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免疫学的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生物《免疫学的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一、疫苗(1)定义(2)种类:灭活病原体、减毒病原体、DNA疫苗等二、器官移植(1)定义(2)条件:配型(供体与受体的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免疫抑制剂(3)面临的问题:免疫排斥、供体器官短缺三、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菌苗、疫苗、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2)免疫诊断检测病原体、肿瘤标志物(3)免疫治疗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疗法问答:1. 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2. 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答案】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4.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

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因而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答案】需要在用免疫抑制剂药物与预防感染之间寻求平衡,并尽量使运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避免接触病原体、或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精品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二、教学重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

(2)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马文海摘要:国家日渐重视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校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将核心素养培养充分落实在教学教育活动中。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要清晰认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融入课本知识和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自主思考、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论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包括微课视频、问题整合、探究活动、情境创设,实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核心素养是通过后天教育或生活经历所获得的能力与品质,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所要具备的技能、知识与品格。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其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1]。

因此,学校要重视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将真知与实践相结合,而生物实验是真知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还是生物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

对此,教师应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教学方向和实践内容,确保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2]。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积极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引进信息技术、设计问题链、丰富探究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利用课本知识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其更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观念是指解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特性,并经过实证后的抽象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必须在理解课本概念知识基础上形成生物观念,例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同时用生物观念解释生命现象,重新认识生命世界。

(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有明确的思维依据和方向的一种思维,可以采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分析与探讨生命规律,尊重论证与事实,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微课教学设计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科目:高中生物课题: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学校: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师: 杨金玲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能力目标: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强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思考。

二、教材解读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以及利用渗透作用比较不同溶液浓度。

为后续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总结内容,获得知识。

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思政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思政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思政微课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生物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解生物学知识
对于塑造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时间:20分钟
教学内容:
1. 生物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 生物学知识对于塑造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作用
3. 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3分钟)
介绍本课的主题以及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和思想政治的兴趣。

2. 探讨生物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5分钟)
通过讨论生物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观念。

3. 讨论生物学知识对于塑造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作用(5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展示生物学知识如何帮助我们遵循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学生
思考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4. 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5分钟)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
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5. 总结与展望(2分钟)
总结本课的内容,强调生物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展望学生在未来运用生物
学知识来塑造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可能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仅能够了解生物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
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对于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性。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
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理解和坚持。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高中生物《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重点知识:1.发酵工程:是根据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工业规划的经营和开发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及其亚细胞组分,进而利用生物体所具有的功能元件来提供商品而服务于社会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2.发酵动力学:研究微生物生长,产物合成,底物消耗之间动态定量关系,定量描述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的过程.3.生物反应过程特点:①发酵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②菌种的选育和扩大培养③微生物发酵和控制④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发酵工程知识点:1、菌种培育由于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不一定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菌种进行改造,如何改造培育优良菌种呢?第一,生产微生物直接合成的产物,即微生物的天然产品,如抗生素、氨基酸等,先从自然界分离出相应的菌种,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从中筛选出产量高的菌株用于生产。

例如生产用青霉菌的培育过程。

第二,生产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产物,如人的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产品,则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对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进行定向的改造,构建工程菌来达到生产相应产品的目的。

例如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抗血友病因子的生产。

2、两次培养发酵工程的几个环节中有两次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第一次是对菌种的扩大培养,第二次是发酵生产产品过程时的培养。

它们有何区别呢?第一,两次培养的目的不同。

扩大培养是为了让菌种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以便得到大量的菌种用于生产。

而发酵过程的培养是为了获得生物产品、单细胞蛋白或者是发酵产物。

第二,两次培养的条件不相同。

例如:酒精发酵,扩大培养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获得的能量多,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使自己在培养基中成为优势种群,发酵过程的培养要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才能产生酒精;又如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要求C:N=4:1,菌体大量繁殖,发酵过程的培养C:N=3:1才能大量合成谷氨酸。

3、菌体生长规律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为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是将少量的单一菌种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定期取样测定菌体的群体生长规律,由于营养物质有限,菌体生长有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阶段。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微课教案
教学内容:基因工程
教学目标:了解基因工程的定义、相关技术和应用,并能够分析基因工程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定义、相关技术和应用
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问题及风险
教学时间:约15分钟
一、引言(5分钟)
1. 引入基因工程的定义: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方法,以改变其
性状或功能的技术手段。

2. 介绍基因工程的历史:基因工程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
成为现代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5分钟)
1. 基因克隆技术:包括DNA切割、DNA连接、DNA复制等步骤,可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
宿主细胞中。

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能够精确编辑生物体基因组,有效实现基因修饰。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5分钟)
1. 医学领域:基因工程可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基因疾病诊断与治疗等。

2. 农业领域:基因工程可用于培育抗病虫、耐逆境的转基因作物。

四、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及风险(5分钟)
1. 伦理道德问题:基因工程涉及到生命的改变,需要慎重考虑道德伦理问题。

2. 风险:基因工程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需要谨慎应用。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基因工程的定义、相关技术和应用。

2. 提醒学生要注意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问题及风险。

期望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基因工程的定义、相关技术和应用,以及
基因工程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及风险,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研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研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研作者:戴红缨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年第11期【摘要】首先,通过分析让大家明晰究竟何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其次,提出若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路径: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实施新课导入;科学进行知识讲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课堂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生物知识讲授学生讨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于2014年,由复旦大学教授在论文中提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现代教育改革推动下诞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经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利于提升課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愈发深入,中小学教师亦开始践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也初露端倪。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目前,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较多,但权威的莫过于张学新的概念界定。

张学新指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学习。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讨论式学习,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式学习,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知识探究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合体,该教学模式虽有效但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要求一线教师践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在不影响知识讲授成效的基础上科学控制知识讲授时间,留出更多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研究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有效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呢?接下来,简要谈谈自身看法。

(一)科学进行教学设计对分课堂要求将课堂一半时间用于知识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式。

因此,为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成效,建议高中生物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应科学进行教学设计。

教研活动题目模板素材(3篇)

教研活动题目模板素材(3篇)

第1篇一、前言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研活动,以下提供了一系列教研活动题目模板素材,旨在帮助教师们设计出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启发性的活动主题。

二、教研活动题目模板素材1. 针对教学内容的主题:- 深入挖掘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XXX》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XXX》教学活动- 从《XXX》看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2. 针对教学方法的主题:- 探索翻转课堂在《XXX》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XXX》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XXX》教学新策略3. 针对教学评价的主题:- 如何构建科学的《XXX》教学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背景下,《XXX》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实践- 从《XXX》教学评价看学生全面发展4. 针对教学研究的主题:- 以《XXX》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教学研究中的困惑与突破——以《XXX》为例- 深化教学研究,提升《XXX》教学质量5. 针对教师发展的主题:- 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索——以《XXX》教学为例 -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升《XXX》教学能力- 基于教师发展的《XXX》教学策略研究6. 针对教育理念的主题:- 新时代背景下,《XXX》教育的价值与使命- 以人为本,深化《XXX》教育改革- 《XXX》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反思7. 针对课程整合的主题:- 横向与纵向整合,《XXX》课程改革探索- 课程整合视角下的《XXX》教学创新- 《XXX》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培养8. 针对跨学科教学的主题:- 跨学科教学在《XXX》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跨学科教学视角下的《XXX》教学创新- 跨学科教学与《XXX》课程改革9. 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背景下,《XXX》教学创新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XXX》教学的深度融合- 基于《XXX》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0. 针对教育问题的主题:- 解读《XXX》教育现象,探讨教育对策- 《XXX》教育困境与出路- 深化教育改革,破解《XXX》教育难题三、结语以上教研活动题目模板素材,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多样化的选题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8-03-28T11:10:02.2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作者: 陈丽琼
[导读] 高中生物具有探究性质和科研性质,学习生物就是研究生命和了解生命。

广东省兴宁市龙田中学
514542

摘 要:在高中理科学科之中,高中生物是比较偏文科性质的一门学科,然而它也是理科教学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具
有探究性质和科研性质,学习生物就是研究生命和了解生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生物教学非常关键,教学
方法选用恰当不仅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微课近几年不断地兴起,深受广大老师的喜爱,是许多老师
比较喜欢用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起到了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
得到提高,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高中生物 教学应用

随这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变得丰富多彩,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好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精简授课时间、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现在有许多国家都在尝试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本文之中,笔者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提
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读者在本文之中能够有所借鉴。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的优点

微课的教学视频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习,而且在课下学生也能够反复观看,让学生对自己掌
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微课视频能够辅助学生学习,因为微课视频比较简短,录制的是知识之中的重点和难点,能让学生的注意
力更加集中。微课视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热爱上生物这门学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老师进行
积极的互动,探讨和交流生物知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生物知识。老师在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方
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识可以反复探索与研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减
轻老师的教课负担,能够把生物知识生动形象、客观地展现给学生,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自信心。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几种方法
1.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老师在利用微课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要具有针对性,要依据某一个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讲解。或者
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接受知识的能力来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的认可程度更高。因此,在设计课前的
问题的时候应当依据以上几点来设计问题。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加入自己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回答出问题,在回答问题
的时候能够更加踊跃。
2.
注意视频的内容和时长。老师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应当注意控制时长,不能什么内容都往视频里加,要有所取舍。若是视频时间太
长,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应当突出知识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让学生学习细胞知识的时候,应当
把重点放在怎样区分细胞核、膜的知识点上,并且介绍细胞的特性。老师应当注意教学的内容,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注重教学质量,
要注重对要点知识的讲解。而且也要让学生做好与微课视频相关的习题,在录制视频时候,老师应当尽量做到身心放松,不要紧张,不要
表情严肃呆板,而是应当像平时讲课一样轻松自如,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不要絮叨,要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从而带动学生
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
1.
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
情,在课堂上把学生放到了主体的地位。老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利用微课视频讲解了重点知识,提升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发问水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并且敢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利用微课进行高中
生物教学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让老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可让学生在课下与老师一起探讨交流,进行合作式学习,在老师和学
生之间形成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老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老师的创新能力。
2.
利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微课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减
少老师的授课负担,让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微课视频可以永久保存,学生可以随时观看,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
况,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和拓展知识。

综合上文所述,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得到
综合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春玲 中小学微课建设现状与应用开发研究[J].现代交际,2016年24期。
[2]
王斯良 以微课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能力的提升[J].中学理科园地,2016年05期。
[3]
王秀梅 微世界,大课堂——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与评价[J].英语广场,2016年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