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大纲

合集下载

《焊接工艺》教学大纲

《焊接工艺》教学大纲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K1410103(二)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Project for welding Technology(三)开课对象:焊接技术与工程(四)课程性质和地位:《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是针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门专业必修实践课程。

使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制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焊接工艺制定的整个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并完成焊接和相关性能的检测。

(五)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学生在学完了焊接方法与设备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而开设的课程。

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将包括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接、性能检测几大块内容加以应用。

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实践运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时数:I周(14学时)学分数:1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七)教学方式以实践操作为主,外加一定内容的课堂讲授。

(八)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实验室实践操作。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1.考核要求:考试课2.考核方式:实践操作与课程报告撰写结合3.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以出勤考核情况、报告修改及实验操作表现为平时成绩, 课程报告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焊接工艺的制定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查找文献,利用文献了解各种焊接方法的发展现状,并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文献知识查找。

2、焊接工艺的制定。

重点难点:重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难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考核要求:1、文献知识查找。

(识记)2、焊接工艺的制定。

(掌握)第二节焊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用自己制定的焊接工艺对试板进行焊接,并针对焊接情况,对焊接工艺随时进行调整。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三《现代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教学大纲》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三《现代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教学大纲》教学设计

《现代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Process Design & Management Technology课程编号:00204806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预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相关专业课大纲执笔人:王秀伦开课学期:2005~2006第二学期教学方式:主讲、研讨考核方式:开卷、小论文一、课程目的与要求工艺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产品从设计变为现实是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完成的。

工艺是制造技术的关键,设计的可行性往往会受到工艺的制约,因此,工艺方法及其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工艺和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将设计、工艺和管理结合起来,就形成广义制造论的概念,因此,工艺管理技术的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机械制造方面的研究生应该而且必须从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观点全面掌握现代工艺管理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体掌握工艺管理及其系统概念与原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工艺及其管理工作、工艺设计及其管理、工艺装备设计及其管理、工艺定额及其管理、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售后的工艺及其管理、工艺知识及其管理,为进一步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乃至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工艺管理总论4学时一、工艺管理与企业管理二、工艺系统与工艺管理系统三、全生命周期工艺管理数字化系统。

第二章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工艺工作4学时一、生产的工艺准备二、工艺调查与研究三、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四、DFX技术。

第三章工艺设计及其管理6学时一、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的设计二、成组工艺设计三、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第四章工艺装备设计及其管理4学时一、数控机床夹具设计的有关问题二、计算机辅助工艺装备设计。

第五章工艺定额及其管理6学时一、材料消耗定额概述二、常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算及编制方法三、计算机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四、工时定额及其制定五、工作研究六、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管理。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大纲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大纲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及其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让学生掌握化工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计算等方法,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初步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汇报展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工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使命。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化工工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化工生产实际了解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工艺基本概念:化工生产过程概述,化工工艺流程图的识别与绘制,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案例分析。

2.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化学反应。

3. 化工设备与工艺:常见化工设备的构造、性能与应用,化工单元操作原理,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

4.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事故案例分析,化工环保技术及其应用。

5. 实践教学环节:化工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化工工艺流程模拟,综合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

2020过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020过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过氧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复审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复审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适用于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异丙苯以及其他相近工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 号)《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1616-2003 工业过氧化氢GB 19104-2008 过氧乙酸溶液GB 19105-2003 过氧乙酸包装要求GB 19825-2005 食品添加剂稀释过氧化苯甲酰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过氧化反应peroxidation reaction:向化合物分子中引入过氧基(-O-O-)的反应称为过氧化反应。

过氧化工艺peroxidation processes:得到的产物为过氧化物的工艺过程为过氧化工艺。

过氧化工艺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 operator of peroxidation processes:过氧化工艺生产装置中从事现场工艺操作的人员。

4. 基本条件4.1 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 号规定。

集成电路工艺仿真技术 教学大纲

集成电路工艺仿真技术 教学大纲

《集成电路工艺仿真技术》教学大纲Simulation Technique of IC Process课程编码:12A11030 学分: 2.5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16 上机:0适用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推荐教材:唐龙谷,《半导体工艺和器件仿真软件Silvaco TCAD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目:韩雁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中EDA工具实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语法和建模方法等,从而通过进行集成电路的工艺仿真达到预测性能、缩短周期的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Silvaco公司的TCAD软件为主,介绍其工艺仿真平台Athena和器件仿真平台Atlas的使用方法和语法,对集成电路工艺原理尤其是双极型和MOS型器件的工艺过程进行仿真和分析。

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般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长工艺,并对集成电路相关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仿真建模能力和器件性能分析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本工艺原理,包括各单项工艺以及综合工艺流程;2、掌握Silcavo TCAD的基本语法,熟练阅读英文说明书,熟悉常用的命令格式和使用方法;3、能够在Athena平台下对纵向的NPN管工艺流程以及MOS晶体管的工艺进行过程仿真,提取并分析仿真结果;能够在Atlas平台下进行MOS管、NPN管的器件仿真以及器件-电路混合电路仿真,通过仿真获得器件和电路的物理特性。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仿真基础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windows 版本下Silvaco TCAD 的基本框架,集成环境和命令以及文档的分布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集成环境Deckbuild的使用,Deckbuild命令“extract”,“go”,“set”和“tonyplot”的使用方法。

机械设备维修工艺教学大纲

机械设备维修工艺教学大纲

机械设备维修工艺教学大纲机械设备维修工艺教学大纲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机械设备的复杂性和长期使用的磨损,设备故障和维修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培养一支熟练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队伍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机械设备维修工艺教学大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大纲应该包括对机械设备的基本认识。

学生需要了解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这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

学生还应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以及如何进行设备的安全操作。

这样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维修工艺至关重要。

其次,大纲应该包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来确定设备故障的原因。

他们还应该学会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工具、检测仪器等。

学生还应该了解不同类型的故障和修复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紧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

此外,大纲还应该包括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了解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他们还应该了解有关事故预防和紧急处理的基本知识,以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

在教学大纲中,还应该包括实践训练和实习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维修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训练可以包括模拟维修场景、设备拆装实验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参与实际的维修工作,通过与专业维修人员合作,学习实际操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确保他们在维修工作中能够遵循规范和标准。

最后,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维修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学生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以保持竞争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一、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领域广泛的工科专业,涉及化工流程、化工装备、化学反应工程等多个方面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旨在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包括生产、设计、研发等。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化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工原理- 工程力学2. 专业核心课程- 化工热力学- 化工流体力学- 化学反应工程- 分离工程- 化工传质与分离- 化工过程控制- 燃烧工程-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3. 专业选修课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石油化工工艺- 化学工程实验- 能源与环境工程- 多相反应工程- 高分子工程- 生物质转化工程四、教学要求1. 知识与理论学生应掌握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化工工艺与化学反应原理。

具备应用化学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化工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具备安全操作实验设备的能力,并能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3. 设计与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化工系统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化工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生产运营的规划与管理。

4. 创新与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并具备撰写科技论文或技术报告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教学以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教学通过课堂设计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注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电工工艺教学大纲

电工工艺教学大纲

电工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电工工艺学是一门研究电气工程中电路、电机、电子技术、电工测量及安全用电的学科。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电机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3.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掌握电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 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内容
1. 电路分析: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等;
2. 电机与控制: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等;
3. 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电工测量:包括电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等;
5. 安全用电:包括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等。

四、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和习题解析,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能力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工艺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Oral process technology 总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数:2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执笔者:梁翠云编写日期:2011年3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口腔工艺技术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一门新兴选修课程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为从事口腔修复临床、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以及口腔修复工艺材料、设备的营销工作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类修复体名称、结构、分类、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及工艺制作的应用。

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各个环节了解口腔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设备的科学。

理解临床对修复体设计的要求,提高修复体工艺技术水平,熟悉对口腔工艺技术的技术管理,材料管理,设备、器械管理,行政业务管理。

使学生能牢固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口腔工艺技术简介1、了解口腔工艺技术概况2、了解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史3、了解口腔工艺技术教育发展与现状(二)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固定义齿的工艺流程3、熟悉固定修复主要工艺技术了解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三)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可摘局部义齿的工艺流程3、熟悉可摘局部义齿主要工艺技术
4、了解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四)全口义齿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全口义齿工艺流程3、熟悉全口义
齿主要工艺技术4、了解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五)种植义齿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种植义齿工艺流程(六)附着体义齿工艺技术 1、概述 2、熟悉附着体义齿修复工艺流程 3、熟悉附着体义齿主要工艺技术 4、了解附着体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七)套筒冠义齿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套筒冠修复体工艺流程 3、熟悉套筒冠义齿主要工艺技术 4、了解套筒冠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八)口腔正畸工艺技术1、概述2、熟悉矫治器组成、功能3、熟悉保持器组成、功能4、了解正畸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九)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与美学 1、掌握口腔工艺技术与审美需求 2、掌握修复体制作中的美学(十)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及技工室污染控制1、掌握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2、掌握技工室污染控制(十一)技师与医师的信息交流1、掌握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职责2、掌握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3、掌握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合作(十二)技工室的开设与管理1、掌握口腔技工室的开设2、掌握口腔技工室的管理(十三)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工艺技术的展望 1、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 2、了解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口腔工艺技术简介一、口腔工艺技术简介1、了解口腔工艺技术概况 2、了解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史3、了解口腔工艺技术教育发展与现状重点:口腔
工艺技术的基本名词概念、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史、口腔工艺技术教育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固定修复工
艺技术一、概述二、固定义齿的工艺流程三、固定
修复主要工艺技术四、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主要器
械设备重点:固定修复体的种类、固定义齿的组成、固定义齿的工艺流程、固定修复主要工艺技术
难点:固定义齿的工艺流程、固定修复主要工艺技
术第三章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一、概述二、
可摘局部义齿的工艺流程三、可摘局部义齿主要工
艺技术四、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
重点: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可摘局部义齿的种类、可摘局部义齿的工艺流程、可摘局部义齿主要工艺
技术难点:可摘局部义齿主要工艺技术第四章全
口义齿工艺技术一、概述二、全口义齿工艺流程三、全口义齿主要工艺技术四、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的主
要器械设备
重点:全口义齿的组成、全口义齿的种类、全口义齿工艺流程、全口义齿主要工艺技术难点:全口义齿主要工艺技术第五章种植义齿工艺技术一、概述二、种植义齿工艺流程三、种植义齿主要工艺技术重点:种植义齿工艺流程、种植义齿主要工艺技术
难点:种植义齿主要工艺技术第六章附着体义齿工艺技术一、概述二、附着体和套筒冠修复体工艺流程三、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义齿主要工艺技术四、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重点:附着体义齿修复体工艺流程、附着体义齿主要工艺技术难点:附着体义齿主要工艺技术第七章套筒冠义齿工艺技术一、概述二、套筒冠修复体工艺流程三、套筒冠义齿主要工艺技术四、套筒冠义齿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重点:套筒冠修复体工艺流程、套筒冠义齿主要工艺技术难点:套筒冠义齿主要工艺技术第八章口腔正畸工艺技术一、概述二、矫治器三、保持器
四、正畸工艺技术的主要器械设备重点:矫治器、保持器的结构组成、功能难点:矫治器的功能第九章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与美学一、口腔工艺技术与审美需求二、修复体制作中的美学重点:口腔工艺技术与审美需求、修复体制作中的美学难点:修复体制作中的美学第十章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及技工室污染控制一、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二、掌握技工室污染控制
重点:技工室污染种类和危害、技工室污染管理原则、技工室污染控制方法、技工室清洁管理、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难点:技工室污染管理原则、技工室污染控制方法、技工室清洁管理第十一章技师与医师的信息交流一、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职责二、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三、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合作重点: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难点: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第十二章技工室的开设与管理一、口腔技工室的开设二、口腔技工室的管理重点: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难点:口腔修复医师与技师的沟通第十三章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工艺技术的展望
一、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
二、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重点: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口腔工艺技术的发展四、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通过大量
的图片阐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制作与管理的基本观点理念、要
求和思路;通过讲解各类修复体提高学生对口腔修复学、口腔
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
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相互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
口腔工艺技术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
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学生对口腔工艺技术制作和管理的新
思维;通过闭卷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

五、学时分配作业备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
分配题量注章讲实讨习课其小主要内容节授验论题
外它计 1 1 口腔工艺技术简介 2 2 固定修复工艺技
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 2 3 术 2 4 全口义齿工艺技
术 2 5 种植义齿工艺技术 2 6 2 7 2 8 2 9 4 10 4 11 4 12 2 13 32 32 合计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口腔工艺技术
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在学生有相应的临床医
学基础和口腔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口腔工
艺技术学与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口腔
医学美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修复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
关。

为学生顺利过渡临床实践奠定更全面的理论基础。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吕广辉.口腔工艺技
术概论,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二)教学参
考书 [1] 伍爱民.口腔工艺技术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2] 姚江武.口腔技工工艺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6.7. [3] 赵铱民.口腔修复学.第6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8.1. [4] 王嘉德.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5] 冯海兰.口腔医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5. [6] 潘可风.口腔医学美学.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