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碘 酮治疗老 年性 室性 心律 失 常的疗 效 。 【 关键 词】胺碘 酮 ;室性 心律 失 常 ;老年
中图分 类号 :R4 . 5 17
・
临床研究 ・ l l l
寻发病原 因、给予正确的诊断与合理 的临床指导 ,一方面保 障胎儿 的 性命权 ,另一 方面保障新生儿 的生命质量 ,帮助年轻 的准父母做最 好 的 、最合理 的妊娠 知情选择 ,用我们 的知识与关怀来减轻她 们的心理 负担和精神因素影响。
与受 益比率 等。对于无持续性心 动过速的胎儿通常 采用 期待疗 法 ,密 切 监测 ,不需抗 心律 失常治疗 。胎 儿 动过缓 的处理 取决 于对 其病 t D
例 (5 )t无 效3 ( ̄)。在 6例病例 中用药效果最快 为数十分 9 ̄ 0 / 例 5 0 / 0
钟 ,多 为急性 快速 心律失 常患者 ,静 脉给胺 碘酮 后心律 失常快速 消
失 ,继 续静脉滴注胺碘酮 1h 2 后停药 ,未再复发 ;最 长用 药者长达5 年
余 间断用药 。1 5 男性冠 心病 并高血压 及糖尿病 患者 ,因室性 早 例7岁 搏先后用 过丙匹胺 、普罗帕酮片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无效 ,用奎尼丁 的效果 较好 ,使用时间断多 次停 药 ,每次停药后早搏就 会立 即复发 , 再用胺 碘酮后早搏 消失 ,故 一直用药 持续至 今。有 1 8 例8 岁老年男性 患者 ,原 发病 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 ,主要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患者 心 功能减低致不 能应用具有负性肌力 的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应用无效 , 所 以在治疗原 发病 的基础上 ,给予心 电及 生命体征监护 的情 况下静 脉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原体f = o . 0 0 , P > 0 . 0 5 ;与同组男 性对比 ,分 别为 = 0 . 0 9 , P > 0 . 0 5
H 2 0 0 0 0 7 2 8 ;规格 :0 . 2 5 g )l 0 m g / ( k g ・ d ) 以0 . 9 % 氯 化钠注射液 i 0 0 mL 稀
册) [ M] . 7 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1 : 1 3 6 2 .
学 杂志 , 2 0 0 9 , 9 ( 1 9 ) : 4 5 9 4 — 4 5 9 5 .
[ 2 ] 古旗, 韦 彩芬 . / J 、 儿 急性 肠 系 膜淋 巴结 炎 临 床分 析 [ J ] . 中国误 诊 [ 3 ] 陈 金安 , 毛金 龙 肺 炎 支原 体感 染 致小 儿腹 腔积 液9 例分 析 [ J ] . 临
床 儿科 杂志 , 2 0 0 9 , 2 7 ( 7 ) : 6 3 3 - 6 3 4 .
为主 ,但对肺 外其 它脏器 亦有 一定损 害 ,其 发生率 约2 5 % - 5 0 %,约 2 5 %为 胃肠道 受累 。MP 终端结 构P I 蛋 白,通过与人体 细胞神经氨酸 枚紧密结合 ,达到破坏 人体细胞膜 、避 免机体免疫 细胞 攻击作用 ,故
P > 0 . 0 5 ;非MP 感染所 致肠 系膜淋 巴结 炎患 儿性别及 年龄段 对 比,无 明显差异 ,P > 0 . 0 5 ,表 明3 岁 以上肠 系膜淋 巴结炎 与MP 感 染具有相 关
治疗 ,病毒感染者 给予抗病毒 、促进 病毒代谢 治疗 ;细菌感染 患儿 ,
给予抗 生素治疗。每周复查超声 ,1 疗程为 1 0 d 。 2 _ 3治疗 效果 肺炎支原 体感染患儿于 治疗5 d 后 ,所有患儿腹 痛、腹泻及 发热等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
37 ・ 56
N .8 0 1 oO 2 1
临床 医学
微处理则能词整病情 。故 I 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过程 中, 不会 造成 身体组 织 的受损 。 此次间质化疗联合间质放疗取 得 了显著 的效果 , 仅降低 了患者的复 不 发率 , 在治疗的同时也维持了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
t n p o s a [ ] hⅡ R d O e i hs 2 0 , 8( ) i  ̄ it t r J . o l u ai nd B0 Py,07 6 1 :  ̄ 1
1 9一性心 动过 速 的临 床分析
何 荣国 朝 乐 门
内蒙古陈 巴尔虎旗 人民医院 . 内蒙古 陈 巴尔虎旗 0 10 25 o
参考 文献
要求 。抗肿瘤药物能防止血脑屏障 , 证药物使 用后 可对肿瘤 细胞产生 直 保 接作用 。用药剂 量是系统化疗 的 l4 / , / —16 这就使 得脑组织 以外 的血浆 药 物浓度显著降低 , 有效防止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医学 资料 显示【 , 组 3脑 】 织局部药物浓度 是系统 给药 的 13 , 物对局部组织的渗透为 2 5 m 倍 药 1 . e 。同 联合治疗方案能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 , 脑胶质 瘤不 会发生不脑外转移 , 这就给间质化疗 和间质放疗创造 了有利条件。 问质化疗联 合同质放疗本质上是近距离放疗 。早期传 统的医学治疗运 用 了永久性的同位素籽子埋藏 , 通过 医疗技术改革后这 一方案 出现 了变化 。 此次研究使用国产放疗囊 , 能按照具体情况多次重 复注 入放疗源 , 显著降低 了二次开颅手术 。此次选择 I 间质放疗 , 行 其发 出纯弱 _放 射线 , y 半衰期 较长 , 6 . d 有 2 — 5 为 0 1 , 8 3 千伏 特能量 , 最大组织穿透力是 2O m . e 。治疗肿瘤 需采用释放 出的 射线破坏肿瘤细胞 的 D A双链 , N 让细胞 的增殖能力逐渐 散失。按照放射治疗剂量 以及距 离的平方 成反 比的规律 , 瘤 内部 发出 间 肿 质内放疗 的射线 , 能通过脑组 织到达靶 区。长期坚持 低剂量 的照射 治疗能 显著改善肿瘤组织 内分裂周期 , 证肿瘤 的均匀 照射。通过 这种治疗 方式 保 能大幅度杀伤肿瘤组织 , 使得正常 组织受照射 剂量减小 L 。而对周 围正常 4 J 组织 的照射剂量小于 5 G , O v 正常组织 所受剂 量仅会 引起亚致 死损伤 , 经稍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Ⅲ 谢 荣. 麻醉学[ M] 3版 . 北 京科 学 出版 社 , 1 9 9 4 : 3 6 6 . 『 2 ] 徐启 明, 李文硕. 全 国 高等 院校 教 材 . 临床 麻 醉 学 【 M]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1 . 1 28 .
3讨 论
老年人椎间隙随年龄增加逐渐变窄 , 脊 柱后凸或侧弯 , 棘上、 棘
间韧带的多有钙化 , 甚至骨化 而失去 弹性 , 造 成穿刺 困难 , 所 以老年 人直入法成 功率较低 , 临床上多改用其他穿刺方法如侧人法 。
韧带后 , 取出针芯 , 把带有小气泡 的、 内含生理盐水 3 m l 的注射器接 针 蒂上 , 再缓慢进 针 , 一旦 突破黄韧带 , 即有 阻力顿时消失 的“ 落空 感” , 表示硬膜外针尖 已在硬膜外间隙 , 经辅助试验进一步证实。 把穿 刺针 向尾侧或头侧旋转 9 0 。 , 置管试验 。 1 - 3观察项 目 标准 ①多次进 针:在 同一针眼内硬膜外针经皮穿刺到
医学信息 2 0 1 3年 2月第 2 6卷第 2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F e b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2
例, 股 骨干骨折 1 2 例, 阴道脱垂 1 1 例, 阑尾炎 2 4 例。 随机分为两组 :
刺部位均在 T 。 ~ L 5 间隙。侧入法 : 在选定的穿刺间隙 , 距脊柱正 中旁
开 l c m处为穿刺点 , 依 次在皮内 、 皮下 、 肌间直 至椎 板做浸 润阻滞 ; 用 1 6 号针破皮 ,穿刺针沿此径路垂 直进 入 ,直达椎板 ; 退针0 . 2 一 O . 5 c m针 头略向头 、 向上 、 向正中线 , 对准棘 突间孔 , 穿透黄韧带 , 进 人硬膜外腔 。正中法 : 患者取右侧卧位 , 于棘突间隙中点处做皮丘及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论文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7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为89.5%,8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
结论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关键词】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室壁瘤;胺碘酮;安全性为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笔者所知医院收治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7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并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总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慢心律)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38-70岁,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42例(含10例室壁瘤形成),扩张型心肌病28例,6例患者为病毒性心肌炎。
1.2 方法首次胺碘酮用量3-5mg/kg,10min静脉注入,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以后根据临床病情减量,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第一个24h胺碘酮总量1200-3750mg(静脉+口服),平均(2153±365)mg,维持静滴1-9天,平均(5.3±1.6)天。
1.3 评价项目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监测,以了解患者疾病治疗清理。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sp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结果显示,无效8例患者,16例患者经治疗72h 后疾病得到控制,22例患者经48h治疗疾病得到控制,30例患者经24h治疗疾病得到控制。
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51例临床分析

( > .5 ; P 00 ) 平均 心 率治 疗前 、 相 比较 ,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 .5 ; V F治 疗前 、 相 比较 , 后 差 尸 00 ) L E 后 差异 无 统 计学 意 义 ( > P
00 ) .5 。结论 : 剂 量 盐酸 胺碘 酮 片治 疗 老年 人 室性 心律 失 常是 安 全 有效 的 , 明显 副 作用 。 小 无
dohoi a lt wa r l d ii ee , b evd tecnrle et nL E , T , T n no ade et R sl : rc lr et es soa ya m ns rd o sre o t f ci V F Q c Q d a du t r f c. eut d b l t h o o w s
T eaea eh at a a odf rn tt t a s nf a c e e nb fr a datr rame t ( > .5,h V Fh d h vrg er rt h dn iee t ai il i icn eb t e eoe n e et n P O0 )teL E a e s sc g i w f t n iee t tt t a s ic c ew e eoea dat et n f> . ) C n lso : h mal oea o ao e odf rn ai i l i f a eb t en b fr n e t ame t P O0 . o cu in T es l s mid rn f s sc g i n n f rr 5 d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它们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被广泛关注。
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但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却并不多见。
本文旨在通过对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
一、胺碘酮的治疗效果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抑制剂,主要通过延长动作电位和抑制钾离子外流来稳定心律。
临床研究表明,胺碘酮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胺碘酮可快速控制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胺碘酮还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源性休克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它们的治疗机制和副作用略有不同。
胺碘酮通过多通道抑制作用来稳定心律,对于各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其有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而西地兰则主要通过阻滞钠通道来延长动作电位,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为显著,但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可能略逊于胺碘酮。
在安全性方面,胺碘酮和西地兰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相对而言,西地兰的心血管毒性较低,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而胺碘酮的使用范围受限于其对甲状腺和肝脏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的应用更为谨慎。
胺碘酮和西地兰在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治疗机制、副作用及安全性略有不同。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最佳的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影响。
需要加强对这两种药物的临床使用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胺碘酮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析 。结果 陪伴分娩 与非 陪伴分 娩对 剖 宫产 有显 著性 差 畀
( < . )陪 伴 分 娩 可 以明 显 降 低 剖 宫 产 率 ; 伴 分 娩 与 非 陪 P O0 , 5 陪
伴 分娩 对 阴道 助 产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 ) 结 论 陪 伴 分娩 可 P 0 5。 0
偶发室性早搏 , 但较治疗前 明显减少 8%以上 , 中有 4例没 0 其 有达到治疗标 准, 总有效率达 8 . 33 %.
2 不 良反 应 . 2 本 组 患 者 有 3例 出现 食 欲 差 ,但 无 明 显
心律失常有关 , 目前胺碘酮是临床证实可 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和 充 血性 心力 衰 竭 所 致 的 室性 心律 失 常 ( A 导 致 猝 死 的行 之 v )
l 疗效标准 - 3 1 观察方法 . 4
无持续性 室速 , 短阵室速减少 9 %以上 , 0 全部病例治疗前均查 E G 血常规 、 C 、 甲状
室 性早 搏 减 少 8 %以上 为有 效 。 0
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 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 失常 2 4例 患者 , 疗效满意, 有效率达 8 . 不良反应较 少。结 3 %, 3 论 胺碘 酮能有效地防止恶性心律 失常的发生 , 降低缺血性 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ECG显示在10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有88例,有没有改善的患者10例,继续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3个疗程以后,最终恢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只有4例没有达标,有效率96%。
结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上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标签: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疗效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等。
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心绞痛、加重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有时还可以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最终导致心源性猝死[1]。
胺碘酮作为一个在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药物,了解其对于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在临床实用上尤为重要。
为探讨关于胺碘酮在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上的疗效,该研究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02例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55例,女4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岁。
所选取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全部为通过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所确诊,其中室性期前收缩72例。
包括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3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0例。
室性心动过速30例,包括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6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胺碘酮进行治疗。
胺碘酮口服:200 mg/次,3次/d,1周以后根据病情可改为200 mg/d维持,1个疗程为7天,老年人用量可酌减。
对于胺碘酮口服疗效不明显者,可以采用胺碘酮静脉滴注来进行治疗,有40例患者,按0.5~1 mg/min
静脉泵入。
胺碘酮的用量需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老年人宜适当减量。
在服用胺碘酮或静脉滴注胺碘酮期间。
应该复查心电图,注意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动态心电图、肺部X线片、甲状腺功能,包括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等。
将胺碘酮临床治疗有效的标准设定为:无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减少95%以上,室性早搏减少85%以上。
仔细观察分析在治疗以前、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半年后102例患者的心律失常、QT间期的变化情况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
2 结果
患者在经过胺碘酮治疗后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通过心电图复查显示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有88例。
有10例患者均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但仍有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继续通过维持量200 mg/d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显示均达到临床有效标准,在通过胺碘酮维持治疗半年后仍然有4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不能控制到有效标准。
但由于未明显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因而没有再增加用药剂量,通过分析得出结果显示胺碘酮对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率达96%。
3 讨论
心室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主要包括心室颤动、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病情发作时通常有头晕乏力与心悸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存安全造成威胁。
本研究中采用的胺碘酮为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能够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钾离子通道,有效阻止其外流,并对心脏传导产生抑制,延长心室、心房以及房室结的动作电位,避免建立未折返,降低心率,对实行心动过速有效抑制[2]。
同时还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发生扩张,进一步减少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患者的心肌症状[3]。
本研究中,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到96%,综上所述,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加林泽.临床医生应用胺碘酮实用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1,15(5增刊):49-51.
[2] 林修功.胺碘酮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原则及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19(9):524.
[3] 汪定明,郭兴化.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