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一、二、三、九章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

产生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特征:经验性(依据可感知的资料)、实证性

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

所生存的世界的理解。

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是社会的,而

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法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

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着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

方法论倾向:1.实证主义方法论(典型特征:定量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典特:定性研究)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

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量表、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

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点:专门性、技术性和操作性)体系中各部分之间关系:不同的方法论观点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反

过来,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其与之相适应、相配合的研究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研究的过程:选择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研究设计阶段(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的收集)

资料分析阶段(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得出结果的阶段(结果的结束与报告)

第二章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

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理论的特征:1.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的现实做出解释。

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又称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者各种社会行为为

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中观理论(又称中层理论,以某一方面的社

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

过经验来检验)

判断理论优劣标准:在其他条件相同时,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好。2.解释越精确。

3.结构越简练。

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形式上用字、

词或词组来表示。由定义构成。

概念各种特性之间的关系:抽象层次越高,涵盖面越大,特征越含糊

概念的功能: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

概念作用大小标准:1.有用的概念所指称的现象是潜在可观察(可以被直接或间接观

察到)的。2.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3.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它与理论中其他的一些概念相互联系,并且在解释现象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的概念。

如何提炼概念:一是从理论文献中借用概念;而是从经验材料中抽出概念。

概念的类型:一类仅仅标识某种现象;一类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者亚概念。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

变量的分类:(根据变量取值性质)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相互之间关系)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

自变量:一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实验研究中的实验刺激)

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中介变量:出现在复杂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

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另一种方式或途径。

命题: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者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命题的类型:公理、定律、假设、经验概括

假设: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假设的特殊性:一是命题中的基本元素使抽象的概念,而假设中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

体的变量;而是假设中的变量关系是经验可测的。

假设的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

社会研究中的推理方式: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和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两者结合→“假设演绎法”:先归纳后演绎)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

理论构建的过程: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

经验概括: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理论检验的步骤: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2.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及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4.收集有关资料。5.分析资料。6.评价理论

研究问题: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研究主题: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社会研究问题的最主要来源: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经历、相关文献(方法:一是在阅读时始终带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二是要进行广泛的联想)

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问题的重要性: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理论方面、时间方面)

问题的创造性: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体现在研究思路、角度、理论、对象、方法、内容)

问题的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问题的合适性: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者的兴趣、领域熟悉程度、对象相似程度、资源条件)。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好的特征:陈述的问题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太宽泛太微不足道;要求:问题陈述清楚明白,除单纯地描述研究外至少包括两个变量,必须能产生不止一种回答)

文献回顾:又称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文献回顾对社会研究的作用: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文献回顾的主要工作任务:1.查找相关的文献(来源: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2.对文献进行选择(因素:根据学术期刊的地位、文献的相似、发表时间,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及权威)。3.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注意:每一研究的理论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该研究的方法、主要结果,自己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