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第3节 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3节 比热容》教学课件PPT初三优秀公开课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来 自 大 自 然 的 疑 问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 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 , 这是为什么呢?
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 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1.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了解比热容 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现象: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要加热的
时间短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 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水的吸热能力强
方法总结
实验中,使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
温度,来比较所需时间的长短,从而得出它们吸
热能力的高低。
——控制变量法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水和煤油吸热的
04 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生活·物理·社会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倍多,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 要使它们上升同样的温度,水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
多少。
——转换法
实验表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怎样表示 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 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公式:
c Q mt
c:比热容 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J m:质量 单位:kg △t:改变的温度 单位:℃
单位: J /(kg·℃)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还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吗?如何进行实验验 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第13章第3节比热容说课稿

1.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的理解及应用。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比热容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质量、热量、温度变化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公式,解决复杂的热现象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理解困难、实验操作不规范等。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理解困难,我将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提供更多的解释和引导。
2.对于实验操作不规范,我将加强实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比热容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热学基础知识,如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等。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前置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对学习比热容会构成一定的障碍。此外,比热容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涉及到公式的运用和复杂的温度变化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再者,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有效联系起来,这也是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如解释热水袋的保暖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相互交流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热容:
1.比热容的定义:我会首先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解释它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13.第3节 比热容

解:Q放=cm(t0-t) =4.2╳103J/(kg·℃) ×2kg × 60℃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本课结束
进行实验
思考:如何比较水和食用油 的吸热能力?
处理数据
液体 质量 初 m/g 温 t0/℃
水 500 20
食用油 500 20
末温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t/℃
(t-t0)/℃
t/min
30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30
10
2
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 的加热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 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 质量 )、( 温度变化 ) 有关。
猜一猜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 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么因素 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 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会相同么?
实验准备 (1)比什么?拿谁比?怎么比? (2)怎么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热量多? (3)要记录哪些数据?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一、新课引入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 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 ,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 为什么呢?
二、新课讲解
讨论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1、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 度,谁吸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2、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初三物理上册《比热容》ppt课件(教科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直
击
中
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 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直
击
中
考
2、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发生改变的是( B ) A 一杯水倒掉半杯 B 水凝固成冰 C 0℃的水变成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A.5∶3 C.15∶4
B.3∶5 D.4∶15
7、在常温常压下,6 × 107J热量被100千克20℃的水完全吸收 后,其水温升高到多少℃?
质量的大小
温度变化的多少
【结论】: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与物体(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2、思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 高的温度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分析表格数据,思考: 为什么水和铁砂的质量要相等?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观察书中比热容表,你从中发现了些什么?
1. 水的比热容最大。 2.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 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4.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的能力 强(“强”“弱”), 故利用水冷却;同时放热的能力强,故利用水取暖。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
℃
-15 ℃)
4.2×103 J/(Kg.℃) ×4kg ×5 0 ℃ = 8.4×105 J
直
击
中
考
13.3比热容(复习讲义)(解析版)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比热容 ★★ 4 4 12二 热量计算★★22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符号:c ;3.公式:tm Q c ∆⋅=放吸/4.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单位符号:J/(kg ·℃);5.物理意义: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物体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越强) (1)水的比热容是c 水=4.2×103J/(kg ·℃); (2)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
6.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3)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例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质量为500g的铜块的比热容比质量为100g 的铜块的比热容大C.铁块温度升高时的比热容比温度降低时的比热容大D.物质的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均无关【答案】D【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变式1】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比热容变大、温度不变 B.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大C.比热容不变、温度不变 D.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答案】A【解析】解:A、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第三节比热容

3、单位
①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 ②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③符号:J/(kg ·℃).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J/(kg ·℃)
水 酒精 煤油 蓖麻油 砂石
4.2×103 铝 2.4×103 干水泥 2.1×103 铁、钢 1.8×103 铜 0.29×103 水银
解:m =2 kg Q = C m(t0 - t )
= 4.2×103 J/(kg.℃)×2kg×(95℃-65℃)
= 2.52×105J
答:
2、在质量是500g的铝壶里装2kg的水,把 这壶水从15 ℃加热到100 ℃ ,铝壶和水共 要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m铝 = 500g = 0.5 kg m水 = 2 kg Q水 = C水 m水(t - t0 ) = 4.2×103 J/(kg.℃)×2kg×(100℃-15℃)
C——物质的比热容—J/(kg. ℃ ))
m——质量—(kg)
t0——初温—0C
Q t t t——末温—0C
吸热公式:
=cm( - )
吸
0
Q t t 放热公式:
=cm( -
放
0
)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
Q= c m △t
Q——热量——J c——物质的比热容——J/(kg.0c) m——物体的质量——kg △t——变化的温度——0c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3.比热的物理意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 1 ℃吸收(放出)的热量.
4、水的比热:4.2×103 J/(kg ·℃). 它的物理意义: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 ℃吸收 (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比热容》PPT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是指该物体的末温 末 = ___________。
课堂例题
例3.关于比热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答案】D
课堂例题
例4.质量为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80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沙,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比较温度的变化。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实验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比较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以水和沙子为例)
(3)问:如何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相同的热源)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铅
甘油
0.13×103
从上表中你可发现什么规律?
1、水的比热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同。
3、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
新课教学
二、比热容c
4. 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
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
别物质的种类)
(2)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物
1
2
3
4
5
21
34
42
48
55
21
27
32
37
40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7
8
45 51
5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3比热容

1.[中考·岳阳]图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 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两支试管里水和煤油的质量_相__同___(填 “相同”或“不同”)。
知1-练
(2)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_等__于___ (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乙可知,___水___的吸热能 力更强。
知1-练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a 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b 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知1-练
解题秘方:解答此类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就是明确实 验中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是如何运用的,可以从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的 得出等角度考虑。
知3-讲
2 . 计算物体初温和末温的方法
“升高”和“升高了”
是指温度的变化量,即Δt。
(1)已知初温求末温 :先由Δt =cQm求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
温度,再由t = t0+Δt(或t = t0-Δt)来求末温。
(2)已知末温求初温的方法同上。 “升高到”是指末温,即t。
知3-讲
特别提醒 进行热量计算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知识点 3 热量的计算
1. 热量计算公式及变形式
知3-讲
待求量 热量
比热容
质量
升高(或 降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3节比热容
★【知识与技能】
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
知识点一物体的吸热能力
★【合作探究】
演示一用煤气灶烧水
1.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温用的时间长,说明什么?
答: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
2.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说明什么?
答: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演示二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
1.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答:让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给水加热的时间长,由此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多,表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2.此实验说明什么?
答: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即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
★【教师点拨】
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知识点二比热容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4-15,完成以下问题】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符号为c,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合作探究】
1.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性能?
答: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从另一个角度,比热容还反映了物质温度变化的难易程度;比热容越大表示温度越难改变.
2.由“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答:(1)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2)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4)有个别不同物质(如冰和煤油),其比热容相同.(5)通常液态物质的比热容比固态物质的比热容大.
★【教师点拨】
1.比热容和密度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的多少、体积、温度变化及吸热情况等无关.
2.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
程度.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较小.
★【跟进训练】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知识点三热量的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6,完成以下问题】
热量的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
(
t
t
cm
Q-
=
吸
.
(2)放热公式:)
t
t
cm
Q-
=(
放
.(3)一般式:t
cm
Q∆
=.
★【合作探究】
1.应用公式计算热量的步骤是?
答:应用公式计算热量的步骤是:(1)根据题意确定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2)分析已知条件,并统一单位.(3)根据物理过程,依据条件选择公式.(4)代入数据求解,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2.当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间的关系是?
答:
放
吸
Q
Q=(热平衡方程).
★【教师点拨】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单位要统一.
2.审题时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的区别,“升高到”是指物体的末温,“升高了”是指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1.实验
(1)常见有关比热现象.
(2)煤油、水对比实验.
2.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 3.比热容表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视频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