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

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古诗)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有的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战争的诗歌,题目叫做《出塞》。(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谁知道“塞”是什么意思?(军事要地,边塞、边关)

2、介绍写作背景和边塞诗:

我们在边塞和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常常由此入侵中原,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边塞征战生活就成为许多诗人

的写作题材。到了唐代许多诗人都喜欢用“出塞”作为吟诗的题目。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

——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3、今天学的这首诗作者就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生介绍王昌龄资料)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资料)

王昌龄:(?—约756)唐朝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开元进士,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其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那么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 设计意图:教学《出塞》这首诗,离不开边塞特殊的环境,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不是通过图片资料,而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去体会,以诗解诗,或许稍难,但是教育学生,想象是有依据的。]

三、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3、指名读,生评议。

4、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5、师:好!味道读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6、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节奏。

[ 设计意图:古诗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在这一环节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的诵读,从而读出古诗的独特美感。]

四、明诗意,悟诗情。

1、我们已经读通了这首诗,请同学们再读诗句,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一、二行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我们来看看诗的前两行,谁来读一读?你理解了哪些词?

关:关隘、边关。万里长征:到遥远的边塞作战。

人:戍边征战的士兵。

未还:没有回来。

(2)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3)诗的第一行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和关)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教师随机引读)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相关名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可见许多诗人都喜欢借用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读《出塞》的前两行诗,看看你体会到什么?

相机引导:从“万里长征”你体会到什么?(征战时间长)

“人未还”(板书)(体会到战士思念亲人)(板书:思念亲人)(5)指导朗读:你现在就是一位出征在外多年没有回家的战士,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都会遥望着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我听出了你多么渴望回家呀!

(6)还有谁对谁的思念?(母亲思念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孩子思念父亲……)

(7)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感情朗读。

你现在就是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遥望着村口,思念自己的儿子;

你就是那年幼的孩子,可能连父亲的模样都记不清了,多么希望父亲能带着你嬉戏玩耍呀;

你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明月下思念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你就是那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儿子一面;

妻子多么希望家人团聚呀……

(8)是呀,这明月寄托着多少人的思念呀!可又有多少战士能回家呢?

课件出示: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9)回归故土遥遥无期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10)是呀,边关的战士、家中的亲人多么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团聚呀!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到了汉代大将军(李广),关于李广你了解多少?(生先交流,课件出示资料,学生齐读)(11)卢纶的《塞下曲》就是赞颂李广将军的:

课件出示:《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2)这寥寥几个字就把汉代“飞将军”李广的英雄形象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边关太需要这样的将领了,所以诗人王昌龄不由自主地发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