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东战争。。
优秀士兵提干军事理论考试大纲:中东战争的特点

优秀士兵提干军事理论考试大纲:中东战争的特点关键词:士兵提干优秀士兵提干张为臻军事理论提干考试大纲中东战争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前后共经过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
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分析这五次战争可以得出中东战争的四个主要特点,分别是以下:1、政治、外交成为制约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历次中东战争,除了战场上军事力量的较量之外,还有多种政治力量的相互争斗。
由于作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受政治、外交、强国的干预,许多战役行动并没有按照一般战役行动的规律发展下去。
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英、法两国因为埃及政府要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损害了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因而,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对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和富阿得港实施空降和登陆作战。
这次作战由于受到政治、外交及强国的制约,英、法政府对联军的作战行动作了极为严格的限制。
张为臻博客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战争的全过程始终注视着美国和苏联的反应,尤其是在对戈兰高地的进攻中,为了不致于引起苏联的介入,以色列总参谋长对前线作战部队的命令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作战各方同样受到了政治、外交、大国的制约。
在这次战争中,战役行动不仅受到大国武器弹药和零配件补充情况的制约,就连作战原则和战役战法都受大国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大国提供军事情报的影响。
2015年形势与政策 中东乱局及根源

据犹太传说,救世主来临后,死者 将最先在这里复活,因此,自15 世纪以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便将 橄榄山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长眠之 所。那些流散在外的犹太人,有的 年老时不远万里返回故土,以便葬 在橄榄山上,有的千方百计托人带 回一捧橄榄山的黄土,死后洒入墓 穴中,象征着自己与耶路撒冷靠得 很近,祈盼能够早日复活。
犹太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是 宗教圣殿所在地。
基督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创始人耶稣诞生、传教、 牺牲、复活的城市。
伊斯兰教认为创始人穆罕默 德踩着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 寺的一块“圣石”升空的。
犹太人最为神圣的地方: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橄榄山的南面和西面陡坡 上,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坟茔。
埃胜
以占埃叙 领土
埃叙夺回 部分领土 以色列获
胜
文化和宗教冲突引起的战争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
探询第四个原因——无比稀缺的水资源
沙漠面积广大 气候炎热干燥 河流极其稀少
匮乏的水资源
. 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水资源却非常紧缺。
.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东的沙漠覆 盖并威胁着大片地区。
. 中东地区雨量很少,离地中海215千米的开罗年平均 降水量仅为28毫米,而中东地区人口正以平均3%的 速度增长,进一步加速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非阿拉伯国家
土耳其
约旦 黎巴嫩 科威特 巴林 摩洛哥 苏丹
索马里 以色列
叙利亚 伊拉克 阿联酋 阿曼 突尼斯 埃及
科摩罗 伊朗
中叙 东利 主亚
土耳其 伊
要 的
黎巴嫩
国
拉 克
伊朗
家约
或旦
地 区
埃及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
文化常识-历史考古篇-中东战争

文化常识-历史考古篇-中东战争 自公元前12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建立希伯来王国时起,巴勒斯坦一直处在周围大国的侵占与争夺之中,它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族占领。在此期间,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因此,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遭受各地统治者的迫害和欺凌。1917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当时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的犹太复国主义已经兴起,他们谋求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的国家,欧洲各地犹太人也在巴勒斯坦移民置产。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从1880年的不足2万人增加到1917年的5.6万人。为了便于统治,英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宣言,赞成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1920年,巴勒斯坦正式变成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在英国统治期间,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急剧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在中东的地位,犹太复国主义得到了美国的支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议。根据决议,占人口总数2/3强的巴勒斯坦人只占面积不到43%的丘陵和贫瘠地区,而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却占面积57%的肥沃土地。对此,阿拉伯人表示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国分东、北、南三路攻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刚刚立国的以色列伤亡惨重。在美、苏、英等国的活动下,双方同意停火4周。这给了以色列喘息之机,并趁机迅速扩充军队,从法、英、捷等国购进大批武器装备,迅速组建了陆海空三军,调整作战部署。经过充分准备,以军于7月9日向阿军队发起“十天进攻”行动。阿拉伯国家思想不统一,造成军事上的被动,虽然局部击退了以军进攻,但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使阿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10月15日,以乘势向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发起攻击,进展顺利。1949年1月7日,双方停战,参战国签订停战协议。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及美英等国的矛盾,中东局势混乱不堪。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第五次中东战争

2017年大学生优秀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第五次中东战争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提干提干培训提干考试大纲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
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
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
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
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
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
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张为臻博客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
西亚中东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
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
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直接起因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中东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伤亡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以色
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 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直到1949年3月才结束。战争 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 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巴勒斯坦村民被赶出家园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
第二次中东(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 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 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次战争,在 历史上又被称为“十月战争”、“斋月战 争”、“赎罪日战争”。战争历时18天,埃 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 坦克5500辆,作战飞机1500架。战争结果是, 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 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 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辆、飞机200 架。
●各方态度:
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 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要求英国停火; 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不满。 ●影响: 对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 残余; 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 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 对英法: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其国际地位受 到严重削弱; 对美苏:开始了对中东地区的争夺。
第三次中东(六日)战争
“六日战争”中 的以色列士兵 (1967年)
戈 兰 高 地 加沙
西奈半岛
伤亡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凌晨7时45分, 以色列几乎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 和伊拉克的所有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突然袭击。 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的地面部队也发起了进 攻,阿拉伯国家奋起反抗。至10日战争结束。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 五” 战争”或“六天战争”。这次战争以阿拉伯国 家的战败而告结束。战争中,埃及、约旦、叙 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 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是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就爆发的战争,战争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不满和不断的冲突。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划分巴勒斯坦的决议,决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将耶路撒冷设为国际化地区。
然而,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以色列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获得了较大的领土。
而阿拉伯国家则在战争中蒙受了重大的失败,失去了大量领土和许多难民。
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改变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格局,也引发了后续的中东战争。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涉及到以色列、埃及和英法两国的冲突。
背景是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引发了英法对埃及的不满。
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对埃及的军事威胁感到担忧。
于是,英法两国与以色列秘密合作,计划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了突袭埃及的行动,并迅速占领了埃及的大片领土。
英法两国也于11月开始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
然而,美国和苏联强烈反对这一行动,并施压英法两国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
最终,以色列、英国和法国被迫同意停火,并撤军。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埃及保住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以色列则获得了若干军事和外交上的优势,英法两国则在国际上受到了严重的批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东地区的冲突不仅局限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也涉及到了大国的利益和干预。
1967年六日战争1967年六日战争是中东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争,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冲突。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以色列也感到了严重的军事压力。
1967年5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封锁以色列的海运通道,并将大量军队调至以色列边境。
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什么

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什么中东战争也被称为亢龙之戈,意为因伊斯兰在反西方思想同化,文化渗杂而引发的政治冲突和战争。
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一起来看看吧。
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中东战争是近代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一共爆发了5次,十几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漫长的战争。
那么中东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什么?每一次都是以以色列的犹太人获胜结束,但不管是战争中的哪一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对于人民来说:首先,战争使大量的无辜居民死于非命,例如贝鲁特大屠杀,无辜被杀害的黎巴嫩人具体的人数已经无法统计。
战争中双方的飞机、坦克狂轰滥炸,使得大量居民的家园破碎、无数的人流离失所。
比如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大概有96万人被赶出了家乡,沦落为难民。
居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去学习、工作,整天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社会上的犯罪率。
大量的建筑、民居毁于一旦,使得众多的城市变为一堆堆废墟。
长期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这无疑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国家无力发展经济,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国家力量也逐渐落后于周边的地区,国际地位也会大幅度下降。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经常引起动乱。
战争后的安抚、重建工作又使国家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产生了以本拉登为首的伊斯兰恐怖组织,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袭击活动,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造成了世界性的惊恐。
什么是中东战争说到国际格局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中东战争,那么什么是中东战争?中东战争也可以称之为阿以战争,指的是以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至今共发生过五次。
第一次中东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独立战争,起因是犹太人驱赶巴勒斯坦原住民,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土地分割不公且剥夺巴勒斯坦人权感到不满,致使阿拉伯国家联盟与以色列宣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次中东战争起因
•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 年 月 日 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 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 陆海空军10万多人 万多人, 陆海空军 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 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 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 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 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 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 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 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 第五次中东战争” 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 第二阶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贝鲁 第二阶段( 月 日 月 日),巴解撤出贝鲁 特西区,以军获胜。 特西区,以军获胜。 •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 月 日 以军经过激战, 道, • 16日,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 日 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 理学院大 楼 • 17日,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 日 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 巴解总部的包围。 巴解总部的包围。 • 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遭巴解拒绝 日 • 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 日 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 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 月 日 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 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 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 • 28日,巴解组织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巴解组织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的以军坦克和步兵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 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 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 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 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 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地面部队的进攻 、
• (1)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 个多旅的兵力 )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 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 有坦克和装甲车各 辆 • 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 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从纳哈里亚、 出发, 日下午包围了苏尔, 出发,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 日下午包围了苏尔 强抵抗 • 当夜进行巷。 当夜进行巷。 • (2) 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其 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 ),其 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 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 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 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 • (3)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 ) 日 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 达穆尔,击队的顽强抵抗, 达穆尔,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 • 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 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 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 巴解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 巴解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巴勒斯坦战争 东战争(1948
以色列国 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在特 阿拉伯国家相继出兵巴勒斯 古里安在特 拉維夫艺术馆 艺术馆宣 拉維夫艺术馆宣布以色列成 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立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1957) (1956-1957)
• 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 个条件:( )、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 )、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 个条件 (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 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 ;(2)、 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 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3) 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在贝鲁特 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 这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 向黎军缴械, 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
• 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 日 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 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 • 格林威治时间 时,以、巴停火生效。 格林威治时间19时 巴停火生效。 • 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把巴解游击 日 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 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路在何方? 中东问题 路在何方?
• 第五次中东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6月4 第一阶段( 月 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 日—13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 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 叙军遭沉重打击, 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包围贝鲁特 西区。 月 日 西区。 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 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月 日 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 11时,以军出动 个旅约 万余人,经过 个旅约2万余人 时 以军出动4个旅约 万余人, 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 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 长达 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 在武装直升机和海、 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 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 分西、 公里的正面上, 援下,在宽达 公里的正面上,分西、 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 经过长达 个月的谈判后,黎 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 个月的谈判后, 以签定了撤军协议。 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 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 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 协议被废止。此后, 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 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 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果 •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 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 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 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 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 月 日 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 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 武装安全撤离。 武装安全撤离。 • 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 月 日 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 日进至贝 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 日 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 部大楼, 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 此间, 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 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 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月 日 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 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 •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 杰马耶勒 月 日 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 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 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 的压力下, 月 日 以军撤离。 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
• 10日,以军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轰炸贝鲁特西区 日 和南郊国际机场 • 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 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 大包围。 大包围。 • 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一部 日 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 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 时停火生效。 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于当地时间 时停火生效。 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 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 • 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
2、贝卡谷地的空战 、
•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 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 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 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 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 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驻黎叙军的地 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 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 • 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 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 年 月开 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 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 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 部队。 6月9日下午 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 部队。 月 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 架 、 日下午 时左右 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云集贝卡, 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云集贝卡, 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 同以军展开空战。 同以军展开空战。 • 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 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 动。 • 以军仅用了 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 余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 天时间( 月 日 向前推进了90余 日),向前推进了 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 平方公里, 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 平方公里 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 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 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 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 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 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 人和武装人员 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 同时, 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谈一谈
中东和平之路的艰难性表现在哪里? 来自东和平之路的艰难性表现在哪里1.耶路撒冷问题: 1.耶路撒冷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由于历史的 耶路撒冷问题
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 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
2.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 2.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 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 3.大国插手中东事务 大国插手中东事务; 3.大国插手中东事务; 4.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 4.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 巴勒斯坦内部 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5.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的兴风作浪 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的兴风作浪。 5.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的兴风作浪。 ……
二、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
类别 战次 第1 次 1948 第2 次 1956 第3 次 1967 第4 次 1973 第5 次 1982 又称 巴勒斯坦 战争 苏伊士运 河战争 六日战争 十月战争 黎巴嫩战 争 起因 参战国 结果 以获得胜 利 埃及胜利 以占埃叙 领土 埃叙夺回 部分土地 以胜利 生存(以色列 埃等国 的视角总结) 的视角总结) VS以 VS以 出海口 安 全 埃及VS 埃及VS 英法以 埃叙VS 埃叙 以 埃叙VS 埃叙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