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产不丰收

合集下载

农民丰收节主题横幅标语

农民丰收节主题横幅标语

农民丰收节主题横幅标语农民丰收节主题横幅标语160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标语很是熟悉吧,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

什么样的标语才经典呢?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农民丰收节主题横幅标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真心实意惠三农,永创佳绩促粮丰。

2、实效惠九州,丰收传佳话。

3、惠农求实,丰收万佳。

4、真心实意,永创佳绩。

5、民生为实,致富到佳。

6、实在百姓享,佳话万民传7、惠农求实,质佳为本。

8、增产有实效,质佳信誉高。

9、农民的实心朋友,庄家的美味佳肴。

10、实惠为民,品质最佳。

11、诚朴人品立“实”,诚信农资立“佳”。

12、人以实为本,物以佳为贵。

13、诚实服务三农,品质再创佳绩。

14、实效誉九州,惠农传佳话。

15、踏踏实实谋福利,勤勤恳恳创佳绩。

16、实心为农,品质最佳。

17、实惠农家,品质更佳。

18、百姓脚踏实地干,佳木枝繁叶茂灿。

19、实惠你我他,丰收创佳话。

20、农资实佳,惠泽天下。

21、诚信是“实”,分享是“佳”。

22、都市品牌选择,乡亲价格服务。

23、实在为民,佳品惠农。

24、实惠你我他,品质佳天下。

25、务实惠农,丰收佳话。

26、丰收创实惠,佳绩传口碑。

27、品质为实,满意为佳。

28、诚实惠民,效果最佳。

29、诚信为先,以客为尊。

30、高效加实效,品质创佳绩。

31、追求实效,力创佳绩。

32、诚实守信,兴农为佳。

33、农情真实,众口传佳。

34、实在的选择,给你最佳的品质。

35、实惠农资,致富佳品。

36、真心实意,惠农为佳。

37、实意为农民,信誉传佳话。

38、实在农资,惠民佳品。

39、实实在在,最佳选择。

40、丰收为实,硕果为佳。

41、用心做实事,品质创佳绩。

42、实实在在好品质,家家户户用实佳。

43、品实农民乐,质佳助丰收。

44、看得见的实在,听得见的佳音。

45、实实在在,杀虫专家。

46、发家致富,实佳农贸。

47、惠农实意,资质佳誉。

48、实在种地,佳木丰收。

关于丰收的评论稿

关于丰收的评论稿

关于丰收的评论稿“农民的节日、丰收的舞台”,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

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重农安民是固本之基,也是治国之要,连年丰收,于国家发展大局而言无疑具有固本强基的意义。

农业农村的发展程度,映射出了整个国家的稳定程度。

橙黄橘绿、稻菽千里时,理应致敬农民、礼赞丰收。

农业的丰收,不仅是田间地头的景象。

机械化种粮、产销对接、一村一品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丰收,以直观数据展示着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以湖南为例,近些年湖南粮食生产年年夺得丰收,年总产量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的高位,扛稳了粮食安全责任。

农业大发展带来的是关联产业的大发展,农业有奔头,自然吸引了不少回乡、下乡创业人员,“雁归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而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拉近了城乡差距。

农业的丰收,同样是产业兴旺的发展后劲。

这些年,湖南不少乡村以农业为依托,在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发力,文化+生态,以及产业园的迅速发展,让湖南这个曾经的“劳务输出大省”的农民就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不少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越来越多的村庄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广袤的乡村将会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广阔天地。

农业的丰收,也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结出的硕果: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的试验田里,“巨型稻”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再有一个月左右就成熟了,预计亩产最高可突破1000公斤,“禾下乘凉梦”正在变成现实。

“丰收”,不仅仅是稻菽果木的增产,更是整个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大发展、大进步。

农业科技创新,稳住了农业这个“压舱石”,托起了百业兴。

“丰收”,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辛劳的回报,对国家来说,是农业稳固的基础。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基层农技推广是推动现代农业主要动力,是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渠道,是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和应用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以农技推广机构为龙头、以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基础、以村农技员为补充,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搞实验、推技术、提产量、促增收”,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农技推广特别是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阻碍和影响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管理体制不顺。

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站(所)受县农牧局和乡镇双重领导,由于业务工作由县区农牧局安排,日常管理和经费支出由乡镇负责,乡镇农技站(所)日常工作主要以乡镇为主,70%左右的农技人员长期从事乡镇的农村环境整治、庄点改造、信访维稳、封山禁牧、农田水利建设等常规事务,仅有30%的人员开展农技推广工作,致使乡镇农技人员工作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技推广上,乡镇农技推广职能严重缺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职工作的开展。

1.2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基层农技站所的主要以新技术(品种)示范推广、农民技术培训为主。

随着的经营主体的不断变化和种植业快速发展,县区现有的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农技机构缺乏市场分析、市场信息和营销指导等机构,农技人员对推广的新技术(产品)发展前景、实际效果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缺乏足够的跟踪指导和问效,种植户和经营户获得的信息服务滞后,在种植和销售上缺乏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民只能凭经验和滞后的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和经营,农产品产销关系长期波动不定,致使农产品出现“一窝蜂”和“卖难”等问题,农民丰产不丰收情况时常发生。

1.3服务手段落后。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建设投入有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办公条件简陋、基础科研设备以及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专门经费缺乏等突出问题,80%的乡站中心除日常办公电脑、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外,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任然停留在“一把尺子,两条腿”的程度,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没有在农业推广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推广服务时效性差、跟踪服务不及时、服务针对性不强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成效的发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开展。

农民丰收节法律规定(3篇)

农民丰收节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前言农民丰收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激发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农民丰收节法律规定》。

以下是对该法律规定的详细解读。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举办农民丰收节的通知》三、农民丰收节法律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激发农民勤劳致富的热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农民丰收节为我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秋分日为农民丰收节。

第三条农民丰收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国范围内放假1天。

第二章丰收节活动第四条农民丰收节期间,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第五条农业部门要组织开展“丰收节”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展示农业发展成果。

第六条文化部门要组织开展“丰收节”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弘扬农耕文化。

第七条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丰收节”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农耕文化素养。

第八条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报道“丰收节”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第九条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丰收节”农产品展销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

第十条农民丰收节期间,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第三章法律责任第十一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未经批准,擅自举办“丰收节”活动的;(二)违反规定,擅自变更“丰收节”活动时间和地点的;(三)违反规定,干扰“丰收节”活动正常进行的;(四)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第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规定由国务院农业、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负责解释。

中国农民丰收节口号

中国农民丰收节口号

中国农民丰收节口号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口号吧,高效的口号具有针对性,时效性,鼓动性和简洁性的特点。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口号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口号,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农民丰收节口号11、丰收节,果农的'福音,丰收圆你创业梦。

2、“丰收”农资相伴,农友丰收有保障。

3、年年丰收,岁岁丰收节。

4、农民用上丰收,天天都是丰收节。

5、丰收节,丰收,丰收就上丰收农资商城。

6、丰收植保,质保丰收。

7、结缘丰收,连年好收成。

8、想丰收,找丰收,多增粮,有保障。

9、逛丰收节,助力农民丰收。

10、农业要创收,必上“丰收”。

11、农民用上丰收,天天都是丰收节。

12、相信丰收,就能丰收。

13、丰收节,果农的福音,丰收圆你创业梦。

14、“丰收”农资相伴,农友丰收有保障。

15、丰收植保,质保丰收。

16、想丰收,找丰收,多增粮,有保障。

17、丰收节,丰收,丰收就上丰收农资商城。

18、逛丰收节,助力农民丰收。

19、工人伟,劳动光荣。

20、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21、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2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23、努力构建和谐社会!24、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25、实践市民精神,争做文明职工。

26、向工人阶级和广劳动群众致敬!27、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8、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

29、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0、提高城市文明程度!31、以xx统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32、发扬“三创”精神,树立新时期南京职工新形象。

33、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34、发挥工人阶级主力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35、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36、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7、深化,扩开放,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都市而努力奋斗!38、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3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实现天津“三步走”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40、全社会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稳固大国农业根基,铆足中国发展底气。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26•【文号】农办市〔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市〔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2024年9月22日(农历秋分),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年向全国广大农民群众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念兹在兹、牵挂在心,对农民群众关爱之深、对“三农”干部关怀之切,蕴含着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期望重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办好今年丰收节,加快推进化风成俗,营造城乡共庆丰收的浓厚氛围,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办好今年丰收节的重要意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办好丰收节的特殊重要性,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在丰富节日内容、创新节日形式、营造节日氛围上下功夫,多谋划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生活、群众心里的活动,多采取贴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乡风民俗的形式载体,充分展现党在“三农”领域的辉煌成就,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将丰收节打造成展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平台,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全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探微

“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探微

“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探微
“农民丰收节”是我国农民庆祝收获丰收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的重
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农民的劳动和丰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和传统的
美好生活理念。

除了这个基本意义以外,农民丰收节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收获
的秋天是一个渐渐荒凉的时节,农民在此时举办庆祝活动,也是为了迎接寒冬腊月的到来,寓意着这个丰收季节的背后藏着一份感恩和珍惜。

而在庆祝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仪式和传
统习俗,则是对昔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浓郁的文
化气息。

丰收节的习俗和庆典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典型的庆祝方式就是举办庆丰收晚会,围坐在丰盛的美食和美酒中,听音乐和歌唱,分享
与家人、亲友和邻里的快乐。

此外,在很多地方,农民还习惯举行农业展览会、农民比赛
和芒果敬神等活动,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和祈求丰收的神秘力量。

总之,“农民丰收节”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对农业生产和丰收的重视和尊重,也表达了
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的美好生活理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农民丰收节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却又不因现代化而失去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
内容。

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关注、研究和传承这种中国的节日文化,以加强文化认同和
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理念。

二月柑橘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丰产丰收不用愁!(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月柑橘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丰产丰收不用愁!(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月柑橘如何管理?做好这几点,丰产丰收不用愁!(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二月柑橘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类水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二月柑橘的种植过程中,科学的管理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质量,确保丰收。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月柑橘的管理技巧,包括选择适宜品种、土壤管理技巧、合理施肥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指导,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二月柑橘,实现丰产丰收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括,包括每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和组织方式。

在这篇关于二月柑橘管理的文章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主题的整体认识。

在此部分,我们将会简要概述二月柑橘的特点以及管理的重要性,引起读者对主题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具体介绍二月柑橘管理的关键要点,包括选择适宜品种、土壤管理技巧和合理施肥方法等方面。

每个小节将详细阐述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实用的管理技巧和建议。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的关键要点,强调成功管理的关键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此部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得到对二月柑橘管理的启发和帮助。

1.3 目的:二月柑橘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然而,要想取得丰产丰收,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

本文旨在介绍二月柑橘的管理技巧,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经济收益。

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管理土壤和施肥,我们可以确保二月柑橘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实现丰产丰收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二月柑橘,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选择适宜品种:在进行二月柑橘的管理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因为不同品种的二月柑橘在生长特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农民经常丰产不丰收现象
农产品增产了,社会供给量增加了,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农产品价
格就会下跌,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因为大部分农产品是生活必须品,其价格弹性很小,所以当农业丰收时,因为销量是比较固定
的,农民为了尽快卖出产品,回收现金,采用了降价措施,实际上并不能提高销量,所以反而收入
减少得更厉害。所以经济危机厉害的时候,外国的农场主宁可将产品销毁,也不出售就是这
个道理。农业生产最好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过高的增长率是有害的。
谷贱伤农指在丰收年,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请用弹性原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
收入=单价x销量

弹性原理
1.价格弹性小于1的时候,单价的降低比销量的增加多。
例子,原价1,销量100,总收入=100
现价比原价少20%,销量增加10%,总收入降低。

2.价格弹性等于1,单价的降低跟销量的增加一样多。
例子,原价1,销量100,总收入=100
现价比原价少20%,销量增加20%,总收入没有变化。

3.价格弹性大于1,单价的降低比销量的增加少。
例子,原价1,销量100,总收入=100
现价比原价少10%,销量增加20%,总收入增加。

谷贱伤农的例子属于第一种,销量的增加比不上价格的降低,所以农民的总收入
减少了。
谷物应该指粮食,粮食属于弹性非常小的食品。不管价格增加减少对需求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需求基本是固定,不会价格高就少吃两碗,价格低就多吃两碗),所以说丰收后供给
量增加,但需求量不变,价格自然下跌的厉害。如果是灾害年粮食价格疯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米等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因此这类的商品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对价格的反应
不灵敏,即使价格下降了很多,需求量也不会增加很多。
所以,在丰收的年份,由于供给增加,使得商品价格下降,但是需求量并没有增
加很多,因此,农民的收入(商品价格X商品需求量)反而减少了
因此要适当的保证农产品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