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疾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春季常见疾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季冷暖空气交汇,天气多变,气温忽冷忽热,湿度大,正是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活跃和繁殖的大好时机,一些常见的疾病和传染病也在悄悄地开始发生和传播。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结合我校学生近几年来春季常出现的身体“问题”,总结出最常出现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症状、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请同学们以身体健康为己任,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

一、常见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发热(一般为低、中热)、头痛、头晕、腹部不适等症状。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温暖的春节,群体活动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多了;生活环境的污染;冬春季节的转换使机体没能较快的适应,加之春季空气湿气大、早晚温差大也是易患病的原因。

自我预防:①合理膳食,增加营养。不要刻意节食或者暴饮暴食。多吃水果:梨、甘蔗、萝卜、草莓、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②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③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机能,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④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寝室、电脑室、书房等;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网吧、歌舞厅、影院、录像厅等;⑥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

2.过敏性皮炎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春天风大,空气中浮尘很多,飞扬着

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肤过敏。而且,季节的变化使机体中与过敏相关的细胞出现不稳定,过敏症状随之出现。过敏性皮疹可能随时出现在皮肤上,尤以脸部和颈部、四肢较常见。

自我预防:①加强皮肤的养护,远离过敏原,尤其是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加以注意。②用酸奶做面膜: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它们可以发挥剥离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温和,不会刺激皮肤,每日使用,会使肌肤柔嫩、细腻。③减少搔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④蒸脸:将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脸置于其上约15分钟,或更简单,仅需将热毛巾盖在面部或长点时间的热水浴,都有助于治疗过敏性皮炎。⑤饮食: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吸烟、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少量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二、常见传染病

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它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传播,具有高度感染性,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是成人病毒性腹泻和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诺如病毒是近年来引起学校感染性胃肠炎群体暴发的主要原因。暴发传染途径主要是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与人之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生素,以支持或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间有效传播的证据。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和皮肤传播。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疲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烧、盗汗等症状。

4、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面愈。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5、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6、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一般为高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注意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7、麻疹

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班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

环障碍等。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其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主要症状有:轻型“流脑”只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咳嗽或轻度发热等症状。典型的“流脑”则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及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预防要点: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

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

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9.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10.出现家庭聚集性疾病(一个家庭同时或先后出现多人感染相同疾病)时,应及时

就医。

11.学生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病情稳定后方回校上课。以

免引起班级聚集性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