养液和栽植作物的装置。栽培床床体由聚苯材料制成。床体规格有两种,一种是长75cm,宽96cm,高17cm。另一种是长100cm,宽66cm,高17cm。两种规格根据温室跨度搭配使用。这种聚苯材料的床体具有重量轻,便于组装等特点,使用寿 命长达10年以上。为了不让营养液渗漏和保护床体,里面铺一层厚0(15mm,宽1(45m的黑膜。(2)栽培板栽培板用以固定根部,防止灰尘侵入,挡住光线射入,防止藻类产生并保持床内营养液温度的稳定。栽培板也是由聚苯板制成,长89cm,宽59cm,厚3cm,上面排列直径3cm的定植孔,孔的距离为8cm×12cm。可以根据不同作物需要自行调整株行距。栽培板的使用寿命也在10年以上。

水培蔬菜方案

申请“水培蔬菜”实验场地 申请人:林国陕(08作物生产技术班)、刁志宏(08园艺2)传统的蔬菜产业,需要较多的技术环节与管理用工的投入,而且是体力投入型农业,这种农业模式难以让城镇退体的老人,及妇女小孩参予,也难以吸引年轻人群的投入,所以出现了广大农村从业者越来越趋老龄化与低素质化,大大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农业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提高,也导致传统农耕在新时期形势下难以走出新天地的原因所在。 锄头是许多落后地区唯一的传家工具,而朝黄土背朝天正是农业的真实写照,把农业视为脏累的体力活,把农业低为弱势产业,致使我国农业高科技的运用徘徊不前,如果实现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反哺农业,更重要是首先解决就业者年轻化高素质化的问题,如何让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投身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我国农业的希望。开发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洁净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已成为迫地眉睫的问题。 而水培技术的特点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最适模式,它可以减免农业的许多体力操作,如中耕除草施肥打药等传统型农耕中的重要劳动组成部份,也可以解决非耕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或者休耕地的再生产,也可以解决因土传病害造成的重茬问题,使农业生产持续而稳定,使劳力投入轻松而省力,使工作环境洁净清新,更是实现减农药或免农药栽培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自制营养液到种子的萌发至成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操作: 1、自制营养液:(配制参数见表1、表 2、表3) 自制营养液原则营养液配制总的原则是避免难溶性物质沉淀的产生,一般是把容易与其他化合物起作用的盐类在浓缩液时分开,但经过稀释后就不会产生沉淀,此时可以混合在一起。从配制的许多盐类中,硝酸钙是最易与其他化合物如硫酸盐和磷酸盐起作用而产生沉淀的,所以在配制浓缩液时,硝酸钙要单独或与其他硝酸盐溶解在一个容器里,通常称为A母液;其他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溶解在一起,称为B母液;也可以从中将微量元素单独溶解在一起,称为C母液。一般大量元素先配成100倍或200倍的原液,微量元素可配

水培蔬菜水培技术

水培蔬菜水培技术 水培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作物生长的营养供应以及各种环境因子可以做到相对精准的调控,因此水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是传统土壤栽培无法比拟的,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蔬菜口感、内在品质,都要远比土壤栽培优越。也正因为水培蔬菜有这些优点,使得水培蔬菜产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中,都作为一种高档蔬菜、安全蔬菜生产的不二选择。水培生产技术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叶类蔬菜,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水培技术简单,因此水培技术在叶类菜生产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纵观水培蔬菜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种植蔬菜品种的不同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的差别,与传统土壤栽培、基质栽培相比,其主要的优缺点如下: 水培优点 ●产量高 水培蔬菜通过营养液为根系直接提供营养和水分,因此蔬菜的营养供应更加充足、均衡和迅速,采用这种方式种植的蔬菜,在产量上要比传统土壤栽培或基质栽培的高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品质好 因为是采用营养液来进行蔬菜的种植,其营养供给均衡,并且可以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来进行营养供应的精准控制,而且是在温室大棚等保护性设施条件下进行的,不易受到类似露地栽培那样不利于生长的条件的干扰和影响,植株体内不会过多地积累为抵御干旱、淹水、染病、虫咬和营养不平衡等胁迫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所以水培蔬菜的口感更好,内在品质更佳。

●易于自动化控制 由于水培设施采用营养液作为提供植物根系生长的根际条件,其营养水平易通过自动控制设备进行精确控制,只需增加各种检测探头和相应的控制设备即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设施设备管理简单 水培设施设备采用管道或者各种可以盛装营养液的种植槽等来进行种植,其设备相对简单,只要将设施设备建设好,就可以对作物种植进行良好管理,而且水培的设施设备耐用,管理上较为方便。 缺点 ●投资较大 相对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或者是基质栽培,因为水培的设施设备投资较大,造成了整个规模化水培蔬菜生产基地的投资较大,这是目前规模化水培蔬菜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是,随着各种简化、耐用、低成本设施的研发,投资较大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水培生菜方案

生菜栽培方案

目录 一、品种与生理特性 (2) 二、播种育苗 (2) 2.1 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2) 2.2 播种 (2) 2.3 苗期管理 (2) 三、定植 (3) 3.1 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3) 3.2 定植 (3) 四、营养液管理 (3) 4.1 营养液槽 (3) 4.2 营养液的深度 (3) 4.3 营养液的配方 (4) 4.4 营养液管理 (4) 五、收获 (4) 六、拓展 (4) 七、总结 (5) 参考文献: (5)

一、品种与生理特性 生菜品种繁多,基本上分为3大类,即结球生菜、散叶生菜和直立生菜。这3种生菜都可以采用水培方式,但品种一般选用早熟耐热品种。西南地区所种的生菜多为散叶生菜。 生菜根浅而密集,根系发达,根群主要分布在地表20~30厘米的土层中,营养生长期内茎短缩,后期抽生花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叶色绿、黄绿、紫等,叶面多皱缩;叶缘波状或浅裂,锯齿形。心叶松用户或抱合成球。生菜的花序为圆锥形头状花序,花浅黄色,果实为瘦果,黑褐色或银白色,并附有冠毛。叶片薄而脆,品质鲜嫩,味道爽口清鲜,既可生食,又可炒食或做汤吃。 生菜性喜冷凉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旬平均温度为10-22℃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生菜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日平均温度超过24℃秧苗徒长,或发生早期抽薹。结球适温为17-18℃,旬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时容易徒长,结球松散,提早拔节抽薹。还会发生叶片焦边、心腐病。生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高温长日照是生菜花芽分化的主要条件。 二、播种育苗 2.1 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①准备好 育苗盘。育苗盘规格为长60cm ,宽24cm ,高4cm ,平底不漏水塑料盘。②准备好育苗基质一海锦块。生菜育苗也是采用水培方式,其育苗基质是选用3cm 厚疏松的海绵。先把海绵裁成略小于苗盘大小的块状,再栽成 3cm 见方小块,为便于在苗盘中码平,小块相互之间稍有连接。将海绵用清水洗净,平铺于苗盘中备用。③种子处理。为使生菜种子出苗齐,尤其在高温季节一定要进行低温处理。具体方这是:将生菜籽在冷水中浸泡30min ,然后控去多余的水分,用沙布包好,装入密封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约l ~2℃)存放2天后取出播种。 2.2 播种 将育苗盘中加足水,将海绵块浸透。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用工具在 海绵块上掏一小孔,然后在每个小孔里放2~3粒种子。 2.3 苗期管理 播种后的保温工作非常重要,每天应给种子表面喷雾2~3次, 直至出芽。若温湿度条件正常, 1~3天后种子即可出齐。大约在播种后10天左右,真叶开始显露时进行间苗;每个海绵块上只留 l 株,然后将苗盘中的水尽量控干(避免烂根),喷入营养液,使营养液浸至海绵块表面。在苗期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转动育苗盘,避免幼苗朝一个方向生长。 3cm 此处稍有链接不要剪断

家庭水培蔬菜创业项目

广西创业项目征集申报表项目编号:

附:创业项目图片展示。

附件2: 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家庭水培蔬菜创业项目 撰写单位: 项目持有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地址: 2018年 5月 20日

家庭水培蔬菜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家庭式水培蔬菜项目,主要以小型的家用水培设备和水培技术的家庭化应用为主。水培机的出现及发展满足了城镇居民营造家庭小农场的需求,可以让家人足不出户收获绿色健康的有机蔬菜。 通过和水培设备生产厂家签订代理协议,运用其技术,结合北海当地市场做推广。如今可以利用简易的水培法栽培20多种常吃的蔬果,包括叶菜类, 瓜果类和豆类等。 水培又称营养液栽培, 为无土栽培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完全不需要土壤, 而将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 依其需要量调配成培养液, 供作物吸收利用。水培与常规意义上的土壤栽培相比, 水培蔬菜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 可以防止或减轻由于土壤连作而发生的障害, 对于某些特殊作物, 则可以多茬栽培、连续生产、均衡上市, 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 在管理的过程中,省去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等作业, 因此可以大幅度的节省劳力。第三, 由于可以最大限度地人为满足作物对温度、光照、水分及养分等的要求, 生产出的蔬菜不仅产量高, 品质好, 而且洁净、鲜嫩,无污染、无公害, 是纯绿色食品, 可以提高产品档次。此外, 因其使用的营养液可以循环使用, 除去被蔬菜的根系吸收和自然蒸发外, 水的消耗量很低,从而具有节约用水的优点。可充分利用楼顶、阳台等空间场地进行水培蔬菜。

二、店面选择及装修 (一)店面位置 店铺选址:大型菜市场附近。原因: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便于向前来买菜的市民展示推介水培蔬菜。 店铺内展示各类水培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状况和相关文字、视频介绍,让顾客有直观的感受,同时免费提供店内水培的蔬菜供顾客带回家品尝。 (二)装饰、规划布局 装饰特点: 店内宽敞明亮、采光好、干净整洁、带农业科技感,突出水培特点。装修风格为简约风,店内更多空间用于水培机及水培技术展示。 规划布局: 1.店铺招牌 图文并茂,一句话简单介绍水培走进千家万户,配上水培原理和多种类蔬菜的卡通图片。 2.店内接待区 制作大背景墙,墙上内容为家庭水培蔬菜相关图文介绍,旁边放置投影仪播放视频介绍。 3.实物展区 展示水培种植技术流水线: (1)水培机原理和实物展示;

水培蔬菜的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

水培蔬菜的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 一、水培蔬菜的种类与品种 适合于水培的蔬菜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果菜类,另一类是叶菜类。 1果菜类水培蔬菜 果菜类蔬菜由于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都在一年左右,且在从定植到采收的整个生长周期内要进行两到三次的营养液更新,栽培管理难度比较大,因此不太适合水培培育。 目前我国培育的果菜类蔬菜主要以番茄为主,较常见的是番茄树的水培。其特点是:抗病性强,可以进行长季节栽培;果肉硬实,果皮较厚,不易裂果;植株长势旺盛,结果能力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对高温、低温、弱光等均有一定的抗性。 番茄树一株的占地面积达50—100平方米,且植株的高度在2—2.5米。因此,番茄树栽培需要在相对高大的温室内进行。由于番茄是草本植物,半蔓性的茎不能真的像树木一样支撑茂盛的枝叶,番茄树的栽培需要专门的支架支撑茎叶和果实,以形成理想的树形。 番茄树的栽培对温度条件的要求与普通番茄一样,白天的温度为25—28摄氏度,夜间温度为15—18摄氏度。温度高于30摄氏度,或低于12摄氏度,番茄树均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进行番茄树栽培的温室冬季要有加温设施,夏季要有降温设施,以保证给番茄树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光照是影响番茄开花坐果的重要环境因素,弱光常常造成落花落果。因此,温室的顶部应选择透光性较好的太阳板为宜,同时使用遮光网改善光照条件。 用于番茄树栽培的培育池,也称水培床,是番茄树根系生长的容器,通常使用长3米、宽1.5米、深30厘米的水泥池,且要求一株一个池子。水培床表面需用白色泡沫板覆盖,以提供给根系一个黑暗的生长环境,并防止青苔的滋生。

水培床上方应有给液水管,床底要有回液孔洞,以便于营养液的循环。此外,还应有充氧装置,包括充气泵及充气管,其作用是给水培床中的营养液补充氧气。 2叶菜类水培蔬菜 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可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其原因是: 首先,叶菜类蔬菜多食用蔬菜的茎叶,有些还以生食为主,这就要求产品鲜嫩、洁净、无污染。而水培叶菜类蔬菜则比较洁净,且口感好、品质上乘。 其次,叶菜类蔬菜不易储存,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周年生产。水培叶菜类蔬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适应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第三,由于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短,如果中途无大的生理病害发生,一般从定植到采收只需定植时配一次营养液,无需中途更换。 第四,水培叶菜类蔬菜可以避免连作障害,复种指数高,生产经济效益高。 适宜水培的叶菜品种很多,较常见的品种有:生菜、菠菜、水芹、芥蓝、菜心、油菜、小白菜、羽衣甘蓝、紫背天葵等。其中,生菜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的水培叶菜类蔬菜之一。

水培蔬菜

水培植物营养液要怎么配制 你分A B C三种液吧浓缩A液以钙盐为主浓缩B液以磷酸盐为主浓缩C液将微量元素放在一起注意螯合剂要先将螯合剂与金属离子配合成螯合物后用螯合剂是铁盐溶液配好后缓慢倒入配好的EDTA-2Na里你可以按配方配成10倍或100倍的浓缩液然后在稀释 有很多种营养液类型。不同植物营养液也略有区别,因为它们需要的元素类型一不样,量的多少也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配方。不过基本大同小异,所以基本上就是常用营养液的改良版。大量元素都是N P K Mg S Fe,微量元素为B Mn Zn Mo Cu。视不同植物可先按已有配比和根据植物特性加减部分成本进行对比试验,择最优配比使用。 Hoagland 营养液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营养液。 Hoagland’s(霍格兰氏)营养液配方: 通常应当先配出各种盐类的浓缩液。注意避免浓缩液中出现沉淀。使用时按一定的比例加水稀释到要求的浓度。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g/L)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毫升数 KH2PO4 136g/L 1 KNO3 101 g/L 5 Ca(NO3)2 236g/L 5 MgSO4 246.5g/L 2 2.微量元素母液和配制(微量元素液可混合配制) H3BO3 2.86 g/L MnCl2?4H2O 1.81 g/L ZnSO4?7H2O 0.22 g/L CuSO4?5H2O 0.08 g/L H2MoO4?H2O 0.02 g/L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1 mL 微量元素液 3.铁盐溶液: 七水硫酸亚铁 2.78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 3.73g 蒸馏水500ml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1 mL FeEDTA溶液(即乙二胺四乙酸铁盐溶液) 水培植物营养液配方 日期:2008-08-07 来源:踏花行作者:我要评论() 营养液配方2: A液:硝酸钙125克、硫酸亚铁12克。以上加入到1公斤水中。 B液:硫酸镁37克;磷酸二氢铵28克;硝酸钾41克;硼酸0.6克;硫酸锰0.4克;硫酸铜0.004克;硫酸锌0.004克。以上加入到1公斤水中。 1)养液的配制过程 ① 分别称取各种肥料,置于干净容器或塑料薄膜袋,以及平摊地面的塑料薄膜袋上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