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菜套种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菜套种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张掖市属河西走廊中部干旱绿洲农业经济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2 683~3 088h,≥10 ℃的活动积温2 800~3 400 ℃,无霜期150~170d,年降水量89~283mm,年蒸发量1 700mm以上,年平均气温7.60 ℃,年平均日温差13.60~16.40 ℃,昼夜温差14~16℃,春季气温回升快,作物生长期热量集中,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光合同化率的提高。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

地膜小拱棚菜花套种玉米

1田间种植形式和规格

选择合适的地块划线起垄,垄面宽70cm,垄沟宽40cm,垄高15~20cm,超薄膜覆盖,菜花温室育苗。于3月中旬,在垄面按行距50cm,株距45cm的规格,每垄移载2行,三角形定植,小拱棚保护,保苗约40 500~45 000株/hm2。4月下旬在垄顶(即菜花内侧)按行距35cm,株距30cm的规格点种2行玉米,保苗60 000株/hm2。

2主要栽培技术

2.1菜花温室育苗选用株型紧凑、耐寒、早熟的菜花品种,如祁连白雪、荷兰48、荷兰83等。在温室内采用营养土育苗,首先配好营养土,比例约为熟土65%,腐熟圈肥30%、普通过磷酸钙5%,混匀后调好温度后做好苗床,整平待播。菜花种子先经温汤浸种催芽处理,露白后即可播种,按照8cm×8cm的间距点播于苗床内,每穴3粒,随后跟覆一薄层细沙,洒水。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方法步骤相同。播后温室内的温度调控在15~18℃,保持湿润。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3~5片真叶时,切坨分苗。

2.2菜花移栽及田间管理春暖地化(4月上旬)后及时浅耕,施腐熟圈肥75 000kg/hm2,尿素375kg/hm2、磷二铵300kg/hm2或普通过磷酸 1 200~1 500kg/hm2做基肥。在菜花移栽前3~5d划线做垄,垄面宽70cm,垄沟宽40cm,垄高15~20cm,用70cm宽,0.008mm厚的超薄膜覆盖垄面。每垄移栽2行,行距50cm,株距45cm,三角形相错定植,随即搭好小拱棚,沟中灌水。移栽后5~7d不放风,待缓苗后白天天气暖和无风时揭起拱棚两端通风降温,下午19时左

右气温下降前及时闭棚保温。以后随天气转暖,逐渐加大通风口和通风时间,直到5月中旬晚霜结束后拆去拱棚,让其露地生长。菜花莲座期以前应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土壤墒情轻浇水2~3次,轻追肥1次,追施硝铵225kg/hm2或尿素150kg/hm2。莲座后期应注意控制浇水,进行适当的蹲苗,以促进花球的形成。结球期加大灌水量,每7~10d灌水1次,视生长情况追肥2~3次,每次追肥硝铵225kg/hm2,采收前1周停止灌水。大约5月下旬~6月上旬花球充分膨大,下部小花球开始松散,花球表面平整时陆续采收上市。发生蚜虫时可用50%抗芽威2 000倍液喷雾防治。采收前10d禁止施药。

2.3玉米播种与管理玉米配套的品种应该为中晚熟高产品种,如沈单16号、豫玉22、金穗9号、张单1103等。于4月中旬在垄面菜花内侧播种2行,行距35cm,株距30cm,三角形相错点播,每穴2粒种子。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定苗时注意观察病虫害情况,地下害虫较严重的地块,初播种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外,定苗要适当迟一些,以免因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菜花采收后随即拔除残体,此时应主攻玉米田间管理,随时清除杂草及时追肥灌水,结合灌水,在拔节、大喇叭口、抽雄期分别追肥硝铵225kg/hm2、450kg/hm2、150kg/hm2,灌浆期再灌水1次,以保证成熟。全部作物收获后随即将废地膜回收干净,妥善处理。

3病虫害防治

近几年,张掖作为全国主要的种子生产基地后,外引亲本和自交系及新品种大量涌进,各类病虫害也随之进入张掖。目前棉铃虫已成我市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好防治工作。

第一,农业防治。①种植抗虫品种。大发生年份,玉米田应大力推广沈单系列等较抗虫的品种,适当压缩郑单958、中单2号等喜食品种;蔬菜应推广种植抗虫或避虫效果好的品种。②中耕灭蛹。通过机械损伤虫蛹,破坏蛹室等栖息环境以及深埋虫蛹,降低发生基数。③秋翻冬灌。采取秋季深翻,适当推迟冬灌,降低土壤温度,密封通气道,可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减轻来年发生程度。④人工防治。在玉米果穗花丝授粉变红开始萎蔫、棉铃虫幼虫3龄前尚未钻入果穗内部咬食嫩粒时,逐行逐株逐穗剪掉玉米果穗顶部苞叶空尖部分,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第二,物理防治。①安放杀虫灯。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灯的高度距离植株1.50m,每台灯控制面积 4 hm2。②应用性诱剂。利用棉铃虫信息素诱芯,制成诱捕器,于二代棉铃虫发蛾盛期诱捕雄性个体,降低雌性交配率、卵孵化率及幼虫密度,控制种群数量增长。③喷肥驱虫。喷施1%过磷酸钙、草木灰等叶面肥料,对棉铃虫成虫产卵有驱避作用,能减少田间落卵量,减轻危害。

第三,药剂防治。①在7月下旬~8月上旬玉米已授粉完毕,但棉铃虫幼虫还未蛀入玉米雌穗花丝之前,采用化学药剂滴“心”(玉米雌穗花丝部位)法防治玉米田棉铃虫幼虫。②在7月中下旬~8月上旬,抓住棉铃虫幼虫3龄前尚未钻入果穗的关键时期开展药剂防治。选用药剂有:BT乳剂500倍、35%植保博士1 500倍、30%螟铃速杀1 500倍,轮换使用。

第四,天敌控制。调整农作物种植布局,采取延期化学防治、使用选择性农药以及推广局部施药技术等保护天敌,优化捕食性天敌草蛉、瓢虫、蜘蛛、食虫蝽和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类的栖息活动环境,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