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综合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综合训练
第I卷
一、单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A. 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 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 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 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2. 某时段期间,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正午时的倾角逐日增
大,该时段最可能是
A. 清明节至劳动节
B. 儿童节至建军节
C. 教师节至国庆节
D. 国庆节至元旦节
3. 下列属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条件的是
A. 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广大
B. 靠近消费市场,可解决全县的电力供应问题
C. 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平均值大于70°
D. 政策支持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4~6题。
4. 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 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 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 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5. 在海拔1000m处,两个坡向的气温差异最接近
A. 5℃
B. 9℃
C. 14℃
D. 19℃
6. 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 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 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 金沙江干热河谷
D. 天山南麓的绿洲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或蛇曲,通常形成于地势相对平坦,河流落差不大的草原、湿地等区域。图为长江上游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了另类的蛇曲之美。目前通天河已经规划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枢纽——侧方水库,该水库位于青海省称多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 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A. 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B. 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C. 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更强
D. 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8. 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A. 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B. 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 地壳稳定——通天河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垂直下切
D. 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
9. 侧方水库的建成蓄水对通天河流域的影响有
A. 库区水位的季节变化变大
B. 玉树以下河段的河流输沙量明显上升
C.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破坏蛇曲景观
D. 库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下左图,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右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 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
B. 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 沙丘东坡缓西坡陡
D. 沙丘向湖心移动
11. 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有
①西北风②湖陆风③地壳隆起④河流⑤地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2. 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A. 气候干旱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点对应时间预测在2045年前后),完成下列各题。
13. 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医疗生活水平
B. 人口政策
C. 交通条件
D. 人口流动
14. 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
的是
A.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 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C. 接受外来移民
D. 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 北纬45°附近
B. 南纬45°附近
C. 北纬20°附近
D. 南纬20°附近
16.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河流右岸
B. 河流自东向西流
C. 遮蔽区最大在1月
D. 遮蔽区最大在7月
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A、B、C之间地形成因是
A. 背斜成山
B. 背斜成谷
C. 向斜成山
D. 向斜成谷
18. A、B、C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堆积作用
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作用
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自然岸线长度及其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中国大陆沿海岸线总长度减少最明显的时段为
A. 1960—1970年
B. 1970—1980年
C. 1980—1990年
D. 1990—2000年
20. 导致自然岸线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海水侵蚀增强
C. 海湾岸线开发
D. 流域植被破坏
读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