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及其作用机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课件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课件

储藏形式
运输形式
束缚态-与细胞颗粒,受体蛋白,其它高分子化合物以 共价健复合。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
4.合成部位、运输和氧化
主要合成部位与分布: 分生组织、正在生 长的幼嫩部分(茎 尖、芽、正在发育 的种子、幼叶)
•运输
•被动运输:成熟叶子中 合成的IAA经由韧皮部 向上或向下被运输到其 他部位。无极性,为被 动运输形式。
生长素结合蛋白 (ABP)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
7.生产中的应用
无性繁殖中:促进插条生根、诱导成花、增加座果率 、组织培养、促进某些植物雌花的形成,如黄瓜、秋海 棠、油松的雌球花。
组培中:促进根和茎的分化,IAA与CTK共同作用。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
第二节 赤霉素类(GAS)
1.发现 2.种类 3.代谢和存在形式 4.合成部位和运输 5.生理作用 6.作用机理
五大类激素
生长素类( auxin, AUX)、 赤霉素类( gibberellins, GAs ) 、 细胞分裂素类(cytokinis, CTKS)、 乙烯(ethylene, Eth)、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 AUX 、CTKS、GAS促进生长;ABA抑制生长;乙烯
IAA极性运输的化学渗 透极性扩散假说
IAAH,亲脂,易通 过膜扩散;
IAA-,亲水,不易通 过膜扩散;
IAA转运蛋白(运 输载体):位于细胞的 基部。
pKa=4.75
植物生理学植物激素
5.生理作用
(1)促进细胞和器官的伸长;
A 最适浓度10-5~10-6M , 浓度大于最适浓度,抑制伸长
B 不同器官组织敏感性不同 最适浓度:根 < 芽 < 茎 根最适浓度 10-13~10-8 M 茎最适浓度 10-5~10-6 M

常见的植物的激素及其作用ppt课件

常见的植物的激素及其作用ppt课件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
概念 在植物体内由特定组织或细胞合
成,从产生部位输送到其他部位,对生 理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概念 是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
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有些化学 结构和性质与植物激素不同但有类似的生 理效应和作用特点,微量施用达到对植物 体生长发育产生明显调控
生长素
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 5.生长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完整版PPT课件
6
生长素的发现 1、1880年 达尔文 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
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
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完整版PPT课件
7
2、1928 温特
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
物质从尖端 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
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完。整版PPT课件
8
3、1946年
人们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吲哚乙酸, 生物学上又称之为生长素(IAA)。后来进 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 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 丁酸(IBA)等。
继生长素之后,科学家又从植物体内陆 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其他植物激 素。
完整版PPT课件
9
生长素
产生 :叶原基、嫩叶、胚芽鞘和发育中 的种子、花粉粒、结实期的果实
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运输: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完整版PPT课件
10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的机理: 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 生长得快。

高中生物课件-植物激素课件

高中生物课件-植物激素课件

如何证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切取弯曲部位制成玻片,显微观察
如何证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多 检测生长素含量
原因二、单侧光刺激导致生长抑制物质在向光一侧积累, 从而造成植物向光性生长的。例如,引起萝卜下胚轴向光性的 抑制物质可能是萝卜宁和萝卜胺,引起向日葵下胚轴向光性的 抑制物质可能是黄质醛。但是,至于这些抑制物质究竟是什么, 目前还没有定论。
用单侧光照射,如右图。下列结果及判断正确的是(D)
• ①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 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 ②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等 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 ③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 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原因 •④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 生长的原因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对照 实验 单一变量
实验结论
尖端
1
2 有无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 有

1
3 尖端是否感受单侧 弯曲生长需要尖端感受单侧光

1
34 锡箔罩遮光部位不 胚芽鞘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5
1 尖端是否感受单侧 单侧光照射使植物弯向光源生


达尔文提出假设: (1)尖端产生并向下传递“影响” (2)“弯曲”因背光面比向光明生长快
• (2)植物的向重力性
A、B 为极性运输,C、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 →根茎对对生生长长素素敏敏感感性性强差→→根茎的的向负重向力重性力性
①外因:重力产生单一方向的刺激 总结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
敏感程度不同
• 1.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 重性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 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共29张PPT】

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共29张PPT】
生物必修三其他植物激素课件
施用5μg GA3 后第7天
对照
GA3 对 矮生型 豌豆的 效应
10 μg
GA/d
处理4周
对照
低温处理
6周
GA对胡萝 卜开花的 影响
二、细胞分裂素(CTK)
1、CTK的发现
1963年,未成熟的玉米籽粒→细胞分裂促进物质 ,→玉米素(zeatin,Z,ZT),是最早发现的植物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1959年,伯格(Burg)等(气相色谱)测出了未成熟果实中有极少量的乙烯产生,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增加。
(3)、抑制叶片衰老,不定根的形成和侧根的形成
协同作用: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
进4(2、)切哪运段些细输水胞果:伸在从长上根的市作部前用有经。可木能质使部用了向乙地烯上利部? 分运输
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4.北方大田里的油菜在盛花期由于几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
D ,为了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A.喷施硼肥
B.多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D.无补救措施
发现: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乙烯 吲4、哚运乙输酸:促从进根植部物经生木长质的部主向要地原上因部是分(运输)
植组织物培的养生长发愈育伤过组程织,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植植物物的激生素长有与植五物大激类素,之间即的生关长系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
例(4如)脱,落用酸2抑,制4-生D长处加理速衰番老茄,增细胞加分座裂果素则后可,解除如这果些不作用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

植物的激素调节全ppt课件

植物的激素调节全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外因:单侧光照射 内因:①尖端的存在(感光) ②产生生长素
③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
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生长的快(伸长)



长 素

较 多


正常光照或无光照 生长素:均匀分布。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 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 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实例2:植物的向重力性(向地性)
两重性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 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 位置是( )
A.a B.b C.c D.d
抑 制
促进
放太空中 的情况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123的、 、 、反深向 窗应植秋日 台叶葵 的没物片会盆有没变跟花动有黄随会物神脱太弯那经落阳向么系转光灵统动源敏,,植那物植对物外靠界什刺么激 4对、自果身园的的园生丁命对活果动树进进行修调剪节,呢果?树挂果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植物生理学之激素》课件

《植物生理学之激素》课件
赤霉素、GA3等, 促进细胞分裂和伸 长。
脱落酸类
脱落酸、ABA等,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 老与脱落。
生长素类
吲哚乙酸、吲哚丁 酸等,促进细胞伸 长和分裂。
细胞分裂素类
玉米素、激动素等 ,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类
乙烯、ACC等,促 进果实成熟和器官 脱落。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
信号转导
植物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 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06
其他植物激素
乙烯
乙烯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在植 物的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如促进果实成熟、 花朵脱落等。
作用机制
乙烯通过与植物细胞表面的 乙烯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 的信号转导过程,最终调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影响因素
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 剂等均可影响乙烯的合成与 作用。
研究意义
深入了解乙烯的合成、作用 机制及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 中的作用,有助于为农业生 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感谢观看
THANKSຫໍສະໝຸດ 茉莉酸茉莉酸茉莉酸是一种生长调节物质, 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作
用。
作用机制
茉莉酸通过与植物细胞表面的 受体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 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影响因素
茉莉酸的合成受到植物体内其 他激素的调节,同时也受到环 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意义
研究茉莉酸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因素,有助于为植物生长调节 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细胞分裂素能够调节植物生长,促进茎、叶和根的生 长。
提高植物抗逆性
细胞分裂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和 抗病等。
细胞分裂素的代谢与运
代谢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最终被分解和排泄。

《植物生长激素》课件

《植物生长激素》课件
植物生长激素的运输速度和方向 受植物体内激素浓度和环境因素
的影响。
植物生长激素的分布与积累
分布特点
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不同部位含量不同。
积累情况
随着植物的生长,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逐渐积累 。
影响因素
植物生长激素的分布与积累受植物生长阶段、生 理状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04
植物生长激素的功能
促进植物生长
20世纪20年代
荷兰科学家F.W.Went首先从西印度群 岛的爪哇木薯中分离出了具有促进植 物生长活性的吲哚乙酸,并命名为“ 生长素”。
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
信号转导
植物生长激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 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 途径,最终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
控。
生理效应
植物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 伸长和分化,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 和生长发育。
环境适应性
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受到环 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湿 度等,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变化。
02
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
吲哚乙酸(IAA)
总结词
最普遍的植物生长激素,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加速植物生长。
详细描述
吲哚乙酸(IAA)是最早发现的植物生长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和幼叶。它能促进细 胞伸长和分裂,从而加速植物生长。IAA在植物生长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调控许多生理过程,如根尖分 生组织的生长、维管束分化等。
特点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微量 高效性,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和代谢等生理活动产 生重要影响。
分类
主要包括吲哚乙酸(IAA )、吲哚丁酸(IBA)、 萘乙酸(NAA)等。
植物生长激素的发现
19世纪末

植物激素PPT课件

植物激素PPT课件
植物激素ppt课件
目录
• 植物激素概述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 植物激素的应用前景
01
植物激素概述
植物激素的定义
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 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 机物。
05
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脱落酸
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01
脱落酸能诱导叶片中的叶绿素降解,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同
时,脱落酸还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脱落。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02
脱落酸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表现出休眠和矮化
的状态。
提高植物抗逆性
03
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
调节花期
植物激素如开花素和脱落酸可调 节植物的花期,使植物在适宜的 季节开花,有利于繁殖和观赏。
诱导无性繁殖
某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 裂素可以诱导植物进行无性繁殖, 如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加速优
良品种的推广。
防治植物病虫害
1 2
抗病性增强
植物激素如水杨酸和茉莉酸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 性,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提高植物抗逆性
油菜素内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盐等。
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
油菜素内酯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促进根系的生长、花 芽分化等。
06
植物激素的应用前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促进光合作用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
率,进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延长保鲜期
抗虫性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 吲哚丙酮酸途径 色氨酸通过转氨作用 , 形成吲哚丙酮酸( indole pyruvic acid) , 再脱羧形成吲哚乙醛 , 后者经过脱氢变成吲哚乙酸。
• 色胺途径 色氨酸脱羧形成色胺 ( tryptamine ) , 再氧化转氨 形成吲哚 乙醛 , 最后形成吲哚乙酸。
• 吲哚乙醇途径 黄瓜幼 苗中 含有吲 哚乙 醇 ( indole ethanol ) , 外施吲哚 乙醇可转变为吲哚乙醛 , 最终形成吲哚乙酸
2
植物激素类型:
生长素(Auxin) 赤霉素(GA) 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 乙烯(ethyne,ETH)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 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
前 3 类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乙烯主要是一种促进器官成熟的物质 ,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发育的物质
• 光氧化 体外的吲哚乙酸在核黄素催化下 , 可被光氧 化 , 产物是吲哚醛( indole aldehyde )和亚 甲基羟吲哚。
9
• 通常把易于从各种溶剂中提取的生长素称 为自由生长素 (free auxin) ,
• 把要通过酶解、水解或自溶作用从束缚物 释放出来的那部分生长素 , 称为束缚生长素 (bound auxin) 。
• 自由生长素有活性 转变。
10
束缚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 1 ) 作为贮藏形 式。吲 哚乙酸与葡萄糖形成吲 哚
琼脂块 , 则不弯曲, 这证明促进生长的影响 可从鞘尖传到琼脂 ,再传到去顶胚芽鞘 , 这 种影响确是化学本质 , Went 称之为生长素。
7
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很广 , 根、茎、叶、 花、果实、种子及胚芽鞘中都有。它的含 量甚微 ,1g鲜重植物材料一般含10~100 ng 生长素。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 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端的分生组织 、形 成层 、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 , 而在 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甚少 。
12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 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叶原 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成熟叶片和根 尖也产生生长素 , 但数量很微。
• 生长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主要是色氨酸 (tryptophan) 。 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时 , 其 侧链要经过转氨作用 、脱羧作用和两个氧 化步骤。 生长素生 物合成的途径主要有4 条
5
英国的 Charles Darwin (1880) 在进行植物向光性 实验时 , 发现: 在单方向光照射下 , 胚芽鞘向光弯曲 ; 如果切去胚 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以锡箔小帽 , 即使是单侧 光照也不会使胚芽 鞘向光弯曲 ; 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而不照射胚芽 鞘下 部 , 胚芽鞘还是会向光弯曲 。
• 吲哚乙腈途径 一 些十字花科的 植物有一种天然产 物———芸 苔 葡 糖 硫苷 (glucobrassicin) ,它经过吲哚乙腈 ( indoleacetonitrile ) 形成吲哚乙酸。
14
15
生长素的降解
• 酶促降解 生长素的酶促降解可分为脱羧降解 ( 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 和不脱羧降 解( non-decarboxylated degradation ) 。
11
生长素运输方式有 2 种 : • 一 种是和其他同化产物一样 , 通过韧皮部
运输 , 运输速度 约 为 1 ~2 .4cm/ h , 运输 方向决定于两端有机物浓度差等因素 ; • 另一种是仅局限于胚芽鞘 、幼茎、幼根的 薄壁细胞之间短距离单方向的极性运输 ( polar transport) 。
3
植物激素的定义
1. 产生于植物体内的特殊部位,是植物在 正常发育过程中或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代 谢产物;
2. 能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3. 不是营养物质,仅以很低的浓度产生各 种特殊的调控作用。
4
生长素的发现
• 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西斯勒克(Ciesielski)斯基对 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
• 1880年达尔文父子对草的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 究。
• 1928年温特证实了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 质,能够控制胚芽生长。
• 1934年,凯格等人从玉米油、根霉、麦芽等分离 和纯化刺激生长的物质 , 并命名它为吲哚乙酸, 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除了 IAA 以 外 , 植物体内 还有其他生长素类物质, 如苯乙酸 ( phenylacetic acid, PAA),吲哚丁 酸 ( indole butyric acid, IBA )
植物激素及作用机理
14植物学 王姣
1
植物激素的研究是在 20世纪30年代从生长 素的研究开的 , 50 年代又确定了赤霉素和 细胞分裂素 , 60 年代以来, 脱落酸和乙烯被 列入植物激素的名单中。 植物激素是指 一 些在植物体内合成 , 并从 产 生之处运送到别处 , 对生长发育产生显 著作用的微量(1μmo1/ L 以 下 ) 有机物 ,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以及器官 发育、形态建成等方面起重要调节作用,也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重要性状。
乙酰葡糖 ( indole acetyl glucose) , 在种子和贮藏 器官中特别多 ,是生长素的贮藏形式。 • 2 )作为运输形式。吲哚乙酸与肌醇形成吲哚乙 酰肌醇 ( indole acetyl inositol ) 贮存于种子中 , 发 芽时 ,比吲哚乙酸更易于运输到地上部位 。 • 3 ) 解毒作用。自由生长素过多时 , 往往对植物产 生毒害 。
因此 , 他认为胚芽 鞘产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 单侧光照下 , 产生某种影响 , 从上部传到下部 , 造 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 。
6
• 荷 兰的 F. W. Went(1928 ) 把燕麦胚芽鞘 尖端切下 , 放在琼脂薄片上 , 约1 h后 , 移去 芽鞘尖端 ,将琼脂切成小块 ,再把这些琼小 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 , 置于暗中 , 胚芽 鞘 就会向 放琼 脂的对侧弯曲 。如果放的是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