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部:腔静脉窦
窦房结: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
固有心房
界嵴 右心耳
梳状肌
心耳处,肌束交错呈网,当心功能障碍时,心耳处血流更缓慢, 易淤积成血栓
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入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出口: 右房室口
卵圆窝: 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的遗迹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右房室口
上腔静脉口
Todaro 腱
2.室间隔(室中隔)较厚 (1)肌部在两侧的心内膜深面分
别有左、右束支通过。 (2)膜部是室间隔缺损的易发部位。
3.房室隔:房间隔与室间隔过度重叠的区域
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
• 房间隔缺损
• 室间隔缺损
血流动力学变化(左向右分流)
1、肺循环血流量增多
2、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动脉
压力增高,肺血管阻力增高,
四沟
冠状沟 (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 前室间沟与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
后房间沟(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房室交点: 后房间沟、冠状沟与后室
间沟的相交处,是左右心
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 接近出,其深面有重要的 神经和血管等结构
三. 心腔结构 -右心房
位置:心右上部 界沟、界嵴 前部:固有心房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组成
淋巴系统
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
心 血 管 系 统
淋 巴 系 统
脉管系统的功能
• 1、主要功能:物质运输 • 2、内分泌细胞及器官所分泌的激素亦由脉管系统运输, 作用于相应靶器官 • 3、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及实现防卫功能
• 4、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可分泌心
右位心 ( Dextrocardia )
心脏异位
心的毗邻
前:胸骨体 2-6肋软骨 后:5-8胸椎 侧:肺和胸膜 上:出入心的大血管 下:膈
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仅在左侧第4-6肋软骨前部
直接与胸前壁相贴,此区称心包裸区.临床心内注射应选择胸 骨左缘第四肋间处进针,可不伤及肺
冠状窦口前内缘 Koch三角 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
Todaro 腱
Koch三角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右心室(右心房的前下方)
流入道(窦部) 流出道(漏斗部) 分界:室上嵴
右心室壁上一个较宽的横行肌隆 起,位于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之 间。
右心室流入道 (固有心腔 )
肉柱 乳头肌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隔乳头肌
心底
主动脉弓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上腔静脉 升 主 动 脉
肺静脉
肺动脉干
下腔静脉
两面
1. 前面:与胸骨和肋骨相对,称胸肋面 2. 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几呈水平位)
胸肋面 膈面
三缘
1. 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 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 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右缘
左缘
下缘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复合体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三 尖瓣、腱索、乳头肌在功能上 是一个整体,是防止血液逆流 的装置。
右心室流出道 (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下界—室上嵴
前壁—右心室前壁
内侧壁—室间隔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左心房
左心耳
左心房窦
四个入口
左肺上、下静脉口
右肺上、下静脉口
心脏位于中纵膈 前面大部被肺遮 胸骨左缘四肋间 急救药物可注射
注射部位
二.心的外形
• 心脏似倒置的圆锥体,纵轴斜向左前下方,大小似 本人拳头
心的外形可归纳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一尖
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尖搏动可在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 线内侧1-2厘米触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底: 心底
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脏的大血管
毛细血管
二.血液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主A及分支
营养物质,O2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及属支 上下腔静脉
组织细胞
代谢废物,CO2
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及分支
CO2
肺泡毛细血管网
O2
肺泡
肺静脉及分支 左心房
第二节:心
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中纵膈内, 1/3位于正中线 左侧, 2/3位于 正中线右侧 (“偏心眼”)
瓣膜和动脉壁之间形成的衣袋状空间,称为主动脉窦,可 分为左、右、后3个窦。左、右窦的动脉壁上分别有左、 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瓣膜关闭
瓣膜打开
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心纤维骨骼)
左、右纤维三角 4个瓣纤维环(肺动脉 瓣环、主动脉瓣环、二 尖瓣环和三尖瓣环) 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 和瓣膜间隔等
1.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 Todaro腱 2.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漏斗腱) 瓣膜间隔
左纤维三角
右纤维三角
(二)心壁 1.心内膜
2.心肌层 心房肌2层 心室肌3层
3.心外膜
右心 室
浅 层 中 层 深 层
左心室
中层 浅层
心涡
(三)心间隔 1.房间隔(房中隔)
较薄,两层心内膜之间夹以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细胞构成, 卵圆窝 Koch三角
钠素、血管紧张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功能调节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 Heart :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2.动脉 Artery:运送血液离心至毛细
血管的管道
心 动脉
3.静脉Vein :引导血液回心的管道 4.毛细血管 Capillary: 连接动,静
脉末梢之间,是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

静脉
随着时间推移,肺血管发生 组织学改变,可使右心压力
逐步高于左心,而转变为右
向左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法洛四联症
• 肺动脉狭窄 • 室间隔缺损 • 右心室肥大 • 主动脉反位
(主动脉骑跨于缺
损的室间隔上)
心脏瓣膜病
• 二尖瓣狭窄
一个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
(室壁厚度是右心室的3倍)
室腔以二尖瓣的前瓣(尖)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 (左心室窦部)
左房室口
二尖瓣复合体
流出道 (主动脉前庭)
左心室的前内侧部分,主动脉 口下方,壁光滑无肉柱,缺乏 伸展性和收缩性,为左心室的 流出道。 后外侧界:二尖瓣的前瓣
前内侧界:室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