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皮肤病外用药物选择 PPT

合集下载

(推荐课件)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幻灯片

9
常见皮损类型
10
常见皮损类型
11
常见皮损类型
12
常见皮损类型
13
常见皮损类型
14
常见皮损类型
15
一、准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 病原学检查、病理检查、 免疫荧光检查、斑贴试验
等。
16
皮肤划痕试验
17
斑贴试验
18
二、狠
(一)狠的前提是准 确定 了诊断,明确了主攻方向, 就狠狠下药。对诊断不明的 皮肤病,治疗用药应该慎重,
如下: I度(轻度):散发至多发的 黑头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
39
寻常痤疮
诊断要点: 5.为了便于更合理地治疗用 药,将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级
如下: III度(重度):II度+深在 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
40
寻常痤疮
粉刺
丘疹、脓疱
囊肿、结节
41
痤疮治疗的关键信息
42
痤疮治疗的关键信息
43
病例分析——痤疮
物理性皮肤病 瘙痒性皮肤病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结缔组织病
5
皮肤病常见分类
水疱大疱性皮肤病 血管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
6
皮肤病诊断与治理的原则
准:诊断正确,对症下药。
狠:集中力量,一举歼“敌”。
稳:保护病人,不盲目出击,不急于求成。
7
治疗方案一: 口服异维A酸胶囊+0.5%过氧化苯 甲酰凝胶外用+薇诺娜医学护肤品 清痘修复精华液外用,连续8周。
44
病例分析——痤疮
45
病例分析——痤疮
治疗方案二: 口服维胺酯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 异维A酸凝胶+薇诺娜医学护肤品

(推荐课件)脂溢性皮炎的用药选择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脂溢性皮炎的用药选择PPT幻灯片
• (4)B族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B2、维生 素B6和复合维生素B,长期内服,对本 病可能有一定好处。
11
预防护理
• 1.饮食:戒甜食、肥腻、辛辣、 酒、煎炸食物。
• 2.注意有无糖尿病及高脂血症。 • 3.衣物需宽松、舒爽。 • 4.生活环境应通风、透气、忌闷
热。
12
•谢谢~~~
13
7
• (3)硫化硒洗剂 具有杀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 作用,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 (4)巯氧吡啶锌洗剂 该药剂的浓度为1%~2%。 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其他部位,如面部、 眉弓部和躯干部。不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 把该药涂于患处,1~2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每日 外涂1~2次,当症状已获控制,改为每日1次即可, 须持续用药,以免复发。该洗剂对表皮细胞的增 殖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 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
3
病因病机
•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风邪 外侵,湿热内蕴或阴虚内热,肝肾亏损所 致。
• 西医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本病的病因,一般 认为发病与皮脂腺分泌过多有关。细菌感 染、遗传因素、精神因素、饮食习惯亦被 认为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泛 发而顽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 要的皮肤症状。
8
• (5)抗真菌制剂 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的药 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 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 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 (1%)制剂。抗真菌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 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 (6)硫磺和(或)水杨酸洗剂及其他 硫磺和 (或)水杨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对本病有一 定疗效,但比不上巯氧吡啶锌和硫化硒,且刺激 性大。煤焦油制剂有抗、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 但有色、有臭味和有刺激性,故通常仅用于头皮。

皮肤科用药ppt课件

皮肤科用药ppt课件

2019
-
3
阿昔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软膏
• [适应证]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 [不良反应]轻度疼痛、灼痛、刺痛、瘙痒及皮疹 等。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用于皮肤黏膜,不能用于眼部。 • (2)涂药时应戴指套或手套。 • (3)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 止用药,洗净。 • (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019
-
7
•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前请咨询 医师或药师。 • [用法和用量] • (1)皮肤感染:外用,涂搽于洗净的患处,早晚各1次, 症状消失后(通常需2~5周)应继续用药10日,以防 复发。 • (2)指(趾)甲感染:尽量剪尽患甲,将本品涂于患处, 一日1次,患甲松动后(约需2~3周)应继续用药至新 甲开始生长。确见疗效一般需7个月左右。 • [制剂和规格] • 硝酸咪康唑乳膏:20g:0.4g(2%).
2019 14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019
-
15
氢化可的松软膏
•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瘙痒症等。 • [禁忌证]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体癣、股癣 等;对本品过敏者。 • [不良反应]皮肤灼烧感、刺激感;长期作用可引 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 囊炎、口周皮炎及继发感染。 • [注意事项](1)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2) 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立即停 止用药。(3)用药一周后,症状未缓解,应向医 师咨询。(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权衡利弊,慎用。
2019
-
8
二角质溶解药
• 本节药物包括尿素(外用软膏剂型)、鱼石 脂(外用软膏剂型),具有使角蛋白溶解 变性、角质溶解、较弱的消炎及抗真菌作 用,用于皮肤角化症、手足皲裂、疖肿、 头足癣及局部角质增生的治疗。

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皮肤病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皮肤病(Bing)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皮肤病的症状
一、主观症(Zheng)状 痒:最常见 其它症状:疼痛、灼热、感觉异(Yi)常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关节痛、疲倦等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
皮肤病的症状
二、客观(Guan)症状
皮(Pi)疹(lesions)
➢原发疹(primary lesion)
浸渍(maceration)
皮肤(Fu)长期浸水或潮湿, 角质层水份过多
皮肤白软/起皱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继(Ji)发疹(Secondary lesions)
瘢痕(scar)
真皮或深层组织缺损或破坏后(Hou)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
萎缩性 增生性
表面光滑,无正常纹理
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继发(Fa)疹(Secondary lesions)
皲裂(fissure)
皮肤表面线(Xian)状裂痕
常见于手掌、足跖、指(趾)关节、口角等
常伴疼痛,深的可以出血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继(Ji)发疹(Secondary lesions)
表皮剥脱(excoriation)/抓痕
搔抓
表皮/真皮浅层限局性缺损
脓疱(pustule):含(Han)脓液的水疱或大疱,有/无菌性
第九页,共四十四页。
须(Xu)疮
脓疱疮
原发(Fa)疹(Primary lesions)
囊肿(cyst)
含液体或半固体,圆形/椭圆形 位(Wei)于真皮内或皮下,稍高于皮面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原(Yuan)发疹(Primary lesions)
2、注意外用药的浓度,特别是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先用低浓度, 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浓度;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嗜睡、痰液粘稠、胸闷、咽喉痛、心 悸、失眠、烦躁等
50mg~150mg/d,分2~3次口 服 或20~40mg/d,分次肌注
75mg/d,分3次口服
头晕、嗜睡、口干,长期应用(6个 月以上)可引起贫血
嗜睡、口干、视物模糊、体重增加, 孕妇儿童忌用
4~12mg/d,分2~3次口服
光敏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 失眠、口干、尿潴留、体重增加
38
.
正确选用剂型(根据临床症状及皮损特点)
①急性炎症性皮损: 红斑、丘疹而无渗液→粉剂或洗剂 炎症较重,有糜烂、渗出较多时→溶液湿敷 有糜烂、渗出不多→则用糊剂
39
.
②亚急性炎症性皮损 渗出不多者→糊剂或油剂 无糜烂→乳剂或糊剂
③慢性炎症性皮损 →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
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乳剂、酊剂等
如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制剂,可在用药局部皮肤出 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增加,皮肤萎缩和易发生 继发感染等。
某些外用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使皮肤出 现潮红,脱屑
对少数过敏体质者,有的药外用后可引起接触性 变态反应性皮炎
如大面积,高浓度,长时间用药时,由于经皮吸 收量大,药物可以进入血循环而产生全身的不良 反应。
除角质层外,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经皮 吸收的另一个通道,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 通过这一通道透入皮肤,但不是经皮吸收 的主要途径。
6
.
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角质层:年龄、皮损部位、水合程度、损 伤及病变
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方式:药物的极性、 电解度、药物浓度、经皮吸收促进剂、基 质、用药方式
其他:湿度、温度
19
.
11、腐蚀剂
能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或赘生物。 常用30%~50%三氯醋酸、纯苯酚、硝酸 银棒、5%~20%乳酸等。

皮肤科常用药物

皮肤科常用药物
主要是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结核、真菌等)、
高血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消化道出血、 骨质疏松,一般均有满月脸、痤疮、
多毛和萎缩纹等 激素依赖性皮炎 对HPA轴的抑制
合理选择适应症
湿疹
接触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
选用弱、中效,皮损肥厚可用强 效
选用中效激素制剂
选用强效、超强效激素制剂
❖1980年代开始,第二代无嗜睡作用的抗组 胺药先后问世
按有无镇静作用分为两类 ❖传统抗组胺药 (第一代): 苯海拉明 、扑尔敏、
去氯羟嗪 、非那根 、赛更定等 ❖ 非镇静抗组胺药(第二代):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斯咪唑等第一源自抗组胺药作用比较抗组胺活 性
乙醇胺类(苯 +-++ 海拉明)
抗胆碱能 活性
❖ 血脂的影响:主要引起甘油三酯升高,也可有胆固醇及低 密度脂蛋白升高,(服用降酯药,应低脂饮食)
❖ 肝功能轻中度异常(忌酒,低脂饮食,必要时服保肝药或 停药,不与MTX合用)
❖ 肌肉骨骼影响:长期用药可引起骨肥大,骨膜、韧带及肌 腱钙化,儿童会出现骨骺提前闭锁,骨生长延迟,骨质疏 松等,出现关节痛、肌痛、关节炎及肌张力增高等( 7岁 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长期用药应每6~12月定期进行X 线检查)
心脏毒性示意图
过量服用 肝功能不良 药物相互作用
血药浓度升高
阻滞心脏钾离子通道
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
QT时间延长
心室复极延缓
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死亡
总结:抗组胺药的合理应用
❖ 抗组胺药对I、IV型变态反应性皮病效果较好,对其它搔痒 性皮病(银屑病、扁平苔癣)疗效差。
❖ II、Ill型变态反应主要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单用 抗组胺药疗效不佳。

皮肤科外用药物分类及应用原则完整版

皮肤科外用药物分类及应用原则完整版

皮肤科外用药物分类及应用原则完整版皮肤科领域,除了系统性治疗外, 外用药物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因此,外用药物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外用药物分类及作用1、清洁剂生理盐水、3% 硼酸溶液、蓖麻油、液体石蜡等作用:清除皮损处的浆液、脓液、鳞屑、痂皮和残留药物2、保护剂氧化锌、滑石粉、炉甘石、淀粉、硅油、植物油等作用: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刺激等作用3、止痒剂0.5%~1% 薄荷脑、0.5%~1%麝香草脑、2%~5% 樟脑、5% 苯唑卡因、0.5%~2% 达克罗宁等作用:可使皮肤有清凉感觉或局部麻醉作用而止痒4、杀虫剂5%~10% 硫磺、1% 六氯苯、25% 苯甲酸卡酯、2% 甲硝唑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疥疮、阴虱等5、抗菌剂1:5000高锰酸钾溶液、1%硫酸新霉素、0.5%~1%红霉素、0.5%~1% 多黏菌素、1% 氯洁素、2% 莫匹罗星、2% 夫西地酸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毛囊炎、疖肿、外伤继发感染等6、抗病毒药物3%~5% 阿昔洛韦、1% 喷昔洛韦、0.5% 足叶草素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病毒疣等7、抗真菌药物5%~10%水杨酸、6%~12%苯甲酸、10%~30%冰醋酸、5%~10%硫磺、2%~5%克霉唑、2%咪康唑、1% 益康唑、2% 酮康唑、1% 联苯芐唑、1%特比萘芬等。

另有环丙酮胺、十一烯酸、制霉素、两性霉素B、碘化钾等作用:具有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8、角质促成剂1%~2%水杨酸、3%~5%硫磺、1%~5%煤焦油、2%~5%黑豆馏油、2%~5%糠馏油、1%~10%鱼石脂、0.1% ~ 0.5%地蒽酚、0.25%~1%间苯二酚等作用:可促进局部小血管收缩,减轻炎症渗出和浸润,有利于表皮恢复正常角化9、角质剥脱剂5%~10%水杨酸、10%~30%冰醋酸、20%~40%尿素、2%~5%尿囊素、0.1%0.25% 维A 酸等作用:又称角质松解剂,可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常用于角化过度性皮肤病10、收敛剂0.2%~0.3%醋酸铅、3%~5%醋酸铝、0.1%~0.3% 硝酸银、2%明矾、渗液5%~20%鞣酸等作用:对蛋白质有凝固沉淀作用,能使水肿减轻,渗液减少,促使炎症消退11、腐蚀剂30%~50%三氯醋酸、5%~20%乳酸、5%~10%氢氧化钠、纯石炭酸、硝酸银棒等作用:用于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和赘生物12、细胞毒性药物2%~5% 5-氟尿嘧啶、0.25%~0.5%盐酸氮芥、10% 羟基脲、0.5%~1%秋水仙碱、0.1%甲氨蝶呤等作用:通过抑制或干扰DNA 合成来起到治疗作用13、遮光剂5%对氨基苯甲酸、10%~20%二氧化肽、10%~20%水杨酸苯酯、2.5%吲哚美辛、6%~10% 羟甲氧苯酮或二羟苯酮、3%喹啉等作用:局部应用有吸收紫外线或阻止光线穿透作用,用于防晒和防止光敏性疾病的发展14、脱色剂3%氢醌、10%~20%壬二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作用:通过抑制多巴和酪氨酸酶来影响黑色素的形成15、皮质类固醇抗炎剂艾洛松(糠酸莫米松)软膏、尤卓尔(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去炎松软膏、地塞米松软膏、适确得软膏、卤米松软膏、复方地塞米松软膏/派瑞松软膏等作用:外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具有抗炎止痒等良好作用16、其他外用制剂米诺地尔作用:其5%溶液有末梢血管扩张作用,可增加皮肤学流量,促进毛发生长,对脱发有一定治疗作用色甘酸二钠作用:有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2%霜剂可用于坏疽性脓皮病及异位性皮炎维生素E作用:2%乳剂可用于慢性溃疡、放射性皮炎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卡泊三醇作用:维生素D3类似物,可用于银屑病他卡西醇作用:可用于银屑病己烯雌酚作用:0.25%~0.5%乳剂或溶液可用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和更年期女阴瘙痒外用药物剂型及适应证1、溶液最常用的有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3%~5%醋酸铝等作用:主要用于有分泌物、渗出液、浅表结痂型皮损,水疱大疱型皮肤病及糜烂溃疡型皮损2、粉剂最常用的有以氧化锌、滑石粉、淀粉为基质的制剂作用:可促进皮肤保护作用,减少潮湿和浸渍,防止摩擦特别是用在身体皱褶部位。

皮肤科常见外用药组分作用

皮肤科常见外用药组分作用
昔洛韦等
03
适用人群:病毒感 染患者,如带状疱
疹、单纯疱疹等
04
注意事项:遵医嘱 使用,避免滥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作用原理
抗炎作用
抗炎药物: 如非甾体抗 炎药、糖皮
质激素等
作用机制: 抑制炎炎症性疾病, 如皮炎、湿 疹、痤疮等
注意事项: 使用抗炎药 物需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避免滥用和
皮肤科常见外用药组分作用
演讲人
目录
01 外 用 药 组 分 02 作 用 原 理 03 使 用 注 意 事 项 04 常 见 外 用 药 组 分
外用药组分
抗炎药
1
作用原理:抑制炎症反应,减 轻炎症症状
2
常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 皮质激素等
3 适用人群:皮肤炎症患者,如 湿疹、皮炎等
4 使用注意事项:遵医嘱使用,避 免长期使用,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03
02
04
药物剂量应 根据药物说 明书或医生 建议使用
药物剂量应根 据患者的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 果进行调整
药物使用频率
药物使用频率应根据病情和药物说明书确定 药物使用频率不宜过频,以免产生耐药性 药物使用频率不宜过低,以免影响疗效 药物使用频率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常见外用药组分
皮质类固醇
作用:抗炎、抗过敏、抗增生 代表药物: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
副作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 使用注意事项:避免长期使用,避免大面积使用, 避免用于面部、颈部、腋下等皮肤薄嫩部位。
抗生素
作用原理:抑 制细菌生长,
杀灭细菌
常见种类:青 霉素、头孢菌 素、红霉素、
四环素等
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用激素类外用药
曲咪新乳膏 用于皮肤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 炎,
体癣,股癣,手足癣等症 。 地奈德乳膏
适用于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各种皮肤病,如接触性 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银屑病、扁平 苔藓、单纯性苔藓、汗疱症等的治疗。 糠酸莫米松软膏用激素类及非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曲咪新软膏,地奈德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 氟替卡松膏等
非激素类:丁苯羟酸乳膏 , 醋酸氯已定软膏 中药类:除湿止痒软膏、丹皮酚软膏等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吡美莫司 , 他克莫司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度分级
• 1级 超强效 二丙酸倍他米松,0.05% 凝胶,乳膏;丙酸 氯 倍他索霜,软膏,0.05%
儿童皮肤病的用药选择
儿童皮肤的生理特点: 1、皮肤较薄,毛发较少,细胞间附着较弱; 2、汗腺分泌较少; 3、在同样部位涂搽外用药的系统吸收比成人多; 4、对外来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 5、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6、接触变应原反应性降低; 7、皮肤通透性仅在早产儿、有损伤的皮肤或阴囊皮肤
处增高。
• 儿童体表的面积,各部位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例如, 婴幼儿头部皮肤的面积占全身表面积的19%,而16岁以上 则为7%。儿童皮肤和全身的比重也较成人大,加之儿童皮 肤血管丰富,血管网接近表皮,所以散热量大,对外界温 度反应敏感。
5级 中弱效 戊酸倍他米松霜洗剂,0.1%;氟轻松霜 0.025%; 曲安奈德霜、洗剂 0.1%;氟替卡松霜, 0.05%
6级 弱效 地奈德霜 0.05% 7级 最弱效 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氟地塞米松、甲泼
尼龙和泼尼松龙等外用制剂。 (摘自Color Textbook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 )
• 丁苯羟酸乳膏 化学名为4-丁氧基-N-羟基苯乙酰胺,主 要成分为丁苯羟酸。丁苯羟酸乳膏是解热镇痛 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 炎。
• 乙氧苯柳胺软膏
药理学本品为非甾体抗炎、抗过敏药物,外 涂能抑制炎症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 腺素E1)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 制炎性肿胀和炎性增殖过程中的肉芽组织增生, 对I型、IV型变态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此外,体 外试验表明本品也有抗痤疮杆菌作用。适用于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酸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两岁以上的轻、中度 (吡美莫司)或中、重度(他克莫司)特应性 皮炎患儿短期或间歇性治疗。
他克莫司软膏
• 第一个非激素治疗AD的外用免疫调节剂 (TIM) • 专为治疗特应性皮炎/湿疹而研发,被皮肤科专家
誉为“继20世纪1952年氢化可的松问世后皮肤科 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功能主治:疏风止痒 燥湿解毒 适用于风邪外来 湿毒内蕴 腠理失和所致的皮肤 阴部瘙痒症 。
用法用量:外用 ,可直接涂于患处或经稀释4 倍 后洗浴患处 每日 1~2 次 。
儿童外用抗感染制剂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3g/支含硫酸多粘菌
素B15000单位、硫酸新霉素10500单位、杆菌肽1500单位以 及盐酸利多卡因120mg;10g/支含硫酸多粘菌素50000单位 、硫酸新霉素35000单位、杆菌肽5000单位以及盐酸利多卡 因400mg;20g/支含硫酸多粘菌素B100000单位、硫酸新霉 素70000单位、杆菌肽10000单位以及盐酸利多卡因800mg •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混悬型软膏 • 适应症:用于预防皮肤割伤、擦伤、烧烫伤、手术伤口等 皮杜创面的细菌感染和临时接触疼痛和不适
常用的炉甘石洗剂等。
• 油剂(oil) 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有清洁、保护和润滑
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
• 酊剂和醑剂(tincture and spiritus) 酊剂和醑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 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乳剂(emulsion) 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有两种类型,一种为 油包水(W/O),油为连续相,有轻度油腻感,主要用于 干燥皮肤或寒冷季节的冬季使用;另一种为水包油 (O/W),水是连续相,也成为霜剂,由于水是连续相, 因而容易洗去,适用于油性皮肤。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均可 配成乳剂,具有保护、润泽作用,渗透性较好,主要用于亚 急性、慢性皮炎。
给药方法:在患处皮肤涂上一薄层本品,轻轻擦匀,并完全
覆盖,一天两次,持续至AD症状和体征消失后一周。
普特彼®在免疫相关皮肤病中的应用
T细胞相关性皮肤病
• 特应性皮炎(湿疹) • 白癜风 • 银屑病 • 脂溢性皮炎 • 慢性光化性皮炎 •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 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酒渣鼻 • 扁平苔癣
• 涂膜剂( film )
将药物和成膜材料(如梭甲基纤维素钠、梭丙基纤维素钠 等)溶于挥发性溶剂(如丙酮、乙醚、乙醇等)中制成。外 用后溶剂迅速蒸发,在皮肤上形成一均匀薄膜,常用于治疗 慢性皮炎,也可用于职业病防护。
• 凝胶( gel)
是以有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如丙二醇、聚乙二醇为基 质配成的外用药物。凝胶外用后可形成一薄层,凉爽润滑, 无刺激性,急、慢性皮炎均可使用。常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 凝胶、阿达帕林凝胶等。
截至2005年12月,已在50个国 家和地区上市 ─ 1999 日本 ─ 2001 美国,加拿大,欧 洲 ─ 2002 香港,台湾 ─ 2005年4月 中国
普特彼®适应症 / 给药方法
普特彼®适应症(FDA,SFDA批准):
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 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至重度AD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 长期治疗 – 0.03% :≥2岁儿童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 – 0.1% :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
• 新生儿皮脂腺发达,额部皮脂分泌比成人还多,胸部的皮 脂分泌与成人相等,多数新生儿的鼻部、耳壳可见皮脂腺 增生的黄白色粉刺;到儿童期皮脂腺变小,分泌减少;到 青春期皮脂腺分泌亢进,这时易发生痤疮、粉刺。
• 儿童汗腺的数量与成人相等,为200~450万,但每单位 面积皮肤的汗腺数比成人多,所以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痱 子。
常用剂型
• 溶液(solution) 溶液是药物的水溶液。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
湿敷。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等作用。
• 粉剂(powder) 粉剂有干燥、保护和散热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无糜
烂和渗出的皮损、特别适用于见擦部位。
• 振荡剂(lotion) • 也称洗剂,是粉剂(30%-50%)与水的混合物,二者 • 互不相溶。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儿童常见皮肤病 外用药物选择
儿童皮肤病诊疗的特点
• 一、有明显的季节性,体质易感性 • 二、有明显的年龄发病特征 • 三、多可找到相关的发病诱因 • 四、感染因素所致的皮疹较常见 • 五、药疹相对少见 • 六、血常规检查常可辅助鉴别诊断 • 七、对治疗反应敏感,皮损变化快 • 八、多可外用药物或加用口服药物治愈 • 九、疗效与外用药物剂型相关 • 十、疗效与患儿家长的依从性显著相关
• 清洁剂 • 保护剂 • 止痒剂 • 角质促生剂 • 角质剥脱剂 • 收敛剂 • 腐蚀剂 • 抗菌剂
外用药物的种类
• 抗真菌剂 • 抗病毒剂 • 杀虫剂 • 遮光剂 • 脱色剂 • 维A酸类 • 糖皮质激素
止痒剂
• 一、保护性止痒剂 • 二、刺激性止痒剂 • 三、局麻性止痒剂 • 四、抗炎性止痒剂 • 五、激素类止痒剂
• 女阴部硬化性苔藓 • 鱼鳞病 •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皮肌炎的面部红斑 • 红斑狼疮(LE) • 坏疽性脓皮病
儿童外用中药制剂及适应症
• 除湿止痒软膏 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
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适用于婴幼儿 湿疹,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 。
儿肤康搽剂
• 局部性 紫纹,持久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脓疱性痤疮样皮疹,皮 肤萎缩、发亮和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紫癜,儿童臀部肉 芽肿,毛囊炎,粟丘疹,多毛症,皮质激素成瘾性综合征, 过敏和接触性皮炎
• 全身性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白内障 和青光眼,糖尿,库欣综合征
儿童非激素外用药及适应症
• 成份:芦荟、苦参、白芷、白藓皮、苍耳子、地肤子、黄 柏、艾叶、石菖蒲、当归、皂荚
•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气芳香,放置后有少量沉淀 •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祛风止痒。用于儿童湿疹、热痱、
荨麻疹,证属实热证或风热证的辅 • 助治疗 • 规格:每瓶装200ml • 用法用量:外用。每次取本品约30ml,涂擦患处,轻揉2-3
• 硬膏(plaster)
由脂肪酸盐、橡胶、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粘附于裱褙 材料上(如布料、纸料或有孔塑料薄膜)。硬膏可牢固地粘 着于皮肤表面,作用持久,可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和增 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常用的有氧化锌硬膏、肤疾宁硬膏、 剥甲硬膏等。
• 气雾剂 (aerosol)
又称为喷雾剂(spray),由药物与高分子成膜材料(如 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液化气体(如氟利昂)混合制成。喷 涂后药物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皮炎或 感染性皮肤病。
分钟,用温水冲洗干净,一日2-3次
丹皮酚软膏
• 成份:丹皮酚、丁香油。辅料:硬脂酸、碳酸钾、但硬脂 酸甘油酯、三乙醇胺、甘油、水
•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软膏;气芳香 • 功能主治: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作用。用于各种湿疹、
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病患,对过 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 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
• 苦豆子油搽剂:
维医:净化血液质,清除碱性粘液质,解毒止 痒。用于治疗皮炎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症。中医: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治疗银屑病,湿疹, 湿热蕴肤所致的皮炎引起的皮肤瘙痒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