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湖南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湖南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引言
篮球运动作为全球普及率最高的体育运动之一,在中国也拥有着广泛的群众 基础。湖南地处我国中部,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篮球 运动的整体水平。本次演示旨在分析湖南中学篮球运动队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 问题和发展对策,为推动湖南中学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
目前,湖南中学篮球运动队在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还存在 以下问题:一是队员个人技能有待提高;二是球队战术运用不够灵活;三是教练 团队的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安化黑茶产业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首先,拓 展市场是关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安化黑茶的认知度,同时积极 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其次,品质提升是核心。加强 技术研发,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安化黑茶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注重源头控制,保障茶叶原料的安全和优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 保健功能。最后,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通过品牌传播和推广活动,提升安化黑 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商标 注册,加强品牌保护,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多元化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如参加国际时装周、 开展跨境电商等。此外,强化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 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
4、引导中小企业升级: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分 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链。同时,推动中小企业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提高综合实力。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湖南黑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 和访谈法收集湖南黑茶产区的茶农、茶企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文献 资料进行补充和验证。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茶叶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叶产业的重要性,以及介绍了将要讨论的内容。

接着对茶叶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其中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和加强政策支持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在展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本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茶叶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发展方向,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前景,发展方向1. 引言1.1 茶叶产业的重要性茶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在农业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茶礼文化。

茶叶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产业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茶叶产业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减少了农村的就业压力。

茶叶产业也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茶叶产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我们需要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茶叶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1.2 本文内容概述本文将围绕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展开讨论。

我们将分析茶叶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包括茶叶产业的规模、产量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我们将探讨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针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我们将展望茶叶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茶叶产业现状分析茶叶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份额。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茶叶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茶叶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茶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园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茶叶园面积已达1800万亩,茶叶产量超过200万吨。

中国茶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2. 品质和品牌不断提升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和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

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手段,逐渐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二、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1.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量的茶叶生产企业将产品定位在低端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了茶叶市场的混乱和价格战的频发。

2. 技术创新不足我国茶叶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大多数茶企只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水平上,对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还比较少,这导致了产品品质的提升速度较慢。

3. 品牌建设滞后中国茶叶产业的品牌建设相比于国外茶叶产业来说还比较滞后,很多茶企的品牌知名度较低,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2. 加强科技创新茶叶企业应该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茶叶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3.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茶叶产业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协会平台分享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带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 拓展国际市场茶叶企业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出口比例,借助国际市场的机遇和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 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茶叶产业可以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茶旅产业,打造茶园景区和茶文化体验,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茶产业总结

茶产业总结

茶产业总结一、引言茶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茶产业发展现状1.茶园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叶品种繁多,品质优良。

2.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了茶叶生产效率和质量。

3.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推动了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4.茶叶出口持续增长: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已成为世界茶叶市场的重要供应国。

三、存在问题1.茶园生态环境恶化:部分茶园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茶叶品质和产量。

2.茶叶品牌建设滞后:我国茶叶品牌众多,但知名品牌较少,品牌影响力有限。

3.茶叶市场混乱:茶叶市场存在假冒伪劣、价格虚高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和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未来趋势1.生态茶园建设:加强茶园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2.品牌建设: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

3.茶叶深加工:拓展茶叶深加工领域,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等新产品,丰富茶产业内涵。

4.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茶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茶产业走向世界。

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我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应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品牌建设、茶叶深加工、科技创新和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市场秩序;消费者应提高鉴别能力和消费意识,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茶产业 情况汇报

茶产业 情况汇报
其次,茶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茶叶产业结构不合理,茶叶品种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压力大。二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三是茶叶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力度不够,国际市场开拓不够积极。四是茶叶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协调性不足,一些茶农收入水平较低,茶叶产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融合度不够。
最后,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茶叶品种改良和加工技术提升,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二是加强茶叶产业的结构调整,推动茶园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加快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加强茶叶产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茶叶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五是加强茶叶产业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结合,推动茶叶产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融合,提高茶农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茶产业 情况汇报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下面将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汇报。
首先,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广泛,品种丰富,产量居世界前列。茶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其中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茶叶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不断提高,茶叶的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茶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作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的贡献。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茶产业从传统的农业领域逐渐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

本文将从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品牌建设、茶叶市场开拓四个方面介绍茶产业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种植茶叶种植是茶产业的起步点,种植质量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对于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茶叶主要种植在湖南、安徽、浙江、福建、云南等地。

茶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茶叶品质的优劣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茶叶种植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并将有机种植和绿色种植理念运用到茶叶种植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二、茶叶加工茶叶加工是将新鲜茶叶经过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处理成成品茶的过程。

茶叶加工工艺决定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因此,在茶叶加工方面,国内也有许多改进和创新的空间。

目前,国内茶叶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效率较低,且容易受到环境和人力资源的限制。

因此,茶叶加工需要引进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同时,茶叶加工还要注重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品牌效应,推出更具特色和差异化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茶叶品牌建设茶叶品牌建设是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茶叶品牌是茶企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茶企的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

目前,国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茶企需要注重品牌战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茶叶企业要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营销渠道、加强品牌推广等方式,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同时,茶叶品牌的建设还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将茶文化与品牌形象相结合,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四、茶叶市场开拓茶叶市场是茶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国内茶叶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喜爱饮茶的习惯也有利于茶叶市场的发展。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产品之一,是世界上广泛流传的饮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为了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茶叶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茶叶产业现状1.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前景广阔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外贸的支柱产业,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为2777.9万亩,茶叶产量为284.3万吨,茶叶加工及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000多家。

2.品质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加速我国茶叶制造工艺独特,品种繁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茶叶品牌建设也成为当前茶叶产业发展重点,一些顶级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带动整个产业的品牌意识的提高。

3.生产方式向精细化、环保化转变茶叶种植和制造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依赖大量的化学物质。

现在,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茶叶生产方式向着精细化、环保化转变。

一些企业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采用环保的制造方式,推动茶叶产业向绿色发展。

4.行业规模和结构逐渐优化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茶叶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

传统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下游生产逐渐向中高端附加值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等上游产业链延伸,产业规模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1.品质不稳定由于种植区域、天气、风土等因素的不同,茶叶品质也存在差异。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一些茶叶生产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品质。

这也导致了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信誉度下降。

2.生产效率不高茶叶的种植和制造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由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成本逐步上涨,而生产效率却没有明显提高。

这也影响了茶叶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

3.行业标准缺失茶叶行业在产品标准、生产规范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使得茶叶产品行业标准不一,生产规范也无法达标。

这也影响到茶叶企业的品牌建设及市场信誉度。

1.优化茶叶品质茶叶是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为发展优质茶叶产业,需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供知识培训,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和成熟度。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茶叶是中国国粹之一,茶叶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茶叶产业现状、市场需求、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分析,探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茶叶产业在我国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

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向高品质、特色化方向发展,提升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结合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培育茶叶新型经营主体等策略建议,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茶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市场需求,存在问题,未来展望,总结,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茶叶的生产和消费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是中国农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茶叶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茶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制定有效的对策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

1.2 问题提出茶叶产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茶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问题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茶叶品质参差不齐。

目前茶叶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质量不过关的茶叶,有的甚至掺杂了其他物质,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2. 产业发展不均衡。

在一些茶叶生产区,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和技术滞后,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有明显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7 49.4 224.1 31.9
6.7 26.7
6.0 5.1 16.1 9.7 4.4 414.5
hm2
小计 255.3 124.5 163.5 564.6 114.8 68.5 32.9 73.7 81.4 146.1 43.1
4.4 1672.8
得名,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是湖南 4 个地方珍稀茶 树品种之一 。 [2-4] 以“汝城白毛茶”为原料开发的 “汝白银针”“汝白银毫”等产品,因品质优异曾获 省内、国内评比金奖,特别是近年来,用汝城白毛 茶加工的红茶和白茶产品屡获省内外名茶评比金 奖。汝城白毛茶是汝城特有的茶树资源,必须挖 掘、选育、开发和利用好。此外,汝城县鼎湘茶业 有限公司种植的黄金芽品种,叶片四季金黄,极具 观赏性,非常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发挥茶 产业“跨二连三”融合发展的优势。另外,汝城目 前还种植有黄金茶、乌牛早、龙井 43、金观音、福 鼎大白茶、春波绿、白叶 1 号、迎霜、龙井长叶等 品种。但总体来说,汝城目前茶树品种的现状是: 有资源、品种杂、无规模。
关键词:汝城县;茶产业;汝城白毛茶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地处湘、 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 (湘 江、珠江、赣江) ”之称,是神农作耒耜、中国农耕 文明的发祥地和理学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温泉之乡,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全县森林覆盖率 73.69%,有丘 陵地 2.3 万 hm2,适宜种茶面积 1.3 万 hm2以上。汝城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6.6℃,平均 海拔 600 多 m,年降雨量 1 547.1 mm,年日照时数 超过 1 700 h,具有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处于湖南省发展茶产业的最优最适地带。汝城茶 叶生产历史悠久,汝城白毛茶先后获中国食品工 业新成果展示会优秀产品奖、巴黎国际名优新博 览会金奖和“湘茶杯”金奖。近年来,汝城县 委、县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发掘汝 城农业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建设茶基地、培育 茶龙头、创建茶品牌、打造茶产业、发展茶旅 游、弘扬茶文化”的开发思路,致力振兴发展汝 城茶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乡村振兴战 略全面发展。本文对汝城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 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产业论坛
CHINATEA 2019.10
湖南汝城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文海涛 1,谢思玲 1,李体珍 2,何志华 2
1.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410128;2. 汝城县农业农村局,424100
摘要:通过全面调研汝城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种植面积、茶树品种、茶企规模和数量、茶类结构及品牌等,分析 汝城县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 4 点建议。
一、汝城茶产业发展现状
1. 茶园面积及品种 早在上世纪 80—90 年代,汝城就大力发展茶 叶产业,茶园面积近万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由于各种原因,之后的 20 多年,产业发展速度 缓慢,到 2010 年,茶园面积萎缩至 650 hm2左右。 “十二五”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茶叶市场 的升温,汝城茶叶产业逐步发展,新增茶园 1 000 hm2,初步建成了“东岗岭片生态茶园”“南 岭片生态有机茶园”“旱塘专业茶叶村”“暖水片 富硒生态茶园”等茶园,涵盖卢阳、泉水、三江 口瑶族、延寿瑶族、暖水等乡镇。目前,全县茶 园总面积超过 1 672.8 hm2 (表 1),其中有机茶园 100 hm2,茶叶总产量 1 100 t,茶叶总产值约 2.2 亿 元。全县共有茶叶专业村 6 个、专业组 30 个,并 荣获了“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 茶县”称号,茶叶产业发展形势大好。 汝城县产茶历史悠久,本地茶树品种资源“汝 城白毛茶”,因其芽头、嫩叶满披浓密白色茸毛而
“汝城白毛茶”获得“湖南茶叶十大公共品牌”的 称号,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近年茶叶 企业在原有“旱塘硒山”“汝白银针”“小垣云雾” “田庄富硒”等注册商标的基础上,又注册了“汝 白金”“南岭青”“罗霄红”“楚南茗佳”“王居仙” “汝白”“汝莲”等产品商标,其中“王居仙”“木 草人”“鼎湘”已通过有机认证。2019 年,全县将 进一步在茶叶品牌宣传和推广方面着力,致力打造 具有引领作用、资源共享和集聚发展的区域性茶叶 公共品牌“汝城白毛茶”。
2. 茶企规模及品牌 目前,全县共有茶叶龙头企业10家,其中省级龙 头企业2家,市级2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2018年茶 叶龙头企业总产值达2.2亿元,利润2 350万元,总产 量1 100 t,联结基地1 026.7 hm2。全县有茶叶经济合 作社1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2018年实现总产 值8 000万元,涉及社员3 000多人。龙头企业、合作 组织茶农联结率达 80%,汝城县茶叶加工企业的规 模化生产与经营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汝城白毛茶”先后在 1995 年获全国新技术新 产品金奖、1997 年获巴黎名优新博览会金奖,“汝 白银毫”红茶获 1997 年“湘茶杯”金奖[5]。2016 年
161.4
2015 年 7.6 1.9
23.4 1.7 — — — — — 8.2 — —
42.8
2016 年 8.5 — — 17.9 — 15.5 — 5.3 1.2 0.9 0.4 — 49.7
2017 年 — — — — —
80.0
2018 年 0.7
基金项目:2018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8NK6016)。 作者简介:文海涛,副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及茶叶品质化学方面的研究,E-mail:726591960@。
· 56 ·
·产业论坛
CHINATEA 2019.10
乡镇 卢阳 暖水 井坡 泉水 大坪 延寿 濠头 文明 马桥 三江口 土桥 南洞 总计
老茶园 33 13 27
258 27 — — 55 5 113 33 —
564
2012 年 177.7
34.1 — — — — — — — — — —
211.8
表 1 汝城县茶叶种植面积统计
2013 年 16.7 35.0 37.7 12.2 6.6 40.4 — — — — — —
148.6
2014 年 11.1 6.8 3.7 50.7 — 5.9 3.9 1.3 70.1 7.9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