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合成与制备考试题

合集下载

材料合成与制备 第5章 定向凝固技术

材料合成与制备 第5章 定向凝固技术
采用定向凝固技 术生产的高温合金 基本上消除了垂直 于应力轴的横向晶 界,并以其独特的 平行于零件主应力 轴择优生长的柱晶 组织以及其优异的 力学性能而获得长 足发展。
4、磁性材料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RFe(R-Tb、Dy)作为一种电-磁-机械能量或信 息转换的新型功能材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具有 很高的磁致伸缩值(1500~2000×10 )和能量密度(14000~25000J/m ),而 且还具有低频响应速度快、机电耦舍系数大等特点,故在大功率声纳换 能器、磁弹性波器件、液压阀门控制、精密加工徽定位、精度高速线性 马达、伺服系统和特殊兵器等高新技术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 于Tb-Dy-Fe材料,人们一直希望得到具有<111>方向择优取向的样品。 通过改变材料的定向凝固条件、控制材料的取向度、以及对材料进行热 处理消除晶界提高材料磁致伸缩性能。
(4)激光超高温梯度快速凝固
利用激光器作为热源来实现定向凝固。 激光具有能量高度集中的特性,在作为定向凝固热源时可能获得 比现有定向凝固方法高得多的温度梯度。利用激光表面熔凝技术实现 超高温度梯度快速定向凝固的关键在于:在激光熔池内获得与激光扫 描方向一致的温度梯度;根据合金凝固特性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以获 得胞晶组织。
定向凝固过程工艺参数分别为: 合金熔融温度1450℃,温度梯度140℃/cm,牵引速度0.5-0.8 mm/min。
2、柱状晶生长
控制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
3、高温合金制备
定向凝固制备Fe-Cr-C过共晶原位生长复合材料
高铬铸铁是一种优良的耐磨材料,普通条件下凝固的高铬铸铁碳 化物呈网状,在实际磨损中往往会因为碳化物脆裂或折断而失效。 为此,通过定向凝固的方法,使碳化物纤维定向排列,即将Fe-C-Cr 合金制备成碳化物呈定向分布的原位生长复合材料,使高硬度的碳 化物垂直于磨面的方向定向生长,可以显著提高其性能。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2课时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应用(word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2课时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应用(word含答案)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2课时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应用一、选择题1.(2020年北京顺义)由CH 3CH===CH 2合成CH 2(OOCCH 3)CH(OOCCH 3)CH 2(OOCCH 3)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 .加成→取代→取代→取代B .取代→加成→取代→取代C .取代→取代→加成→取代D .取代→取代→取代→加成答案 B2.对氨基苯甲酸可用甲苯为原料合成,已知苯环上的硝基可被还原为氨基,―――――→Fe ,HCl ,H 2产物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则由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步骤合理的是( )A .甲苯――→硝化X ――→氧化甲基Y ――→还原硝基对氨基苯甲酸B .甲苯――→氧化甲基X ――→硝化Y ――→还原硝基对氨基苯甲酸C .甲苯――→还原X ――→氧化甲基Y ――→硝化对氨基苯甲酸D .甲苯――→硝化X ――→还原硝基Y ――→氧化甲基对氨基苯甲酸答案 A3.在有机合成中,若制得的有机化合物较纯净且易分离,在工业生产上才有实用价值。

据此判断下列有机合成一般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 .酚钠与卤代烃作用合成酚醚: ――→Cu 210 ℃+NaBr B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制备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C .萘与浓硫酸制备萘磺酸:+HO —SO 3H ――→60 ℃+H 2O D .乙烯水化制乙醇: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 答案 B4.以下反应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其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的是( )①2CH 2===CH 2+O 2――→Ag②乙烷与氯气制备氯乙烷③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④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聚乙烯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D 5(2020年湖北恩施)已知酸性:>H 2CO 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的最佳方法是( )A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B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Na 2CO 3溶液C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 2SO 4D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 2答案 D6.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1X ――→反应2Y ――→反应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1可用的试剂是氯气B .反应3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C .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消去反应D .A 可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Y答案 C 7.以环己醇为原料有如下合成路线:―→①B ―→②C ―――――→NaOH ,乙醇,△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NaOH 溶液、加热B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C .环己醇属于芳香醇D .反应②中需加入溴水答案 D8.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 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E ――→①F ――→②G ――→③H ――→④(G 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18的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 的结构简式:B .第④步的反应条件是NaOH 的水溶液,加热C .第①步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D .E 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 B9、(2020年湖北武汉)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A .CH 3CH 2Br ―――――→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B .CH 3CH 2Br ――→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C .CH 3CH 2Br ―――――→NaOH 醇溶液△CH 2===CH 2――→HBr CH 3CH 2Br ――→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D .CH 3CH 2Br ――→NaOH 醇溶液△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水解乙二醇答案 D10、.(2020北京顺义)是一种有机烯醚,可由链烃A 通过下列路线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碳碳双键B .A 的结构简式是CH 2===CHCH 2CH 3C .该有机烯醚不能发生加聚反应D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答案 A二、非选择11.(2020·重庆高二)化合物M 是二苯乙炔类液晶材料的一种,最简单的二苯乙炔类化合物是以互为同系物的单取代芳香烃A 、G 为原料合成M 的一种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B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10 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材料按化学组成与结构一般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2、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

3、材料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三个层次来研究。

4、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结合,不同元素由于电子结构不同结合的强弱也不同。

其中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较强;范德华键为较弱的物理键;氢键归于次价键。

5、范德华力有三种来源分别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6、晶体包括有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7、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为[SiO4] 四面体,其结构类型为岛装、环状、链状、层状与架状等。

8、晶体的缺陷按几何维度可划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

其中点缺陷又可分为热缺陷和杂质缺陷。

9、力对材料的作用方式为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等;而力学性能表征为强度、韧性和硬度等。

10、材料的电性能是材料被施加电场时所产生的响应行为。

主要包括导电性、介电性、铁电性和压电性等。

11、晶体生长技术包括有融体生长法和溶液生长法;其中融体生长法主要有提拉法、坩埚下降法、区融法和焰融法。

12、气相沉积法分为物理沉积法和化学沉积法;化学沉积法按反应的能源可分为热能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与光化学沉积。

13、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铬、锰金属与它们的合金。

14、铁碳合金的形态包括有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渗碳体、与珠光体等。

15、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为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组成。

16、玻璃按主要成分可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氧化物玻璃包括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钙玻璃;非氧化物玻璃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

17、半导体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和固溶体半导体;按价电子数可分为n-型和p-型。

材料员复习题

材料员复习题

应用最广泛的高性能保温门窗包括( )。
高性能自保温门窗 高性能断桥铝合金窗
以下属于平板玻璃的有( )。
压花玻璃
窗用玻璃
以下属于安全玻璃的有( )。
压花玻璃
钢化玻璃
以下属于特种玻璃的有( )。
吸热玻璃
钢化玻璃
建筑用免烧釉面装饰板按照基板材质可分为( )。
纤维水泥板
玻璃
坍落度筒的提离时间是( )s,整个过程完成的时间应该是( )s 以内。
正确
错误
高耐久性混凝土的水泥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
高耐久性混凝土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100年以上的混凝土结构。( )
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小于25%。( )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标准型高性能减水剂的代号为A。( )
正确
错误
目前常使用的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
正确
错误
AF是指防冻型高性能减水剂。( )
≤20;流动性
≥20;流动性
扩展时间试验中,最终应测定自坍落度筒提离地至拌合物外缘初触 平板上所绘直径( )mm的圆周的时间。
400
500
凝结时间试验中,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 )MPa时对应时间为初 凝时间,( )MPa时对应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3.5;30
4.0;30
沁水试验过程中,60min内,每隔( )min吸1次试样表面泌水。 此后,每隔( )min吸取1次试样表面泌水。
10;20
10;30
温度试验中温度测试仪的测试范围是( )℃;绝热温升试验中温 度控制记录仪测量范围是( )℃。
0-100;0-100
0-80;0-100
进行漏斗试验的目的是( )。

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5高二5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5高二5化学试题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业质量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7·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审题时抓住关键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相对分子质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2.(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4)某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

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下图所示的双香豆素。

下列关于双香豆素的推论中错误的是( D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C .它可由化合物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反制得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有机溶剂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则可用于抗凝血药,A选项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到:该有机物含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可使在受外伤时血液不会凝固,所以可用于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B 正确;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可以生成和水,所以C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知: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酯基,所以它能够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但不能够易溶于水,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D。

3.(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测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五章《合成高分子》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41329]工程塑料PBT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PBT的说法正确的是A.PBT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高聚物B.PBT分子中含有酯基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2.(0分)[ID:141321]乳酸的结构简式为,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聚乳酸(PL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乳酸分子与Na充分反应,可产生1molH2B.PLA的链节为C.PLA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CO2和H2O,是公认的环保材料D.PLA通常是在乳酸杆菌作用下由淀粉发酵转化为乳酸,再将乳酸加聚制得3.(0分)[ID:1413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的电离方程式为:HF+H2O H3O++F-B.HCl的电子式为C.聚乙烯塑料、人造丝、尼龙绳都是合成材料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4.(0分)[ID:1413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用热的纯碱溶液区别植物油和动物油C.浓硝酸能使皮肤变成黄色是由于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D.合成的单体为CH2=CH2和CH3CH=CH25.(0分)[ID:141294]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铜片表面的油污B.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聚乙烯、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0分)[ID:141289]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喷布”,其主要组成为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华为5G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蛟龙号”深潜器的外壳是特种钛合金,该钛合金比金属钛硬度高、耐高压、耐腐蚀7.(0分)[ID :14128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B .用pH 试纸检验某干燥气体是酸性气体还是碱性气体时,应先用蒸馏水湿润C .从石油中得来的沥青,主要成分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 .“凿开混沌得乌金”所载“乌金”为煤炭,煤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8.(0分)[ID :14128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 2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 .豆浆煮沸的目的是将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便于人体吸收C .聚酯纤维、有机玻璃、酚醛树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9.(0分)[ID :14127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华为麒麟100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中起指南作用的成分为23Fe OC .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材料聚丙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 .75%酒精灭活病毒,利用了乙醇的强氧化性10.(0分)[ID :141254]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 .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B .与足量H 2发生加成反应,可消耗2molH 2C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D .能使Br 2的水溶液褪色,1mol 该物质恰好与1molBr 2反应11.(0分)[ID :14125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 .甲烷的比例模型:B .苯分子的实验式:CHC .溴乙烷的电子式:D .聚氯乙烯的链节:2CH CHCl12.(0分)[ID :14123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甲醛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又可以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 .在酸性条件下,CH 3CO 18OC 2H 5的水解产物CH 3COOH 和C 2H 518OHC .紫外光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D .2-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2种不同的烯烃二、填空题13.(0分)[ID :141484](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可能是a .相同的物质、b .同系物、c .同分异构体,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序号填空):①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②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③2—甲基丁烷和正丁烷:_______;④1—己烯和环已烷:_______。

2019 2020高中化学第3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元测试题2鲁科版

2019 2020高中化学第3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元测试题2鲁科版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测试题(二) 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1膜进行循环和透析。

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A .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B .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C .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透过滤纸D.导电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炔,在聚乙炔中掺入某些盐,塑料就有了导电性。

通常塑料是2电的绝缘体,导电塑料的发现,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探索兴趣,继美国、日本之后,俄罗斯、德国也研究出了导电塑料。

德国化学家博伊尔勒用导电塑料制成二极管后预言:导电塑料将)取代硅进入家电世界。

下列有关导电塑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电塑料的结构式为导电塑料有可能成为输电线路铝的替代品B. 导电塑料在家用电器中只能用作导线C. 导电塑料制品不易被氧化剂氧化D.维纤物为无毒的聚酯线福.奥运吉祥物娃外材为纯羊毛,内充3OCHCHCOOOC][n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B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CHCHCHCH22n,则合成人造羊毛的单体是 4.已知人造羊毛的结构为CNOOCCH3①CH=CHCN ②CH=CHCOOCH ③CH=C(CN)CH ④CHCOOCH=CH 2233223⑤ CHCOOH ⑥CH=C(CN)CH=CHOH.①② B.⑤⑥ C.③④ D.①④23A.设H的质荷比为β,其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5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甲醇(CH .乙烯 D.丙烷 C.甲烷OH) B3.6.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点模拟考试练习_1.doc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点模拟考试练习_1.doc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点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叙述硅酸盐晶体结构分类原则及各种类型的特点,并举一例说明之。

本题答案: 2、判断题 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组成的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本题答案: 3、判断题 氧对聚合反应有双重性,在T↑是阻聚剂,在T↓是引发剂. 本题答案: 4、填空题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有( )、( )、( ),其中( )与( )有直接关系。

;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杨德尔方程与金斯特林格方程主要差异在于?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一次成型、二次成型? 本题答案: 7、判断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固、液、气可以三相平衡共存。

()本题答案:8、问答题具有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二元相图如下图,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过程:LA+C,已知E点的B含量为20%,化合物C的B含量为64%。

今有C1,C2两种配料,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高温熔融冷却析晶时,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相(即达到低共熔温度前析出的第一种晶体)含量相等。

请计算C1,C2的组成。

本题答案:9、名词解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本题答案:10、判断题与热塑性玻璃钢相比,热固性玻璃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疲劳性、冲击韧性和抗蠕变能力。

本题答案:11、判断题铸造成型过程中,影响合金收缩的因素有金属自身的成分、温度、相变和外界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合成与制备考试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测验试题 1. 解释下列术语(每题5分) (1)金属基复合材料 以或为,并以、、等为的。按所用的基体金属的不同,使用温度范围为350~1200℃。 (2)自蔓延高温合成 自蔓延高温合成又称为燃烧合成技术,是利用反应物之间高的化学反应热的自加热和自传导作用来合成材料的一种技术,当反应物一旦被引燃,便会自动向尚未反应的区域传播,直至反应完全,是制备无机化合物高温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3)物理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表示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物理方法,将材料源——固体或液体表面气化成气态原子、分子或部分电离成离子,并通过低压气体(或)过程,在基体表面沉积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术。 (4)分子束外延 分子束外延(MBE)是新发展起来的外延制膜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真空镀膜工艺。是一种制备单晶薄膜的新技术,它是在适当的衬底与合适的条件下,沿衬底材料晶轴方向逐层生长薄膜的方法。 (5)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简称CVD)是反应物质在气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物质沉积在加热的固态基体表面,进而制得固体材料的工艺技术。它本质上属于原子范畴的气态传质过程。与之相对的是(PVD)。 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制备材料的气相生长方法,它是把一种或几种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气体通入放置有基材的反应室,借助空间气相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工艺技术。 2.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 (1) 解释材料合成、制备及加工的定义、内涵和区别? 材料合成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从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各种不同原材料中得到化学上不同于原材料的新材料的过程。 材料加工则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使现有材料在物理上或形状上处于和原材料不同的状态(但化学上完全相同)的过程。比如从体块材料中获得薄膜材料,从非晶材料中得到晶态材料,通过铸、锻、焊成型等。 材料制备则包含了材料合成和材料加工的前部分内容(化学上不同于原材料的新材料以及材料物理状态、组合方式改变,但化学上保持不变),不涉及部件成型。 (2) 简述薄膜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薄膜沉积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热生长,电镀,阳极氧化,化学镀,溶胶凝胶法,L-B技术等,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成本较低,甚至无需真空环境即可进行,但是化学制备、工艺控制复杂,有可能涉及高温环境。 薄膜制备的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及离子助沉积技术。 (3) 列出从熔体制备单晶、非晶的常用方法? 从熔体中制备单晶的方法主要有焰熔法、提拉法和区域熔炼法。 非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快速凝固、铜模铸造法、熔体水淬法、抑制形核法、粉末冶金技术、自蔓延反应合成法、定向凝固铸造法等。 (4) 什么是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SHS),能产生SHS反应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又称为燃烧合成技术,是利用反应物之间高的化学反应热的自加热和自传导作用来合成材料的一种技术,当反应物一旦被引燃,便会自动向尚未反应的区域传播,直至反应完全,是制备无机化合物高温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反应的基本条件是SHS过程包含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化学转变,要想获得满意的产品就必须明了整个反应机理以及各种因索对SHS过程的影响。如果将自蔓延的燃烧区描述为燃烧波的话,试样被点燃后,燃烧波以稳态传播时,燃烧波就在试样(或空间)建立起温度、转化率和热释放率分布图。 (5)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有何特点,写出脱水缩聚反应和脱醇缩聚反应的方程式? 溶胶-凝胶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由于溶胶-凝胶法中所用的原料首先被分散到溶剂中而形成低粘度的溶液,因此,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分子水平的均匀性,在形成凝胶时,反应物之间很可能是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 (2)由于经过溶液反应步骤,那么就很容易均匀定量地掺入一些微量元素,实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掺杂。 (3)与固相反应相比,化学反应将容易进行,而且仅需要较低的合成温度,一般认为溶胶一凝胶体系中组分的扩散在纳米范围内,而固相反应时组分扩散是在微米范围内,因此反应容易进行,温度较低。 (4)选择合适的条件可以制备各种新型材料。 溶胶一凝胶法也存在某些问题: 通常整个溶胶-凝胶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主要指陈化时间),常需要几天或者几周;还有就是凝胶中存在大量微孔,在干燥过程中又将会逸出许多气体及有机物,并产生收缩。 脱水缩聚反应: 3. 试分析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有那些技术难题,给出你所知道的金属基原位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特点(25分)

1.加工温度高,在高温下易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基体的浸润性和流动性,需要采取很高的加工温度(往往接近或高于基体的熔点)。在高温下,基体与增强材料易发生界面反应,有时也会发生氧化生成有害的反应产物。这些反应往往会对增强材料造成伤害,形成过强结合界面。过强结合界面会使材料产生早期低应力破坏。高温下反应产物通常呈脆性,会形成复合材料整体破坏的裂纹源。因此控制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解决方法:尽量缩短高温加工时间,使增强材料与基体界面反应时间降低至最低程度;通过提高工作压力使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速度加快;采用扩散粘接法可有效地控制温度并缩短时间。如朱波等人通过热压法在大气环境下采用镁铝共晶合金粉末(Mg-31at.%Al)和铝镁共晶合金粉末(Mg-62at.%Al)作为中间层(钎料),热压压头温度分别在460℃、480℃和480℃、℃下,施加30 MPa压力保压1min,成功制备了100mm×的AZ31B/Al复合板。X射线无损检测表明镁铝复合板层界面完整,无气孔、未熔合等缺陷。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所制备的镁铝复合板的层界面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热压过程中,中间层(钎料)与两侧基体均发生明显的扩散,层界面通过扩散形成冶金结合。在采用镁铝共晶合金粉末制备的镁铝复合板的层界面上,从AZ31B镁合金板到1050纯铝板依次形成α-Mg+Mg17Al12双相层、Mg17Al12单相层和Mg2Al3单相层;在采用铝镁共晶合金粉末制备的镁铝复合板的层界面上,从AZ31B镁合金板到1050纯铝板依次形成Mg17Al12单相层和Mg2Al3单相层。采用粘接拉伸法,测试了镁铝复合板层界面的结合强度,并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了断面的组织形貌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镁铝复合板的层界面结合强度可达24 MPa,层界面沿较厚的单相金属间化合物层开裂。镁铝复合板层界面处较厚的镁铝金属间化合物层,尤其是Mg2Al3层,是层界面的薄弱位置。采用α-Mg+Mg17Al12共晶合金比采用α-Al+Mg2Al3共晶合金作钎料利于减小Mg2Al3层的厚度界面结合强度也相对提高。电化学腐蚀结果表明:镁铝复合板的耐蚀性较镁合金基体有很大的提高。在.%NaCl溶液中,腐蚀电流从AZ31B的μA/cm2降低至×10-3 μA/cm2,与纯Al板的相当。采用锌板中间层,压头温度440℃,热压30s,压强15MP持续60s制备AZ31B/Zn/Al复合板,中间层与镁合金基体反应剧烈,而与铝基体无明显反应和扩散。 2.增强材料与基体湿润性太差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又一难点。绝大多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如碳/铝、碳/镁、碳化硅/铝、氧化铝/铜等,基体对增强材料浸润性太差,有时根本不发生浸润现象。 解决方法:加入合金元素,优化基体组分,改善基体对增强材料的浸润性,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钛、锆、铌等;对增强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涂敷一层可抑制界面反应的涂层,可有效改善其浸润性,表面涂层方法很多,如化学气相沉淀、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和电镀或化学镀等。如比较先进的电热爆炸超高速喷涂法、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等。 3.按结构设计要求,使增强材料按设计要求分布于基体中也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中的难点。增强材料的种类很多,如短纤维、晶须、颗粒等,也有直径较粗的单丝,直径较细的纤维束等。在尺寸、形态、理化性能上也有很大差异,使其均匀地、或按设计强度的需要分布比较困难。 4. 试分析微波加热的特点,讨论影响微波加热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25分) 特点: 1)加热选择性,因为只有吸收微波的材料才能被加热。 2)材料整体变热,可避免材料表面与内部的温差,使材料内外结构均匀。 3)强化材料内部的原子、离子扩散,从而能缩短高温烧结时间,降低烧结温度。对于高温化学反应,微波能使反应更加均匀和快速完成。 4) 非接触性加热,可避免被加热材料的污染。 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微波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耦合频率以及材料内部的本征状态,材料的微波吸收功率计算如下式: P = 2π?ε0ε′tgδ∣E∣2 P —— 单位体积的微波吸收功率, —— 微波频率, ε0—— 真空介电常数, 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 tgδ—— 介电损耗角正切, E —— 材料内部的电场强度 可见,当频率()一定时,样品对微波的吸收主要依赖于介质自身的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gδ)和电场强度有关。下面考虑影响加热效果的材料本征因素: 材料种类 微波能够穿透绝缘体而不损耗能量,微波不能穿透良导体而只能被反射回去。对于介质材料,微波穿过其内部时能量衰减而转化成热能和非热能。材料的介电损耗越大越容易加热,但是许多材料的介电损耗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大多数材料的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许多在室温和低温下不能被微波加热的材料,在高温下可显着吸收微波而升温。值得注意的是,微波加热有一定的“起动温度”,达到这一温度以上,材料对微波的吸收迅速增加。 介质中可极化因子的种类 微波加热是通过与偶极子的耦合而吸能发热的,偶极子的种类是电子、分子、离子或晶格等,其在特定频率的微波场中的发热效果是不同的。 湿度 由于水的介电常数很高(约为80),而一般非极性材料只有2左右,所以材料中湿度越大、含水量越高,越容易被加热。 温度 由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与温度有关,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因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材料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会影响介电常数值,因而会影响加热效果。材料中含有孔洞会使介电常数降低,压实的粉末比松散的升温速度快得多。 晶粒尺寸 晶粒越细,比表面越大,缺陷越多,偶极子越多,加热效果越好。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 样件表面越光滑平整,吸能效果越好。表面抛光处理后微波吸收性增强。 晶界相的影响 在材料内部高介电常数的晶界相越多,吸收微波越容易。 材料的热导率和比热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低,材料烧结相对困难,所引起的温度差可能导致纤维结构的非均匀性。比热容越小,加热到同样温度所需的热能越少,升温的速率越快。 电导率 导电性好的材料,往往加热效果降低。电子的流动有利于传导热量,电子的存在会缓和极化偶极子的静电场,降低介电损耗,从而降低微波能向热能的转换效率。 材料的厚度与形状 一定的微波能量对材料介质的穿透深度是有一定限度的,穿透深度越大,微波加热越容易。穿透深度的含义为,当微波通过介质材料时,能量被途中介质吸收,波的传输功率迅速衰减到表面处的一半时的距离(深度),又称为半功率穿透度,其表达式为: D1/2 = 3λ/πε1/2 tgδ 加热件的非对称性外形和复杂的曲面,往往导致微波场能的不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吸热,从而影响微波加热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